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523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docx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

发布日期

10/18/2011

文件编号

HN-MEI-HR-01

版本A

生效日期

11/01/2011

文件发行/修改摘要

制/修订次

修订日期

制定/修订内容

制定/修订人

审核

批准

新制定

10/15/2011

注明第四次修订时更换或升级版本

文件审核/批准签名

部门

职位

新制定

修订1

修订2

修订3

备注

品质部

计划部

物控部

行政人事部

工程部

工艺部

生产部

维修部

市场部

采购部

财务部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批准

 

第一章各职级人员培训要求

1目的

本程序通过为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提供特定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素质,以满足公司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培训绩效作为各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任职及晋升的依据。

2范围

邢台市海纳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主管”以上的管理人员,“文员”等非领导职务管理人员,“技术员”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

3责任

(1)行政人事部负责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培训的目标设定,培训计划编排及培训实施的组织、考勤、考核工作,并保持相应的记录存档。

(2)各部门及总经理办公室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相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训要求,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4程序

(1)培训部根据公司发展对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要求,设定各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训目标。

(2)每个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根据公司的培训目标及自己的工作需要提出个人年度培训需求,经上级领导审批后报培训部。

(3)培训部汇总所有培训需求,结合公司要求,编制年度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方式及时间,并发至各部门。

(4)培训部根据培训计划设立一系列公共培训课程,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供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选修及学习。

(5)培训部作好“培训员”聘请,培训资料准备等培训前准备工作。

依培训需要,“培训员”可采取公司内部聘用或外部聘用的方式。

(6)各部门依培训部计划作好参加培训人员安排,并及时反馈至培训部。

(7)培训部在每次培训之前发出《员工培训通知》至相关部门,各部门安排好参加培训人员的工作,以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8)培训部负责做好考勤及考核的工作,并详细记录于《员工培训考核记录》表中,需进行书面考试的项目需要记录具体考核分数,不需考试的项目则只需记录培训学时。

(9)有关培训记录将存入员工个人培训档案中。

(10)公司会根据需要选送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出外参加培训、技术交流或考察。

外派培训由培训部负责统一管理,并跟进有关资料的存档及学习后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在公司内的推广应用。

5目标

(1)副总经理/经理

(1.1)通过大学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的课程培训。

(1.2)熟悉PCB制作工艺流程和基本原理,掌握公司常用的品质管理工具,如QC七大手法、SPC、FMEA、IE等。

(1.3)深刻理解与品质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了解公司一、二级文件/公司的环境目标、指标/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

经理掌握所属部门的三级文件及相关部门的三级文件。

在所负责主管的工作范围内,了解国际发展的先进水平,在理论和技能方面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1.4)熟悉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5)熟悉/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及PCB行业的技术发展,熟悉行业信息及市场动态,以能制定公司发展的目标。

(1.6)深刻理解公司企业文化,策划/推动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

(2)总管/主管

(2.1)通过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的课程培训。

(2.2)熟悉PCB制作工艺流程和基本原理,掌握公司常用的品质管理工具,如QC七大手法、SPC、FMEA、IE等。

(2.3)了解与品质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了解公司二级文件/公司的环境目标、指标/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掌握所属部门的三级文件/相关部门的三级文件/。

熟悉公司管理体系。

总管了解公司一级文件。

(2.4)在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达到同行优秀水平。

(2.5)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持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2.6)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及PCB行业的技术发展,了解行业信息及市场动态。

了解公司的发展目标。

(2.7)有能力担任下级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导师,指导下属工作,提高下级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管理水平。

(2.8)深刻理解公司企业文化,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3)主工程师

(3.1)通过大学本科或同等学历的课程培训,力争通过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课程培训。

(3.2)熟悉PCB制作工艺流程和基本原理,掌握公司常用的品质管理工具。

(3.3)了解与品质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了解公司一、二级文件/公司的环境目标、指标/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掌握所属部门的三级文件/相关部门的三级文件。

熟悉公司管理体系。

(3.4)精通业务,既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技能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了解国际PCB发展的先进水平,具有主持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的能力。

