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 第二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523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学 第二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热学 第二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热学 第二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热学 第二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热学 第二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学 第二讲.docx

《热学 第二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学 第二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学 第二讲.docx

热学第二讲

第一讲分子动理论

【重点讨论】

例1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一组数据是()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可作为已知常数)

C、水分子的体积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解析: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任何1mol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对固体和液体有:

阿伏加德罗常数

;对气体有:

阿伏加德罗常数

;所以A、C不满足条件,B中虽然水的摩尔体积未知,但由“

”可间接得到水的摩尔体积,所以B可选;D也满足条件。

正确答案为B、D

【疑难分析】

例2:

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mol和质量M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mol和密度ρ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M和体积V

D、该气体的密度ρ、体积V和摩尔质量Mmol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分子模型的理解,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气体分子可看作是质点,处于正方体空间的中心,这样只要先求出每个气体分子所平均占有的空间体积的大小,就能求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依题意,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此式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即一个分子所占有的空间体积

由于气体分子距离较大,可以假设每个气体分子等距离分布在正方体的中间,如图11-1所示,则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就等于正方体的边长,即

,所以B是正确的。

布朗运动,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当悬浮微粒足够小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显得不平衡,并且微粒越小,这种不平衡越显著,布郎运动就越激烈。

由于分子的撞击作用就能改变微粒的运动状态,可见此微粒是多么小,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肉眼是无法看到的,这实际可作为判断某种微粒的运动是否为布朗运动的依据。

(另外也应知道,气体中也会存在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都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角度不同,前者是一种间接的反映(布朗运动本身并非是分子的运动),而后者则是直接的反映(分子本身在扩散)。

由于布朗运动和分子的扩散运动的激烈程度都和温度有关,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称之为分子的热运动。

【重点讨论】

例1:

如图11-2是关于布朗运动的实验观察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图中记录的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

B、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从实验中可看出,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从实验中可看出,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解析:

首先要知道布朗运动是悬浮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以A错。

图中的折线显然也不是布朗运动的真实轨迹,而是每隔一定时间(比如1/30S)小颗粒所在位置的连线,从这些线上可看出运动的无规则性,而在这短短的1/30S内,小颗粒的运动还是毫无规则的,所以B错。

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温度和颗粒的大小;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所以C错D正确。

【疑难分析】

例2:

下述现象中正确的是()

A、一杯水里放几粒盐,逐渐溶解,过一段时间,上面的水也咸了,这是由于食盐分子做布朗运动形成的。

B、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就连在一起,这是由于两种金属分子作布朗运动的结果。

C、从狭缝中射进一缕阳光,可看到室内尘埃的无规则运动,这也是布朗运动。

D、气体和液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运动。

解析:

A和B都属于分子的扩散运动,A中是Na+和Cl–的扩散,B中是金属原子的相互扩散,而非布朗运动;C中的尘埃可用肉眼地接观察到,肯定不是布朗运动运动,而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引起的;对D,要知道除了同种物态之间可发生扩散现象以外,不同种物态之间也可发生扩散现象。

【应用创新】

1、布朗运动的发现,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A、说明了悬浮微粒时刻作无规则运动

B、说明了液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

C、说明了悬浮颗粒作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布朗运动既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运动的反映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它的布朗运动就越显著

D.布朗运动永不停止,且随温度升高越加激烈

3、花粉在水中做布朗运动的现象说明()

A、水分子之间有空隙

B、水分子对花粉有力的作用

C、花粉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D、水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4、扩散现象说明了()

A、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B、分子之间相互排斥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不同的分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B、颗粒越大,与颗粒撞击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C、如果没有外界的扰动,经过较长时间,布朗运动就停止了

D、温度的高低对布朗运动无影响

第三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目标设定】

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知道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定性规律

3、了解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物质状态下,分子运动的特点

【学法索引】

物体不能被随意地被拉伸和压缩,是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一种宏观表现,其合力就是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

从微观上看,分子力是邻近的分子间原子核内部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故其规律较复杂,但同学们只要在理解“分子力随分子间距r变化关系图像”的基础上把握其三个特点就可以了:

(1)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都随间距r的增大而减小;(3)斥力变化快。

【重点讨论】

例1:

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略不计),设甲固定不动,在乙向甲逐渐靠近到不能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解析:

分子力是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在分子间距从相距几十个r0到r0的过程中,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该过程中,位移的方向和合力的方向一致,故分子力对乙做正功;当分子间距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位移方向和受力方向相反,分子力对乙做负功,也说成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故选D。

【疑难分析】

例2:

大家知道“破镜重圆”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原因是()

A、破碎后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之间,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D、两块碎玻璃之间,总的分子引力太小,不足以使之粘合在一起

解析:

一个物体之所以不随意散开,从微观上分析靠的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而分子间要能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力的话,必须使分子间的距离在10倍的分子直径以内;由此可知要使断裂的物体重新粘合的话,必须使两个断面上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这一距离;所以在做铅块粘合实验时,老师在压紧两个铅块之前,要先将两个粘合面削平,目的就在于使分子间的距离小到能发生相互作用力范围内。

本题中在拼合玻璃时,绝大多数玻璃分子之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体上引力太小,不足以使之粘合在一起。

故选D。

【应用创新】

1、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现象表明().

