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540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地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     B. 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

C.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                       D.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下列叙述不属于高原的地貌有(  )

A. 黄土坡                                   B. 黄土塬                               C. 黄土峁                               D. 黄土梁

3.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

A. 黄土塬                                B. 黄土梁                                C. 黄土峁                                D. 黄土川

4.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 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        B.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洪涝灾害频发        D. 水污染严重

5.“挽黄河臂膀,依太行身躯,踏千里黄土,踩万年‘乌金’…”赞美的地区位于(   )

A. 东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柴达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6.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少地多               B. 誉为“塞上江南”               C. 生态环境脆弱               D. 村落集中在黄土梁上

7.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中,在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上,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

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②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让他们退耕还林  

③在从事农业生产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④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8.下列哪种地貌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

A. 梁                                         B. 塬                                         C. 峁                                         D. 川

9.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目前对黄土高原的成因支持人数最多的一种是(   )

A. “水成说”                       B. “风成说”                       C. “冰川说”                       D. “生长说”

10.)造成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千沟万壑的原因是(  )

A.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                                       B. 黄土高原地势高,黄土层厚

C. 高原上河流流量大                                              D. 高原上黄土的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11.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

A. 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 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 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1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  )

A. 平整土地、修护坡墙                                           B. 建梯田、修挡土坝

C. 引进良种、合理的载畜量                                    D. 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相结合

13.下面四个地区中属于跨省区域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西双版纳                      D. 黄土高原

14.“高原绿了,农民富了”。

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是(  )

A. 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B. 在沟里打坝淤地

C. 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D.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二、选择题(共1题;共4分)

15.读图回答下题.

(1)如图是黄土形成示意图,如果图中粗砂﹣细砂的变化方向是从西向东变化,那么方向是(  )

A. 东风                                     B. 西风                                     C. 南风                                     D. 北风

(2)该图是黄土沉积示意图,如果图中粗砂到细砂的变化方向是从西向东,那么黄土应沉积在图中(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三、综合题(共3题;共33分)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民居的名称是________,这种特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建造这种民居主要是利用(   )

A. 风俗习惯                           B. 地表形态                           C. 土壤性质                           D. 降水特点

(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

(4)治理该地区环境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17.人们常说: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原来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关。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和如图三组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山脉,B是有“塞外江南”美称的________平原。

C、D、E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________。

(2)分析每组实验示意图反映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由此你感悟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哪些________。

(3)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请你列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

18.受惠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湖北、内蒙古和陕西经济发展迅猛,被称为“金砖四省区”.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文本框中对乙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丙地区的描述.

(2)分析乙地区出现了什么生态环境问题,并解释自然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乙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并说明理由.

(4)据图分析河流对乙、丙两地区发展影响的差异.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

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

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

故A不符合题意;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故B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A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上大部分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高原上黄土层厚度一般在50~80米,厚的地方超过100米,最厚的地方,如董志塬和洛川塬,将近200米。

黄土高原在降雨比较集中的气候条件下。

加上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强烈的流水侵蚀,造成了特殊的黄土沟谷地形与塬、墚、峁等,造成了高原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特点。

根据题意,故选:

A。

【点评】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3.【答案】D

【解析】【分析】黄土川,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生产.黄土塬、黄土茆、黄土梁都是黄土高原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地貌,都不利于农业生产,不是人口集中的地区,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黄土塬、黄土茆,黄土梁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地形,塬、梁、峁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代表了黄土丘陵区流水对黄土的侵蚀强度和地貌演化过程.它们都是黄土高原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黄土川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生产.

4.【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5.【答案】B

【解析】【分析】“挽黄河臂膀,依太行身躯,踏千里黄土,踩万年‘乌金’…”赞美的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乌金是指煤炭资源,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故选:

B。

【点评】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位于黄河的中游。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C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

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

故选:

C

【点评】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

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7.【答案】D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从地形方面看是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从农业生产看是从农耕区向牧区过渡.我们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从而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严格控制人口增长,②在从事生产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③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让他们退耕还林,④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等。

根据题意,故选:

D。

【点评】黄土高原属于季风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这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