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610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22 《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背诵并默写三篇短文。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三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涵。

2.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3.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体会“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和忧患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明白“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

“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

孟子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这篇文章,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和方法。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后世常以“孔孟”合称他和孔子。

2.背景资料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本课所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提出了“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围绕客观环境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3.知识链接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

诸子散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

一般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以《老子》《论语》《墨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篇幅短小,多是片段式、语录体的文章,词约义丰,富含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的内容;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形象鲜明,富有文采,富含哲理;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更加成熟,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更透彻,逻辑更周密,常寓理于物。

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推动作用,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4.检查预习

(1)重难字

米粟(sù)域民(yù)亲戚畔之(pàn)

(2)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3)古今异义

郭古义:

外城。

例:

七里之郭。

今义:

姓。

池古义:

护城河。

例:

池非不深也。

今义:

池塘。

去古义:

离开。

例:

委而去之。

今义: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亲戚古义: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例:

亲戚畔之。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4)一词多义

利地利不如人和(优势,名词)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形容词)

城三里之城(内城,名词)

城非不高也(城墙,名词)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名词)

去国怀乡(国都,名词)

(5)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

(6)文言虚词

三里之城(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指被包围的城)

之多助之至(动词,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之人)

亲戚畔之(代词,指失道之人)

(7)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也”表判断)

三、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

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

方圆三里的内城。

环:

围。

必:

一定。

是:

这。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委:

放弃。

兵革之利:

武器的锐利,文中意为武力的强大。

得道: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失道:

不行仁政。

寡:

少。

至:

极点。

顺:

归顺,服从。

以:

凭借,靠。

故:

所以。

君子:

文中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2.重点句子翻译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五、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可以分为几层?

是如何划分层次的?

答案示例:

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

开头一句,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层:

从“三里之城”到“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第三层:

从“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到最后“战必胜矣”。

2.说说每层的大意。

答案示例:

第一层:

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三层:

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普遍意义。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道”指什么?

“人和”指什么?

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示例:

“道”指施行仁政。

“人和”指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2.本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

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谈政治呢?

答案示例:

本文主要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民众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孟子所说的“仁政”。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且这两个分句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说说本文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

本文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说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答案示例:

①本文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

从文章末尾来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各诸侯的心理所打的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②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③本文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链接材料】勾践①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②!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

”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释】①勾践:

春秋时期越国国君。

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

②更:

改正。

③节:

节制。

④劝:

勉励。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

⑥囿:

古地名。

⑦没:

古地名。

答案示例:

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或: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

孟子所说的“人和”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勾践能打败吴国,也是因为他“以人为本”,关注民心民情,重视人心向背。

六、课堂小结

孟子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远见卓识,也说明了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在主张“和”的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

七、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相应训练。

八、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举例论证:

举攻主和守方两个事例突出“人和”和“施

失道寡助道理论证:

域民、固国、威天下行仁政”的重要性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抽背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新课导入

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

(2)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3)古今异义

安居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6)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之谓大丈夫。

(“谓”表判断。

②倒装句

状语后置:

舜发于畎亩之中(正常语序为“舜于畎亩之中发”,文中后面的五个句子也是倒装句)

三、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1)诚:

真正,确实。

(2)天下熄: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焉:

怎么,哪里。

(4)命:

教导、训诲。

(5)戒之曰:

告诫他说。

(6)夫子:

文中指丈夫。

(7)正:

准则,标准。

2.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

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译:

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

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判断句,“谓”表判断。

译:

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五、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答案示例: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答案示例: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可列举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答案示例: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答案示例: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答案示例:

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看法?

谈谈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答案示例:

《富贵不能淫》这篇短文语言幽默含蓄,讽刺深刻尖锐。

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由此来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臣服于君权,是在行“妾妇之道”。

文中还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如文中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句子读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后者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孟子·尽心上》中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与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

该如何理解?

答案示例:

这句话与文中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意思相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说“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这样。

”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后半句体现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前半句则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和出世境界。

六、课堂小结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七、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八、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第三课时

一、课前复习

抽背课文《富贵不能淫》。

二、新课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孟子的另一篇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去感受一下孟子是如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自主预习

检查预习

(1)重难字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百里奚(xī)法家拂士(bì)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古今异义

然后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四、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发:

兴起,指被任用。

举:

选拔、任用。

士:

狱官。

市:

集市。

作:

奋起。

文中指有所作为。

入:

指在国内。

出:

指在国外。

敌国: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要的使命在这些人的身上,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这样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让他的性格更加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六、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

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

2.第1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

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

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答案示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人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答案示例:

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答案示例:

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

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才能从奋斗中来。

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运用排比,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来表明“生于忧患”的普遍现象。

同时注重遣词用字,六句话,六个动词,一个“发”,五个“举”,表现了人物由微贱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同时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

舜为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虽有尧的赏识的因素,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子,是贤人,他们的成功虽有自身的能力因素,但是主要靠的是遇到了一位明主,故曰“举”。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示例: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理解和看法。

答案示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既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写法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答案示例:

示例一:

《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长于言辞,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示例二:

两篇小短论论证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

《富贵不能淫》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举出公孙衍,张仪的反例,论述他们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再论述作者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举例论证,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示例三:

两篇小短论的主题不同。

《富贵不能淫》论述了作者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围绕客观环境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七、课堂小结

孟子文中所言的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

而贪图安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

才能从磨炼中来,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