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688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代谢的多样性.docx

上册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代谢的多样性

年级

初三

学科

自然科学

版本

浙江版

内容标题

第四章第5-6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代谢的多样性

编稿老师

韩任柳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代谢的多样性

二、考点清单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

2、说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列举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出尿的形成过程

3、懂得维持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意义

4、概述新陈代谢的含义,知道新陈代谢的多样性。

5、区分自养与异养,寄生与腐生。

6、举例说出发酵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

说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列举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出尿的形成过程。

难点:

区分自养与异养,寄生与腐生。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1、葡萄糖

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代谢终产物:

二氧化碳、水

2、脂肪:

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

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代谢终产物:

二氧化碳、水

3、蛋白质:

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代谢终产物:

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

小结:

三类物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着不断地合成和分解,新旧不断更替。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二)泌尿系统

讲解:

营养物质被氧化后,放出能量,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等排出体外。

读图:

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它们有什么功能?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

产生尿液

☆输尿管:

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将尿液排出体外

肾:

1、肾的外形和位置:

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

有一对,形状像蚕豆。

肾的外形图

2、肾的结构

如图所示,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

△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

⑴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

⑵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三)水盐平衡

思考:

1、人体从哪些途径获得水分?

2、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意义: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讲解:

体内水分过多,肾脏会产生很多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就只产生少量尿。

肾脏对于体内的水盐平衡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但它又有一定限度,超过该限度,人体会因为积累过多盐分而产生病变。

(四)新陈代谢

含义: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自身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叫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成分,贮存能量。

异化作用——不断地氧化分解身体内原有的部分物质,释放能量,排出废物。

意义:

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旦停止,生命也将终结。

思考:

从组成身体物质的角度看,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一样吗?

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幼年、成年和老年),新陈代谢有什么不同?

解答:

从组成身体物质的角度看,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不一样的,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如幼年时期是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成年时期是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基本相当,而到老年时期一般是同化作用弱于异化作用。

【典型例题】

例1.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C5H4N4O3)含量过高。

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

据上述信息回答:

(1)尿酸(C5H4N4O3)由种元素组成,C、H、N、O的原子个数比是。

(2)下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血液中的尿酸是经(填“②③⑥”或“②④⑤”)途径排出体外。

解析:

这是一道化学与生物的综合题,第一问是化学式的题,从化学式中不难看出尿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且C、H、N、O的原子个数比是5:

4:

4:

3。

第二问重在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是经②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途径排出体外。

答案:

(1)45:

4:

4:

3

(2)②④⑤

例2.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一种药物。

下图摘录的是其说明书的一部分信息。

(1)人体吸收该药的主要器官为。

(2)本品可通过抑制人体内酶的活性达到治疗效果。

酶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中起作用。

(3)该药物80%的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

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解析:

第一问从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不难看出,人体吸收该药的主要器官应该为小肠;第二问酶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中应该起催化作用;第三问形成尿液的器官应该是肾脏。

答案:

(1)小肠

(2)催化(3)肾脏

例3.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时所含某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

(1)若X为肺,则Y为(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2)若X为肾脏,则Y为(填“尿素”或“葡萄糖”)

解析:

第一问,若X为肺,则为肺循环,在肺循环中气体浓度减小的是二氧化碳。

第二问,若X为肾脏,则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浓度减小的是尿素等废物的含量。

答案:

(1)二氧化碳

(2)尿素

例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缺乏锻炼等因素的影响,肥胖已越来越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如何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当前医学保健的重要课题。

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造成肥胖是由于()

A.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B.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C.只有同化作用没有异化作用

D.只有异化作用没有同化作用

解析:

这道题重在考查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肥胖是指人的体重增加的过程,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才使体重不断增加。

答案:

B

【知识点2】代谢的多样性:

(一)营养的方式:

人和动物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能量,那么植物呢?

简答:

光合作用

小结:

无论生活在水中还是陆地上的植物,它们都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

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

讨论:

为什么海带不能生活在深海,葫芦藓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简答:

海带是一种植物,深海中没有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葫芦藓也是植物,也要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它的根是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不能吸水。

所以它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叶吸收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

讨论:

人和动物能进行自养吗?

为什么?

人和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食物。

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小结:

人和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食物并经过消化、吸收、血液运输、细胞利用等过程才能将外界物质转化成自身物质,我们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讨论:

绿色植物有哪些适应自养生活的特征?

简答:

植物都能向光生长,植物的叶表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叶的着生方式不重叠以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讨论:

动物有哪些适应异养生活的特点?

简答:

老鹰具有敏锐的视力、锋利的喙和爪,虎豹有发达的犬齿,良好的奔跑能力,兔有发达的门齿,牛有反刍胃等。

(二)微生物的代谢:

设问:

你们知道这些微生物是如何获取营养的吗?

简答:

从人的皮肤到身体内的某些器官,如肠胃,以及周围的各种环境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但是从它们获取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种:

腐生和寄生。

设问:

你知道这两种营养方式有何不同吗?

