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测试.docx
《人教版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测试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屏息敛声(píng)
B.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C.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D.诘责(jié)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
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范仲淹被世人称“唐宋八大家”。
D.《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文段中作者举《红楼梦》和《资本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
A.文字语言是在手势语和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在口头语言的形式下不可能产生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的作品。
C.曹雪芹和马克思分别是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发展中的杰出代表。
D.文字语言为思想和感情变得更严密更细致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4.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雪白”“笔直”“明快”“乐观”都是形容词。
B.短语“文明习惯”“幸福指数”“凝铸信念”和“留守儿童”的结构相同。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
D.“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燕飞翔”。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B.《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C.大家都说那三个学校的领导的决策是对的。
D.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课文《三峡》节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校证》,此书只记载了南方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
C.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学者钱钟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保证济南地铁3号线顺利开通,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克服了许多困难。
B.清晨的大明湖公园里,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
C.企业努力打造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获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不二法门。
D.济南万象城于2019年9月28日正式开业,泉城市民们慕名而至地到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厨房里的隐形杀手
⑴日本近畿大学农业部研究人员发现,厨房洗手池、砧板等处很易变成微生物的窝。
调查显示,在日本,每当梅雨季节和盛夏来临,食物中毒的人数会骤增。
砧板作为高频日常必需品,清洁与否切实影响着人体健康。
⑵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医师郭宇表示,砧板中对人有害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和细菌。
适宜的温度及砧板上残留的水分和有机物,为这些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砧板上凹凸不平的刀痕,犹如无数个阴暗潮湿的“洞穴”,非常适合真菌及细菌的生存繁殖。
⑶真菌包括各种曲霉菌及念珠菌、黄曲霉菌,有时我们肉眼可见的砧板长毛或黑斑、貌似青苔,就是此类真菌。
虽然它们对大多数人无害,但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具有致病性,如肿瘤及化疗患者、糖尿病人群以及老人、儿童等,易引发这些人群患皮肤病、伤口感染及呼吸道系统疾病等。
黄曲霉素更是一级致癌物,与癌症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念珠菌很容易生长在木质材料上,如果食用了被它污染的食品,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腹泻等疾病。
而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前者常引起严重腹泻,特别是婴幼儿;沙门菌曾引起过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
⑷真菌和细菌怕失去水分,因此,平时清洗和保存砧板首先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晾干。
如果用抹布擦拭,一定要保证抹布本身的整洁卫生,否则只会越擦越脏。
同时还应注意,立在操作台上的砧板其接触部位易滋生细菌,平时不妨采取悬挂的方法。
⑸有些人认为食物细菌经高温烹制后自会消失,但有些菌类如黄曲霉毒素要在2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消除,日常烹饪的100摄氏度无法完全将其清除。
因此,除日常使用后的正常清水洗净外,还可以用适量白醋及碱水(小苏打)进行清洁。
⑹郭宇医师介绍,白醋和碱水的清洁效果要优于清水,且实验证明这样不仅能去除表面大约70%~80%的细菌,还操作简单。
周春玲还建议,最好将熟食、水果、生食的砧板分开,至少要分生食和熟食砧板。
因为生食的污染物,如蔬菜上的虫卵、肉食残留、动物血等存在砧板上,不可避免会被熟食裹挟,细菌就会直接进入人体,从而造成伤害。
⑺如果条件允许,木质砧板每3个月就应更换一次。
一般情况下,当砧板上出现过多刀痕、材质变色、表面不光滑等现象时,就需要及时更换,以免对健康造成影响。
8.下面对“真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菌经常会出现在厨房洗手池、砧板等地方,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B.因为砧板上有凹凸不平的刀痕,容易残留水分和有机物,所以适合真菌生存繁殖。
C.肿瘤及化疗患者、糖尿病人群以及老人、儿童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会因真菌引起疾病。
D.念珠菌和大肠杆菌这两种真菌都会引起腹泻疾病,而沙门菌曾引起过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用日本的研究发现引出了砧板,接着介绍存在砧板里的真菌和细菌的特点及危害,然后说明如何防止砧板出现污染。
B.用白醋和碱水来清洁砧板不仅能去除表面大约70%~80%的细菌,还操作简单。
C.选文第⑸段的内容说明了食物细菌经高温烹制后自会消失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D.题目既点出了真菌和细菌出现的地方,又突出了它们难以被人看到的特点和危害。
10.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说说日常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砧板的清洁,避免“祸从口入”。
材料: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家三口在没有不良嗜好或家庭遗传病史的情况下先后患癌,调查发现,他们是因为使用了不卫生的砧板,导致“祸从口入”。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
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
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
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
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
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
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
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
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
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11.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
“这个宝藏”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
12.比之图像,语言的优势在哪里?
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
13.在作者看来,划线句“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的观点,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三、句子默写
14.默写填空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吟》)
(4)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十九首》)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7)一位六十多岁的著名学者在博客中宣称,计划在五至八年内完成36卷的《中华史》系列丛书,他这种“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用《龟虽寿》中的诗句回答)的雄心壮志令人感动。
(8)“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之一。
如果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是一幅具有柔性美的图画,那么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一副具有刚性美的图画。
四、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鸣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捕蛇者说》
[乙]嗟夫!
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5.上面甲文中“吾尝疑乎是”的“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