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5188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docx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

  2、区分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概念;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燃烧条件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难点:

  对蜡烛不完全燃烧的分析。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天气特别冷,我们想到需要什么?

(火)怎么才能产生火呢?

(物质燃烧)。

火是物质燃烧的一种现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煤、石油、天然气、酒精等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燃料。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板书)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师)在日常生活和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见过或遇到许多燃烧的事例,把你感兴趣的燃烧现象填写到表4-1

 (生)填表教材92页表4-1

 设疑:

这些燃烧各有不同,对人类有的有利,有的不利,但都有共同之处(特征)发光、发热,(实质)化学反应。

 (板书)一、燃烧

1、概念: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思考)白炽灯通电时,发光发热,它是一种燃烧现象吗?

 (生)不是。

白炽灯通电时发光发热,但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反应,所以不是燃烧现象。

 (师)燃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燃烧需要有什么条件呢?

 (生)阅读教材第93页归纳

  2、条件:

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问:

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

还是满足一个就可以呢?

  交流讨论:

教材第93页“交流讨论”

(生)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演示:

烧不坏的手帕

  现象:

手帕上出现火焰,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分析)手帕是沾有酒精,燃烧的是酒精。

燃烧过程中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燃烧。

  过渡:

在液化气灶有空气进口,保证燃料完全燃烧。

物质如果不完全燃烧,会发生不堪的后果(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板书)二、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演示:

点燃一支蜡烛,在靠近火焰的上方罩一块白瓷板。

现象:

白瓷板上出现黑色的物质。

  (分析)在空气中的氧气的浓度无法使石蜡完全燃烧,遗留下没有完全被氧化的炭粉。

如果将蜡烛放入装有氧气的瓶中燃烧,由于氧气的浓度较大,使之完全燃烧,因此、没有黑烟。

  (板书)完全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

      不完全燃烧碳+氧气→一氧化碳

注: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思考)在一氧化碳毒性面前,人类就束手就擒了吗?

提示:

我们可以通过燃烧来消除一氧化碳的毒性并加以利用。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燃烧的概念及物质燃烧的条件。

燃烧时根据氧气充足与否有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类型。

布置作业

 

第四章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爆炸、防火与灭火)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爆炸的现象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灭火原理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

  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物质燃烧一般需同时满足什么条件?

  2、氧气充足与否对燃烧产物有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及类型,我们知道一些物质可以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如果把可燃物放在有限的空间点燃,是否还和在无限条件下燃烧的现象一样或者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爆炸、防火与灭火

  演示实验粉尘爆炸

  现象:

发生了爆炸,上面的纸盖被掀起。

  设问:

上面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就是爆炸。

爆炸到底是怎样发生呢?

  (板书)一、爆炸

生:

阅读教材95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归纳

(板书)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急速燃烧引起爆炸

(师)如果氧气的浓度较高,或者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

(板书)二、爆炸的原因: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速燃烧;氧气浓度高或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大。

提问:

还有那些其他爆炸的例子呢?

  (生)气球爆炸、车胎爆炸、定向爆破、煤矿瓦斯爆炸

  (思考)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吗?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爆炸

  (生)不一定。

如:

车胎爆炸、锅炉爆炸。

加油站、烟叶站、沼气池等。

问:

这些地方为什么容易发生爆炸

  (生)有易燃气体、液体、粉尘。

  (师)易燃物或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生)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98页图4-9几种消防安全标志

思考:

是否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遇到明火都会爆炸。

介绍:

爆炸极限

提问:

爆炸都是有害的吗?

举例说明

(生)爆炸不一定都有害。

如;烟花爆竹可表达喜悦的心情。

定向爆破、开矿挖渠可减少人力物力等。

过渡: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不仅爆炸、燃烧也是这样。

当我们需要燃烧发生时,火是我们的福星,但是当我们不希望的燃烧发生时,它却给我们带来灾难,如:

历史古迹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的大火烧成废墟,给人民留下了千古遗憾,因此对于我们不希望的火情,我们应该想办法把它消灭。

讨论: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灭火

  (生)填表教材97页表4-2

  燃着的蜡烛用嘴吹灭。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身上着火,就地打滚。

  提问:

可以用那些方法使蜡烛的火焰熄灭?

(生)①嘴吹②用水淋③用烧杯罩住④用刀把未燃烧的部分剪去

提问:

这些灭火方法与物质燃烧的条件有关吗?

它们分别针对了燃烧条件的那一条?

归纳:

灭火应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反向实施。

③都是隔绝氧气。

①、②降低温度使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移开可燃物

(板书)三、灭火的原理:

1、移开可燃物。

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生)阅读教材98页“交流与讨论”

思考: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来灭火。

氮气也不支持燃烧,可它为什么不是常用的灭火剂?

