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853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第一章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

2、项目拟建地点:

****

3、项目性质:

旅游基础设施

4、项目投资人:

***

5、项目负责人:

***

1.2工程概况:

博物馆建设项目拟建设在***机场路南侧、项目计划建设**民

俗文化博物馆一栋1391.3m2,项目投资经估算为355.99万元。

目由***收藏家***先生投资,开发与经营,工程实施后能改善***

核心区块旅游的设施条件,增加景区旅游文化内涵,促进当地旅

游业和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1.3土地使用:

本项目计划用地1.99亩。

1

1.4项目建设背景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汉、回、藏、羌等多民族生活的地方,

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现实孕育了丰富的民间文

化,历史遗物复杂多样、数量庞大、特色鲜明,在全省都是独树

一帜、璀璨夺目的,且亟待开发。

需要不断丰富内涵配套相应的

基础设施。

1.5项目编制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建设单位项目委托书。

1.6结论与建议: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积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社

会学科,是人们在民族宗教、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方面享受并

传承的一个庞大“信息载体”。

由于受环境封闭与群众民俗信仰浓

厚的双重原因,使传统风俗在**大地上保留并具有极其顽强的渗

透力,使民俗文化即有一定的区域性,又具有鲜明、浓郁的乡土

气息。

**民俗文化博物馆工程项目的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的

需要,它的建设可给当地经济建设起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

2

***文化品位,改善旅游服务的硬件设施,能起到良好的社会经济

效果。

项目的建成使用,可改善***的文化环境条件,还能为社会

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

1.7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

1、项目建成后,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配合我县的民

族文化、红色文化、花儿文化、剪纸文化、洮砚文化,能促进地

方特色文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

2、项目建成后,促进全县小康目标的实现,构建和谐社会,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人民代代受益;

3、项目建成后,促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深挖内涵、普及知

识,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

4、项目建成后,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本县与其他地方

的交流学习;

5、项目建成后,能成为***的一张城市名片。

第二章投资人简介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幼年随家人下放农村,从小因家里

贫困上不起学,小时候放过牛,砍过柴,烧过炭,多舛的命运和

残酷的现实并没有阻遏他对知识和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孩提时

家里贫困供不起他上学,无缘踏进学校这个梦中的殿堂,不甘接

受“捣牛沟子”命运摆布的他,就暗下决心,以社会、人生为课

3

堂,毅然开始了漫漫的自学之路,一边放牛,一边自学,终于学

会了阅读、写作、分析、研究和交流。

希冀用人类社会的全部知

识精华来的滋养、丰富、武装自己,是他的禀赋和至高的理想。

改革开放后,回到城里的他,开始做一些小买卖来养家,后来在

母亲的鼓励下一边外出做工,一边拜师求学,从家乡出发一段一

段往前走,先后到过北京、西藏、青海、新疆、西南,云贵、秦

渝、巴蜀高原的好多地方。

经过5年的在外奔波拜师求学,在经

商贸易管理和中医、古玩领域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造诣,得到

了行内和社会的认可。

***在这块养育了**儿女的热土上从事文化事业20余年,愿将

自己这20年收集来的2000余件、价值400万元的反映地方文化

的物品和资料向公众开放,以此来展示我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并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大

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创

新发展。

面对以上现状,立志将其保护开发、传承发扬。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3.1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严格按《***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结合实际情况

进行布局,使该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又有利项目可持续发展。

4

2、根据本项目建设规模要求,本项目在设计上还必须遵循以

下原则:

1)遵循旅游接待建设的规范及功能配置要求相适应的原则。

2)遵循环保要求的原则。

3)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原则

4)人性化设计原则

5)核心特征—生态学、美学和精神特征综合发展的设计原则。

6)将景观感受与环境意境相融合的指导思想。

7)承接传统文脉、体现地域文化、营造瓯江玉文化旅游休闲

园的指导思想。

3.2项目总平面布局

3.2.1建设布局要求:

1、总平面布局:

要注重道路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特别要处

理好园区地势的高差,主动融入山水之间,追求幽静与恬适,回

归自然,反璞归真。

2、绿化方面:

