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5337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docx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1管理活动

•1.1.1管理的定义

•历史状况

•1942年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ParkerFollett):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1996年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塌(RobbinsandCoultar):

•“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他人一起并且通过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

•1997年沃伦•R.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阿特纳(PlunkettandAttner):

•管理者:

“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

•管理:

“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订并达到目标的活动”1998年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Lewis,GoodmanandFandt):

“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1994年杨文士和张雁:

“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

的活动过程

1998年徐国华等: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本教材对“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活动或过程:

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续)

(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原材料、人员、资本、土地、厂房、设备、顾客、信息……)

(4)管理的职能是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6)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1.1.2管理的职能

•1916年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955年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内尔(KoontzandO’Donnell):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其它提法: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

•本教材的提法:

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1.3管理者的角色

•1.管理者分类

从管理层次、上下组织关系来分类:

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从专业领域来分类:

营销、财务、行政、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者

•2.管理者角色的

⑴人际角色

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⑵信息角色

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⑶决策角色

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1.1.4管理者的技能

⑴技术技能

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⑵人际技能

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⑶概念技能

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1.1.5管理的属性

•1.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2.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1.2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1.2.1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1.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五千年的文明史

奴隶社会制度

封建社会制度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法家、道家、佛家

史学、小说、传记、诗词、戏曲、文艺

民风、民俗、民谚、民谣

2.管理思想要点

(1)顺道

道:

治国之道—治党治国的理论与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

道德观念

客观规律

判别是否的标准

道家的道

•顺道:

顺道则虽小必大

逆道则虽成必败

•管理者:

辨道

顺道

(2)重人

人心向背(得人心)

人才归离(得人才)

人才:

德才兼备谓之圣贤

•司马迁的德才兼备理论: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智也。

胜才者,君子也;才胜德者,小人也。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3)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成功的三要素

人和:

强调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强调

团结(安邦定国民平家和)

求和的关键:

善、诚、正、公、信

温、良、恭、俭、让

求同存异、舍利取义

当权者起关键作用

(4)法治

•人治、德(仁)治、法治

•法治三要素

明法:

公开性要宣传,要求人人知晓

一法:

法令统一、政出一家、一视同仁

常法:

固法强调法的稳定性,取信于民,强化法的权威性

(5)守信

•岳飞治军:

仁、信、智、勇、严

•德者以信义布天下信誉是国家、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处理的准则之一

美国安然事件、日本八佰伴、中国蓝田集团、南京冠生园

(6)预谋

•凡事豫(与预通)则立,不豫则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强调前瞻性、强调规划性

(7)利器(8)(9)节俭(10)对策

•1.2.2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1.查理•阿克莱特

在1769年和1771年建立了英国最早使用机

械的工厂

建厂的厂址计划

生产、机器、材料、人员、资本的协调

工厂纪律、劳动分工等作出妥善安排

管理了5000人的大企业

2.亚当•斯密(AdamSmith)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第一次阐述

了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后来成为管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一国财富的多少

取决于:

(1)该国从事有用劳动的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

(2)这些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判断力高低

附:

劳动分工

亚当•斯密时代,欧洲一制针厂做劳动分工实验。

每人做全部工序,平均每人每天完成200根;采用分工协作方式,则平均每人每天完成48000根——提高工效240倍。

1.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概念

在管理学上两者是相同的概念,是指把组织的任务分解成若干更小的部分,个人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的管理过程。

2.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优点

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灵巧性;有利于缩短时间;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有利于完成复合目标。

3.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弊端

分工会带来工作的单调化;分工会阻碍组织内部成员的流动,降低其对组织变化的适应能力;专业化助长内部冲突。

4.寻求平衡

组织结构所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全面衡量分工的利弊,决定组织分工的程度。

考虑分工程度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①充分发挥职能专业化的优点②只有存在“明显间隙”特点的工作才能分开③要考虑组织成员的士气

•3.小瓦特(Watt)和小博尔顿(Boulton)

19世纪初接管一家工厂,进行管理分工、编制生产计划、人事管理、工作研究、福利制度等科学管理制度。

•组织市场调查

•会计与成本:

原材料、人工成本、成品库存进行详细统计。

可计算出每台机器的成本和每个部门所获利润

•人事管理方面:

进行工作效率研究、制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培训计划、按成果支付工资、改进职工福利、建立一套职工的互助保险制度

4.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19世纪初期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处在适宜的物质和道德环境下,人才能培养出好的品德停止雇佣10岁以下的童工,将原童工送学校学习员工每天工作不超过10小时三刻钟禁止对工人体罚为工人提供厂内膳食设立按成本向工人销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建造工人住宅、修马路等呼吁关注工人,改善劳动条件,用这种方法提高利润

5.查理•巴贝奇(Charles•Babbage)

英国数学家,1832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系统论述了劳动分工理论并强调

重视人的因素。

不仅提高效率,还可按劳支付工人工资

•强调不能忽视人的因素,认为企业与工人有共同的利益

•主张实行一种分红制度,使提高了效率的工人分享到工厂的一份利润

•奖励合理化建议已收到成效的提出者

6.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

英国的化学家和经济学家:

解决工人由熟练而产生的“不驯服的脾气”

7.汤尼的收益分配制度(1889年发表,时为美国耶鲁-汤尼公司的总经理)

每个职工享有一种“保证工资”,然后各部门按科学方法制订工作标准,并确定生产成本。

超过定额部分,部门员工和管理阶层各得一半。

定额在3~5年内不变

•8.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给予每个工人每天的保证工资

•以该工人过去的业绩为基础,超额者发给约为正常工资率1/3的奖金

1.3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3.1管理理论概述

•社会的进步

•科技水平的提高

•落后的管理水平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极不相称

•利益的驱动

•管理实践亟待总结

•——促进了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

•1.3.2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美,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典型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Gilbreth1868~1924)

莉莲•吉尔布雷斯(LilianGilbreth)

亨利•L.甘特(HenryL.Gantt1861~1919)

(1)泰勒的科学管理

•泰罗生平

•1856年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律师家庭

•1875年(19岁)恩特普利斯水力机械厂车工

•1878年(22岁)米特维尔钢铁公司技工

后提拔为工长、机修车间主任、总机械师

•1884年(28岁)总工程师

•1891年(35岁)独立从事工厂管理咨询活动

•1906年(50岁)当选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

•1911年(55岁)发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

•1915年(59岁)去世。

墓碑刻上“科学管理之父”

•主要内容

a.工作定额:

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搬铁块实验,12.5T→47~48T/40kg,30m)

b.标准化:

铁锹实验(21.5磅,8~10种规格)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根据需要挑选和培训工人

d.差别计件工资(付酬)制

e.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三项主要试验:

搬生铁、铲生铁、切削加工

•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a.贡献

ⅰ在管理中提倡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

ⅱ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改善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b.局限

ⅰ对工人有错误的看法,假定其为“经济人”

ⅱ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ⅲ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该如何管理的问题(关注操作过程和计划及现场管理)

(2)吉尔布雷斯夫妇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Gilbreth(美国工程师)1868~1924)

莉莲•吉尔布雷斯(LilianGilbreth)

a.用高速摄影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b.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规范为17个基本动作)

c.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提高效率2倍以上,原泥瓦匠砌砖120块/小时,现350块/小时。

1911年著《动作研究》

•(3)甘特

亨利•L.甘特(HenryL.Gantt1861~1919)

a.协助泰罗完成科学管理实践

b.创立甘特图

c.采用记件奖励工资制(完成量仅在定额范围内,可领取日工资,超额完成部分以记

件方式发给奖金)

代表著作:

《工业的领导》(1916年)、《工作组织》(1919年)

•2.组织管理理论

典型代表人物:

•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

•林德尔•厄威克(LyndallUrwick)

•切斯特•Z.巴纳德(ChesterZ.Barnard,1886~1961)

•1.法约尔(HenryFayol)的贡献

(1)法约尔的生平

1860年毕业于圣艾帝安国立(法)矿业学院并进入康门塔里-福尔香堡(Comentry-Fourchambault)采矿冶金公司

担任过:

