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地山楹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740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地山楹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方地山楹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方地山楹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方地山楹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方地山楹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地山楹联.docx

《方地山楹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地山楹联.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地山楹联.docx

方地山楹联

“联圣”方地山和撰联集粹

   方地山(1873--1936.12.14),原名方尔谦,字地山,又字尔止,别署大方(因与弟方泽山,原名方尔咸,双双名重于一时,故世人多以大方先生相称),江苏省江都(今扬州市)人。

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方沛森为清季同治丁卯科举人,多年来在地方上执掌教谕)。

擅长书法和楹联,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书法家、楹联家,时人称其为“民国联圣”。

    晚清时期,幼年失怙,与小他3岁的弟弟方泽山全倚仗长姊抚养长大成人。

其父方沛森见这一双小兄弟聪颖多慧,故摒弃杂务,悉心课读,使他们小小年纪在当地颇有才名,齐名文坛,时称“二方”。

初治经学,娴于辞章,擅长书法,对金石书画和古籍版本诸学多所精通,书法挺峭,有山林气。

    清光绪十二年(1886),方地山13岁时考中秀才,后在北洋武备学堂教书,常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文章,文名渐著,被天津直隶总督袁世凯看中,重金聘为家馆西席(家庭教师),教授袁氏几个儿子诗词作文,并与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成为莫逆之交和儿女亲家。

与画家张大千成为忘年之交。

    方地山善制联语,尤擅撰嵌名联、趣联,和明代解缙、清代纪昀一脉相承,尚智巧。

为人撰制的嵌名字联,全为即兴,从不起草,浑然天成,词意极工,往往将典故自然融入,不留斧凿之痕,堪称一绝,故有“近代联圣”之称。

所刻闲章为“贪财好色”,可窥其风流不羁之一斑。

以《打樱桃》剧中书僮语“我想平儿,平儿不想我”,对《翠屏山》剧中杨雄语“您说石秀,石秀也说您”,为人称道。

喜集文物,尤以古钱币为多。

从其所撰自题联:

“依于金石能长寿;但善词章非壮夫”来看,在考古、诗文方面亦有所长。

    居天津20年,方地山唯泉币是好,晚年以精研泉学著称于世。

一生无论是嘻笑怒骂,佯狂放荡,抑或是轻佻诙谐,不修边幅,其实都只是其人生被扭曲后所折射出来的一种镜像,从骨子里看,仍不失为一个磊落方正的诚笃君子。

正如其在家书中所述及的一首词中所写的那样:

“归所梦江都,乞籴谁输,年来大事不糊涂……”北大著名历史系教授周一良评价为:

“(方地山)先生善诗词,尤善于联,雅言俗谚,情文相生,信口而成,闻者惊服,人称联圣。

”冯幼衡《大千居士谈对联》一文中说:

“他(指方地山)的联对工夫,就算不是空前,也属绝后,可惜他从不留稿”。

1936年12月14日因病在天津逝世,终年63岁。

周一良教授为其辑有《大方联语辑存》存世。

方地山自题联

    且食蛤蜊;安问狐狸。

——自题天津寓居 

    此联自题,时在民国初年。

上联语出《南史•王弘传》:

“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 下联典自《后汉书•张纲传》:

“豺狼当道,不问狐狸。

”联语对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状予以愤世嫉俗的痛斥,是对豺狼当道,莫谈国事的有力嘲讽,表现了作者岸然不群的性格。