(3.5)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及PCB行业的技术发展,了解行业信息及市场动态。

了解公司的发展目标。

(3.6)了解先进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持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3.7)有能力担任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导师,指导下属工作,提高下级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3.8)理解公司企业文化,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4)工程师/技术员

(4.1)通过大专以上或高中以上学历的课程培训。

(4.2)熟悉PCB制作工艺流程和基本原理,掌握公司常用的品质管理工具。

(4.3)了解与品质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了解公司的环境目标、指标/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掌握所属部门的三级文件/相关部门的三级文件。

了解公司管理体系。

工程师了解公司的二级文件。

(4.4)在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工作技能,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4.5)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及PCB行业的技术发展,了解行业信息及市场动态。

了解公司的发展目标。

(4.6)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培养管理能力。

(4.7)有能力在自己的专业技术范围内担任培训导师,为相关操作员提供技术培训及指导。

(4.8)了解并积极传播公司企业文化。

(5)非领导职务管理人员(包括文员、秘书、会计、统计员等)

(5.1)通过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的课程培训。

(5.2)了解与品质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了解公司的环境目标、指标/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掌握所属部门的三级文件/相关部门的三级文件。

了解公司管理体系。

(5.3)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工作技能,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4)了解PCB的技术发展,了解行业信息及市场动态。

了解公司的发展目标。

(5.5)了解并积极传播公司企业文化。

第二章新员工入厂培训管理规定

针对新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对岗位职责不了解、对工艺流程及设备不了解的现状,根据国家安全法规定及公司要求,规定新员工入厂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具体要求如下:

1、培训的内容

厂级培训:

(1)安全培训:

分厂的概况、主要的危险源点分布及防范措施、劳动保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厂规厂级、安环基础知识、事故案例分析等;

(2)生产技术培训:

分厂的工艺、操作要点、岗位职责等;

(3)设备培训:

介绍主体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车间工段级培训

(1)、车间(工段)生产概况、安全职业卫生状况、主要危险源点的分布及预防措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车间(工段)主体设备及工作原理;

(2)、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性能和使用方法、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3)、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班组级培训

(1)、岗位生产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和安全,职业卫生注意事项;

(2)、岗位职责范围,应知应会;

(3)、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违反操作规程可能导致的后果,岗位之间衔接配合的安全操作要点和应注意事项;

(4)、本班组的危险源点及预防措施,并现场指导学习;

(5)、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操作方法,岗位事故预防措施,安全防护设施状态;

(6)、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活动。

2、培训时间:

厂级培训≥3天;车间工段级培训≥3天;班组级培训≥1天。

3、培训方式:

课堂讲授与现场参观讲解相结合

4、培训教师及地点:

由培训总负责人根据各厂情况安排。

5、培训效果的检查:

(1)新员工分到各厂当天由新员工培训负责人向企管人事处培训提交一份新员工三级培训方案,内容包括:

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方式、培训点点。

(见附表一)

(2)新员工三级培训期间,企管人事处会进行抽查,抽查内容主要有:

培训实施培训资料、课堂情况、员工考试情况以及员工教育档案的填写情况。

6、其他

(1)新员工分配到班组后需配备师傅,签订师徒协议,履行师徒互保义务,确保新员工在实行期间的人身安全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

(2)新员工实习时间内,要求厂部安全科和综合科对其所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知识进行定期的抽查和考试。

第三章职业病管理规范

1、范围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现。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员工职业病,安全事故的预防、劳动卫生管理等与职业安全卫生因素有关活动工作的控制及管理。

2定义

职业病: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素、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职责

行政人事部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的管理。

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公司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相关责任。

如劳动保护设施管理,生产安全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危险品、车间噪音和粉尘和有毒物质的管理,以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对原材料的使用或生产工艺可能引起职业病进行评审,提倡无害化技术,积极健全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4程序

1前期预防

(1)各部门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对相关危害有相适应的防护设施。

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原则,有保护员工生理、心理健康的设备工具、用具等。

2生产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1)行政人事部安全员及管理人员每日应进行安全生产巡查,针对发现的不良因素督促整改。

