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四年级教案(上册新苏教版)
教学总思路:
本册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教学理念为导向,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既面对了全体学生,又关注了个性发展;既提倡了学科综合,又鼓励了音乐创造;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理解了多元文化;即重视了音乐实践,又完善了评价机制,是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新理念、新方式带来了音乐课堂的新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手段、评价都发生了变化,音乐学习课堂充满生机。
学生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充分展现。
知识、技能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以致用。
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形体)语言通过小组式、开放式、探究式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能力充分施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教学总内容:
欣赏曲:
21首;歌曲:
21首;竖笛曲4首;集体舞2首;表演、创作、采集与分享等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沟通;有效地体现审美、情感、创造的价值观;有效地体现教师的组织、主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作用;有效地体现文化素养,体现“人文价值”主题,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开拓创新、合作精神,使教学寓教于乐,学生知情达理。
第一单元《蓝天白云》
教学内容:
听:
“蓝天白云”“朝景”“放风筝”
唱:
“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黄昏”“捉泥鳅”
第一课时《我爱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
一、学唱《我爱我的家乡》歌曲,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音乐实践中自然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结合美术、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欣赏《蓝天白云》,感受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
三、创设情境,设计简单而实用的歌曲图谱,使学生浅显易懂的理解和学习歌曲,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物编成歌词;
难点:
唱好连音线,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律动:
《蓝天白云》请你们跟我这样做。
2、问:
你听到的是一段怎样的音乐?
(学生回答)这音乐给我们感受到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
3、复听音乐。
引:
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次聆听音乐吧!
二、主动探究,学唱歌曲。
1、在这美妙的音乐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家乡的画面),我们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家乡的美丽呢?
歌声!
2、老师范唱。
3、师生接龙哼唱。
4、学生独立哼唱。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视唱等。
5、给旋律取名字,引:
这么动听的旋律,我们取个名字——“我爱我的家乡”。
?
6、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歌词,学唱歌曲。
7、采用接唱方式学唱歌曲。
8、引导学生用优美、活泼的情绪及自然的声音演唱。
9、分组讨论:
可采用哪几种形式来演唱?
。
①、加上人声:
朗诵词,学生的欢呼声等。
②、加上乐器:
模仿同学们上学的脚步声、读书声、课间玩耍声等。
③加上简单的形体动作表现家乡的情景。
三、创作实践,拓展迁移。
1、激发创作欲望,根据图片,师生共同创编歌词
2、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创编,教师巡回参与,四人为一小组,创编歌词:
。
3、各组展示新作品,师生共同演唱新创编的歌词,并评选出最佳作品。
5、各组展示创作表演成果,师生评价。
四、课堂延伸。
1、作业:
你还能创编出几首不同歌词的歌曲?
2、各组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愉快地出教室。
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三部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巩固已初步掌握的合唱技能,要求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较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去表演歌曲。
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听辨乐器音色的能力,了解器乐曲塑造音乐形象的特点,感受乐曲的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唱好三部轮唱。
教材分析: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三部轮唱曲,3/4拍,全曲只有三个乐句,一、二乐句构成美妙的三度和声,第三乐句连续的“do”音进行实际是主音的持续,在轮唱过程中实际形成了三部合唱曲“叮咚叮咚”描写平静的教堂钟声,使全曲显得宁静而美妙。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节奏练习:
xxx|xxx|xxxx|x0|
tttatttattttta
2、视唱练习
(!
)、出示旋律:
p2
(2)、练习一声部视唱。
(3)、练习三部轮唱。
二、感受歌曲
1、观赏画面“黄昏情景”,同学们,这幅画中你看出了什么?
能说一说吗?