     如此江山;多少豪杰。

——自撰寓居春联

     依于金石能长寿;但善词章非壮夫。

——某年寿诞自箴,此联用以自寿。

    作者在袁世凯当政时曾被聘为西席。

暮年寄寓天津,喜好收藏文物,上联即言此。

表明作者自感风云变幻难于驾驭,企望“依于金石”清亨平安、延年益寿之心。

但是作者又不甘寂寞,认为仅仅醉心笔墨,吟诗作赋,绝非大丈夫所为。

究竟什么是“壮夫”所为,作者并未明言,我们也不便妄度。

此联之所以不同凡响,就是作者在自寿时敢于反省自己,虽流露出无所适从的惶惑,但这正恰切地表现出那个时代许多学子的心态。

     月夜又逢桥廿四;仙山不隔路三千。

——自题

     欲举绨袍怜范叔;何当丝绣报平原。

——自题

    上联“范叔”,指战国时魏国能够大夫须贾,门下有舍人名范睢,行三,人称范叔。

范睢随须贾出使齐国,因范睢能言善辩受齐王尊重,回国后须贾以范睢里通外国罪告相国魏齐。

魏齐鞭范睢几死,范睢变姓名为张禄逃至秦过,得道秦昭王重用,位至相国。

后秦国伐魏,魏派须贾出使求和。

在驿馆内,范睢易服饰,以佣者身份入见,须贾见他衣着单薄,心声怜悯,赠他绨袍一领,范睢见他尚有旧情,免他一死。

下联“平原”,指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食客数千,这些食客以丝绣恩人像以资纪念,故有“丝绣平原”典故。

     招之即来,挥之不去;

     待我而嫁,背我而逃。

——自题

    方地山有一次与朋友聚会,对人说,天下没有不可对的语言,没有不可对的文字。

有人问“招待”两子可对吗?

方的山立即组成一联。

     捐四品官,无地皮可刮;

     租三间屋,以天足自娱。

——自题寓居

     说破浪乘风什么,不五鼎烹当五鼎食?

     有醇酒夫人足矣,先天下乐后天下忧。

——1913年自题寓居春联

    方地山生逢末世,迭遭颠仆,无以安身立命,所以在做联语时未免时时流露出满腹牢骚。

遂撰书此联贴于自家门楣。

 

     埋怨无地,泪眼看天,叹事事都如旧日;

     剪纸为花,搏泥作果,又匆匆过了新年。

——1916年袁世凯称帝辞归后自题寓居春联

     方地山撰题联

    面面相窥,佛也须有靠背;

    高高在上,人到此即回头。

——题江苏省镇江焦山四面佛

    一次,方地山父亲带兄弟俩过镇江游焦山,山上有尊四面佛,方丈见他俩年龄尚幼,谈吐不俗,有心试他们的才情,当即指着佛像口诵上联:

“面面皆空佛。

”方地山不假思索,朗声应答:

“高高在上人。

”方丈合掌称奇,随即命小沙弥捧出笔砚,请将此联写下来。

方地山也不推辞,略一沉吟,提笔便撰写了这副对联。

这副对联意象超逸,出语不凡,远非一般少年所及,方丈见其才思敏捷,连连嘉赏,因而激发了方地山对于联语写作的浓厚兴趣。

     明眼怕看人,万事思量惟酒好;

     湖边能醉日,一春不惜买花钱。

——某年为明湖饭庄题写的春联,此联以鹤顶格嵌入饭庄名号。

     北客不思归,肯学纥那忘正始;

     南音渐成聚,聊因酬唱念家山。

——题天津同咏社爨集

  同咏社,为天津的演唱团体组织。

爨集,谓会餐。

上联“纥那”,为唐代民间曲调名,这里指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曲调、剧种。

     封万户侯何足荣,

    若与汉天子比肩,

    李广欢颜亚夫笑;

    挽百石弓犹识字,

    我见故将军遗笔,

    岳王风骨鲁公神。

——题湖北省应城县陈国瑞(清朝处州镇总兵)祠堂

     方地山贺赠联

1:

贺赠亲戚朋友

     众鸟欣有托;

     孤云独无依。

——赠袁世凯次子袁克文

    此联写于袁世凯称帝之前。

     去年王老五;

     今夜卖油郎。

——贺王鸿池42岁始完婚

     五十再来五十;

     三千何止三千。

——贺张印涛50岁寿诞

     窥豹一斑容我说;

     遥岑寸碧与天齐。

——赠袁世凯次子袁克文

    袁克文,一字豹岑。

袁克文在汉城出生时,袁世凯梦见朝鲜国王送来一只花斑豹,跳跃不止,用锁链系着,忽然扭断锁链,直奔内室,醒后不久,三夫人生子,故名克文,字豹岑。

     数典毋忘乔梓阁;

     相看各有渭阳情。

——赠王执卿  

    王执卿,原名王正卿,方地山的外甥。

上联“乔梓”,喻父子。

父子同科称乔梓联辉。

“乔梓阁”,指王执卿祖上有父子同榜中举的佳话,故于宅第建乔梓阁。

下联“渭阳情”,典化《诗经•渭阳》诗,是一首描写甥舅情深的诗篇。

王执卿曾为陕西省略阳县灵岩寺题有“是人间乐地;即海外神仙”联句。

     剑匣韬光无限好;

