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5162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docx

范县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范县2011年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县疾控中心《范县2011年免疫规划工作方案》的要求,继续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策略,每月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加强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强化了疫苗针对疾病和AEFI监测处理,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

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依法管理,进一步贯彻执行《条例》和《规范》

今年,进一步贯彻执行了《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和法规,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进程。

一是建立健全免疫规划各项管理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各类疫苗、注射器的计划、供应和使用,按时开展冷链运转,全年开展了12次冷链运转,及时向乡镇防保站运送疫苗和注射器。

三是严格执行二类疫苗采购管理制度,采购二类由疫苗先由保管员根据库存量提出采购要求,再由科长做好计划,最后由分管主任、主任逐级审批。

四是加强了冷链系统管理,全县所有冷链设备均按要求建立了档案。

二、规范接种,不断加强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规范、安全和方便快捷的预防接种服务,是保证预防接种效果,保障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了接种单位安全接种工作的管理。

通过培训、督导,强化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责任心,规范了预防接种操作,提高了服务水平,全年未发生因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事件。

(二)实行门诊接种为主的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

按照河南省卫生厅下发的《河南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评审标准(试行)》,开展创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全面提高预防接种门诊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合理安排门诊接种时间,推进门诊规范化预防接种工作。

同时,结合我县实际,采取定点接种和入户接种为辅多种免疫服务形式开展预防接种,方便群众进行预防接种,避免因不方便造成适龄儿童漏种疫苗。

(三)定期开展开展了查漏补种工作,查漏补种的重点为流动儿童。

通过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切实提高了我县的接种率,有效保护了易感人群,杜绝了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四)认真开展了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8月25日县卫生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通知》(范卫字〔2011〕78号)。

9-12月认真组织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证及补种工作。

全县共有幼儿园、学校213所,开展查验接种证学校213所,学校开展查验率100%。

全县共有新入学、入园儿童13708人,查验儿童13678人,查验率99.78%,查出无证儿童1847人,新生学生持证率为86.50%,本次补证为1843人,补证率99.78%。

根据查验结果,我们积极安排了各种免疫规划内疫苗的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截止2011年10月20日,全县查出漏种儿童6653人,补种全人数6257人,补种率为94.05%。

应补证1847人,实补种1843人,补证率99.78%。

(五)积极推广使用二类疫苗。

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积极推广Hib、口服轮状、23价肺炎、水痘、流感等二类疫苗接种工作,接种二类疫苗实行按苗每次告知。

(六)加强了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

全年对各乡镇进行了2次综合督导,每次的督导覆盖率均达到了100%。

另外,县疾控中心还开展了多次专项督导工作。

通过督导,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三、常规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全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十二次冷链运转活动,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一)全年基础免疫

卡介苗:

应种9722人,实种9718人,接种率99.96%;糖丸全程:

应种9712人,实种9696人,接种率99.84%;麻风应种9925人,实种9754人,接种率99.91%;免费乙肝全程:

应种9618人,实种9591人,接种率99.72%,乙肝首针接种率95%;乙脑:

应种9880人,实种9859人,接种率99.79%;A群流脑第一针:

应种9680人,实种9660人,接种率99.79%;A群流脑第二针:

应种9573人,实种9555人,接种率99.81%;甲肝:

应种9210人,实种9131人,99.14%。

(二)全年加强免疫

糖丸:

应种8751人,实种8744人,接种率99.92%;百白破:

应种9088人,实种9064人,接种率99.74%;麻腮风:

应种9047人,实种9038人,接种率99.81%;白破二联:

应种8230人,实种8195人,接种率99.57%;乙脑:

应种9562人,实种9526人,接种率99.62%;A+C流脑第一针:

应种8858人,实种8816人,接种率99.53%;A+C流脑第二针:

应种8445人,实种8412人,接种率99.61%。

四、认真细致,妥善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AEFI监测,对发现和报告的AEFI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

今年共对9例AEFI进行了调查处理,其中一般反应9例,均通过网络进行了报告。

48小时报告率和调查率均达100%。

五、突出重点,积极做好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控制工作

(一)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卫生应急工作。

为做好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控工作,今年制定麻疹、甲肝、乙脑、流脑等传染病应急预案。

开展疫苗针对疾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暴发疫情应急处置。

(二)巩固消灭脊灰工作成果,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继续做好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工作,保持高水平的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继续在全县开展了AFP病例主动监测和报告工作,全县19家医疗单位每月开展3次主动监测工作,全年共报告2例AFP疑似病例,排除2例,其中1例为异地报告病例。

12月初,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一轮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的对象为2月龄至不满15周岁的儿童,应种13290人,实种13198人,接种率达99.31%。