(2)各生产部门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噪音、粉尘有毒害物质控制机械损伤防护、劳保用品的穿戴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3)公司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替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4)行政人事部按公司规定组织不接触职业病危害之员工进行工作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职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并将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对在岗期间发现职业病相关的健康损害者,调离原工作并妥善安置。

3具体控制要求

(1)行政人事部负责职业病管理,并组织每年一次的体检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职业病。

每半年一次对职业病进行跟踪,并记录于《健康统计表》,对记录进行及时的更新修改。

(2)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

(3)刺激性气味

各生产车间所产生有毒害气体的控制,设立相关排气设备。

保持室内空气的透换,要求员工配戴口罩。

(4)粉尘、油墨的控制

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粉尘、油墨对环境的污染。

每天对车间进行清扫,必要时应设立粉尘收集和过滤装置。

从事相关作业的员工配戴防尘口罩,油墨前设立冲洗设备。

(5)噪声的控制

a.生产设备和手动工具的保养严格遵守规定的保养周期保护,减少设备噪音的延长。

b.加强厂界噪声和建筑工地的噪声监测,定期检查噪场标准,若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影响。

c.工作时间8小时噪声监测超过85分贝的工序必须配带耳塞。

(6)接触性有害物品控制

生产过程中接触性有害物品,要通过劳保用品配置标准,严格按标准发放、使用、更换,确保在全部有害作业时间内配带以防止。

同时努力改善环境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实施不断的培训。

第四章SER社会责任管理方案一览表

题目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

发布日期10/18/2011

文件编号HN-MEI-HR-01

修订号A

生效日期11/01/2011

序号

严重社会因素

目标

指标

方法措施

主导部门

协助

部门

总负

责人

签名

启动日期

预计完成日期

1

超时加班

控制超时加班

每月加班控制在60小时以内

1、制定《工作時間控制程序(OP11)》,按文件规定执行。

制定《超时加班目标指标控制计划》,按计划实施执行。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2、行政人事部负责监督各部门人员的出勤及加班情况,加班时间遵循劳动法规定,每日不超过三小时。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3、要求每位员工必须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本质工作,确需加班时,由员工自愿申请加班。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4、根据企业行业的特殊性,向劳动部门申请,实施安排员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5、严格执行公司考勤制度,提倡激励:

工作勤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当月被评为优秀员工者获发奖金,另作为加薪、晋级优先条件之一。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6、严格公司的管理制度,合理性安排人员工作。

在产能高峰期,增加人员配合生产需求。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第五章SER社会责任目标、指标一览表

序号

严重社会因素

目标

指标

备注

1

超时加班

控制超时加班

每月加班不超过六十小时

超时加班:

指(大于劳动法规定的每月最多36个小时),EICC

电子行为规范要求每月加班不超过六十小时。

 

第六章职业安全卫生特殊岗位一览表

序号

部门

工序

岗位

危险源因素

风险等级

1

机修部

锅炉房

锅炉工

易燃易爆性物质

4级

2

空压机房

操作员

易燃易爆性物质

4级

3

发电机

操作员

电危险

4级

4

财务部

仓库

危险品化学管理员

易燃易爆物质

4级

5

双面多层生产部

蚀刻

镀金操作员

操作失误

3级

沉金操作员

镀金手指

镀金手指操作员

水处理

水处理操作员

腐蚀性生物

3级

6

公司

/

安全主任、安全员

/

/

7

公司

/

内审员

/

/

8

行政人事部

机修部

/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收集人员

/

/

9

行政人事部

/

司机

设备设施缺陷

3级

第七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一览表

序号

重大危险源因素

目标

指标

方法措施

主导部门

协助

部门

总负

责人

签名

启动日期

预计完成日期

投资(万元)

1

防止发生电事故

全年用电引发的触电引起的轻伤事故0起、重伤事故≤0起,电气火灾事故为0起

1、制定年度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计划,培训员工安全用电知识。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李洋

经理

2010.1.1

2010.12..31

2、每两周对用电线路、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并将巡查地点巡视时间、结果记录在《电力线路巡查表》。