     青山无语话偏多。

——赠女婿蒋剑青

    此联以鹤顶格嵌受赠者名。

     天宝宫人犹感旧;

     贞元朝士亦无多。

——赠方潜

     诗比渔洋能感旧;

     学如容甫亦知新。

——赠云潜 

    注:

下联“容甫”,指清代著名学者汪中(1745-1794),原名汪秉中,字容甫,号颂父,江苏省扬州人。

擅诗文,早负盛名。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仪征盐船遭火灾,作《哀盐船文》,名儒杭世骏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郑虎文、朱筠等名儒称汪为奇才。

五十年,作《广陵对》3000余言,被誉为“天地间有数之奇文”。

汪容甫治学广泛,见识博大,善于融会贯通。

对经史、诸子、文学、哲学、文字、音韵、训诂、校勘、金石、地理、书法、篆刻等均有研究,成果颇丰,有《述学》内外篇、《春秋述义》、《春秋后传》、《广陵通典》、《荀卿子通传》、《小学》等。

     子孝孙慈天赐福;

     前歌后舞月当头。

——贺友人寿

     同居曾是少年侣;

     成宜今为内助人。

——贺杨立斋与童养媳完婚

     冤枉难为老杜白;

     传闻又弄小桃红。

——贺袁克文添丁得子

     更能消几番风雨;

     收拾起大地河山。

——讽赠袁世凯称帝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申令”宣布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此时方地山与袁克文避居上海租界。

遂预感袁世凯经受不了“几番风雨”,很快会有人出来“收拾起大地河山”的,于是写了这副嘲讽联。

     旧恨新欢,都来眼底;

     青衫红袖,同是天涯。

——贺袁克文妾苏眉云重归

     忽逢幽人,如有佳语;

     俱是大道,若为雄才。

——赠英之仁兄

     商山老人,多福多寿;

     长安儿女,宜室宜家。

——贺某公60岁寿诞暨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北京某公60岁大寿时,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大办宴席,特请方地山赴宴。

席间要方地山一联写三事,又必须字字有出处,而且红纸上已打好16字格子。

方地山略加思索,遂写下此联。

     我想平儿,平儿不想我;

     你说石秀,石秀也说你。

——巧妙集句成趣联书赠友人

    方地山以《打樱桃》剧中僮语作上联,以《翠屏山》剧中杨雄语作下联,集成这副趣联。

     两小无猜,一个古钱先下定;

     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

——为女儿方初观成婚作  

    1912年,方地山把女儿方初观(方庆根)许给袁克文子袁伯崇(袁家嘏)。

定婚时,两家仅交换了一枚古钱。

作者与庆家均爱收藏古钱币,订婚之日并无庄重礼仪,仅交换一个“古泉”而已。

古代称钱为“泉”,取“流行如泉”意。

后来典礼时,别无仪式,只在旅馆中一交拜而已。

方遂作此联以志其事。

“两小无猜”,方、袁两家有师生之谊,其子女也常有接触,因云。

语出李白《长干行》:

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万方多难”,语出杜甫《登楼》诗:

“万方多难此登临”句。

民国初年,袁世凯侵吞革命果实,致使南北分裂,频年战争不已;在这种情况下为女儿操办婚事,自然惟简是从,“万方多难”即指此言。

此联全用写实笔法,而又用典自然,通俗易懂,尤以将婚事与国事相连,更见作者立意不随流俗,用笔不同凡响,当为上乘之作。

     藉手作明珠,祝汝长如天上月;

     赠言凭片石,差堪与语地中山。

——贺袁克文40岁生日

    下联“赠言凭片石”,典出北魏温子升撰《韩陵山寺碑》。

有人问庾信:

“北方文士如何?

