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139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x

八下历史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

01❸板书设计➷

01❹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第一课,也是后面课程学习的重要铺垫。

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地方始终,通过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分组讨论学习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

同时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史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当然,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语言更加简练,增加逻辑性,同时多听课,多请教,多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02

第二次鸦片战争

❸板书设计➷

起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

1856—1860年

经过:

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

结果:

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02❹教学反思➷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承接第一课鸦片战争所授课程。

在本课中我始终重点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行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讲解。

通过引导学习、分组讨论、图片史料等各种方法和辅助材料,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知识点的衔接要更自然、流畅,要增加逻辑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03❸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过程

意义

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天京陷落1864

失败

 

英、忠与干王《资政新篇》

防御

转折

 

天京变乱1856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1853

高潮

准备

爆发

 

永安建制(东西南北翼王)

发展

 

金田起义1851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43

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矛盾加重

背景

 

03❹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是新篇教材中作为一课时讲授的内容,增加了这一事件的前后联系。

在此课的讲授中,重点是围绕对史实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通过导学、分组讨论、史料分析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

史料的选取和解读不够精确;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够灵活等,都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改进,从此,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04❸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兴起

口号

内容

作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

“自强”

“求富”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发展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新式教育

 

05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重点是对《马关条约》的解读,分析它使如何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的重要影响;通过启发式教育,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而黄海大战中致远舰为代表的清军将士浴血疆场和满清统治者的腐朽无能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充分注意挖掘,达到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

当然,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提高的地方,比如,提问要更加巧妙,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现实等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05❸板书设计➷

日本的“大陆政策”、东学党起义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过程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没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影响

开埠设厂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结果

割地赔款

 

06❸板书设计➷

戊戌变法

(1898年)

过程

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马关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激化

背景

发展

 

办报《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变法思想

高潮

序幕

 

百日维新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系列变革

 

公车上书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扼杀变法

失败

06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线索清晰;重点需要把握百日维新的内容以及重要影响。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

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并提供历史口诀,识记历史。

历史小口诀:

(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

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急。

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

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07❸板书设计➷

兴起:

山东直隶一带

口号:

“扶清灭洋”

斗争:

廊坊阻击战、老龙头之战等

义和团运动

结果: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抗击八国联军

经济:

赔款4.5亿白银

政治:

改设外务部,严禁人民反帝

内容

军事:

拆毁炮台,驻兵要地

《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

外交:

划使馆界,禁中国人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危害

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早年革命事迹,要凸显“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确定的实践性和曲折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列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事件发展的前后因果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列表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增加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联系性、逻辑性,让学生在理解中牢记历史知识。

同时,要主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07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述的是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史,要突出“抗击”二字,以展现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侵略的不屈抗争。

通过启发式诱导教学,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抗争历程,辩证地认识“扶清灭洋”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同时,要清楚《辛丑条约》的影响,以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以凸显历史的先后联系性和关联性。

08❸板书设计➷

生平: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

自称洪秀全第二

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

革命:

1894年,成立兴中会;1895年领导广州起义失败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盟会成立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成员

民族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各种革命团体的成立

 

时间:

1905年

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报:

《民报》

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同盟会成立

时间:

1905年

时间:

1905年

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时间:

1905年

08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取得成功。

通过教学能过让学生知晓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知道革命烈士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发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诱导式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理解知识点,同时强化学生分析史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是精神,从而进行感情上的教育学习。

 

09❸板书设计➷

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安庆起义

1907年,广西起义;1910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革命起义

辛亥革命

时间:

1911年(辛亥年)

经过:

起义爆发——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

 

结果:

起义成果,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09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建立民主政治,巩固革命成果的过程,其中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约法的颁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进步性。

通过向学生展示有关《临时约法》的各种历史资料,以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陈述交流本组对《临时约法》的评价,能很好的解决难点。

还有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过渡等,通过改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0❸板书设计➷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建立

措施:

改用公历,选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

中华民国的创建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有人身、选举等自由和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议院行驶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驶行政权,司法独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历史文件

10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建立民主政治,巩固革命成果的过程,其中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约法的颁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进步性。

通过向学生展示有关《临时约法》的各种历史资料,以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陈述交流本组对《临时约法》的评价,能很好的解决难点。

还有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过渡等,通过改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1❸板书设计➷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对内:

建立独裁专制统治,解散国民党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外: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袁世凯众叛亲离,1916年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军阀割据

 

10❹教学反思➷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新编教材中新增的一课,主要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斗争。

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主题讲演、合作学习等,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要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语言更加简练得体,通过平时多听课、多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12❸板书设计➷

标志:

兴起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积极: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消极: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12❹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学生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13❹教学反思➷

五四运动是本教材中重要的一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了展示大量的各种史料,进行小组探究性学习,让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自己分析史料、解读运用史料的重要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让学生灵活运动相关知识。

通过问题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科学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打升华。

13❸板书设计➷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

1919年5月4日开始

五四运动

地点:

北京

五四运动的过程参加者:

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发展:

北京(学生)——上海(工人)

直接目标实现:

(略)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3❹教学反思➷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是重要的内容,也是考试中容易涉及到的重要考点。

在本课教学中,成功采用了问题式、小组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同时也在问题与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教学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通过对知识点是归纳总结,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历史知识点,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史料的选取、解读要更加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讲解更加灵活,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改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14❸板书设计➷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思想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阶级条件:

工人阶级队伍逐渐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组织条件: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一大”召开

参会人员: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

名称:

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内容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意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时间: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召开

地点:

上海

内容:

重申了党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规定党的主要任务: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意义:

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京汉大罢工

时间:

1923年

结果:

失败

教训: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14❹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

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②选择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

③注重进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洋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15❸板书设计➷

条件:

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国共合作的实现实现:

中国国民党“一大”

合作: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

条件: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广州国民政府建立

目标: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胜利进军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之战

结果: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南京国民政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主观

府的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

二次北伐和张学良东北易帜

15❹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在教学之前,我充分准备相关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导学、处处质疑,以恰到好处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在遇到难解和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时,让学生各抒己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让困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6❸板书设计➷

时间: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领导人:

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刘伯承等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过程:

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受挫分兵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1927年,起义受挫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1928年,朱毛红军会师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工农武装割据根据地建设:

到1930年,全国建立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革命斗争:

革命武装发展壮大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1年冬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6❹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在该课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适当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要求,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再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图片、文字资料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教学中掌握长征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加强对史料的深层次解读和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17❸板书设计➷

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开始开始:

1934年10月

初期受挫

时间:

1935年1月

历史转折——遵义会议内容: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

意义:

历史转折,成熟标志

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抵达甘肃

胜利会师胜利会师:

陕北会师——1935年10月;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意义:

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伟大意义:

挽救革命长征精神

17❹教学反思➷

本课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通过恰到好处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讨论,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树立对国家、民族正确的责任感以及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教学知识过程中,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大知识点进行前后梳理。

还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18❸板书设计➷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经过:

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三省→伪满洲国建立

抗争:

抗日义勇军(杨靖宇)东北抗联

影响: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爆发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原因:

日本制造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

口号: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影响: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过程:

扣押蒋介石——和平解决

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初步形成

18❹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一种对历史的理性审视和反思。

在尊重学生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性而不失理性地去认识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真相,从而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历史观。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出材料,以材料展开问题,加上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良好思维习惯。

在以后在教学中,要更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自身的教学中的作用,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19❸板书设计➷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南京大屠杀

淞沪会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

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❹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准备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就是让同学们能更直观的感受正面战场的抗战。

通过对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的奋勇杀敌、顽强拼搏的抗战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中华英雄儿女的敬仰之情,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训。

在教学合作探究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个人感受的尊重和聆听,与学生达到思想的碰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教学容量过大,教学过程可能比较紧凑,有些问题上可能不够到位而由于时间问题会一笔带过,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进这些问题,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0❸板书设计➷

正面战场的抗战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歼灭大批敌军,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丢失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20❹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

在本课的教育教学中,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的主题进行讲述,通过多种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重要影响。

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中,特别注重对困学生的引导和鼓励,通过问题的层次性的设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还有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过渡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1❸板书设计➷

敌后战场的抗战

 

游击战争

根据地建设

百团大战

平型关大捷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壮大了抗日根据地

创造地道战、夜袭战、“麻雀战”,打击日军

 

21❹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立足于教学实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尝试“问题激励递进探究法”,强调启发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学习作为自主探索和信息处理地方过程,补充部分史料,拓展了史学视野。

通过教学让学生清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特点。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教、学、思合一,并在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做到情感教育的自然渗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

全民坚持抗战

2❸板书设计➷

国民党、共产党、工人、妇女、华侨、文艺界等全民一致抗日

时间:

1945年4月延安

抗日战争的胜利

内容:

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中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

影响: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的原因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23❸板书设计➷

时间:

1945年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的签订

内战爆发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时间:

1946年6月

内战爆发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论断: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自卫反击制定了正确的歼敌方针和原则

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3❹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内容前后逻辑性强,层层推进,最终要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史料,并在恰到好处的问题设置中,让学生知道中共为争取和平与国民党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4❸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总路线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24❹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关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