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104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

《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专题突破篇 专题突破4 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docx

届中考化学复习第2编重点专题突破篇专题突破4推断题框图型精讲练习

专题突破四 推断题(框图型)

题型特征

框图型推断题是近年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容量大,综合性较强。

总结技巧:

首先要掌握个别典型单质和化合物的特性,这是所有推断题的突破口

;然后逐一突破,顺藤摸瓜;接着提出假设,逐一论证;最后发散思维,各个确证。

解题策略

解推断题应注意:

1.推理分析要紧扣实验现象,思考时要层次分明。

判断的结论要准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2.一般情况下,与试题叙述的现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的。

与现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使现象不正确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的。

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不影响其他反应的现象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反应的物质是“可能存在”的。

一、物质的颜色

1.常见固体的颜色:

红色:

Cu、Fe2O3

黑色:

C粉、Fe粉、CuO、Fe3O4、MnO2

2.常见有颜色的溶液:

CuCl2、CuSO4等含Cu2+的溶液为蓝色

FeCl2、FeSO4等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

FeCl3、Fe2(SO4)3等含Fe3+的溶液为黄色

3.常见沉淀的颜色:

AgCl、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酸

CaCO3、BaCO3、Mg(OH)2、Al(OH)3白色沉淀,溶于酸

Cu(OH)2蓝色沉淀,溶于酸

Fe(OH)3红褐色沉淀,溶于酸

二、混合物溶于水形成沉淀,对沉淀的分析

1.取混合物加水溶解,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含有Cu2+或Fe3+或Fe2+的盐,反之则一定没有。

2.加水后若有沉淀产生,对沉淀的判断方法:

(1)沉淀完全溶解:

一定没有BaSO4或AgCl等不溶于酸的沉淀,加稀硝酸则没有含SO

、Cl-的盐。

(2)沉淀部分溶解,溶于酸的沉淀和不溶于酸的沉淀均有。

(3)沉淀不溶解,一定有BaSO4或AgCl等不溶于酸的沉淀,则有含SO

、Cl-的盐或酸。

三、特殊反应模型

1.“三角”关系:

如图中的“碳、氧、钙、铜、钠”

2.“一变多”:

如图中的分解反应类“A→B+C”

①电解水

②碳酸钙高温分解

③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④氯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

⑤碳酸分解

3.“两两变两两”:

如图所示的“A+B→C+D”

(1)置换反应

①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②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③氢气+金属氧化物→金属+H2O(注意:

“黑色变红色”或“红色变黑色”)

④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注意:

“黑色变红色”或“红色变黑色”)

(2)复分解反应(注意发生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沉淀”)

①金属氧化物+酸→盐+H2O

②酸+碱→盐+H2O

③盐+酸→新盐+新酸

④盐+碱→新盐+新碱

⑤盐+盐→新盐+新盐

(3)非基本反应类型

①CO+金属氧化物→金属+CO2

②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2O

③有机物(甲烷、乙醇等)+氧气→CO2+H2O

四、特征反应现象

1.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3.固体由黑色变红色,一般是还原氧化铜(CuO→Cu);固体由红色变黑色,一般是还原氧化铁(Fe2O3→Fe);固体由黑色变黑色,一般是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Fe)。

还原气体若是单质一般是H2,若是黑色固体一般是C,若是气体化合物一般是CO。

4.能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5.化肥中在常温下可以闻到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

6.与碱或碱性物质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五、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

1.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物质:

CO和CO2。

2.组成元素相同的液态物质:

H2O2和H2O。

3.组成元素相同的固态物质:

Fe2O3和Fe3O4、FeCl2和FeCl3、FeSO4和Fe2(SO4)3。

六、元素或物质之最

(一)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或最多的元素:

氧(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氧(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钙(Ca)。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氮(N);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O)。

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C)。

(二)物质之最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氮气(N2)。

2.最理想的燃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最轻的气体:

氢气(H2)。

3.最常见的溶剂、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水(H2O)。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金刚石。

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铁(Fe)。

6.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铜(Cu)。

7.导电性最强、导热性

最好的金属:

银(Ag)。

8.熔点最高的金属:

钨(W);熔点最低的金属:

汞(Hg)。

9.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CH4)。

题型突破

例1 (2017百色中考)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反应关系,如图所示,A和B能发生中和反应,G、H为金属单质,X、Y是金属氧化物,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省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俗称:

    ;F物质的化学式:

      。

(2)反应②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写出G与蓝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和B能发生中和反应,故是酸和碱中一种,C能通电生成E和F,故C是水,C能与金属氧化物X反应生成A,故X是氧化钙,水通电生成的E和F是氢气或是氧气中的一种,B能与金属氧化物Y反应得到蓝色溶液,故Y是氧化铜,B可能是盐酸,D是氯化钙;G是金属单质,能与蓝色溶液反应生成单质H,故G可能是铁,生成的H为铜,据此解答。

例2 (2016百色中考)A~J是初中化学接触到的物质,各物质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最简单的有机物,X、Y分别为金属氧化物,G、H为金属单质,J为蓝色溶液(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箭头所指为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写出H+Z→J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整个框图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4)写出F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为最简单的有机物,故A是甲烷,甲烷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能通电分解,故C是水,B是二氧化碳;B能转化生成F,F能与金属氧化物X反应,故F是一氧化碳,X、Y分别为金属氧化物,G、H为金属单质,J为