消除电线裸露及漏电现象发生。

具体详见电力线路维护安全程序(OP07)文件。

机修部

行政人事部

郭放平经理

2010.1.1

2010.12..31

1

3、对50千瓦以上的电器设备接连处采取接地线防护措施。

防止线路用电过载,造成火灾事故。

如发生火灾事故应做好相关应急措施。

具体详见《应急规程》(WI-F&E-02)文件

机修部

行政人事部

郭放平经理

2010.1.1

2010.12..31

15

4、每两周使用仪器检查电力线路的绝缘情况;检查各电力线路的过电流情况,检查各开关电器的发热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纠正。

每月进行一次配电、变电设备检测,定期巡查并做好记录,将巡视时间、结果记录于《配电、变电设备巡查表》。

详见配电、变电设备安全管理程序(OP06)文件。

机修部

行政人事部

郭放平经理

2010.1.1

2010.12..31

5

5、每天由各部门安全员对各工序安全生产进行巡查,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上报处理。

定期检查消防应急器材,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详情请参照《各工序消防设备一览表》。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李洋

经理

2010.1.1

2010.12..31

6、保证防雷设施的有效性,每年由国家检定部门对厂区的防雷设施进行检定。

机修部

/

郭放平经理

2010.1.1

2010.12..31

8

7、每半年组织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并由各部门经理参加,对查出的不符合下达《定期安全检查记录》,通知责任部门进行整改。

行政人事部

各部门

李洋

经理

2010.1.1

2010.12..31

第八章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一览表

 

序号

重要危险源因素

目标

指标

备注

1

电危害

防止发生电危害事故

全年用电引发的触电引起的轻伤事故0起、重伤事故≤0起,电气火灾事故为0起,死亡事故为0起

触电:

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

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裸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附落等事故。

2

明火(火灾)

杜绝火灾发生

全年火灾事故为0起,火警事故≤0起

火灾:

按照国家消防法规定义,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伤害。

火警:

初起火灾采取措施得到控制,没有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伤害或损失。

3

易燃易爆性物质

防止易燃易爆事故发生

年度易燃物质引起的火灾为0起,

火警≤0起,易爆物质引起的爆炸次数为0起

易燃易爆性物质:

指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遇火引起的爆炸。

4

有毒物质

防止与有毒物质接触

年度有毒气体伤害≤0起

有毒气体伤害:

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头痛、恶心或血液系统损害甚至死亡。

年度食物中毒0起

中毒:

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吸入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因为氧气缺乏,有时发生突然晕倒,甚至死亡的窒息事故。

5

腐蚀性物质

防止腐蚀性物质事故发生

年度引起的轻伤事故≤0起;重伤事故为≤0起

腐蚀性物质:

指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

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个工作日。

年度职业病≤0起

6

操作失误

防止操作失误事故发生

年度引起的轻伤事故≤2起;重伤事故为≤0起;死亡事故为0起。

操作失误:

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失误所发生的人身伤害。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

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个工作日。

序号

重要危险源因素

目标

指标

备注

7

机械伤害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年度引起的轻伤事故≤0起;重伤事故为≤0起;死亡事故为0起

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

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个工作日。

8

噪声危害和粉尘

防止噪声、粉尘危害事故发生

年度引起的轻伤事故≤0起;重伤事故为≤0起

年度职业病≤0起

噪声危害和粉尘:

指机械性噪声、电池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及其他噪声对员工听力造成伤害。

生产过程中产生微粒、尘埃等物质对员工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

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个工作日。

职业病:

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防止高温物质造成的灼伤

年度高温物质引起的灼伤≤0起

高温物质:

指在液态温度达到或超过100℃,或固态温度达到或超过240℃条件下运输的物质。

10

设备设施缺陷

防止设备设施缺陷所导致的事故

年度由设备设施所引致的事故≤0起

设备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附件:

新员工入厂培训计划

入厂教育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教师

培训地点

培训方式

厂级培训

 

 

 

 

 

 

 

 

 

 

 

 

 

 

 

车间级

 

 

 

 

 

 

 

 

 

 

 

 

 

 

 

班组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