如我们用歌声表达的话那就更美了,请听------。
2、听范唱《美丽的黄昏》,体会歌曲的速度、情绪。
3、学唱歌曲。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根据歌曲的情绪,给三个乐句加上渐强、渐弱记号,再唱一唱。
(3)、用不同速度演唱这首歌曲,说说表现的情绪和意境有什么不同。
(4)、第一遍齐唱,第二遍分三组轮唱。
甲组先开始,唱至第二行时,乙组从头开始;乙组唱第二行时,丙组从头开始。
4、完整演唱歌曲。
三、综合练习
1、歌曲《美丽的黄昏》轮唱时,可用动作或队形变换来配合。
2、动作:
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3、队形:
按轮唱声部进入的顺序,用不同的队形,边走边唱。
四、欣赏《朝景》
1、初步听赏全曲。
2、试哼唱书上旋律,它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3、选择乐曲与小伙伴合作表演。
第三课时《捉泥鳅》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捉泥鳅》。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我们可以“学习”泥鳅的本领。
二、认识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三、欣赏(童声合唱)“放风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活泼地心情演唱好《捉泥鳅》歌曲;
难点:
创编“捉泥鳅”的动作,用竖笛吹好“小白船”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放风筝〉
1、师:
古人云:
一年之计在于春。
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吗?
师:
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
春天可以放风筝。
师:
现在请大家听赏〈放风筝〉乐曲。
2、跟着音乐感受〈放风筝〉的心情,用动作来表现。
二、音乐引入学唱歌曲
1、同学们我们放着风筝来到了田野,你们瞧,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
——捉泥鳅;你们捉过泥鳅吗?
捉起来容易吗?
请你们听他们是怎样捉泥鳅的。
2、教师范唱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
4、师:
这首歌曲是几几拍?
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
强弱次强弱。
5、视唱歌谱,感受强弱次强弱规律师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学唱歌曲
三、创编动作
1、观赏玻璃瓶中的泥鳅的动作
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泥鳅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第二单元“唱游在森林”
教学内容
听:
“彼得与狼”“森林水车”“卡农歌”“第一交响曲”
唱:
“绿色的祖国”“银色的桦树林”
动:
采集与分享
第一课时《绿色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了解演唱形式。
2、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
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二、导入:
1、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
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2、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是绿色?
3、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4、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哟应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四、欣赏《森林水车》
1、我们用歌声表达了《绿色的祖国》,现在我们体验一下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的声音。
2、听赏《森林水车》
3、跟着音乐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五、音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
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
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
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
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
明白了吗?
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教师总结:
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
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
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
(声音越来越弱)。
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
第二课时《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一、认识切分节奏×××,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
二、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深情的心情。
四、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运用声势、体态律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
二、节奏游戏:
放课件:
哎呀孩子们真高兴,你们看谁在看着我们呢?
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出示课件)
1、课件中出现叫卖的声音“约豆腐”这是什么声音。
谁能模仿一下,这三个字中谁的音又长又重?
2、师:
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
3、师:
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
×××(出示课件)
三、学习歌曲:
1、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现在你们放松一下,我带你们到“加拿大”去旅游,你们听他们用音乐欢迎我们呢。
(学生听音乐)
2、听到音乐感受到了什么?
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吗?
3、用柯尔文手势感受歌曲音高的位子。
4、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3、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
四、表现歌曲
你们想为歌曲加入什么?
(学生加入打击乐、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
1、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2、老师示范动作。
3、师生展示。
(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加入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
五、、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1、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听赏一首乐曲《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说一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2、熟悉一段书上的旋律,并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你觉得音乐情绪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3、跟老师用三部轮唱的方法唱一唱。
第三单元“采金秋”
教学内容
听:
“丰收歌”“霍拉舞曲”
唱:
《采金秋》《恰利利恰利》《丰收之歌》
动:
集体舞
第一课时《采金秋》
教学目标
一、学唱《采金秋》歌曲,观察秋天,激发学生生活的情感进行表演。
二、欣赏“丰收歌”,学跳丰收舞。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教学重难点
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及下滑音,学跳丰收舞,即兴表演《采金秋》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丰收歌”
1、律动:
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音乐:
“丰收歌”。
2、谈话:
你们跳完后,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描写了什么场景?
