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848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4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

《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8版毛概重点总结.docx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0分)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u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历史地位:

u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发展历程:

u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

4·主要内容:

u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这些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5·活的灵魂:

u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6·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选择题)u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实践论》和《矛盾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从哲学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8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

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

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改善人民生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2)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中国革命两步走:

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及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到抗日战争时期,党历经长期的革命斗争考验,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趋于成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搞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离不开革命的实践探

索,这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普遍原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时间: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总路线的内容: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帝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地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

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

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队伍,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

民族资产阶级动摇性和妥协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中国无产阶级基本优点:

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

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

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1)因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2)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强大革命力量的形成(3)是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使得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

中国革命的性质:

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

(1)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

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而不破坏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成分。

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

括小资产阶

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两步走:

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是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力,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准则。

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