(三)加速麻疹消除工作。

一是加强含麻疹成份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适龄麻疹疫苗接种率≥98%。

二是在全县开展了麻疹和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工作,全年共发现2例疑似病例,均进行了调查和采样检测,麻疹及风疹IgM均阴性,均不是麻疹病例,2011年全县麻疹发病率为0。

三是在12月初在全县组织开展了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经统计应种7587人,实种7553人,补种率99.55%。

(四)加强乙肝控制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产科接种点的管理工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

继续做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大剂量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并免费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二是加强对乙肝新发病例的监测工作,对所有15岁以下新发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工作。

(五)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和白喉疑似病例主动监测工作。

今年未发现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和白喉病例。

六、广泛宣传,大力普及免疫规划知识

为更好地普及免疫规划知识,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宣传:

一是充分利用为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的机会,向家长宣传,特别是充分发挥了产科的作用;二是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期间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在4月25日当天邀请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县卫生局局长到现场进行助阵。

据统计,宣传咨询点共接受群众现场咨询3000余人次,向群众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在县有线电视台滚动播放字幕广告7天共100余次,制作展板15块;三是在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查验接种证、脊灰查漏补种活动期间,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现场咨询、电视字幕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免疫规划知识宣传活动,累计发送手机短信6000余条,发放宣传单12000份,悬挂横幅近90多条,展示宣传展板60余块,现场咨询达5000多人次。

七、强化管理,不断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进程

在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领导的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来的大力建设,我县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无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完成了100%的乡级预防接种门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任务,完成了2005年1月1日以来出生儿童接种信息的补录工作,并督促各接种门诊按时录入、备份、上传接种数据。

通过现场督导、QQ远程控制等多种方式,加强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保证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

八、加强培训,着力提升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今年共举办了6期免疫规划知识培训班,其中2011年10月25—26日举办的范县2011年免疫规划工作综合培训,是近两年来参加人员最多、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培训,共有165人参加了培训,其中接种门诊人员104人,产科接种点人员61人。

培训内容涵盖了:

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置,预防接种单位管理,AFP病例监测,冷链管理,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免疫规划常规资料管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监测,乙肝、甲肝、流感、流脑、百日咳的监测和防控等。

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使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九、免疫规划综合考评

为了解、评价我县2011年免疫规划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接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范县2011年免疫规划综合审评方案》的要求,县卫生局和县防疫站组织抽调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对全县13个乡镇进行了两次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考评。

通过考评发现,虽然今年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部分乡镇卡、证不符现象依然存在,新增免费流脑、乙脑疫苗接种较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较低,个别乡镇接种证查验工作流于形式,补种、补证资料较少,流动儿童未按要求每季度进行摸底登记和查漏补种,实行“三规范、一意见”后,个别乡镇免疫规划资料的管理仍然较紊乱,没有按照“三规范、一意见”的要求来开展工作等。

接种率调查情况:

全年共调查390名儿童,建卡390人,建卡率100%;建证390人,建证率100%;卡证符合率79.49%;卡介苗实种386人,接种率98.97%;糖丸实种390人,接种率100%;百白破实种388人,接种率99.49%;麻疹实种382人,97.95%;乙肝实种389人,接种率99.74%;乙肝首针及时接种361人,及时接种率92.56%;五苗全程378人,接种率96.92%。

流脑实种338人,接种率86.67%;乙脑实种365人,接种率93.59%;甲肝实种343人,接种率87.95%;麻疹加强实种358人,接种率91.79%;百白破加强实种314人,接种率80.51%。

十、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在2011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全县的免疫规划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专业人员少,大部分乡镇均存在专业人员缺乏、人员培训跟不上的问题;二是部分免疫规划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个别乡镇加强免疫接种率较低,扩面疫苗免费标示不全;四是接种不及时、录入系统不及时、接种证与信息系统不符现象仍然较突出。

免疫规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坚持常抓不懈。

在今后的免疫规划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2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继续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三规范、一意见》,切实落实免疫规划各项工作措施。

2、进一步推进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向前发展;加强疫苗供应管理,定期运送疫苗到乡镇接种单位,保证适龄儿童得到第一类疫苗的免费接种;继续抓好“五苗”基础免疫,保证高接种率水平;加强“两脑”疫苗基础免疫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

3、加快示范化接种门诊建设进程,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抓好免疫规划工作资料整理工作。

4、继续抓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新增第一类疫苗)常规接种工作,重点抓好“两脑”疫苗接种,确保各类疫苗合格接种率达到规定要求。

继续组织做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

5、加强接种单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6、积极开展查漏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7、加强AFP监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8、加强麻疹控制工作,力争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

9、进一步加强儿童信息化系统管理工作。

10、进一步做好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积极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

11、积极开展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

12、切实加强疫苗管理和安全注射工作,加强冷链管理与监测,确保疫苗质量。

1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免疫规划知识,继续做好全县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14、认真做好上级安排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