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075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6.docx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6

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咬文嚼字(jué)    令人神往(wǎnɡ)

落入下乘(chénɡ)一蹴而就(cù)

B.数见不鲜(shuò)锱铢必较(jiǎo)

举不胜举(shēnɡ)一言难尽(jìn)

C.一字之差(chā)轻鸢剪掠(yuān)

清沁肺腑(qìn)窸窣飘零(xīsū)

D.遥思远怅(chànɡ)眉眼颦蹙(pín)

垂涎三尺(yán)得鱼忘筌(quán)

【答案】 C(A项“嚼”读“jiáo”;B项“较”读“jiào”,“胜”读“shèng”;D项“涎”读“x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涵义 蕴藉 注消 酩酊大醉

B.含糊 烂调 疏朗 自鸣得意

C.因缘 圆晕 干躁 回肠荡气

D.啰嗦 默契 叫嚣 深恶痛绝

【答案】 D(A项“注消”应为“注销”,B项“烂调”应为“滥调”,C项“干躁”应为“干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成为“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新的追求,然而他们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B.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冰岛在此次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国家面临破产实乃罕见,这就说明建立在空中楼阁中的虚拟经济是多么脆弱。

C.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真诚的握手,莫不令人感动;其实人间处处有温情,只是它如空

气一般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浑然天成而不易察觉罢了。

D.海珠区的钟浩在8岁时就能现场挥毫,一幅“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十米长卷一蹴而就。

【答案】 B(A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B项“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C项“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谨自然,用词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D项“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此处指书法,不能用“一蹴而就”,应改为“一挥而就”。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家高中虽然规模不大,建校时间不长,但却连续三年被授予“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B.我们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积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C.在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中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体育运动推到了很高雅的位置上。

D.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答案】 B(A.主语宾语搭配不当,“高中”与“‘先进党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不搭配。

C.介宾短语“在……中”滥用,造成主语残缺。

D.结构混乱,去掉“是”或“成为”。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动人的艺术形象,不论是诗还是画,它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必须“别具一样心肠”。

据史料记述,画家李龙眠画李广射“胡”的画面,有一种打破时间条件限制的特点——箭还在弦上,“胡”兵已从马上跌落下来。

从事物狭小范围的再现来说,李龙眠这一画面很不合理,作为抵抗破坏国家统一的奴隶主势力的英雄李广的歌颂,这一画面正如李广的箭可以射入石头的传说,有其合理的根据。

不论如何,这种画面较之误解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为照葫芦画瓢就是“现实主义”,把任何虚构都当作形式主义的照相般的画面,是更现实主义的画面。

任何作品都会引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

欧阳修认为: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针对臣子带着章疏草稿见皇帝的诗句有语病,他的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但他认为“唐人云: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说者亦云:

句亦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捶钟时何?

”这种论断值得商量。

唐人张继所描写的“对愁眠”的旅人,在感受上把天晓与三更这两个时间的距离混淆起来,当然是“理有不通”的。

可是“对愁眠”的旅人可能混淆了时间观念,这“不通”正是旅人特殊心境的合理描写。

运用这种想象化的表现形式,应当说是可以允许的吧?

这种对作品求全责备的批评,恐怕也是古人那种不肯“高抬贵手”的风气的继承,这对社会

主义文艺的繁荣是不利的。

5.作者认为,“从事物狭小范围的再现来说,李龙眠这一画面很不合理”,其中“事物狭小范围”指的是(  )

A.李广射“胡”的具体事件的直接描述。

B.是指对历史典故的推导和考证。

C.胡人入侵中原的历史事件。

D.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

【答案】 A(事物狭小范围,指的是李广射“胡”这件事。

6.本文作者认为李龙眠画李广射“胡”的画面,“有其合理的根据”,这“根据”是什么?

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画面是一种艺术的手法,从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原理看,入侵者未战先倒,更能表现正义的强大力量。

B.李广作为抵抗破坏国家统一的奴隶主势力的英雄,他代表了一种使敌人闻风丧胆的英勇神武的气概。

C.文艺创作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李广是传说中的神射手,入侵之敌见其拉箭而落马,虽是夸张,但能更真实地表现李广箭术的高超。

D.在文学艺术的范畴谈生活的真实,往往是超现实的真实,李广射敌的画面,是以夸张来表现真实的一种创作手法。

【答案】 B(A项“从正义……强大力量”说法牵强;C项并非表现箭术高明;D项“往往是超现实的真实”错。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动人的艺术形象,不论是诗还是画,都是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可以说,没有客观的生活,便没有艺术。