技术员、采矿工程师、矿井经理

1888年(47岁)任该公司总经理1916年发表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1918年(77岁)退休

(2)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a.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六项基本活动

①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与生产技术

②商业活动—采购、销售和交换

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

④安全活动—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⑤会计活动—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⑥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b.管理的一般原则

⑴劳动分工:

专业化分工可提高效率

⑵权力与责任:

“指挥他人的权以及促使他人服从的力”;行使权力时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区分了职务权利和个人权力

⑶纪律:

对协定(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等)的尊重

⑷统一指挥:

组织内每个人只服从一个上级及其命令

⑸统一领导:

目标相同的活动,一个计划、一个领导

⑹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⑺合理的报酬:

成绩、效率优良者合适的奖励但奖励不能取代优良的管理

⑻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⑼跳板原则:

请示、汇报逐级进行;同级沟通用跳板,但事后须向各自的上级汇报

⑽秩序:

“有地方放置每件东西,而每件东西都必须放在该放置的地方;有职位安排每个

人,而每个人都安排在应安排的职位上”

⑾公平:

由“善意和公道”而产生公平

⑿人员稳定:

尽可能降低人员的流动率,特别是管理人员。

因培养一个人胜任目前的工作需要时间和金钱

⒀首创精神:

领导者需要有首创精神,同时鼓励全体员工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

⒁集体精神:

在组织内要形成团结、和谐和协作的气氛

c.管理的要素

①计划②组织③指挥④协调⑤控制

(3)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分析

a.贡献

ⅰ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理论框架

ⅱ管理的一般性(普遍适用性)

b.缺陷

ⅰ管理原则过于僵硬ⅱ也认为工人是经济人

2.韦伯(MaxWeber)的贡献

等级、权威和行政制(包括明确的规则、确定的工作内容和纪律)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具有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主要观点反映于《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一书)

(1)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a.三种类型的权威与组织形态

ⅰ传统式权威、ⅱ个人崇拜式权威、ⅲ理性-合法的权威

b.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ⅰ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法定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魅力或世袭地位来管理。

ⅱ组织的建立和运作的规则:

明确分工→分配职责→授予权力→选用人才(续)

ⅲ特点(八个方面)

①明确分工②组织结构严密③根据职务要求通过考试、培训选拔员工

④公职人员是任命的,个别的通过选举产生⑤行政人员是专职的,有固定薪金、明示的升迁制度⑥管理人员属企业员工而非企业拥有者⑦行政管理人员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⑧组织成员间和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

c.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

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法理型权力

3.其他人的贡献

(1)巴纳德(ChesterI.Barnard)—社会系统学派的奠基人。

曾长期担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职务

•主要内容和观点:

a.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把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

的社会系统。

b.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信息沟通

c.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其主要

职能是:

制订并维持一个信息系统,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作出贡献,阐明并确定本企业的目标

d.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对正式组织具有双重作用

可能对组织的效率有利

可能对组织产生不利影响

(2)厄克尔的综合管理理论

•英国管理学家厄克尔将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综合为一体

•管理过程:

计划、组织、控制

•指导管理的基本原则:

科学调查和分析

•管理过程中的中间目标:

秩序、稳定、首创精神和集体精神

•——展示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全貌

(续图)

管理过程受指导于科学调查与分析

包括以下一些职能确定以下一些原则

1.计划1.预测

2.组织2.协调

(1)形成等级体系

(1)权力

(2)授权

(2)领导

(3)确定工作任务(3)专业化

3.控制3.指挥

(1)配备人员

(1)集权

(2)选择和安排人员

(2)报酬

(3)纪律教育(3)公平

结果是

1.秩序2.稳定3.首创精神4.集体精神

•1.3.3行为管理理论

1.产生的背景

①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员工的生存价值提高,工人并非“经济人”②民主的呼声

③科学与技术的进步④产品和市场开始繁荣,生产相对过剩

—20世纪20年代的人际关系学说到20世纪

50年代的行为科学,即:

组织行为理论

2.三位先驱者

(1)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Münsterberg,1863~1916)

