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卷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580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卷一.docx

《综合检测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检测卷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检测卷一.docx

综合检测卷一

综合检测卷

(一)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

C.开放性D.稳定性

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两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B.两区域语言的差异

C.两区域人种分布的差异

D.两区域领导人的差异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区域之间优势互补,体现区域的开放性。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两区域的地理特征差异造成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分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读图完成3~4题。

3.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GPS技术B.GIS技术

C.RS技术D.数字地球

4.GIS处理的对象是(  )

A.硬件B.软件

C.数据D.人员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把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等信息输入电脑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把宁夏划分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这种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GIS技术。

B正确。

第4题,GIS就是对输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所以GIS处理的对象是数据。

C正确。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完成5~6题。

5.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6.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

答案 5.C 6.A

解析 第5题,土地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第6题,土地荒漠化包括沙漠化、盐渍化、石漠化。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地区。

一首唐诗这样描述某地区的景象: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该诗描述的地区,最可能见到图中四种农业活动中的哪种经营模式(  )

A.甲B.乙

C.丙D.丁

8.该诗描述的地区,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题干中的唐诗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情况,这里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而且是粗放的自给农业,最可能是丁图模式。

第8题,该地区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在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进行了两年多的试验和反复论证后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沙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生长的草种和灌木,以达到治沙的效果。

结合材料及条带状沙砖固沙简图,回答9~10题。

9.对该条带状沙砖铺设地的地表环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干旱缺水

B.植被稀疏,多为高山针叶林

C.风力强,多风蚀地貌

D.河流较少,水量季节变化小

10.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沙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夜晚吸收地下水,辐射保温

B.白天释放水汽,为植被提供水分和温度

C.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

D.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答案 9.A 10.A

解析 第9题,“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说明地表环境干旱缺水,A正确。

该环境不能生长植被,更没有高山针叶林,B错误;风力强,多风积地貌,C错误;河流较少,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水量季节变化大,D错误。

第10题,从材料可知沙砖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白天能将水汽释放出来,为植被提供水分和温度;条带状沙砖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B、C、D说法正确。

沙砖增加昼夜温差,凝结和释放水汽,夜晚温度低,使水汽凝结,沙砖吸收水汽,不是辐射保温,A说法不正确,选择A。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B.密

C.中密D.稀疏

1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答案 11.C 12.A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

第12题,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降低噪声、美化环境;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读甲、乙两图,回答13~14题。

13.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

①提供水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防风固沙 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

14.关于造成甲、乙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答案 13.C 14.D

解析 第13题,湿地的生态功能及作用包括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第1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图是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所示湖泊面积缩小;乙图是围湖造田造成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5~16题。

15.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16.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答案 15.A 16.A

解析 第15题,图中是能源消费的比重大小,虽然石油比重减小,但不能说明石油消费量在减小。

第1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煤炭的比重增加,对山西能源基地的重要影响是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B.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该地区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18.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种植业生产的稳定,需改良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水源D.土壤

答案 17.B 18.C

解析 第17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内容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地区,河网稠密是因为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第18题,水库和抽水井主要改造的是水源这一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域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A.冬季无结冰现象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D.下游径流量最小

20.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答案 19.D 20.B

解析 第19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在我国西北地区,是新疆的塔里木河,气候为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现象;河水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由于下渗、蒸发和用水量较大,使河流径流量向下游递减。

选项D正确。

第20题,从图中图例可知,该流域2000~2010年耕地面积大幅度提升,农田灌溉用水量增加,从而导致流域内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小。

选项B正确。

该地气候没有明显变化,蒸发、下渗变化不大,A错。

居住地变化较小,C错。

林地、草地减少,变化影响小,D错。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2016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 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1)海南岛和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A.光照、水源B.热量、光照

C.降水、热量D.热量、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和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______________,新疆还有____________。

(3)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4)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

答案 

(1)B 

(2)海洋运输 管道运输

(3)海南:

中部高,四周低;新疆:

山地、盆地相间分布。

 判断依据:

图中河流的流向(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

(4)海南:

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疆:

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建设能源基地。

解析 结合两者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它们各自的气候类型,进而得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

海南临海,因而海洋运输发达;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因而管道运输占重要地位。

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出两省区的地形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要体现扬长避短的指导思想。

22.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发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3)填表比较:

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我国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地区

自然原因(差异)

治理措施(共同点)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答案 

(1)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2)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地表变得崎岖不平;淤积下游河道和湖泊。

(3)

地区

自然原因(差异)

治理措施(共同点)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气候干旱,降水少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农业技术;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

降水量大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解析 

(1)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和需要的燃料增加,造成滥伐森林;高温多雨导致地表径流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2)“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发生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它对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都有影响。

主要是表层土壤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下游河道、湖泊淤积。

(3)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多,水蚀作用强。

但三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因此共同治理措施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农业技术;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是我国风能密度和风电场分布图。

材料二 中国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下图为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年度增量分解图。

(1)甲区域风能密度大于______瓦/平方米,乙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我国风电场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3)试分析江苏省目前在沿海地区建立风电场的有利条件。

(4)结合材料,说明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意义。

答案 

(1)200 地形

(2)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3)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用地条件好;江苏省常规能源缺乏,而能源需求量大;江苏省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解析 

(1)读材料一图,甲区域位于东北地区,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甲区域风能密度大于200瓦/平方米,乙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根据图例,我国风电场空间分布特点是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3)读图,江苏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

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用地条件好,开发条件好。

江苏省常规能源缺乏,而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江苏省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有开发能力。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4)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

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全长2179千米。

“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20多年的真实写照。

这里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而且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材料二 据2014年1月14日召开的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报告:

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收尾工作全面完成,下游植被恢复面积达1333平方千米,植物物种由17种增加到46种。

(1)该区域发展经济的主要制约性因素是什么?

(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3)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

(4)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

答案 

(1)水资源。

(2)深居我国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特色果品农业;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3)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林木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4)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节约用水,依法治水;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修建水库;中游修建堤防,减少浪费;下游跨流域调水。

解析 第

(1)题,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水资源缺乏。

(2)题,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一是光照充足,温差大;二是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第(3)题,主要生态问题有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

第(4)题,塔里木河流域综合开发要上、中、下游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