B.李广射箭入石的传说,虽然有其合理的根据,但其实是不可能的艺术夸张,射箭入石是不符合物理学原理的。

C.任何作品都会引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文学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产物,读者与作者达成共识的基础是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一致。

D.对作品求全责备的批评,也是古人那种不肯“高抬贵手”的风气的继承,这不利于文艺的繁荣兴旺。

【答案】 A(B项“不可能”说法绝对;C项“达成共识的基础是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一致”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项原文中有“恐怕”作限制。

三、(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狄仁杰忠言直谏

武承嗣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

“自古天子未有以异性为嗣者。

”太后意未决。

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

“大帝以二子托陛下。

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

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太后曰:

“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仁杰曰:

“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太后意稍寤。

他日,又谓仁杰曰:

“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

”对曰:

“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

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之意。

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已而称职。

太后喜曰:

“卿足继祁奚矣。

初,契丹将李楷固,善用索及骑射,每陷陈,如鹘入乌群,所向披靡。

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

狄仁杰曰:

“楷固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

”奏请赦之。

所亲皆止之,仁杰曰:

“苟利于国,岂为身谋!

”太后用其方,赦之。

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使将兵击契丹余党,悉平之。

太后欲造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

“今之伽蓝,制过宫阙。

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

”又曰:

“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又曰:

“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

”太后曰:

“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

”遂罢其役。

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辛丑,薨,太后泣曰:

“朝堂空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预:

预先,事先

B.今之伽蓝,制过宫阙制:

规模

C.遂罢其役罢:

取消,停止

D.常谓之国老而不名名:

称呼名字

【答案】 A(预:

参与,干预。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体现狄仁杰忠言直谏的一组是(  )

①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

为嗣者

②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③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

④不损百姓,将何以求

⑤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

⑥仁杰好面引廷争

A.①②⑥B.③④⑤

C.①④⑥D.②⑤⑥

【答案】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立子”,还是“立侄”问题上,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从母子亲情、君王与国家的关系,君臣关系、释梦等多方面劝说太后“立子”,最终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

B.狄仁杰担任宰相时,太后让他荐举人才,他直接推举了自己的儿子,结果太后很满意。

C.狄仁杰要上奏请求赦免契丹的降将李楷固,狄仁杰的亲属好友都劝阻他,狄仁杰却“苟利于国,岂为身谋!

”太后听了他这句话,赦免了李楷固。

D.狄仁杰在世时,武太后十分信任倚重他,常常采纳他的建议,即使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是如此;狄仁杰去世后,武太后很悲伤,感叹朝堂空了,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答案】 C(狄仁杰说:

“苟利于国,岂为身谋!

”这是对亲友的回答,后他坚持向太后上奏,才有“太后用其言”,即太后采纳他的意见。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帝以二子托陛下。

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

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

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不是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吗?

(或“恐怕是……吧?

”)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哪种关系更亲?

(2)既然能为他的主上尽力,也一定能为我们尽力,如要用恩德安抚他,就能为我们所用。

(3)哪里要劳民伤财,来设置浮华无实用的装饰!

【参考译文】

武承嗣谋求充当太子,多次指使人劝太后说:

“自古以来的天子没有以外姓为继承人的。

”太后还拿不定主意,狄仁杰常从容不迫地对太后说:

“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

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不是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吗?

(或“恐怕是……吧?

”)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

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祭太庙,代代相承,没有穷尽;立侄儿为太子,则未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合祭姑姑于太庙的。

”太后说:

“这是朕家里的事,你不要参与。

”狄仁杰说:

“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谁不是臣妾,什么事不是陛下家里的事!

君主是元首,臣下为四肢,意思是一个整体,何况我凑数任宰相,哪能不参与呢!

”太后心里稍微醒悟。

有一天,太后又对狄仁杰说:

“我梦见大鹦鹉两翼都折断,这是什么意思?

”回答说:

“武是陛下的姓,两冀是两个儿子。

陛下若起用两个儿子,那么两冀便振作起来了。

”太后因此便打消了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意思。

太后命令宰相各荐尚书郎一人。

狄仁杰荐举自己的儿子司府丞狄光嗣,被任命为地官员外郎,后来他很胜任这个职务,太后高兴地说:

“你可以继承古代荐举自己儿子的祁奚了。

当初,契丹的将领李楷固,善于使用套绳和骑射,每次进入战阵,就好像鸷鸟进入乌鸦群中,所向无敌。

孙万荣死后,李楷固投降唐朝。

有关部门指责他没有及早投降,上奏请求将他灭族。

狄仁杰说:

“李楷固勇猛无比,既然能为他的主上尽力,也一定能为我们尽力,如果用恩德安抚他,就能为我所用。

”于是上奏请求赦免他。

他的亲属友好都劝他不要这样做。

狄仁杰说:

“如果有利于国家,难道还要为自己打算!