”庾信说:

“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可堪共语。

     桃熟三千年,沧海桑田经岁月;

     鹏飞九万里,雏儿骥子耀门庭。

——贺友人寿

     眼中第一江山,盛世遗民开寿域;

     心上两重欢喜,华堂明烛照孙枝。

——贺江苏省镇江某公寿诞。

江苏省镇江某公生日并于同日为孙完婚,请方地山撰写此贺联。

     出有车,食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

     裘未敞,金未尽,今年季子不还家。

——答谢袁世凯  

    方地山在袁世凯宅第当家庭教师时,某年除夕前,袁世凯问其是否回家过年,方地山以此联语回答之。

联语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苏秦,既夸了东家,又耀了自己,用典恰切,确为大家之杰作。

     喜相逢还是同乡,北斗星光照南斗;

     看名教自然有乐,西球风气到东球。

——贺薛玉如、陈尺楼结婚。

    薛玉如,江苏省江都县邵伯镇人。

陈尺楼,时天津县知事陈颂之之女,江苏省扬州人。

上联“北斗星光照南斗”,指薛玉如在北京供职,夫妻两人都是南方人。

下联“名教”,化用晋•乐广“名教内自有乐地”句意。

“西球风气到东球”,指薛陈夫妻都信基督教,在教堂内举行婚礼后再宴请宾客。

     欲夺天无工,便指星分光,都难乞借;

     何曾地不爱,怕入山妙手,总是空回。

——戏贺袁克文纳姨太太

    有一次,袁克文纳姨太太,邀友朋小聚,正当酒酣耳热之时,方地山即席书一联相赠,并题其跋:

“寒云眷属第十一人于佩文,小名巧宝,余甚涎之,戏为致语云云……”其言辞佻达,语态轻浮,而克文不以为忤,反倒时常在人前诵及,每每逗人哄堂大笑。

上联隐“巧”,下联隐“宝”。

     清河勋阀,琅琊世家,配合都能稽久事;

     诸葛大名,龙川才气,说来正好贺新郎。

——方地山贺张、王结婚

    这是民国初年祝贺财政总长张同亮之子和内务总长王揖唐之女结婚的贺联。

上联“清河”,地名,张姓的郡望。

“琅琊”,地名,王姓的郡望。

下联“诸葛”,典指三国•蜀军师诸葛亮。

“龙川”,典指南宋文学家陈亮,人称龙川先生。

这里诸葛、龙川连用,暗合主婚人名字“同亮”。

     一握意难忘,许多眼底新娇,眉尖旧事;

     三年香自在,各有袖中吴郡,襟上杭州。

——赠袁世凯长子袁克定

    袁克定(1878-1958),袁世凯长子,乳名小记儿,小名记光,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外号袁大瘸子。

下联“袖中吴郡”,出自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以中书舍人外放为杭州刺史,宝历元年(825年)调苏州刺史。

三年之内改官两地,作《古衫》诗云: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数吾家六月生辰,祖父初三,女兄初二;

     酬贞妇千秋大节,独子成立,诸孙满堂。

——贺胞姐留姑60岁生日

    方地山姐留姑,嫁陈咸庆之子延怡,夫早死。

方地山、方泽山兄弟早年丧母,全赖留姑照看成长。

留姑长地山6岁。

下联“诸孙满堂”,指留姑抚养独子陈臣朔成人,自己至60岁时,诸孙男女达10人。

     有父有夫有子有孙,世上中年可称有福;

     能诗能书能画能绣,眼前亲戚无此妍人。

——贺袁克文夫人50岁寿

    袁克文夫人刘姌,字梅真,所书小楷秀丽,又擅诗词,著有《倦绣词》。

因常与袁克文唱和,有人比之于李清照与赵明诚。

     玉骢马,少年场,白眉世家,一代文宗传季子;

     金叵罗,合欢酒,黄花门第,三秋韵事斗玲珑。

——贺马文季、韵玲结婚

    某年夏历九月,马文季与罗韵玲新婚,方撰贺此联。

马文季,安徽省桐城人。

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马其昶[1855-1930年]的季子,有才名。

罗韵玲,家以养菊著称。

上联“玉骢马”,马名。

即玉花骢、玉面花骢,唐玄宗所畜。

“少年场”,少年聚集的地方。

古乐府有《结客少年场行》,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

西晋文学家张华诗有“雄儿任气侠,声盖少所场”句。

此赞马氏宗族。

三国蜀汉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皆用常为字。

良眉白,而才学尤为出众,乡里谚曰: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后世马氏因称“白眉世家”。

下联“金叵罗”指酒杯。

“合欢酒”,旧时称新婚夫妇合饮的酒,意谓合欢偕老。

“黄花门第”,旧称养菊之家。

“黄花”,谓菊花。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此联嵌入新婚夫妇的姓名,不着痕迹,天依无缝,佳妙之极。

