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745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docx

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有答案精编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地理部分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频繁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A.50千米B.200千米

C.500千米D.2000千米

【答案】1.C2.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宫灯为背景资料,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和比例尺的计算。

第1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图示区域进行定位,结合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2题要求考生掌握中国的国土范围四至点,然后利用比例尺的公式进行计算。

【1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地位于珠海,水域广阔,跨度大,建桥成本较高,A不对;该地水域广阔,河流径流量大,与海洋相连,水运条件较好,B不对;该地区经济发达,两岸经济交流频繁,交通需求量大,建桥可以缩短交通时间,C对;人口迁移一般指较大尺度的、较长时间的人口流动,说两岸的人口迁移频繁不合适,D不对。

故选C。

【2题详解】

中国国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该地图图上距离约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厘米/5500千米=1/183千米≈1/200千米。

故答案为B。

【点睛】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经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自然因素往往是限制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证因素,可以降低自然因素的限制。

3.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D.地形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要能够根据材料中数据明确降水空间差异,熟练掌握安徽的地理位置,并且根据材料提示的地形空间差异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不直接影响降水量,A不对;从图中看,安徽南部和北部的海陆位置差别不大,B不对;降水多少影响地区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不是影响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C不对;根据材料,“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市南部是山地,对海洋水汽抬升明显,降水多,北部为平原,降水少,D对。

故选D。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大气环流是主要因素,决定着降水多少的大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影响着降水的地方性分布规律。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使降水增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区域内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4.A5.C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对;该地湖泊水主要由西部和西南部的河流汇聚入湖,以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不对;该地降水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明显,C不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不对。

故选A。

【5题详解】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现代经济体系建立,推动资源整合、一体化共享等,乡镇企业属于较低端产业,①不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使城市互联互通,消除城市壁垒,共同发展,因此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②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产业发展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避免雷同竞争,③不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该地区交通便利,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则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④对。

故选C。

【点睛】土壤盐渍化现象

产生的自然条件一般有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势低平、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地方。

如中国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严重,一般在春季由于蒸发旺盛,更易发生盐碱化,在夏季由于降水多,土壤淋盐,盐碱化较轻。

6.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该机场最可能位于

A.黑B.青C.港D.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空调耗能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环境的掌握,是基础性试题。

此题解答关键是对黑、青、港、黔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的气候特征有清晰的把握,并注意题设要求选择“最可能位于”,非常明显要采用优选法进行分析。

【详解】从图中看,该空调制冷耗能较高时间在11月到次年3月;制热耗能较高时间在4月份到10月份;说明该地冬冷夏热,并且夏季炎热时间较长。

黑即黑龙江,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时间漫长,不符合题意,A不对。

青海海拔高,终年严寒,夏季温度不高,不需要制冷,B不对。

香港和贵州位于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降低慢,因此需要制冷的时间较长;香港由于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温暖,基本上不需要制热,C不对;贵州冬季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气候冷湿,需要制热,D对。

故选D。

7.下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

B.②地有大雾出现

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

D.④地寒暖流交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涉及到风向的判断、等压线的判读、台风的影响、雾形成的条件等。

解答时特别注意②地大雾形成的条件和③地强降水的形成的差别。

【详解】根据①地周围的等压线的分布,①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不对;降温需要大量的水汽、降温和静风天气,②地此时受到大风天气影响,不会有大雾出现,B不对;③地在未来几日要受到台风影响,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因此未来有强降水,C对;④地为日本暖流流经的地区,D不对。

故选C。

8.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

读图,回答问题。

该图体现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中看,两种用地类型并未呈交错分布,A不对;从图中看,商业区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较大,农业用地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很小,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大,B不对;图中反映的是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付租能力的高低变化,无法反映商业用地向郊区拓展的情况,C不对;从图中看,在城市城郊结合部,商业用地地租远高于农业用地地租,说明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租金低,D对。

故选D。

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

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

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

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

10.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

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

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9.A10.A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位于季风气候区,甘肃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因此车辆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A对;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位于外流区,甘肃大部分地区位于内流区,先后经过内外流区和内流区,B不对;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材料中各省份并未进入柴达木盆地,C不对;从1月27日到1月30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车辆位置也不断变化,正午影子

长度会有所变化,D不对。

故选A。

【10题详解】

南菜北运可以扩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①对;南北方相隔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必须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②对;南菜北运使南部

蔬菜销售范围更广,不可能降低商业网点等级,③不对;南菜北运主要对市外交通运输线要求高,不会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④不对。