二、新授《采金秋》
1、引入:
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去采金秋吧。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视唱。
6、朗读歌词,随乐唱词。
三、歌曲艺术处理。
1、小组讨论处理方案。
2、交流、讨论、实践。
3、综合讨论意见,是总结:
第一和第三乐段要唱得欢快而有弹性,第二乐段要唱得连惯二抒情;吐字要轻切、清晰。
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4、各组按要求联唱,并展示。
5、创作不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
1、按“起承转合”填空创作歌词。
演唱自己作品。
2、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针对歌曲很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收集或自己创作有关秋天的音乐。
第二课时《丰收之歌》
教学目标
一、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丰收之歌》,表达丹麦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学跳集体舞《丰收之歌》
教学重点、难点
用柔和、连惯的声音歌唱《丰收之歌》,唱好一音多字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
二、读谱知识。
1、出示课件:
视唱歌谱
2、观察、思考、探讨:
这几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新歌《丰收之歌》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猜猜这是来到了哪儿?
(丹麦)是什么美景?
请听《丰收之歌》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为他们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
6、朗读歌词。
(要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随乐唱词。
四、创编集体舞
1、根据歌曲的特点,创作几个简单的动作,分组编排集体舞。
2、各组展示。
五、音乐游戏:
1、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2、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
是果园的水果?
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第四单元“田野的召呼”
教学内容
听:
“春到沂河”“美丽的村庄”
唱:
《我们的田野》《田野的召呼》《红蜻蜓》
动:
集体舞“美丽的村庄”
第一课时《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歌曲:
《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
2、歌曲:
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以上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
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师声问好
2、发声练习:
进行气息训练------做数冬瓜的游戏。
二、唱一唱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三、感授新课
1、练习曲谱
1)第一乐句 65|3•5|13 2|
2)第二乐句 35|6 6•6|5 3|2-|20 32|
3)第三乐句 32|1 7|61 5|
4)最 后 12|3 3•3|333 25|1-|
5)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2、练习歌词
1)《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
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 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江山如此多骄。
2)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3)提问、讨论:
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
4)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1、
5)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6)听音乐
第一遍:
边听音乐边打拍子。
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
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
分析歌曲的结构。
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1)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
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
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2)再轻轻跟唱。
3)要求:
A:
能唱准歌曲的旋律B:
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
1)分组来演唱。
2)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红蜻蜓》
教学目的
1、学唱《红蜻蜓》,让学生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
2、介绍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
3、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并唱一唱。
4、学吹竖笛《红蜻蜓》,练习高音mi、高音ri。
重点难点
1.教师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
2.体会歌曲意境,唱好两声部歌曲。
教学过程
一、介绍歌曲
1、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
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
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2、欣赏《红蜻蜓》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
二、学唱歌曲
1、学唱《红蜻蜓》曲谱:
视唱一声部;练习三度音程(柯尔文手势);视唱二声部。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3、集体朗读歌词。
4、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5、分声部学唱歌曲,对声音的控制,还有两个声部的和谐。
6、加入渐强、渐弱、换气记号进行演唱
1)音乐游戏:
找竖笛;老师将竖笛放在某处,请一位同学寻找,大家用歌声告诉他,当他走近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弱;当走远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强;
2)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
3)把渐强、渐弱、换气加入到歌曲中,再进行演唱。
三、学吹竖笛《红蜻蜓》
1、唱一唱旋律
2、认一认高音mi、高音ri在竖笛上的位置。
3、吹一吹歌曲《红蜻蜓》
第五单元“青青竹海”
教学内容
听:
“春笋”“小小竹排”“月光下的风尾竹”
唱:
《小竹桥》《跳柴歌》
第一课时《小竹桥》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舒展的音色演唱《小竹桥》,感受村寨人民对小竹桥的热爱。
2、欣赏童声合唱《春笋》、聆听春雨弹起了竖琴的声音。
3、用律动感受笙独奏“小小竹排”电影插曲。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听、唱、动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唱好顿音记号及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一、欣赏并律动“小小竹排”电影插曲
1、欣赏《小小竹排》
师:
今天呀,我们要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游玩,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你们想去吗?