提示: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在燃烧物周围形成隔离带,而氮气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易达到隔离氧气的目的。

思考:

火灾发生后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爆炸和灭火的原理,并知道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是一一对应的。

只要我们掌握了物质的性质,并对燃烧、爆炸的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就可以驾驭可燃物,并让其为人类更好地服务。

布置作业

 

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和探究活动,认识定量研究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及基本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

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变化。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师: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见到很多自然现象,比如:

给煤炉换煤。

取出的煤渣与煤相比,煤渣的质量是明显变轻了,这是为什么呢?

你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类似上述事例。

引导学生回忆:

如教材100页交流与讨论

生:

阅读教材100页活动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

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

注:

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

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

提问:

你能通过实验来检验你的假设吗?

演示:

实验图4-11(注:

取硫酸铜溶液约20ml)

现象:

有蓝色沉淀产生,天平保持平衡。

结论: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的质量总和。

过渡:

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也是这样呢?

演示:

实验图4-12(注:

石灰水约20ml,滴加稀盐酸时速度要慢)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师:

实际上我们自己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与科学家通过无数的化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这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

阅读“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师:

强调黑体字部分

讨论:

教材103页“交流与讨论”1、2

  (板书)2、守恒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103页图4-13

原子种类不变

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

(板书)3、适用范围

(1)必须在化学反应中。

(2)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课堂练习

   1、取10g碳与10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20g二氧化碳这句话对吗?

   2、1.2g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称得固体总质量为1.5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多少g。

3、已知化学反应A2+3B2=2C,则C的化学式为——(用A、B表示)。

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从定量的角度反映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内在规律,它为我们今后学习和研究化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布置作业

 

第四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准确描述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

教学重点: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思考讨论→总结归纳→示范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板书)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提问:

我们知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你能用那些方式来表示这个变化呢?

请表示出来。

  提示:

学生阅读教材104页观察与思考

(回答)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Fe+O2→Fe3O44、3Fe+2O2=Fe3O4

  (分析)上述几种表示方法,3、4简洁、明了,且3比4更简单

  观察:

4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各类原子的数目化学反应前后有什么关系。

  (生)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各类原子的数目化学反应前后相等。

  (分析)像4那样,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因为它有许多优点,故我们用它来表示化学变化。

它不受语种限制,是一种国际通用表达式。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

1、概念: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如:

2H2+O2=2H2O

2、含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

②表示化学反应的条件。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H2+O2=2H2O

(2x1x2):

(16x2):

2x(1x2+16)

  4:

32:

36

3、读法(从质的、量的、粒子的三方面读)

教师示范,学生找规律

 (学生)练习教材106页“联想与启示”

(思考)4Fe+3O2=2Fe2O3C+O2CO2C+O2CO

这些是不是化学方程式?

怎么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

(学生)不是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

在遵循以上两个原则的前提下,怎样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2、书写步骤(示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写”Fe+O2—Fe3O4

“配”3Fe+2O2—Fe3O4

“注”3Fe+2O2Fe3O4

“等”3Fe+2O2Fe3O4

强调:

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方的数字。

所配平的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应是最简整数比。

(学生)课堂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3、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4、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思考:

教材105页“观察与思考”

总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化学变化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两个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另外还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布置作业

 

第四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计算。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例题讲解→总结归纳→学生练习→巩固提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板书)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一、计算依据:

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

师:

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

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

请看教材107页例题。

(生)阅读教材107页例题

分析:

这道题涉及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已知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反应物碳酸钙的质量。

(示范)解:

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8.8g

X=20g

答:

至少需要碳酸钙20g

  (板书)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并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

思考:

上例中,如果想知道生成8.8g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HCl同时生成多少克氯化钙,应怎样计算?

(14.6g,22.2g)

  (生)课堂练习

  (师)讲评

注: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写明物理,不要带单位。

2、方程式配平,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3、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

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目中所给的质量数字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计算简单。

4、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把不纯物的质量按题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生)观察教材107页“观察与思考”

提示:

前者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一定;后者根据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解答。

结果一样的原因是10t氧化铝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是一定的。

总结:

我们主要学习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其计算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比固定,计算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单位一致,并按一定的格式进行解答。

布置作业108页4

 

第四单元整理与归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常生活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认识物质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最小的燃料;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燃烧现象和爆炸现象;认识质守恒定律,年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会归纳已学的化学知识;学会应用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通过简单定量计算,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通过燃料的燃烧、利用及选择等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燃料的种类、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燃料的综合利用及选择等知识。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讲授(采用边复习边讲授边板书)

 (板书)一、本章知识网络

 

二、课堂练习

1、已知苯易燃烧,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中一定含﹍﹍元素,可能含﹍﹍元素。

2、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是组成,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问该物质含哪些元素?

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总结

  谈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