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767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docx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11)对孩子来说,一年级数学是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

作为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和孩子家长,一定要帮助他们学好数学。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好。

孩子刚入一年级,就要抓紧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一.培养独立学习数学的习惯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孩子第一次学习时,就要严格要求,做到规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应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特别是独立写作业的习惯。

比如,家长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独立学习环境,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家长只看书,孩子做数学作业时,家长可收走课本,像对考试一样对待作业。

检查作业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允许孩子翻书,查漏补缺。

2.培养有效学习数学的习惯作业磨蹭是刚入一年级孩子的毛病。

对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家长有必要制定一些强硬政策,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教育孩子,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做作业,否则会造成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思想开小差等。

3.培养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如今的家长热衷于为孩子安排学习生活,如放学回家后、节假日怎么过,学习计划怎么制定等,很容易造成孩子反感,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尊重孩子的个性。

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参与到学习计划中来,把决定权还给孩子。

如果学习计划在两周内执行不力,家长再站出来提建议。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尽量避免用实物奖励的方式刺激孩子学习,这样容易养成坏习惯,不利于主动学习。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能只让孩子学习,任何别的事全由父母包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能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

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兴趣的培养在孩子学习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加入游戏,增添兴趣妙趣横生的数学游戏活动,会像磁铁般把孩子牢牢地吸引到数学学习上来,满足孩子学习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例如:

辅导学习8的分与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这样给孩子讲:

妈妈这里有个袋子,袋子里有一些画片。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你从袋子里拿出的画片数。

然后告诉妈妈你拿出的画片数,妈妈很快就能知道袋子里还有几个画片,相信吗?

想不想来试一试?

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连续做两次。

然后妈妈对孩子说:

妈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呢?

你能猜出其中的秘密吗?

(袋子里一共有8个画片)最后,妈妈告诉孩子:

因为妈妈知道袋子里一共有8个画片,是根据8的组成想出还有几个画片的。

这种游戏可以增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数学的辅导要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如:

一棵树上有3只乌,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鸟呀?

妈妈买了5个苹果,你吃了2个,还剩几个呀?

等等,当孩子说出几加几或者几减几时马上肯定表扬,并问她是怎么知道该用加法或者用减法算的,让学生首先知道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就用加法算。

求还剩几个,就是从几里面去掉几,用减法算。

这样经常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感到困难,有得心应手之感。

3.走进生活,巩固兴趣比如在教学认数这一单元时,对于自然数的基数意义,我们可以启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数物体的经验;至于序数含义,则可以让学生排排队,数一数自己排在第几;也可数一数自己的家住在第几层楼,在同一层楼中从左往右是第几户,从右往左又是第几户三、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给孩子辅导数学,可以灵活多变,不只是在家里坐在凳子上辅导,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能找到数学问题的就提出让他去想;不只是讲书本的知识,还要把实际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让他思考;不只是动笔计算,还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

1.问题灵活,激发孩子思考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对数学没有兴趣。

如3+7等于多少?

7+3呢?

8+2呢?

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

哪两个数相加得10?

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

有规律吗?

让孩子找到:

0+10,l+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

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

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2.动手操作,让孩子去体验、领悟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

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

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

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

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

当孩子沿着对角线剪得3个角时,这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

3.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儿歌浅近形象,有节奏感,易记忆,深受儿童喜爱,是学生最易理解和接受的一种文学形式。

当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法则让学生感到厌学时,就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编成儿歌,让数学知识活起来。

在学习数字1一l0时,书写和记忆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借助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圈,9像勺子来盛饭,l0像火腿加鸡蛋。

在学习了数的大小比较时,认识了><=号,学生对><容易混淆,就借助儿歌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来记忆,突破了难点。

饶有趣味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记忆起来容易、深刻,既有助于提高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独立审题,善于思考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审题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将注意点放在孩子作业的结果上,对于出错的结果只归结为不会、不认真,这样势必将孩子引向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上。

一年级是起始年级,是孩子系统学习数学的起点,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审题,就会加速学生在审题中思考。