A、分子间有作用力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D、分子的质量极其微小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引力增大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斥力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所受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引力减小

3、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A.分子间既有引力作用,同时也有斥力作用,分子力是指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B.当分子间距r=ro时,分了力大小为零,此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

C.当分子间距r>ro时,r越大,引力越小,当分子间距r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4、对以下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空气分子间存在着斥力,所以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要用力才能将空气压缩

B、用手捏面包,面包会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C、用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一会水都变黑了,观察到的这种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胶水可以粘封邮票,这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存在

5、下列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分子中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B、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排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D、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第四节物体的内能

【目标设定】

1、知道分子的动能、平均动能,知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2、知道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知道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定性规律

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哪些宏观因素有关,能区别物体内能和机械能

【学法索引】

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是无规则的,故每一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相同,因此在研究热现象时,研究大量分子的动能才有意义,因此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要注意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唯一标志。

分子平均动能越大,说明温度越高;反之,温度越高,说明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由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因此就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

分子势能的改变与物体在重力场中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相似:

若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分子力做功是通过改变分子间距来进行,而分子间距的变化在宏观上表现为体积的变化,所以分子势能从宏观上看和体积有关。

另外还要注意分子势能的大小也会涉及到零势能点的选取,零势能点不同,分子势能的大小、正负都可能有变化。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但要注意物体内能除了和温度和体积有关外,还和物质的量有关。

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所以分子的内能永不为零。

【重点讨论】

例1: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瓶子,甲瓶装氧气,乙瓶装氢气,但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瓶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甲、乙两瓶中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C、甲、乙两瓶中气体分子的内能相同

D、若以5m/s的速度移动甲瓶,则氧气的内能因分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加

解析:

依题意,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两瓶气体温度相同,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但由于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的质量要大,所以氧分子的平均速率比氢分子的平均速率要小。

在这里,尽管两瓶气体的体积相同,温度也相同,但两瓶气体的内能却不一定相同,因为内能跟三个因素有关:

温度、体积、物质的量,因此根据体积温度相同仍不能断定内能是否相同。

正确回答本题,还要求注意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做微观运动所具有的一种能,分子动能只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运动所具有的一种能,整瓶氧气移动只是增加气体机械能中的动能,而并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

故选A。

【疑难分析】

例2:

设r=ro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也为零。

则当r>10ro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这时分子系统的势能与r=ro时分子系统的势能相等吗?

如果不等,则分子势能为正还是为负?

解析:

答案为不等,为正值。

原因是当分子间距从r=ro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要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势能是增加的;当分子间距从r=ro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由于要克服斥力做功,分子势能也是增加的;因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当r=ro时,分子间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零势能点可任取)。

由于题中已将r=ro位置的分子势能取为零,而当分子间距从r=ro变化到r>10ro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在增加,所以r>10ro处的分子势能应为正值。

【应用创新】

1.关于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

  C.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D.温度会在两个物体之间传递

2、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热平衡后,它们具有的相同物理量是().

A.内能B.分子平均动能

C.分子势能D.热量

3、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下列有关氧气和氢气分子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氢分子的动能相同

  B.1g氧分子的动能之和与1g氢分子动能之和相同

  C.1mol氧气分子动能总和与1mol氢气分子的动能总和相同

D.氧气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和氢气分子动能的平均值相同

4、10℃的氧与10℃的氢相比().

A.氧分子比氢分子运动较快

B.氢分子比氧分子运动较快

C.氢分子与氧分子运动得一样快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物体有内能必有机械能

  B.物体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不为零

  C.物体的内能永远不为零

D.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必相等

6、根据分子运动论,物质分子间的距离为ro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o时,分子势能最大

  B.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o时,分子势能最小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第五节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目标设定】

1、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

2、知道热量和内能的区别

【学法索引】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发生热传递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在热传递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称为热量,所以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通常说:

“某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而不能说成:

“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实际上,无认是功还是热量,离开了过程均无意义。

【重点讨论】

例1: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A、打开电灯开关,灯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空调器工作时,工作物质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C、用磨刀石磨刀时,刀片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逐渐升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本质认识。

由于做功的本质是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的转化,A中电能转化为内能,B中工作物质的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C中刀片的机械能转化为刀片和磨刀石的内能,D中太阳的内能转移到水上,不属能量的转化,而是能量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故答案为A、B、C。

【疑难分析】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内能的标志

B、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不吸热温度可能升高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较多热量

解析:

对A选项,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而不是内能大小的标志;并且内能应该是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分子的内能,所以A错;对B、C选项,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途径,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物体在吸热的同时,如果又在对外做功,这时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虽然没吸热,但外界对物体做了功,这时物体的内能同样可以增加,温度升高;所以B错C正确;热量是描述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D也错。

【应用创新】

1、下述各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做功方式的是().