     天教季子报春晖,红药当阶,庆老母百年长寿;

     笑看诸孙能夜读,青藜照眼,佑儒林三世人家。

——贺刘老太太90岁寿诞

    刘老太太,青溪旧屋刘谦甫(富曾)妻。

方地山长女庆欢嫁刘老太太子刘师颖(容季)为继室。

上联“红药当阶”,语出谢眺《直中书省》:

“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

”此处说刘家人气旺盛。

     大方大,大莫能容,但一味模糊,不怕担当天下事;

     寒云寒,寒成彻骨,要十分忍耐,须知自有岁寒心。

——赠袁世凯次子袁克文

    袁克文,字抱存,又作豹岑,别号寒云,别署龟庵。

方地山,名方尔谦,字无隅,一字地山,别号大方。

此赠联上联嵌典赠者之号,下联嵌典受赠者之号。

在落款处作者加一段小字,“辛未正月自与寒云枯坐,戏为此联,渠欲买佳纸书之,乃弗果,可为流涕。

”周一良(1913-2001,安徽省东至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先生曾编纂《大方联语辑存》,并未收入此联。

上联写方地山本人,真实、客观,观者不难理解。

下联写袁寒云,描绘了当时的袁寒云正处在一个怎样艰难的境地。

寒云寒,竟寒到彻骨的地步,以袁寒云的地位、财富、声望,何以至此?

然而,这正是袁寒云此时所处境况的真实写照。

这时的袁寒云42岁,住在河北区的两宜里,由于他平日生活挥金如土,又不知理财,坐吃山空,此时的生活较为拮据,多靠他写屏联和绘画贴补家用,但仍过着风流的生活。

1931年的正月,又染上了猩红热病,可以想见,在寒冷的冬天里,袁寒云拖着病弱的身子,面对每况愈下的生活,剩下的也只有与方地山相对枯坐,看着窗外的冰天雪地,正如方地山联中所说的寒已到彻骨的情形了,所以方地山在联中又劝慰袁寒云还需要有百般的忍耐,以过难关。

但是袁寒云并未听从方地山的劝说,在猩红热没彻底痊愈的情况下,又到青楼与一妓女一起吃花酒,结果旧病复发,再也无法医治,1931年正月与世长辞。

但是对联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方地山的对联写于辛未正月,袁寒云亦病逝于辛未正月,可以猜想,这也许是他们二人的最后相见,也许是方地山在袁寒云在世时为他写的最后一副对联,而联后的小字很有可能是袁寒云病逝后方地山后加上去的,小字说袁寒云想买佳纸重新书写这副对联,但还没等到写已然去世了,感到失去了这样的好友、这样的年轻才俊而悲痛欲绝,故写了“可为流涕”四字。

     我去年及端午归来,吃面看龙船,两宅儿孙争跳跃;

     君生日与中秋相近,满盘堆月饼,百年兄弟几团圆。

——贺胞弟方泽山50岁寿辰

    上联“我去年及端午归来”,指方地山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初四,民国十年(1921),50岁生日时曾从天津回扬州庆寿。

下联“君生日与中秋相近”,指方泽山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十六日,民国适宜年(1922年)方地山未能回扬为弟祝寿,望着“满盘堆月饼”,作“百年兄弟几团圆”的感叹。

     六旬手足尚完全,数当时,吾父吾母吾舅吾姑,无此团聚;

     三处儿孙皆茁壮,看小辈,宜家宜室宜兄宜弟,各保平安。

——贺胞姐留姑60岁生日

    留姑60岁(1925)时,姐弟均健在,所有子女也都已成家。

2:

贺赠社会名流

     世界山河两大;

     平原道路几千?

——赠著名画家张大千

    此联以雁足格(上下联末字)嵌受赠者名。

    八大到今真不死;