”太后采纳他的意见,赦免了李楷固。

他又请求授给他们官职,太后任命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派他领兵攻击契丹余党,结果将契丹全部平定。

武则天要建造一尊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阻,奏疏的大意是:

“当今的佛教寺院,在建筑规模上已经超过皇帝的宫殿。

营建这些寺

院无法借助鬼神之助,只能依靠百姓出力。

物资不会从天而降,终究来自地里,不靠损害百姓,那么又怎能得到这些东西呢?

”他又说:

“如来佛创立佛教,以大慈大悲为宗旨,哪里要劳民伤财,来设置浮华无实用的装饰!

”又说:

“近年来水旱灾害时有发生,边境又不安宁,如果为修建大佛像而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那么万一哪一个角落有灾难,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

”武

则天说:

“您劝导我行善,我又怎么能违背您的意愿呢?

”于是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

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没有哪一个大臣比得上。

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

狄仁杰习惯于在朝堂上当面直言规谏,武则天常常采纳他的建议,即使这样做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是如此。

辛丑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流着眼泪说:

“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长相思·渔父

王质

山青青,水青青,两岸萧萧芦荻林。

水深林又深。

风泠泠,露泠泠,一叶扁舟深处横。

垂杨鸥不惊。

长相思(之二)

陆游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1)王质词中描写的渔父形象,与柳宗元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的渔父形象,是否相同?

请作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陆游与王质同吟一首《长相思》,却一样潇洒两样情。

请对陆游词的“

情”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渔父形象,在古代是比较凄苦的。

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钓翁,显得孤寂、无助;而王质词中描写的渔父形象,给人一种闲适之感。

王质十分注意绘摹渔父生活的环境:

山清水秀,芦荻飞飘,垂杨袅袅婀娜,鸥鹭悠然自得。

轻轻风吹,微微露润,一叶扁舟,信其横卧。

那渔父,小憩于如此清幽之境,何其悠闲自得,又多么怡然惬意!

这里的渔翁,无人生之烦恼,无生活之忧虑,何其自适,令人艳羡不已!

(2)陆游笔下的渔父就是作者自己:

烟雨蒙蒙之中,一叶扁舟飘然而至,眼前是桥如垂虹,水似苍穹,顺着江风,掉转桥头,但见房舍参差、渔市喧嚣。

而傍晚时分,暮钟传来,余韵悠悠……陆游像一个无所事事的闲者,躺在大自然的怀抱,尽享美山、美水,他似乎真的超然物外,醉情山水了,这似与一直想有所作为的思想不相一致。

其实,作者青壮年时确实抱负不凡,但晚年虽仍想有为,且身体健壮,但不再受朝廷重用,于

是故作潇洒中仍不免流露出一丝苦涩、半点忧愁:

那是壮志未酬的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这样,王质与陆游,同吟一首《长相思》,却一样潇洒两样情。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5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

(2)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睢园绿竹,____________;

邺水朱华,____________。

【答案】 见课本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7题。

“意境”及“意境”的开拓

评价一首诗的好坏,人们常以“意境”的深、浅、有、无作标准。

学习写诗,当然也要重视“意境”的创作和开拓。

所谓“意境”,新版《辞海》的解释是:

“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由此可见“意境”的魅力,首先是从形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上体现出来的。

例如,在夏丐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里,有一篇文章曾用“父女对话”的故事形式议论过如何评价新诗的问题。

故事中的爸爸认为新诗句式长长短短,有时连韵都不押,只好算是一种“啰啰唆唆的讲学语录,琐琐碎碎的日记簿,零零落落的感慨词典”。

女儿听了,先念了一首俞平伯的新诗《到家了》给他听:

卖硬面饽饽的,/在深夜尖风底下,/这样慢慢地吆喝着。

/我一听到,知道‘到家了!

’”接着再问爸爸:

“北平(北京)地方我没有到过,但是读了这一首

诗,仿佛看到了寒风凛冽、叫卖凄厉的北平的夜景。

爸爸,您是住过北平的,觉得这一首诗怎样?