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到底去哪?
让我们先来欣赏。
2、用动作来表现歌曲,(出示画面乡村的小桥)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学唱歌曲
1、我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小竹桥,上一节课请大家回去画了桥,大家一起来观赏。
2、先看老师的桥还是自己的桥:
这几天孩子们可忙坏了,又画了桥,那你们一定知道我们这节课跟什么有关?
(生:
桥)好,你们就已经给这堂课起了个名啦,就叫桥吧!
老师也跟你们一样,也忙坏了,我收集了很多桥,你们是想先看看曹老师收集的桥呢,还是你们自己收集的桥呢?
好,现在我就大大方方的展示给你们看一看。
(这叫什么桥?
知道的大声读出它们的名字)刚才你们都看见了哪些桥呀?
(生汇报:
石头桥、旋转桥、木板桥、竹桥、铁索桥……)是呀,桥的世界真是太丰富了,在这么多的桥中,你最喜欢什么桥呢?
同桌的小朋友在一起亲亲密密的说一说。
3、请同学们听赏赞美“小竹桥”的歌
4、熟悉歌曲旋律,注意附点音符
5、、朗诵歌词,生节拍律动
6、自由创编律动,让我们跟着歌曲进行表演吧!
6、跟琴学唱歌曲,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并加入顿音记号。
7、听录音边唱歌曲边自由律动。
三、欣赏童声合唱《春笋》
1、同学们我们演唱的很好,在小竹桥边春雨弹起了竖琴的声音,表现了春笋在大地上成长扎根,听赏《春笋》。
2、跟着童声合唱歌曲唱一唱。
四、音乐游戏
现在让我们到乐器室去看看吧!
(放音乐,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动作围教室走一圈。
)我们来到了乐器室,这里有很多打击乐器,让我们找一找!
(出示卡片)
1、猜谜语:
是鱼不会游,是铃不能摇,是鼓铃铃响,是筒的咯响。
强调猜四件乐器(答案:
木鱼、碰铃、花铃鼓、双响筒)
2、学生猜,教师演示。
(逐个拿出四件乐器)
3、请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歌曲部分,边听边讨论(4组分别拿一件乐器)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4、4个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五、小结
第二课时《跳柴歌》
教学目标
一、学唱《跳柴歌》,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
二、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海南民族的风族特点。
三、学吹竖笛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教学重点、难点
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2、精彩三分钟,模仿各地方言。
二、练一练,我的创造(p29)
1、按不同的排列顺序唱一唱;
2、哪一组旋律最通顺、流畅?
三、教学新歌
1、谈话;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听赏一首海南民歌《跳柴歌》,听完后请告诉我你们想干什么?
想跳一跳,那我们先来学唱歌曲。
2、模唱全曲;用柯尔文手势视唱旋律。
3、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
4、跟琴唱词。
5、小组合作唱词至熟练。
6、歌曲艺术处理。
1)小组交流意见;2)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3)选择打击乐,自由创编节奏为全曲伴奏。
四、扩张延伸
1、欣赏《百鸟朝凤》
2、介绍:
这首乐曲曾获第四届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近年来我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奏民族器乐作品时受到热烈欢迎。
3、参与表现:
1)展示你创作的动作,并教给大家。
2)分组活动表现歌曲。
A、舞蹈组b、演唱组c、跳竹竿组。
4、各组展示,评价。
五、小结:
听曲出室。
第六单元“浪花里的歌”
教学内容
听:
“月亮河”“鱒鱼”
唱:
“小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桨”
动:
填歌词
第一课时《小事情》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事情》,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在演唱二声部中要做到声部和谐。
2、聆听《月亮河》,感受乐曲表现生活中的情景。
3、通过编创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唱唱、听听、做做中感受音乐;唱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