故选A。

【点睛】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域和外流域的分界线分两段,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1.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可推断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等知识点。

【详解】判断图中的等值线的值,①处等深线为(38.5,39),②处等深线(35.0,35.5),③处等深线值为(37.5,38.0),④处等深线的值为(35.0,35.5)。

根据地球的圈层划分,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①处等深线比②③④处都深,因此①处地壳最厚,A不对;根据材料信息判断②地地壳较薄,且位于河流流经地区,推测可能堆积了富含金属金属矿产的岩石,B对;从图中看,②④的莫霍界面的深度较浅,地幔深度较浅,③不是最浅的,C不对;根据一般规律,④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地势较低,是集水区域,地下水埋深浅,D不对。

故选B。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地下33km处的莫霍界面和2900km处的古登堡界面为分界,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一般来说,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壳较薄;海拔高处较厚,海拔地处较薄。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12.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促进相邻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阐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

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3)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琅勃拉邦自然风光优美、地域文化独特,游客多选择在1月至2月期间前往旅游。

(4)简述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的理由。

【答案】

(1)原因:

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发展边境贸易,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培养人才,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

(3)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4)处于旱季,降水相对少,气温相对低,湿度适宜,灾害相对少,出行安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和老挝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为背景资料,考查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力。

(1)解答时需要对图中的区域进行板块位置定位,并掌握地震的危害。

(2)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从对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和居民就业、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

(3)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多种”“优质”等关键词语,然后结合区域地理环境进行解答。

(4)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要考虑出行的安全和出行的目的两个方面,再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详解】

(1)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该地区位于边境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发地震灾害。

地震本身及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本身都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改善,跨境合作可以带动产业发展,如可以发挥当地特色和边境优势发展旅游等,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老挝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水热条件充足,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该地地形复杂,垂直差异大,可以发展多种种植,如在气候较温凉地区可以种植玉米等;根据材料,“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说明该地工业少,环境污染少,农作物品质优良;并且农耕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4)到该地旅游要注意旅行的安全性和景观的可观赏性。

琅勃拉邦在1月到2月之间,气温较低,适宜出行;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1月到2月期间是降水较少的季节,湿度适宜,宜出行;1月到2月期间,少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出行较安全。

13.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

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

图20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

据图,回答问题。

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特征:

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

影响:

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

【解析】

【详解】结合右侧图例,从图中看,德国老龄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西部密度较大,东部密度较小,差异显著。

人口老龄化表明德国人口增长过慢,老年人比重过大,造成德国劳动力数量减少,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压力加大,老年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脚下,妫水河畔,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举办。

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辽宁园的设计体现出传统重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理念。

沈阳、大连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0余所和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7年该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80%以上来自沈阳和大连。

概述沈阳和大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共同有利条件。

【答案】政策支持,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多,研发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条件,要注意材料中的“共同”“有利”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交通、政策支持方面要求较高,然后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沈阳、大连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0余所和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说明两地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多,研发能力强;“升级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说明两地都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该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80%以上来自沈阳和大连”说明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达的交通网络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必须的条件之一,根据所掌握知识,两地都是交通枢纽之地,高速公路、航空等发达。

政治部分

1.“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

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区域性的相关知识。

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

这表明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①正确;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

这表明“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②正确;③中的“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的“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2.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

这说明

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

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等相关知识。

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这表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

这说明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饮食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相关内容,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D。

3.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

这表明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A项正确;B项中的“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说法错误,排除;人们的文化修养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4.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

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①④正确;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与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和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没有必然联系,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B。

5.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未来生活

畅想画在了纸上,展示了人们对邮寄方式的幻想。

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

这说明

A.科学幻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幻想变为现实

C.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

D.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

相关知识。

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

这说明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D项正确;实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A项说法错误,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B项说法错误,排除;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C项中的“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

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

城市绿道

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②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价值的相关知识。

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

这表明城市绿道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②④符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中的“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说法错误,排除;城市绿道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对客体需要的满足,③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价值与价值观

1.价值的含义:

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对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新举措·新变化·新气象”,某校学生在全国人大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搜集到以下资料。

对这些新举措理解正确的是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引入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进行评估,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增强科学性,使监督更有力度、更具权威性。

◊全国人大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选取具有财政预算、会计、税收等专业背景,或者有机关、企业、农村等领域工作经历的代表,参加预算编制通报会、预算草案初审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之外,首次对“两高”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①引入第三方评估,使人大立法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②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可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

③人大行使质询权开展专题询问,有利于加大人大监督工作力度

④人大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