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848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docx

工程造价专业诊改报告

一、工程造价专业背景和新背景下专业定位和发展思路

(一)工程造价专业背景

“十二五”末,全国从事工程造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逐年攀升,共计145万人,在工程造价咨询、监理、招标代理等各类企业注册的造价工程师15万人,基本覆盖工程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全过程。

开设工程造价专业本科学历的高校增长较快,“十二五”末已超过130所,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不断提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交流频繁,根据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300多名香港工料测量师获得内地造价工程师互认注册,360多名内地造价工程师获得香港工料测量师的认定。

——工程计价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对应的9套不同专业的工程量计算规范发布,建筑、安装、市政全国统一定额修订完成,行业、地方定额不断更新,截至“十二五”末,国家、行业、地方共发布各类定额、估概算指标1600多册,基本满足了市场需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等行业自律标准相继发布。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根据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需求,制定了

《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奠定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基础。

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信息收集成效明显,专业工具软件和办公管理软件提高了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云技术和BIM技术等也取得了大量成功经验。

全国各省(区、市)建筑材料价格、人工单价等信息服务实时动态发布,满足了工程建设各方需要。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旧广阔。

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建设为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发展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需求不断增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海绵城市、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及工程维修养护。

工程造价咨询业新的创新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不断形成。

但我国仍然面临经济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经济增长驱动由投资转向创新,房地产投资增速变慢,建筑业紧缩风险加大等问题。

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仍存在计价规则不统一,计价依据满足市场需求能力有待提高,服务绿色、节能、低碳、装配式建筑的计价依据不系统,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缺乏统一规划、时效性不强、覆盖面不广,造价咨询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缓慢,工程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控制理念不深入等问题,工程造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尚需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事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工程建设的特点及国际化发展趋势,遵循规律,结合国情,坚持工程造价的市场化改革和诚信体系建设,坚持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坚持调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二)工程造价专业专业定位与发展思路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建筑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构建工学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师资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培育专业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使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能够不断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不断提高本专业在省内建筑企业和同类型院校中的知名度,将其建设成省级高职教育示范性品牌专业。

二、专业现状及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一)专业建设现状

1.专业社会影响力

工程造价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工程造价行业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1)毕业生的满意度

2016至2017学年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生171人,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毕业生就业满意或基本满意人数为150人,占87.21%,一般满意人数为22人,占12.79%

(2)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情况。

工程造价专业共计171人,65人获得安徽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颁发的施工员资料员证书。

(3)顶岗实习情况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顶岗实习,对口顶岗实习人数为155人,占90.64%,顶岗实习单位总计43个。

主要有安徽天裕公司实习基地、安徽金裕公司实习基地,、六安华祥公司实习基地、安徽恒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宇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六安志勤工程有限公司等。

(4)产学合作情况

工程造价专业产学合作企业共计35个,共同开发课程3门,共同开发教材

3种,兼职教师5人,接收顶岗实习学生136人,接收毕业生就业136人。

(5)大赛获奖情况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2016-2017学年度参加多种类型的省级竞赛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分别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胡敏、张静,安徽省力学竞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张静、袁晓龙,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胡敏、张静,测绘一级导线二等奖,指导教师陆艳侠、李新新,测绘二等水准三等奖,指导教师陆艳侠、李新新,测绘数字测图三等奖,指导教师陆艳侠、李新新,测绘数字测图三等奖,指导教师陈师、梁军。

建筑工程识图一等奖,指导教师胡敏、张静,建筑工程识图三等奖,指导教师刘宇、刘慧慧。

(二)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1.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总课时为2535学时,其中理论课学生969学时,实践课1566学时,理论课比例为38%,实践课比例为62%。

公共素质

基础课程

公共技术

基础课程

公共素质

拓展课程

职业技术

基础课程

职业岗位

核心课程

职业素质

拓展课程

36

4

4

48

24

8

22.5%

2.5%

2.5%

15%

30%

5%

各类课程学时及比例情况见下表:

课程模块

学分数

占总学分比例

(2)教学资源建设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学习领域课程16门,已经完成了16门课程标准的编制工

作。

各课程教师都能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完成了98个微课的制作及验收工作。

教师都能够积极采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使得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教材建设

工程造价专业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省级及国家级的教材编写工作,先后完成了20多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其余教材全部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正在组织教师开发学习领域校本教材。

(4)专业教学团队

姓 名

年龄

专业技术

职务

学历

双师素质 专任/兼任

陆艳侠

1982.1

副教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的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结构,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专任教师师资培养情况(挂职锻炼、培训进修等人员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专业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比例。

吴兴

1966.3

李锦

1964.5

陈霜枫

1967.8

丁育

1966.10

胡敏

1966.10 高级工程师

本科

双师

专任

陈师

1984.8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陈功兵

1963.10

高级工程师

本科

双师

专任

张静

1979.12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汤同芳

1981.9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刘宇

1983.6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刘会慧

1981.11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梁军

1982.6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储晓路

1987.12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胡劲德

1983.1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任登科

1983.1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裴欣

1985.6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胡姗姗

1985.6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王莹

1984.3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张家罗

1982.3

讲师

研究生

双师

专任

张文武

1965.2

工程师

工程师

本科

本科

兼任

兼任

工程师

本科

兼任

工程师

本科

兼任

工程师

本科

兼任

(5)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①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工程造价专业科研仪器设备价值600万元,生均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万元。

工位数430个,生均时间场所使用时间110小时。

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工程造价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工程造价专业的实习要求,年生均实习基地实训时间为540学时,顶岗实习参与人数90.21%,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82%。

(6)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就是订单式培养,企业订单学生为30人,占工程造价专业总人数的20%。

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三门。

2、专业建设的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专业建设工程造价专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多数教师都取得了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职称也有很大的提高,两名教师被评为副教授,两名教师被评为高级工程师。

此外在教材建设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015年通过省级特色专业验收。

三、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特色与创新

1.实训条件显著提高

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造价专业加强了实训条件建设,建立了仿真的实训场,为学生的训练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对于不能进行的实训项目,购买了实训软件进行仿真实训。

2.师资队伍建设更加完备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多数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工作,多数教师都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

因此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水平,城市建设学院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聘请了相应的专家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学生的操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开展了学习领域教学工作和混合式教学的试点工作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不高,上课的气氛较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程造价专业进行学习领域课程的建设工作,按照设立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较高,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此外工程造价专业还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的试点工作,对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诊改

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标杆间的差距及解决问题和差距的路径与内容。

(一)专业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特色不突出,合作形式和机制的创新不够

尽管本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教学效果和水平也有较明显的提升,但是受到学校自身条件和目标岗位工作特点的限制,依然存在着校企合作环节流于形式,实训环节难以落实的问题。

没有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的问题。

2.新的技术环境要求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不够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很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都在开始改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促进管理、促进实践正在成为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抓手。

相对于当前的技术条件,传统的PPT辅助教学似乎不值得一谈,传统的纸质教材和网络课程也成为教育批评的标靶。

因此,根据本专业的现状,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辅助教学、建设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完善虚拟仿真环境支撑的实训教学都将成为下一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

目前,多数教师能够使用PPT,但对于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没有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