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5029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及训练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训练点(2016年春学期)

任课教师:

单元

课题

段落或

篇章

写作方法

训练点(仿写)

第一单元

专题:

走进祖国西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了解西部的文化与风情。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走进祖国西部、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情感。

《草原》、《白杨》、《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优美的语言文字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1、草原 

篇章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 )  2、十分自在、不受拘束。

(     ) 

3、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   )     

4、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     ) 

5、细细地回忆、品味。

(     ) 

6、形容骏马奔腾,草原上的人们热情奔放的样子。

2、丝绸之路

篇章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1、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用“——”画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

 

(2)这句话与课文的“         ” 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3、白杨 

篇章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1、《白杨》一文的作者是(  ),课文采用了(  )的写法,以白杨树来比喻(   )。

全文按照(  )的思路,歌颂了(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A、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     ) 

B、为自己去争论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

(     )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篇章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装( )裹 严阵( )( )不( )而( )  

始( )不( )( )( )车薪 七零( )( ) 

废寝( )( )   ( )以继( )

单元

课题

段落或

篇章

写作方法

训练点(仿写)

第二单元专题:

童年乐趣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

5、古诗词三首 

篇章

《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

先解释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

    遮:

  

诗句的意思是: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

                 

诗句的意思是:

                                                                   。

 

6、冬阳 童年 骆驼队

篇章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

填空。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________的样子:

那样_______的脸,那样_______的牙,那样______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________,大鼻孔里_______,白沫子沾在_______上。

” 

这是作者对骆驼进行的(        )的描写。

写出了“我”看骆驼既看得(         ),又看得(         ),虽说觉得它长得丑,却(                )。

 

2、        过去,        过去,        过去,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        ,我也不会           做了。

可是,我是        想念童年住在            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我对           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3、我        地想,        地写,又看见          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           的驼铃声。

7、祖父的园子

篇章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

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 )花园  一( )李子树 一( )大草帽 

一( )谷穗 一( )狗尾草 一( )倭瓜花 

一( )果园  一( )白蝴蝶 一( )大蜻蜓 

8、童年的发现

篇章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

1、“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 这句话一语双关。

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像(  )、(  )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

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句话里不乏有作者(        )的成分。

 

2、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联系上下文,说说老师为什么会误解“我”?

 

9、儿童诗两首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句子理解。

 

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单元

课题

段落或

篇章

写作方法

训练点(仿写)

第三单元专题:

语言艺术

人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

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反之则不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

凡是精练、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10、杨氏之子 

篇章

《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________    乃:

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

________    曰:

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

________    闻:

________  

11、晏子使楚

篇章

《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的回击了楚王。

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填上与“叫”意思相近的词。

 

1、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大夫取笑了。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   )上等人去。

 

3、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    )你来呢?

 

4、楚王只好(     )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2、半截蜡烛

篇章

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

1、小练笔:

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灭了”,请你续写故事,看看能有几种结局。

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改为“被”字句)                                                

②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了吗?

(改为陈述句) 

③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缩句) 

*13、打电话

篇章

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用一个字表示时间。

 

  1.十五分钟叫(  )   2.二十四小时叫(  ) 

  3.七天叫(  )       4.十天叫(  ) 

  5.三个月叫(  )     6.十二个月叫(  ) 

单元

课题

段落或

篇章

写作方法

训练点(仿写)

第四单元专题:

感人的事

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

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14、再见了,亲人

篇章

《再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

《再见了,亲人》一课,分别叙述了   同朝鲜   、     、   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情谊。

15、金色的鱼钩

篇章

《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老班长(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2、我(  )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得把你们带出草地。

   

3、(  )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  )会起不来。

 

16、桥

篇章

《桥》中老支部书记在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

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野马 ( )地喊 ( )的脸 

( )的人们 沙哑地( )痛苦地()

17、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进发出巨大的力量。

一、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1、《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

课题中的“力量”的含义指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梦想是____。

你准备怎样实现?