尽可能不破坏现有植被,并注重绿化结构,如

苗木花卉的品种搭配、空间层次及色彩视觉的安排等,植物造景

应尽可能体现自然,真正反映“秀山***、**绿谷”。

3、结合周边道路及出入口,尽可能提高风景名胜区的通达性,

风景名胜区出入口与周边道路上人行横道的衔接。

体现以人为本,

在风景名胜区专用入口、设置好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停车位,

5

真正方便游览者。

4、建筑采用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结构形式。

以一至二

层为主。

将**民俗文化博物馆作为***的一个重要景点来建设。

3.2.2总平面布置

项目用地呈长方形状,南北长47m、东西宽28m,总占面积

1327.33㎡。

依据项目用地地形及建设原则博物馆座南朝北布置,

出入口停车场布置于项目用地的北侧详见附图1。

1、总平面布置功能要求

①在充分考虑项目功能和人流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建

筑物的采光、通风,以及卫生要求;

②结合用地条件及周边道路交通,合理设置出入通道;

③绿地率和停车场的用地面积不应低于当地城市规划要求。

2、竖向设计

⑴采用平坡式布置;

⑵场地内排水坡度为0.5%,整个场地的雨水由排水管和经道

路汇水后排入院外道路一侧的排水沟。

3、交通组织设计

⑴项目设出入一处,位于项目用地的北端。

4、无障碍设计

主入口为防滑坡道,设计坡度为小于1/12。

5、绿化及景观设计

为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本项目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

6

在四合院内设后花园、外空闲地设计花坛、零星绿地及绿化带,

总绿化面积约175㎡。

同时,在四合院外设计仿古景墙123m,以

增加观赏内容,丰富项目内涵。

7.日照影响分析

项目用地北侧位机场路南,对项目各建筑物无日照影响;南侧

为草坡,所以对项目各建筑物影响不大。

同时由于项目建筑最高

9.08m,所以对周边环境的日照影响较小。

3.3拟建规模

工程项目计划总用地1327.33㎡,总建筑面积1391.30㎡,类

别属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

见表1-1.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8.1

项目

总占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

建筑密度绿化面积绿地率总投资

工程费用

单位

指标

1327.33

805.37

1391.30

1.26

60.67

175

13.18

355.99

315.18

备注

%

%万元万元

7

8.2

8.3

9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

资金筹措

万元万元

万元

23.87

16.95

355.99

投资人自筹

3.4建筑设计

3.4.1设计依据

⑴《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36-2012;

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⑷《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⑸《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104-2010;

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⑻《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

字[2009]46号);

⑼《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

求的通知》公消(2011)65号;

⑽《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⑾《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⑿《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⒀《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⒁《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

8

3.4.2建筑设计艺术和风格

项目工程按仿明清风格的古建四合院设计建造。

3.4.3建筑物主要特征

项目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为Ⅱ

级,合理使用年限为20年。

3.4.4平面设计

建筑占地东西宽28m,南北长47m,占地面积1327.33㎡。

街房南宽北7.98,东西长27.48m,一层,建筑面积219.3㎡。

楼房南北长39m,东西宽25.34m,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1391.30

㎡。

详见附图1、2、5、6、7。

3.4.5立、剖面设计

项目工程临街门房檐高4.20m。

南侧主楼一层高3.10m,二层

高3.00m,总高8.02m。

室内外高差0.30m。

详见附图3、4。

3.4.6无障碍设计

⑴建筑物主入口设有防滑坡道,坡度小于1/12;

⑵建筑物楼梯要采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其净宽不得小

于1.20m,且双侧设置φ

40~50mm圆杆横向扶手;

⑶卫生间及公厕设有残疾人厕位,门净宽不应小于90cm,要

安装扶手、有暖气,卫生洁具色彩以淡色为佳,坐便器高度不应

大于0.4m;

9

3.4.7交通组织设计

本项目工程设出入口一处,布置于工程北侧位置。

3.4.8建筑功能设计

⑴临街门房安排:

接待室、办公室、值班室及技术室;

⑵主楼安排:

一层:

研究阅览室、鉴赏室、民俗展室、书法绘

画交流室、青少年活动室、摄影室、图书资料室,附房,厕所;

二层:

技艺交流室、剪纸、编竹、铸铜、展示室,休息室,演讲

厅,电化教育室,教师办公室,藏品库,保卫值班室。

3.4.9建筑装修设计

⑴外墙面:

刷青灰色外墙涂料,白色泥浆沟砖缝;

⑵内墙面:

卫生间用面砖镶贴,其余均刷白色洗乳胶漆;

⑶天棚:

卫生间及公厕采用PVC吊顶,其余均采用石膏板吊顶;

⑷门窗:

采用仿古木门窗,刷朱红色调和漆;

⑸地面:

80-100厚防滑地面砖;

⑹屋面:

小青瓦。

10

第四章结构设计

4.1设计依据

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⑶《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⑷《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⑸《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⑺《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⑼《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DB62/T25-3055-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