1892年在哈佛大学创办心理学实验室。

实验结论: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挑选和激励是重要的”1913年发表著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2)玛丽•福莱特(MaryP.Follett,1868~1933)

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间架起了桥梁

“一个组织应该给职工和管理人员更多的民主”

著作:

《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创造性的经验》

(3)莉莲•吉尔布雷斯(LilianGilbreth)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Gilbreth)的妻子,

哲学心理学博士

注重研究个体行为

把管理风格划分为三种类型:

传统的管理风格、过渡的管理风格、科学的管理风格

3.梅奥及霍桑试验

①基本情况介绍

•梅奥(GeorgeEltenMayo,1880~1949)

1880年生于澳大利亚的阿德来得

1899年获逻辑学和哲学的硕士学位

1911~1919年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任逻辑学、论理学、哲学课程教学。

由讲师教授

1914~1918年在业余时间,用心理治疗的方式治愈了“一战”中受到战争创伤而致聋的士兵的耳聋疾病

1922年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参与“效率工程师”小组活动,在费城某纺织厂研究:

原职工流动率为250%,采用流行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工作中实行休息制度,结果职工流动率降为5%

1926年工业研究副教授,参加哈佛大学的教学工作

1929年升任教授,无任期限制

1947年退休

~1949

•霍桑工厂

1920s,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有25000名职工,生产电话机、电器设备工作环境、物质条件好(工资、奖金、福利)安置了娱乐设施建立了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的劳动热情不高,甚至常有怨言

②试验的四个阶段

ⅰ照明阶段(1924~1927年)

由美国科学院主持:

照明试验(24烛光10烛光3烛光0.06烛光)缩短工作周、工作日的长度增加休息时间(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各5分钟)改变工资制度(集体计件制个人计件制)改变福利(休息时间供应咖啡、点心)

结论:

所有措施与生产效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潘诺克(GeorgePennock)的推测。

ⅱ继电器试验阶段(1927~1928)

由梅奥主持:

五种假设:

(1)改善物质条件,导致产量增加

(2)安排工间休息,缩短工作日,有利于解除或减轻

疲劳

(3)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

(4)个人计件工资制和集体计件工资制的促进作用

(5)改变监督和控制方式能改善人际关系,从而能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

其中(5)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这是整个试验的转折点。

ⅲ大规模访问交谈阶段(1928~1931年)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访问和调查,达二万多人次

ⅳ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阶段(1931~1932年)

重要发现:

大部分成员自行限制产量、工人对不同级别上司有不同态度、成员中存在小派系。

③梅奥的结论

a.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c.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4.行为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家

行为科学:

指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最著名的激励理论

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

《激励与个性》1954

自我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行政与监督、薪制、企业制度、与上级、同事、下属的关系

激励因素:

工作本身(价值、挑战性)、发展空间、被认可、责任心

(3)麦格雷戈(美.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X-Y理论

(4)维克托•H.弗鲁姆(VictorH.Vroom)的期望理论

(5)戴维•麦克莱兰(美.心理学家)的成就需要论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社交需要

1.3.4数量管理理论

1.运筹学

2.系统分析

3.决策科学化

管理预测与决策、可靠性管理、管理统计学、计划评审技术

1.3.5系统管理理论

1.3.6权变管理理论

1.3.7质量管理理论

1.不断完善

2.再造

•1.3.8管理理论学派简介

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1.1960s出版著作:

《走向统一的管理理论》

总结出了管理理论的六大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

(2)行为科学学派

(3)经验主义学派

(4)社会系统学派

(5)决策理论学派

(6)管理科学学派

2.1980s出版著作《再论管理理论丛林》

总结出了管理理论的十一大学派:

(1)经验主义学派(9)权变理论学派

(2)行为科学学派(10)经理角色学派

(3)组织行为学派(11)经营管理理论学派

(4)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6)决策理论学派

(7)系统管理学派

(8)管理科学学派

3.简要介绍几种主要学派

(1)社会系统学派

a.代表人物:

巴纳德(ChesterI.Barnard)

b.主要内容: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把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

①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②这一协作系统由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