”爸爸听了,点点头说:

“还有点儿意思。

”这位爸爸所说的“意思”,分明是终于同意了女儿的见解:

从形象描述能使人“历历在目”这一角度上承认了俞平伯的诗作有“意境”。

“意境”的感染力和概括力,除了形象的“栩栩如生”,还要能帮助读者“由此及彼”进行联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的大小,不是看作者写出了什么,而是看其能使读者感受到什么。

或者说,要看作者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能力,使他们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作者在字面上并没有直接写出来的许多东西。

正像宋人梅尧臣所说的那样: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

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大家都知道,诗歌需要分行、押韵,但分行、押韵的文字不一定就是诗,更不一定是好诗。

小孩子猜的谜语,也可以写得句式整齐而朗

朗上口,像“红口袋,绿口袋

,有人怕,有人爱”(辣椒)、“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得卖,地里不种它”(豆芽菜)之类,不也很有趣味吗?

但要算它是诗,总还有点儿不够格。

然而,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看起来也和谜语差不多,却又是人所公认的好诗。

这是为什么?

其间的区别,主要就是因为前者缺少后者所具有的那种“见于言外”的蕴涵或寄托。

“辣椒”和“豆芽菜”的谜语,纯粹只限于描述两种蔬菜本身的特点;而于谦的《石灰吟》,表面上写的是没有生命的矿石,打动读者的却是寓托于上述形象中的那股历劫不磨的浩然正气,也就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

旧时小孩子习字用的描红簿上,也有几句貌似诗的文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虽是叙事体,却像流水账;除了字面上交代的内容,根本没法激起别的联想。

唐代元稹的《行宫绝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看起来也像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曲折生动的情节。

然而,在那貌似孤寂的生活剪影之中,却又分明蕴涵着作者对于人世沧桑的强烈感慨。

越是对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或古代帝王荒淫奢华的生活有所了解的人,就越能感受到这首诗的容量丰富,因而它也就自然比前者更有“意境”。

由此可见,诗之所以为诗,“意境”是比语言、技法等形式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

只有善于抓住它,表现它,才能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诗味”或“诗意”。

“意境”是什么?

说到这里,可能比较容易捉摸了;但是如何才能创造和拓展意境呢?

我们说,应该有多种方法。

拓展“意境”的途径之一,就是摹“形”要传“神”。

换句话说,所谓形象描述的准

确性和生动性,不能满足于“须眉毕现”的“形似”,而是要求通过对象具体的外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描述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或总体上的审美品格。

作者的构思越是新颖别致,语言越是精练,越能用最省俭的手段做到这一点,就越能给读者留下回味、想象的余地,也就是越有“意境”的表现。

14.根据《辞海》的解释,你认为“意境”应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请各用一个字概括。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景”与“情”或“形”与“神”。

15.为什么说小孩子猜的谜语句式整齐且朗朗上口却不能算诗?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儿歌谜语缺乏“见于言外”的蕴涵或寄托,不能激发起读者的想象或情感的共鸣,所以不能称为诗。

16.你能以一古诗为例谈谈“形”与“神”的关系吗?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

此题主要训练迁移和创造的能力,应联系阅读积累,并仿照作者分析古诗的方法加以回答。

17.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文心》故事中,父亲听了俞平伯的新诗后说“还有点儿意思”中的“意思”就是指诗歌的意境。

B.“‘意境’的感染力和概括力,除了形象的‘栩栩如生’,还要能帮助读者‘由此及彼’进行联想”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宋人梅尧臣所说的一段话具体解释了什么叫做“意境”,他认为“意境”应“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

D.作者认为算不算一首诗或算不算一首好诗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够不够“格”,即看它有无“意境”,有无“诗味”或“诗意”。

E.文中举了大量的古诗为例,其作用是为了深入浅出地解释什么是诗的“意境”,如何创造和开拓诗的意境。

【答案】 CD(C项对梅尧臣的话理解不全面;D项说话太绝对。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短语的语序,做到短语句式协调、语意连贯。

(不得增删词语)(4分)

在怡人岛,游客可尽情感受神秘浪漫的热带雨林,憨态诙谐的人鲨共舞,斑斓神奇的海洋生物,惊心动魄的海兽献艺。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热带雨林的神秘浪漫,海洋生物的斑斓神奇,人鲨共舞的惊心动魄,海兽献艺的憨态诙谐。

(解答此题首先注意语意的连贯:

“人鲨共舞”“海兽献艺”应放在“海洋生物”之后;其次注意搭配:

“感受”的应是“神秘浪漫”,以此类推;第三还要注意句式协调:

“人鲨共舞”对“惊心动魄”,“海兽献艺”对“憨态诙谐”。

19.提取所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比较文学”下定义,可适当增减词语。

(5分)

①比较文学以人文关怀为宗旨

②比较文学进行跨文化、跨学科、跨民族语言的文学研究

③比较文学力图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