  A.冷物体接触热物体后变热

  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C.电流通过电炉丝,电炉丝发热

D.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

2、关于热传递的概念,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热传递是物体内能的转移

  B.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C.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温度发生迁移

D.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使物体温度升高

3、当物体温度没有改变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没有吸热

B.物体与外界一定没有做功

C.物体内能一定没有改变

D.物体内能有可能改变

4、一次性打火机内的气体向外快速泄漏时,会发现打火机的温度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在该过程中()

A、气体对外做功,同时向外发散热量

B、气体对外做功,打火机内气体温度降低,向外界吸热

C、外界对气体做功,打火机内气体向外传递热量

D、外界对气体做功,同时向打火机内气体传递热量

5、在水蒸发成同温度水蒸汽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不增加,不做功,也不要吸热

  B.内能增加,但对外不做功,要吸热

  C.内能不增加,但对外做功,要吸热

  D.内能增加,对外做功,也要吸热

第六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目标设定】

1、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能量守恒定律,能例举有关实例

2、能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理解“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因

【学法索引】

本节涉及到热学中的两个重要规律:

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ΔU=Q+W,公式中的ΔU应理解为物体内能的增量:

内能增加,ΔU取正;内能减小,ΔU取负。

Q为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

吸收热量,Q取正;放出热量,Q取负。

W为所做功的数值(一般多用于讨论气体的做功问题),外界压缩气体做功,W取正;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取负。

在讨论物体内能是否发生变化时,要注意同时考虑热传递和做功这两个因素。

另外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为解释制造“第一类永动机”的不可能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重点讨论】

例1: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内能减少了1.2×105J,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气体从外界吸热4×104J

B、气体向外界放热4×104J

C、气体从外界吸热2×105J

D、气体向外界放热2×105J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ΔU=Q+W”的理解和应用。

由内能减少了1.2×105J知ΔU=-1.2×105,由外界对气体做功8×104J知

W=8×104,代入公式中:

-1.2×105=Q+8×104;得Q=-2×105,Q为负,表示气体向外界放热,则正确答案应为D。

【疑难分析】

例2:

在恒温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

气体对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

是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还是外界向气体传递热量?

(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

一是内能的概念,二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

由于是恒温的水池,且气泡缓慢上升,所以此过程中气泡的温度不发生变化,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又由于气体是理想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不计),所以气体的内能不变(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ΔU=0;再由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外界的压强P越来越小(

),体积不断增大(烧开水时常见这种现象),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W为负值,由“ΔU=Q+W”可知,Q必为正值,所以是外界向气体传递热量。

【应用创新】

1、关于物体内能变化()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2、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可能发生的是()

A、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升高

B、气体吸热,温度降低

C、气体放热,压强增大

D、气体放热,温度不变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对外界做了8×106J功,气体内能减少了4×106J,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8×106J,ΔU=4×106J,Q=1.2×107J

B、W=8×106J,ΔU=-4×106J,Q=-4×107J

C、W=-8×106J,ΔU=4×106J,Q=-1.2×106J

D、W=-8×106J,ΔU=-4×106J,Q=4×106J

4、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其机械能和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A.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B.机械能、内能均不变

C.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D.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

5、关于“第一类永动机”,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A、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B、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C、第一类永动机既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D、第一类永动机既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第七节热力学第二定律

【目标设定】

1、理解热传导的方向性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2、了解什么是能量的耗散

【学法索引】

本节的重点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有两种一表述形式。

要注意这两种表述是等价的,只不过阐述的角度不同。

第一种表述是从热传递的方向性来描述的,第二种是从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来描述的。

对这两个定律应这样来理解:

(1)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只不过前者能自发进行,而后者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

(2)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要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话,势必会引起其它变化。

原因是任何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都有其工作效率η,且总有η<1,这也是“第二类永动机”之所以不能制成的原因,即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重点讨论】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对理想热机,如无摩擦,漏气等能量损失,就能使热机效率达到100%

B、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一切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D、由热力学定律可推断出某个物理过程是否能自发进行

解析:

对任何热机在工作时都不避免地要向冷凝器或周围环境散发热量,总有能量的损失,因此其效率无法达到100%,A错;热量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B错;一切涉及到热现象的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C错;在热力学定律的基础上可以导出其它过程的方向性,如气体的扩散,气体向真空的膨胀等,D正确。

【疑难分析】

例2:

空调致冷时能源源不断地把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传到温度较高的室外,这说明了()

A、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在一定条件下,热量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热传导的过程具有方向性

D、热量的传导过程不具有方向性

解析:

空调的核心部件压缩机工作时必须消耗电能。

当工作物质流经室外时,压缩机压缩工作物质,使之向外界散热;当工作物质流经室内时体积膨胀要吸收室内热量;如此循环不停,将热量从室内传到室外。

从空调工作的基本原理可看出,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的话,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才行。

该过程也证明了热传递是具有方向性的,即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正确答案为B、C。

【应用创新】

1、关于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有()

A、温度可以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没有外界的帮助,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热量一定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关于热机的工作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热机的效率一定小于100%

B、只要设计、制作得当一定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C、热机是把机械能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D、热机的效率低于100%说明内能不能全部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