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065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docx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版

附件2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

(2012年版)

一、总体情况(区卫生局确定专人作为监测员负责填写)

1.是否将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是否将针灸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3.是否将治疗性推拿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4.绩效考核中是否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

5.医生人数

5.1全科医生人数

5.1.1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人数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

1.实有床位数

其中:

中医科床位数

2.是否设立中医科

3.是否设立中药房

4.是否建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5.九月业务收入

6.九月药品收入

6.1中药饮片收入

6.2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医院制剂,下同)收入

6.3西药收入

7.九月总诊疗人次

7.1中医科门诊人次

8.九月出院人次

8.1以中医为主的出院人次

9.一周门诊处方数,九月份第一周(含中医非药物疗法,如果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及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需拆开后分别计算)

9.1中药饮片处方数

9.2中成药处方数

9.3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数

9.4西药处方数

9.5平均每张中药饮片处方费用

9.6平均每张中成药处方费用

9.7平均每张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费用

9.8平均每张西药处方费用

10.医师人数

10.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

10.2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

11.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数

11.1医师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本年度)

11.1.1中医类别医师培训人次

12.中药饮片品种数

13.中成药品种数

13.1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102种中成药的品种数

13.2属于地方新增基本药物中的中成药的品种数

14.是否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以下:

Y-是,N-否)

14.1城镇职工保险

14.2城镇居民保险

14.3商业保险

15.中医诊疗设备(台)

15.1电针仪

15.2艾灸仪

15.3智能通络治疗仪

15.4颈腰椎牵引设备

15.5中药熏蒸设备

15.6TDP神灯

15.7中药雾化吸入设备

15.8推拿床

15.9按摩治疗床

15.10其他(一千元以上)(可列举)

16.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以下:

Y-是,N-否)

16.1药物疗法

16.2针刺疗法

16.3灸法

16.4推拿疗法

16.5拔罐疗法

16.6敷贴疗法

16.7刮痧疗法

16.8熏洗疗法

16.9穴位注射疗法

16.10耳压疗法

16.11针刀疗法

16.12放血疗法

16.13点穴疗法

16.14正骨疗法

16.15药膳疗法

16.16其它(可列举)

1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17.1纳入儿童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17.1.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17.2纳入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

17.2.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

17.3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数

17.3.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数

17.4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17.4.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数

17.5纳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17.5.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

17.6健康教育次数

17.6.1中医健康教育次数

17.7已建健康档案份数

17.7.1有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档案份数

18.中成药使用情况调查表(1月-9月九个月的总和)

18.1中成药名称

18.2剂型

18.3规格

18.4单位(盒、袋、瓶、支等)

18.5单价(元)

18.6数量

18.7是否为国家基本药物(是□否□)

18.8是否为地方新增基本药物(是□否□)

18.9生产厂家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站收入纳入上一级中心的此项不填)

1.能否提供中医药服务

2.是否有中医类别医师

3.九月业务总收入

4.九月药品收入

4.1中药饮片收入

4.2中成药收入

4.3西药收入

5.九月总诊疗人次

5.1以中医为主的诊疗人次

6.一周门诊处方数,九月第一周(含中医非药物疗法,如果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及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需拆开后分别计算)

6.1中药饮片处方数

6.2中成药处方数

6.3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数

6.4西药处方数

6.5平均每张中药饮片处方费用

6.6平均每张中成药处方费用

6.7平均每张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费用

6.8平均每张西药处方费用

7.医师人数

7.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

7.2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

8.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数

8.1医师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本年度)

8.1.1中医类别医师培训人次

9.中药饮片品种数

10.中成药品种数

10.1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102种中成药的品种数

10.2属于地方新增基本药物中的中成药的品种数

11.是否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以下:

Y-是,N-否)

11.1城镇职工保险

11.2城镇居民保险

11.3商业保险

12.中医诊疗设备(台)

12.1电针仪

12.2艾灸仪

12.3智能通络治疗仪

12.4颈腰椎牵引设备

12.5中药熏蒸设备

12.6TDP神灯

12.7中药雾化吸入设备

12.8推拿床

12.9按摩治疗床

12.10其他(一千元以上)(可列举)

13.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以下:

Y-是,N-否)