简答:

腐生是从已死的、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而寄生是从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

不管是哪种生物都是通过呼吸作用来获取能量的,有些是有氧的,有些是可以长期进行无氧呼吸的,还有一些是两种都有的。

我们将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思考:

1、葡萄为什么会变成酒?

这中间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酒瓶为什么要密封?

葡萄经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无氧呼吸)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密封是为了防止酒精在有氧的条件下被酵母菌氧化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因为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2、你知道还有哪些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的例子?

制作酸奶和泡菜(乳酸进行发酵)。

介绍:

发酵时有酒精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为酒精发酵;而生成乳酸的则为乳酸发酵。

【典型例题】

例1.果酒、果醋和泡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它们分别利用酵母菌、醋酸菌(一种细菌)和乳酸菌制作而成。

(1)酵母菌和醋酸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

(2)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生成乳酸制成的。

制作泡菜要用煮过的冷水,将水煮沸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灭菌,二是为了除去。

解析:

这道题重在考查发酵这一知识点。

第一问酵母菌是真菌,而醋酸菌是细菌,真菌和细菌的根本区别是:

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所以它们的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第二问考查泡菜的制作其实是乳酸发酵,这种发酵是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将水煮沸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灭菌,二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氧气。

答案:

(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水中的氧气

例2.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仍然能生存的是()

A.乳酸菌B.白菜

C.蚯蚓D.蘑菇

解析:

从题中的条件:

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还能生活,就必须是厌氧型生物,否则不能在密闭的环境中生活,在这四个答案中只有乳酸菌是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型生物,所以选择答案A

答案:

A

例3.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A、B、C、D四只相同的玻璃瓶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A、B、C三只玻璃瓶塞紧瓶塞,D玻璃瓶开口,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A.加入葡萄糖和水B.加入葡萄糖

C.加入水D.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搅拌

解析:

酵母菌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所以不能开口,同时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酵母菌才会健康成长,所以选择答案A。

答案:

A

例4.下表列出的四种外界条件中,适宜于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生存的依次是(“+”表示这样的环境条件)()

序号

有机物

CO2

O2

H2O

矿物质

光能

+

+

+

+

+

+

+

+

+

+

+

+

+

+

+

A.甲、丙B.乙、丁C.甲、丁D.乙、丙

解析:

异养生物生存必须需要现成的有机物、氧气、水和矿物质。

而自养生物生存必须需要二氧化碳、氧气、水和矿物质,同时还必须有光能,也就是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

对照这些条件可以得出答案C最恰当。

答案:

C

四、应考锦囊

本讲的知识点属于中考必考内容,常出现在中考题中,知识点是尿液的形成原理,肾脏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新陈代谢的应用,各种生物不同的营养方式的区别。

这些知识点在中考题中一般难度不大,但在期末考试中有可能出现比较难的题,特别是对尿液的形成,肾脏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可能会有较难的题出现,但只要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点掌握清楚了,一般稍作分析就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五、本讲小结

1、明确尿液的形成过程。

2、明确肾脏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3、理解各种生物不同的营养方式。

六、超前思维

下次上课前请同学们做好以下准备:

期末总复习提纲

1、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总结归纳常见酸的通性?

3、总结归纳常见酸的个性?

4、总结归纳常见碱的通性?

5、理解常见碱的个性?

6、理解几种重要盐的性质?

7、理解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

8、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总结常见金属的特性?

9、理解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10、总结归纳物质的分类规律和方法?

11、认识常见的材料及其对应的特性?

12、认识一些新型材料以及材料的发展?

13、理解机械功和功率的相关计算?

14、认识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和相关计算?

15、理解热量、电能、电功和电热的相关计算?

16、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明确各种能之间的转化实例,列举核能的利用?

17、理解各种动物的摄食器官,明确七大类营养素的作用?

18、明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理解体内物质的运输过程?

19、理解能量的获得过程?

20、理解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调节过程,列举不同生物有不同的营养方式?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40分钟)

一、选择题

1.早晚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时吃一些馒头等食品利用率高,原因是前者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被用于()

A.氧化分解B.合成新的自身蛋白质

C.用于合成脂肪D.以上三者都不是

*2.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是()

A.口服胰岛素B.注射胰岛素

C.口服或注射胰岛素都可以D.服用胰岛血糖素

3.北京填鸭在肥育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B.糖类可以转化为糖元

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D.糖类可以转化为能量

4.为了防治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症,要注意平时饮食习惯中应该减少摄食的是()

A.蛋白质B.粗纤维

C.脂肪和胆固醇D.赖氨酸和卵磷脂

5.血糖是指血浆中的()

A.糖元B.麦芽糖C.蔗糖D.葡萄糖

6.能够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糖元的器官是()

A.胃B.肾脏C.胰脏D.肝

7.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球B.肾小管C.肾盂D.肾单位

8.形成人体尿液的器官是()

A.肾盂B.肾实质C.肾脏D.肾单位

9.班氏试剂在加热情况下,能使葡萄糖氧化,生成红色或黄色沉淀。

现将甲、乙、丙、丁四人的尿液各与班氏试剂以1:

10比例制成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现象如下表,则推论正确的是()

尿样

混合液颜色变化和沉淀物生成

红色沉淀

蓝色和蓝灰色

橘黄色沉淀

黄色沉淀

A.甲、乙、丙的尿液都可称为糖尿

B.只有乙是糖尿病患者

C.只有甲和丁是糖尿病患者

D.只有丙是糖尿病患者

*10.吸收到人体内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脂类物质不是共有的代谢途径是()

A.合成大分子有机物B.分解释放能量

C.在体内大量储存D.转化成其他有机物质

11.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

A.肾小囊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体

*12.在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段,高等生物全部死亡,河水发黑发臭,但仍有一些细菌生存着。

这些细菌的代谢类型是()

A.自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异养厌氧型

13.某人饥饿时吃葱油饼,此葱油饼经人体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CO2和H2O,将它们排出体外的器官组织是()

A.肺、皮肤、肾B.毛细血管、肾

C.鼻、血管、皮肤D.皮脂腺、肝脏、肾

14.代谢终产物指()

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葡萄糖⑤尿酸⑥尿素⑦粪便

A.②③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⑤⑥⑦D.③⑤⑥⑦

15.对幼儿和成年人的尿液生成和排出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尿液的生成均是连续性的②尿液的排出是间歇性的③幼儿的尿液生成和排出均是连续性的④成人的尿液生成和排出是间歇性的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6.急性肠胃炎造成严重脱水的主要原因是()

A.病人进水过少B.大量水随尿液排出

C.汗液蒸发快D.喝进的水不能吸收到血液里

17.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18.关于物质代谢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脂肪也可转变为糖元

B.人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都可由糖类转变而来

C.动物的物质代谢场所主要在细胞内

D.氨基酸的不含氮部分能转变成糖类、脂肪

19.下列属于自养生物的是()

A.紫菜B.蝗虫C.青霉D.酵母菌

20.人在童年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A.同化作用占优势B.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当

C.异化作用占优势D.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没有一定的关系

21.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由肾静脉流出肾脏。

肾静脉中的血液和肾动脉中的血液相比较()

A.蛋白质含量降低B.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

C.尿素、尿酸含量降低D.葡萄糖的含量降低

22.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含有叶绿体B.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C.动物还是植物D.能否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3.下列生物中,与人的新陈代谢类型不同的是()

A.乳酸菌B.根霉C.变形虫D.菟丝子

24.下列属于营腐生生活、异养需氧的真核生物的是()

①蘑菇②酵母菌③蚯蚓④青霉⑤水螅

A.①③④B.①②⑤C.③⑤D.③④

25.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都是异养生物B.仅在有水的条件下繁殖

C.仅在有氧的环境下生长D.生存在温度都不超过80℃的环境下

二、填空简答题

1.糖元是由多个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形成的___________化合物。

2.血糖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肝糖元的分解和_________________的转化,血液中葡萄糖在细胞中能够被____________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可以合成________贮存,也可以变成__________贮存。

3._________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位于人腰后_________两侧,左右各一个。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_。

4.每个肾大约有___________以上个肾单位。

5.活的生物体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________和_______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又不断进行_______和_______的转变过程叫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__________的特征。

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便告_________。

*6.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注:

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1.6

2.0

0

样本B

0.1

0.75

0.03

0.002

样本C

++

1.6

1.5

0.02

++

++

(1)原尿样本是样本___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_。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___,因为其中只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7.甲、乙两人去医院看病,尿常规化验结果如下:

红细胞

白细胞

蛋白质

脓球

少量

大量

大量

大量

极多

(1)甲的肾炎是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引起,理由是________。

(2)乙的肾炎是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的实验,使阳光通过棱镜射到容器A中,容器A中盛有葡萄糖溶液,其中生活着大量衣藻,请分析:

(1)衣藻在容器A中是否均匀分布?

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容器中再放入大量的草履虫,草履虫是否均匀分布?

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草履虫换成大量的乳酸菌,则这些乳酸菌如何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无论生活在水中的植物还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植物,它们都能通过__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_________。

人和动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得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叫_________。

10.从已经死亡、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的生物为_________生物,生活于另外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获得营养的生物为_________生物。

__________生物和__________生物都属于异养生物。

11.微生物也是通过_________作用来获得能量的,但有些微生物在进行呼吸作用的时候,不需要氧气,它们进行的呼吸作用叫________呼吸。

12.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是微生物获取能量、进行生命活动的方式之一。

*13.已知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份,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都用带有导管的瓶塞塞紧,两导管分别通入两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将这两个烧瓶同时置于37℃条件下,并定时向乙烧瓶内通入新鲜空气。

经过相同的时间后,结果是:

(1)甲烧瓶内所含物质是_________,石灰水将__________。

(2)乙烧瓶内所含物质是_________,石灰水将__________。

(3)从理论上讲,甲装置中的石灰水比乙装置中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而甲烧瓶内的糖液体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烧瓶内的糖液体积。

(4)如果用温度计测量两烧瓶内溶液的温度,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解析:

胰岛素是一类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才能发挥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