     半千而后又何人。

——赠著名画家张大千

    此联上下联第二字嵌名赠张大千。

张大千1934年有韩国(南朝鲜)之行,友人在天津紫竹林为他饯行。

方即席作了两副嵌名联赠他,此为其一。

“八大”,即指明末清初画家朱耷。

字雪个,自号八大山人。

江西南昌人。

明宁王朱权后裔,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形象夸张,生动尽致。

所画鱼鸟,多作“白眼向人”,署款“八大山人”联缀似“哭之”,或似“笑之”,隐晦着内心的亡国之痛。

善书法,狂草尤奇伟,常暑名牛石慧,连写成“坐不拜君”,以示抗清。

张大千师其画,亦师其人,从不事权贵。

因有此句。

上联说朱耷清高的志节和苍劲的画风,在张大千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

下联“半千”,明末清初“金陵八大家”之一的画家龚贤的字。

江苏省昆山人,寓居南京。

擅画山水,用墨浓重苍润,别具深郁气氛。

兼工诗文,著有《香草堂集》、《画诀》等。

此联赞张大千继承八大、半千,不仅嵌字得法,卓然成家,且极贴合受联者的画家身份。

     寄情紧暖香乾外;

     设想清奇浓淡中。

——赠著名画家叶浅予

    叶浅予(1907-1995),浙江省桐庐县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少时自学绘画。

1926年至上海从事时装设计、舞台美术。

1927年与鲁少飞等11人在上海组织漫画会,以系列漫画《王先生》成名。

1928年任上海漫画社编辑,开始漫画创作。

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后集成《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

1936年出版《旅行速写》、《浅予速写集》,并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为该会负责人之一。

抗战爆发后,在上海组织漫画宣传队,任领队并参加郭沫若负责的政治部第三厅,投身抗日宣传工作。

1939年赴香港经办《今日中国》,次年回重庆,作《战时重庆》组画及叙事漫画《逃出香港》。

1942年于贵州苗区写生,开始转向中国人物画创作。

1943年访问印度,归来后举办旅印画展。

抗战胜利后曾赴美国举办画展。

1947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

1980年将补发的“文革”中被扣三万元工资捐赠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奖学金。

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历届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料应踞地作虎跳;

     得全其天皆痴人。

——赠著名画家张泽

    张泽(1882-1940):

张大千之兄,单名泽,字善孖,一字善子,笔名虎痴,四川省内江市人。

1905年入同盟会,同年入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科,后改读美术专修科。

1907年回国任省咨议局议员,历任四川陆军少将旅长、总统府咨议、商都县长等职。

1940年获美国纽约福亨大学荣誉法学博士、纽约美术专门学校荣誉教授。

1925年张善子辞官职居上海潜心习画,参加“寒三友社”。

善画虎。

     所适在思得误处;

     校勘若对与仇家。

——赠著名民族实业家周叔弢

    周叔弢(1891-1984)字叔弢,至德(今东至)县人。

周馥的嫡孙、周学海第三个儿子,近代民族实业家,当代政治活动家。

1919年起跟随叔父周学熙在青岛、天津创办华新纱厂,任专务董事。

后任唐山、天津、华新纱厂经理,启新洋灰公司董事、协理、总经理及深州矿务局、跃华玻璃公司、江南水泥厂董事等。

1936年冬拒绝与日方合作,愤然离职,以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解放前夕任天津启新公司总经理。

赞同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国、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加人爱国反蒋统一战线,为迎接天津解放做了有益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党的“一化三改造”(即实现工业化,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各项政策,成为公私合营的表率。

他的行动得到了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先后历任启新洋灰公司董事、总经理,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副市长(任职16年),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图学馆学会、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会。

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谈论国家大事,最后的绝笔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新中国”。

方地山与周同在天津,两人交往甚密。

      略师蝯叟中年字;

      是得复翁未见书。

——赠著名民族实业家周叔弢

    上联“蝯叟”,为何绍基号。

典出杨钧(杨度之兄)《草堂之灵》:

“何蝯叟自喜中年字,以为非晚年所能,尽量收买,自赏自叹。

”下联“复翁”,为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一字复翁,吴县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

喜藏书,尤嗜宋版,名藏书室为“百宋一廛”。

     我辈一欢岂易得;

     世间万事俱可怜。

——赠著名民族实业家周叔弢

作者跋:

叔弢三弟嘱书。

韩阳陵诗:

“吾曹一欢岂易得,世间百岁俱可怜。

”劳笃文尝欲书此句为联,叔弢转语我。

经岁经年,乃误作“我辈”、“万事”。

殊失本意。

     松雪经书普门品;

     遗山诗记泰和年。

——赠著名民族实业家周叔弢

    上联“松雪”,典化元•赵孟頫(1254-1322),号松雪道人,浙江省吴兴县人。

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所书《妙法莲花经》中的《观世音普门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