13.1药物疗法

13.2针刺疗法

13.3灸法

13.4推拿疗法

13.5拔罐疗法

13.6敷贴疗法

13.7刮痧疗法

13.8熏洗疗法

13.9穴位注射疗法

13.10耳压疗法

13.11针刀疗法

13.12放血疗法

13.13点穴疗法

13.14正骨疗法

13.15药膳疗法

13.16其他(可列举)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14.1纳入儿童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14.1.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14.2纳入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

14.2.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

14.3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数

14.3.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数

14.4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14.4.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数

14.5纳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14.5.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

14.6健康教育次数

14.6.1中医健康教育次数

14.7已建健康档案份数

14.7.1有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档案份数

15.中成药使用情况调查表(1月—9月九个月的总和)

15.1中成药名称

15.2剂型

15.3规格

15.4单位(盒、袋、瓶、支等)

15.5单价(元)

15.6数量

15.7是否为国家基本药物(是□否□)

15.8是否为地方新增基本药物(是□否□)

15.9生产厂家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说明

一、总体情况

1.是否将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监测区是否将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是否将针灸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监测区是否将针灸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3.是否将治疗性推拿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监测区是否将治疗性推拿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4.绩效考核中是否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

监测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是否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

5.医生人数:

全区的医生人数。

5.1全科医生人数:

全区的全科医生人数。

5.1.1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人数:

全区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人数。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

1.实有床位数:

指固定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

其中:

中医科床位数:

指中医科监测期末的固定实有床位数。

2.是否设立中医科:

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设立中医科。

3.是否设立中药房:

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设立中药房。

4.是否建立相对独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5.九月业务收入: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九月全部业务收入的总和。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各项指标解释与《医院会计制度》一致;营利性医疗机构与《企业会计制度》一致。

6.九月药品收入:

指出售药品取得的收入。

包括门诊和住院药品月收入。

6.1中药饮片收入:

指出售中药饮片取得的收入。

包括门诊和住院中药饮片月收入。

6.2中成药收入:

指出售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医院制剂,下同)取得的收入。

包括门诊和住院中成药月收入。

6.3西药收入:

指出售西药取得的收入。

包括门诊和住院西药月收入。

7.九月总诊疗人次:

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月总人次数,统计界定原则为:

①按挂号数统计,包括门诊、急诊、出诊、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人次。

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②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

7.1中医科诊疗人次:

中医科诊疗工作的人次数。

8.九月出院人次:

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病人和非病人数。

8.1以中医为主的出院人次:

指针对主病、主证应用中医药治疗的人次数。

9.一周门诊处方数,九月份第一周门诊处方数(含中医非药物疗法,如果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及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需拆开后分别计算)

9.1中药饮片处方数:

指中药饮片处方的总数。

每人每次就诊最多只能有一张中药饮片处方,如同时开出两张或两张以上处方的仍按一张处方计算。

9.2中成药处方数:

指中成药处方的总数。

每人每次就诊最多只能有一张中成药处方,如同时开出两张或两张以上处方的仍按一张处方计算。

9.3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数:

指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处方数,如一张处方同时开出推拿和火罐两种中医非药物疗法,按两张处方计算。

9.4西药处方数:

指西药处方的总数。

每人每次就诊最多只能有一张西药处方,如同时开出两张或两张以上处方的仍按一张处方计算。

9.5平均每张中药饮片处方费用:

指中药饮片处方总费用/中药饮片处方数。

9.6平均每张中成药处方费用:

指中成药处方总费用/中成药处方数。

9.7平均每张非药物疗法处方费用:

指非药物疗法处方总费用/非药物疗法处方数。

9.8平均每张西药处方费用:

指西药处方总费用/西药处方数。

10.医师人数:

指所有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10.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

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10.2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

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11.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

11.1医师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本年度):

本年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

11.1.1中医类别医师培训人次:

本年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医师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

12.中药饮片品种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的中药饮片品种数。

13.中成药品种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的中成药品种数。

13.1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102种中成药的品种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基本药物中102种常用中成药的品种数。

指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中涉及的102种常用中成药的品种数,102种中成药(下同)是:

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银翘解毒丸(颗粒、片)、防风通圣丸(颗粒)、玉屏风颗粒、保济丸、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麻仁润肠丸(软胶囊)、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牛黄上清丸(胶囊、片)、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银黄颗粒(片)、板蓝根颗粒、护肝片(胶囊、颗粒)、茵栀黄颗粒(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附子理中丸(片)、香砂养胃丸(颗粒、片)、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蛇胆川贝液、橘红丸(颗粒、胶囊、片)、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养阴清肺丸、蛤蚧定喘丸、清开灵颗粒(胶囊、片、注射液)、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缩泉丸(胶囊)、补中益气丸(颗粒)、参苓白术散(丸、颗粒)、香砂六君丸、归脾丸(合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胶囊、片)、金匮肾气丸(片)、四神丸(片)、消渴丸、参麦注射液、生脉饮(颗粒、胶囊、注射液)、天王补心丸(片)、槐角丸、三七胶囊(片)、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丹参注射液、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胶囊、颗粒、滴丸)、血府逐瘀丸(胶囊)、脉络宁注射液、冠心苏合丸(胶囊、软胶囊)、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丹栀逍遥丸、逍遥丸(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片)、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丸)、三九胃泰颗粒、保和丸(颗粒、片)、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正天丸(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华佗再造丸、五苓散(胶囊、片)、普乐安胶囊(片)、癃闭舒胶囊、尪痹颗粒(片)、血脂康胶囊、消炎利胆片(颗粒、胶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膏、片)、如意金黄散、排石颗粒、内消瘰疬丸、妇科十味片、益母草膏(颗粒、胶囊、片)、妇科千金片(胶囊)、艾附暖宫丸、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胶囊、片)、更年安片、乳癖消片(胶囊、颗粒)、明目上清片、明目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鼻炎康片、藿胆丸(片、滴丸)、黄氏响声丸、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膏、酊、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胶囊)、舒筋活血丸(片)、颈舒颗粒、狗皮膏、仙灵骨葆胶囊。

13.2属于地方新增基本药物中的中成药的品种数:

指除国家基本药物102种中成药以外,按照本省、(市、区)新增基本药物中涉及的中成药的品种数。

14.是否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以下:

Y-是,N-否):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或者商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15.中医诊疗设备(台):

可参照15.1—15.9列举的设备名称填写本单位该设备的数量。

15.10其他(一千元以上)(可列举):

填写不在15.1—15.9列举的设备名称内,且价值在一千元以上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仪器、设备、器具,可另外填写设备名称及台数。

16.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以下:

Y-是,N-否):

可参照16.1—16.15列举中医疗法名称,根据本单位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填写。

16.16其他(可列举):

是指不在16.1—16.15列举中医疗法名称内,且在本单位运用的中医疗法。

1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17.1纳入儿童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儿童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17.1.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17.2纳入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

17.2.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

17.3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数。

17.3.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数。

17.4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17.4.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

17.5纳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17.5.1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

17.6健康教育次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次数。

17.6.1中医健康教育次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健康教育次数。

17.7已建健康档案份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健康档案份数

17.7.1有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档案份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档案份数

18.中成药使用情况调查表(1月—9月九个月的总和)

18.1中成药名称名称:

指中成药的通用名,从中成药数据库中选取,数据库外的中成药可自定义添加。

18.2剂型:

指中成药剂型名称,从剂型库中选取。

18.3规格:

根据中成药核价的规格填写,如10ml×10支。

18.4单位:

指中成药计价的单位,如盒、袋、瓶、支等。

18.5单价(元):

根据物价局核准的医院零售价填写。

18.6数量:

指在本调查1—9月该中成药的使用总量,以物价局核价的包装为单位计。

18.7是否为国家基本药物:

指该中成药是否为国家102种基本药物内的中成药。

18.8是否为地方新增基本药物:

指该中成药是否为地方新增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

18.9生产厂家:

指生产该中成药的生产企业的全称。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站收入纳入上一级中心的此项不填)

1.能否提供中医药服务:

是指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按照规定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乡村医生,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2.是否有中医类别医师:

是指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否有中医类别医师。

3.九月业务总收入:

指社区卫生服务站九月全部业务收入的总和。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各项指标解释与《医院会计制度》一致;营利性医疗机构与《企业会计制度》一致。

4.九月药品收入:

指九月出售药品取得的收入。

4.1中药饮片收入:

指出售中药饮片取得的收入。

4.2中成药收入:

指出售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医院制剂,下同)取得的收入。

4.3西药收入:

指出售西药取得的收入。

5.九月总诊疗人次:

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月总人次数,统计界定原则为:

①按挂号数统计,包括门诊、急诊、出诊、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人次。

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②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

5.1中医科诊疗人次:

中医科诊疗工作的人次数。

6.一周门诊处方数,九月第一周门诊处方数(含中医非药物疗法,如果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及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需拆开后分别计算)

6.1中药饮片处方数:

指中药饮片处方的总数。

每人每次就诊最多只能有一张中药饮片处方,如同时开出两张或两张以上处方的仍按一张处方计算。

6.2中成药处方数:

指中成药处方的总数。

每人每次就诊最多只能有一张中成药处方,如同时开出两张或两张以上处方的仍按一张处方计算。

6.3医非药物疗法处方数:

指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处方数,如一张处方同时开出推拿和火罐两种中医非药物疗法,按两张处方计算。

6.4西药处方数:

指西药处方的总数。

每人每次就诊最多只能有一张西药处方,如同时开出两张或两张以上处方的仍按一张处方计算。

6.5平均每张中药饮片处方费用:

指中药饮片处方总费用/中药饮片处方数。

6.6平均每张中成药处方费用:

指中成药处方总费用/中成药处方数。

6.7平均每张非药物疗法处方费用:

指非药物疗法处方总费用/非药物疗法处方数。

6.8平均每张西药处方费用:

指西药处方总费用/西药处方数。

7.医师人数:

指所有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7.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

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7.2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

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8.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

8.1医师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本年度):

本年度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

8.1.1中医类别医师培训人次:

本年度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类医师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次。

9.中药饮片品种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的中药饮片品种数。

10.中成药品种数:

指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的中成药品种数。

10.1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102种中成药的品种数:

指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中涉及的102种常用中成药的品种数,102种中成药(下同)是:

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银翘解毒丸(颗粒、片)、防风通圣丸(颗粒)、玉屏风颗粒、保济丸、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麻仁润肠丸(软胶囊)、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牛黄上清丸(胶囊、片)、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银黄颗粒(片)、板蓝根颗粒、护肝片(胶囊、颗粒)、茵栀黄颗粒(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附子理中丸(片)、香砂养胃丸(颗粒、片)、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蛇胆川贝液、橘红丸(颗粒、胶囊、片)、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养阴清肺丸、蛤蚧定喘丸、清开灵颗粒(胶囊、片、注射液)、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缩泉丸(胶囊)、补中益气丸(颗粒)、参苓白术散(丸、颗粒)、香砂六君丸、归脾丸(合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胶囊、片)、金匮肾气丸(片)、四神丸(片)、消渴丸、参麦注射液、生脉饮(颗粒、胶囊、注射液)、天王补心丸(片)、槐角丸、三七胶囊(片)、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丹参注射液、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胶囊、颗粒、滴丸)、血府逐瘀丸(胶囊)、脉络宁注射液、冠心苏合丸(胶囊、软胶囊)、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丹栀逍遥丸、逍遥丸(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片)、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丸)、三九胃泰颗粒、保和丸(颗粒、片)、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正天丸(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华佗再造丸、五苓散(胶囊、片)、普乐安胶囊(片)、癃闭舒胶囊、尪痹颗粒(片)、血脂康胶囊、消炎利胆片(颗粒、胶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膏、片)、如意金黄散、排石颗粒、内消瘰疬丸、妇科十味片、益母草膏(颗粒、胶囊、片)、妇科千金片(胶囊)、艾附暖宫丸、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胶囊、片)、更年安片、乳癖消片(胶囊、颗粒)、明目上清片、明目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鼻炎康片、藿胆丸(片、滴丸)、黄氏响声丸、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膏、酊、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胶囊)、舒筋活血丸(片)、颈舒颗粒、狗皮膏、仙灵骨葆胶囊。

10.2属于地方新增基本药物中的中成药的品种数:

指除国家基本药物102种中成药以外,按照本省、(市、区)新增基本药物中涉及的中成药的品种数。

11.是否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以下:

Y-是,N-否)指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否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或者商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12.中医诊疗设备(台):

可参照12.1-12.9列举的设备名称填写本单位该设备的数量。

12.10其他(一千元以上)(可列举):

填写不在12.1-12.9列举的设备名称内,且价值在一千元以上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仪器、设备、器具,可另外填写设备名称及台数。

13.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以下:

Y-是,N-否):

可参照13.1—13.15列举中医疗法名称,根据本单位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填写。

13.16其他(可列举):

是指不在13.1-13.15列举中医疗法名称内,且在本单位运用的中医疗法。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14.1纳入儿童健康管理的儿童人数:

指社区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