蓝色溶液,说明含有铜离子,推出Y为氧化铜,X为氧化铁,H为Cu,G为Fe,Z为AgNO3,H是银,据此解答。

例3 (2015百色中考)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为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其中B是一种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C气体可用于灭火,X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箭头所指为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固体的俗称是    。

(2)反应①发生的条件是    。

(3)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018云南中考)A、B、C、D四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一种用途是 干燥剂 。

(2)C的化学式为 Ca(OH)2 。

(3)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2HCl===CaCl2+H2O 。

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为黑色固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D为无色气体,E为一种可溶性碳酸盐,B、C、D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

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 HCl 。

(2)B转化为D时所需要的一种化合物是 CO 。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

 ,该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2018昆明中考)金属钛被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化工、医疗等领域。

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钛并获得副产品A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H2TiO3

H2O+TiO2 。

(2)TiO2与焦炭(C)和Cl2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中C和Cl2按质量比为12∶71的比例参加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O2+2C+2Cl2

TiCl4+2CO 。

(3)反应②的产物除红色固体A外,还有两种组成元素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的气体。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SO4

Fe2O3+SO2↑+SO3↑ 。

4.(2018重庆中考A卷)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

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A能够分解产生B和C,B是一种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C气体可用于灭火,X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能够和A反应产生C,因此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X是盐酸;E是红色粉末,能够和盐酸反

应产生G,G和F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H,因此E是氧化铁,G是氯化铁,氯化铁和碱反应产生氢氧化铁;F是D反应产生的,D是氧化钙反应产生的,因此D是氢氧化钙,F是氢氧化钠,代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例4 (2014百色中考)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为紫红色固体单质,A、D均为无色气体,且D可参与光合作用,E为一种常见的钠盐,F为一种碱,H为蓝色沉淀。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箭头所指为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发生的条件是    。

(2)C的化学式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图中的转化至少能发生    个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

质,无色气体D可以参与光合作用,所以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转化成一种常见的钠盐E,所以E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会转化成无色气体A,所以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转化成紫红色固体单质B,所以B是铜,C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和铜,所以C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F为一种碱,H为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钠会转化成F,所以F是氢氧化钠,硫酸铜和铁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然后进行验证即可。

例5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如图2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第一步:

“题眼定位”:

根据“题眼”(物质的颜色)和“题眼”(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推出:

A是Fe2O3;B是Fe3O4。

第二步:

“顺藤摸瓜”:

根据题眼推出的物质A是Fe2O3,B是Fe3O4,推

断出C是Fe,再根据D是固体单质,E是气体

单质,可以推断出D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弱的金属,E是H2。

第三步:

“代入验证”:

A(Fe2O3)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Fe);C(Fe)在氧气中点燃生成B(Fe3O4);C(Fe)与稀酸反应生成E(H2);C(Fe)与D的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生成D(比Fe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故推断合理。

(1)固体A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Mg(OH)2===MgSO4+2H2O ;操作②时,当 析出大量晶体 即可停止加热。

(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H2O 。

(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Cl、Na2SO4 (填化学式)。

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C为黑色固体,A具有磁性,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3O4+4H2

3Fe+4H2O 。

(2)若该反应为A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4+3O2

2CO+4H2O 。

(3)若在20℃时,将B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发生反应,且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为碱,C为纯碱,则在乙醇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20℃时,B、C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水中的溶解度

乙醇中的溶解度

B

109g

17.3g

C

21.8g

<0.01g

6.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

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 H2O2 。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

2CO 。

(3)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则C是 NaNO3 溶液。

7.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

已知:

丙是红色固体,E是最清洁的燃料,丙高温下与乙反应可生成D(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化学式为 CO 。

(2)甲的化学式可能为 SO2 (

只写一种)。

(3)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

(4)写出A的一条用途:

 供给呼吸 。

课堂作业

1.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补钙剂,B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

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CuO 。

(2)写出F+G→H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Na2SO4+Cu(OH)2↓ 。

(3)写出物质E的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一种即可)。

2.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棕色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短线“—”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生成)。

(1)A的化学式为 Fe ;A与C的反应属于 置换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C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D转化为E:

 Ca(OH)2+CO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

(3)写出F的一种用途:

 作食品干燥剂 。

3.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

A、B中只有一种是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黑色粉末,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D(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若B为红色粉末,C、D由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分解生成,则A的化学式是 CuO 。

(2)若A、C、D均含同一种元素,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B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

①D的化学式是 O2 ;

②A→B的化学方程式是 Fe3O4+4CO

3Fe+4CO2 。

4.(2018广州中考)氧化锌(ZnO)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 H2C2O4 。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Cl2+(NH4)2C2O4===ZnC2O4↓+2NH4Cl 。

(3)“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实验室常用的研磨仪器是 研钵 。

(4)“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C2O4

ZnO+CO↑+CO2↑ 。

5.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H2O、 Fe2O3+3H2SO4===Fe2(SO4)2+3H2O 。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用的具体措施有 增大硫酸的浓度;升高温度 (写2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化剂”)。

(3)“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

①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SO4)3+2Y===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 H2O ;

②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SO4)3===3FeSO4。

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 铁消耗过量的硫酸,溶液酸性减弱 。

6.A~J是初中化学常

见的物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B,G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F的化学式是 CO2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

O3===Cu(NO3)2+2Ag 。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4)气体E的用途是 作燃料(合理即可) 。

7.如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甲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G是红色物质(某些反应的生成物已略去)。

(1)F的化学式为 CaCO3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

(3)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的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合理即可) (写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