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637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docx

认证考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家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温度

第一部分:

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a)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

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c)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

如果温度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注意:

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二)临时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三、知识拓展

◇热力学温度: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是—273℃,被叫做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尔文(K),所以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73K,沸水的温度为373K。

第二部分:

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2•大连)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2、(2011•南宁)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2009•仙桃)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4、(2012•莆田)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5、(2004•郴州)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  )

A.摄氏负20度B.零下20摄氏度C.零下摄氏20度D.负摄氏加度

6、(2011•绵阳)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

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

这一现象表明(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2012•泰安)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7、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

(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一部分:

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熔化:

①定义: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

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③熔化图像:

海波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吸热,蜡熔化特点:

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

温度不变。

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④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⑤熔化的条件:

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2、凝固:

①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

晶体凝固特点:

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特点:

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③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④凝固的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二、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融化的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达到熔点,温度不变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融化是慢慢软化的过程

融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的条件:

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凝固的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

达到凝固点,温度不变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晶体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凝固不存在固液共存状态

凝固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晶体凝固的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第二部分:

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2•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天空中的雨点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

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

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

2、(2012•日照)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3、(2011•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4、(2011•南宁)下列关于四季景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

5、(2011•鄂州)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

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

如下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韵一种可能原因:

 。

6、(2010•黔东南州)下表是张强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9

51

48

48

48

44

37

29

25

(1)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列方格纸上描点,作出该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这种物质在第7min时是态(选填“固”“液”或“气”);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

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第3节汽化与液化

第一部分:

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①蒸发

A、定义: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B、影响因素:

⑴液体的温度;

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C、作用:

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腾

A、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C、沸腾条件:

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D、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①方法:

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②好处:

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

液化放热。

二、重、难点

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蒸发、沸腾异同比较表

项目

蒸发

沸腾

1、任何温度下;

2、缓慢的;

3、只在液体表面;

4、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温度上升。

1、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

2、剧烈的;

3、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4、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变。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要吸热。

水的沸腾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后

气泡

由大变小

由小变大

温度

逐渐升高

保持不变

声音

四、知识拓展

电冰箱的制冷过程

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之后,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相当于热的“搬运工”,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向当地的温度。

第二部分:

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2•肇庆)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下列说法:

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12•岳阳)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

3、(2012•岳阳)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  )

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

4、(2012•宜昌)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  )

A.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升华吸热D.液化放热

5、(2012•徐州)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

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

6、(2012•十堰)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春天早晨天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

7、(2012•沈阳)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8、(2012•三明)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9、(2012•宿迁)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

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10、(2012•南宁)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一部分:

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

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②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变小了;

③寒冷冬天窗玻璃上的窗花,窗花在内还是在外。

用久的白炽灯变黑。

生活中的下霜。

第二部分:

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山间的“云海”

B.

树枝上的“雾凇”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房檐下的“冰凌”

2、(2010•广西)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

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3、(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

4、(2012•沈阳)如图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图乙中的物质为态.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填序号).

①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

5、(2012•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择:

“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