 

单元

课题

段落或

篇章

写作方法

训练点(仿写)

第五单元专题:

中国古典名著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18、将相和 

篇章

这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就改等优秀品质。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1、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蔺相如。

2、词语补充 

()之宝 ( )直()壮 

完()归( ) ( )无不() 

负( )请()()心()力

19、草船借箭

篇章

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

读懂课文,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周瑜(  )知道了,我的计划(  )完了。

 

2、( )诸葛亮( )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3、(   )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  )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   ,接着写了  ,着重写了  ,最后写了 。

20*景阳冈 

 

篇章

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把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    ) 

2、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

( ) 

4、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  ) 

5、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

自家性命?

(     ) 

6、请勿自误。

(    )

21*猴王出世 

篇章

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认真领会。

下面的句子换成现在的说法应该怎样说?

 

1、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2、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3、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4、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 

5、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单元

课题

段落或

篇章

写作方法

训练点(仿写)

第六单元

专题:

走进信息世界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综合性学习

 

篇章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通过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一、填空:

 

1、早在27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         传递信息。

 

2、我们现在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就是为了纪念希腊人      。

(选择:

褒姒、菲迪皮茨、哥伦布) 

3、折花逢驿使,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海内存知己,            。

 

5、良药苦口利于病,          。

 

6、网络可以     ,也可以      ,我们要做到文明上网,就要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光顾不健康网站,有节制上网,不沉溺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之中,不发布虚假信息。

 

7、为了探究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去搜集信息,然后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_______,最后得出_______。

写______报告就是把上面的这几步记录下来。

 

二、作文。

 

内容:

写一篇简单的研究报告 

 

单元

课题

段落或

篇章

写作方法

训练点(仿写)

第七单元

专题:

作家笔下的人

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

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把对“人物”的读、说、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22、人物描写一组

篇章

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这个片断侧重了对小嘎子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特点。

2、《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对严监生临死前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他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对王熙凤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她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形象。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是吗?

”小胖墩儿( )起来,立刻( )两步,一闪身( )了单褂儿,( )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  在括号里填写的都是描写    的词。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小胖墩儿       。

 

2、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      ,第二句话是写严监生        。

从第二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严监生           。

23、刷子李

篇章

《刷子李》:

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肖像)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一、词语搭配。

 

( )的模样()的衣服()的屏障 ( )的板刷 

二、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竟然 

1、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3、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24、金钱的魔力

篇章

金钱的魔力》:

主要通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

语言辛辣幽默,善于抓住细节,表现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写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

课文主要讲了

的故事。

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_________、_______的丑态。

 

单元

课题

段落或

篇章

写作方法

训练点(仿写)

第八单元

专题:

异域风情

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既大力弘扬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也十分尊重世界多样文化,并注意从全人类优秀文化中吸取营养。

这种思想也反映在课程改革之中。

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篇章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作者季羡林,描写的是德国的街头美景,表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读一读,填一填,并回答问题。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_。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________,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__。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________;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________。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一种境界”是指    。

“颇”的意思是   。

 

2、这种境界,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

26、威尼斯的小艇

篇章

 1.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物活动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

  

2.运用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展示了异国风情。

 

根据句意写词语。

1、高声喧哗谈笑。

 (   )2、信教的人向神祈祷,乞求保佑。

 (     )

3、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     )

4、手忙乱,脚也忙乱。

形容做事慌忙。

(     )

*27、与象共舞

篇章

《与象共舞》:

先概括再分述,总分结构。

作者赵丽宏,课文描写的是“万象之国”泰国。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无睹 彬彬( )( )小心( )( ) 

二、巧填关联词。

 

1、大象(  )在公路边上能看到,(  )树林也能遇到。

 

2、大象身躯(  )庞大,(  )舞姿优美。

 

3、(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28、彩色的非洲

篇章

1. 结构:

先概述再分述最后总结,总分总结构。

  

2. 使用过渡句,过渡自然。

  

3. 语言优美生动,想象丰富。

想一想,填词语。

 

1、美妙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       ) 

2、眼神传达或内心怀着情意。

(       ) 

3、豪放、豪壮。

(       ) 

4、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单元备课训练点

 

2016年3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