作为家长,不能让孩子错失了审题的机会。

要把孩子每次的作业当成是他又一次新的挑战,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听他说,帮助寻找原因。

当孩子审题困难的时候,你不妨告诉孩子,我也不明白题目叫我做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想想。

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将题目要求叙述给你听,在叙述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让他有机会进一步审视题意。

作为家长,可以根据情况适时地围绕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向孩子发问促其思考,这样变孩子等答案为孩子解问题,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促进孩子养成审题的习惯。

库尔勒第四小学:

孙永霞2019.11.10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22)现在的孩子数学基础比语文基础好,有些孩子会觉得数学比较简单,认为自己都会了,上课就不那么专心,放松了在校的学习,也放松了在家的学习。

家庭学习辅导是个别性的学习辅导,主要内容是帮助消化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辅导的重点是启迪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辅导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11、做孩子学习的促进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应该能够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当天所需的学习用品。

但是有的孩子还是生性大大咧咧丢三拉四,不是忘带这样,就是忘带那样,于是出门前,母亲就反复叮嘱,别忘带作业本,别忘带钥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烦的答应着一面又把该带的东西丢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亲是这样做的,她在孩子的书包上贴了张醒目的纸条:

查一查,你的东西带全了吗?

要是都全了,就和妈妈说声再见。

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实用,但多少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22、正确对待孩子的作业1)作业格式训练。

良好的书写应做到书写清洁、整齐、工整。

养成良好的书写,就能减少孩子由于书写不良而产声的差错,另外也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条理性。

2)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

现在的数学练习形式活泼多样,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每做一题需要孩子看清、看懂题意,然后说好所题意,再动手做。

3)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数学不是记忆性为主的学科,而是思考性为主的学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孩子养成爱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

这种习惯对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可以说是受益无穷。

4)培养自觉订正错题的习惯。

孩子做错题目,不及时订正,学习中就会以讹传讹,错误百出。

家长适当地帮助孩子找到做错题目的原因所在,并加强对孩子知识薄弱环节的辅导,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订正错题的积极作用。

5)培养检查的习惯6)培养学会倾听的习惯不但要听老师所讲的,还要听同伴的不同想法。

33、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计算机无法代替的。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要能够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口算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

对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通过训练要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其口算标高应在1分钟内,一般要求能口答30道题,优秀者能口答40~50道题,希望家长能用口算卡片对照时间训练自己的小孩。

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计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

或者可以采用书中的形式:

你能钻过山洞吗?

你能跳过每个树桩吗?

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

但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的。

其中几加几得十几和相应的减法,要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思路。

44、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

如左右的认识,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难点,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

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

如书中的猜数游戏一人心里想好一数,另一人猜并根据提示不断调整答案,直到猜对为止。

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推理能力,家长可分阶段和孩子玩,目前可猜20以内的数。

下学期可发展猜到100以内数。

又如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

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

虽然这游戏具有挑战性,但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55、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防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日常生活中,很多和数学密切相关,比如让孩子认识时间,知道钱,做买卖东西的游戏,认识形状,重量,怎么换算,即是生活常识也是数学问题,对于以后学数学很有帮助。

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

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

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

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

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66、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每次的单元检测题要求家长查阅后签字另一方面,我们要能不唯分数是问。

分数只能作为评介孩子的一个参照,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仅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是。

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

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有些孩子入学前就已能认一些字,做一些简单的运算,这样在上学后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豪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非真正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

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

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

七、对孩子不放任,不包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太阳,如果发现孩子的作业写得不好,做得不对,就不忍心让他改错重写,放松要求,或者干脆替孩子写,替孩子改,是不好的,不要使孩子养成一种依赖、懒惰的思想要让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有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习惯,并能做到清洁、整齐、干净、漂亮和按时完成作业。

同时还要注意写字握笔的姿势,随时做到三个一胸前离桌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真正做到学校、家长共同教育,协作提高,达到教师和家长们预想目的。

库尔勒第四小学:

孙永霞2019.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