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3986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章 传记 第3节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docx

走向高考新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章传记第3节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

评价类和探究类题目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中国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

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

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

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

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

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

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

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

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

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

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

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

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

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

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

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

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

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

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

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

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

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

“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

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

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

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

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5日)

相关链接

①疟疾,又称为“打摆子”。

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

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

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但是,疟原虫渐渐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药性,上世纪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②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了“金鸡纳霜”,这曾是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最有效的药物,后又找到的奎宁替代物——氯喹药物,一直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B.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就已经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随后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书中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本草纲目》明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C.本文以记叙为主,按时间顺序,用平实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人类与疟疾斗争的历史,尤其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抗疟作出了巨大贡献。

D.屠呦呦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寄寓颇深。

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后,“野之蒿”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E.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成功找到了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

[答案] DE

[解析] A“后又找到”错,“一直”扩大了范围;B.“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缺乏依据;C.“按时间顺序”“全面介绍了”错。

2.屠呦呦在研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

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②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③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④进行了几轮药物筛选和实验;⑤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⑥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⑧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3.文章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请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引用《诗经》的诗句,交代主人公名字的由来,点明了题意;②引用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本草纲目》关于青蒿药效的记载,突出古代典籍对于青蒿素的发明起到的重要启发作用;③引用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对实验过程的记载,突出表现屠呦呦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同时表现了研究发明过程的艰难。

4.屠呦呦获奖,有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内因来看:

①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物学专业,同时系统学习过中西医,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有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

②勤奋坚持。

要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细致严谨的科学素养。

③重视古籍,谦虚求教。

她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多次翻阅;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

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她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外因来看:

⑤祖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巨大的宝藏,为她的医药研究发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⑥祖国提供了研究平台,组员齐心协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我的父亲罗家伦

父亲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读书家庭。

1915年,父亲考进复旦公学中学部,国学功底很深。

1917年夏天,父亲投考北京大学。

那一年,蔡元培先生到北大上任。

1919年1月1日,父亲和北大高年级学生出版了《新潮》杂志,总编辑是傅斯年,父亲任编辑,两人写了很多关于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文章,《新潮》杂志在当时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倡导新文化运动第二种有影响的刊物。

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人都给予父亲他们极大支持。

蔡元培批准由北大经费中每月拨3000元给《新潮》,《新潮》的编辑部,就是李大钊北大图书馆的办公室。

1919年4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失利的消息传到北大,父亲和一些同学商定5月7日联合市民游行抗议。

5月3日,蔡元培校长得知北洋政府同意对山东问题做出退让,立即通知了父亲、段锡朋、傅斯年等人。

当天深夜,大家决议改在5月4日去天安门集合游行。

父亲与江绍原、张廷济一道,被各校代表推举为总代表。

5月4日那天上午,父亲站在一个长桌旁边,写好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宣言只有180字,却写得大气磅礴,极富号召力。

5月26日,父亲在《每周评论》第23期发表了题为《五四运动的精神》的短文,第一次提出了“五四运动”概念。

从此,“五四事件”被定格为“五四运动”。

1920年秋,父亲和四个北大应届毕业生得到蔡校长的推荐和企业家穆藕初基金的资助,出国留学。

在美、英、德、法等国深造了六年,父亲回国。

1928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蔡元培,让父亲任清华大学校长,那一年父亲只有31岁。

10月12日新学年开学时,校园中除了新校长外,新生中首次出现了十五名女生;原有的五十五名教授中,三十七位(包括外籍人士在内)遭到解聘,却进来了二十多位新的教授;有些系和课程被取消,中国课门数增多;本国和外籍教职员之间待遇及居住条件的差别得到改正;权力大过于教授的职员地位和人数也重新调整。

父亲说:

“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

”父亲为清华求才的苦心,从毛子水根据何基鸿(清华法学教授)转述的一个小故事中可见一斑:

“志希从北平到南开去请蒋廷黻先生。

蒋先生本不愿离开南开的。

蒋先生不答应,志希便坐着不走。

熬了一夜,蒋先生终于答应了。

父亲选拔人才,也不拘泥于分数。

除了对钱钟书的破格录取外,还有报考清华历史系的吴晗,他的数学考了0分,但中文和英文竟是两个满分。

父亲大笔一挥,将吴晗也破格录取。

1929年4月,父亲和教授会代表冯友兰联袂出席清华大学董事会议,坚持立场,对抗由外交部高级官员把持的董事会,在校中发动废除董事会的舆论。

父亲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三次向教育部提出辞呈,表示不挠的决心。

当局终于在6月下令取消基金会,改由教育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辖。

父亲在清华时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使原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0年,处于复杂政治形势下的父亲被迫辞职。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父亲对清华所做的成绩,依旧被肯定。

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导师陈寅恪先生说:

“志希在清华,把清华正式地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

1932年8月,父亲就任中央大学校长。

他到任之初,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他的主持下,中央大学迎来了建校史上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

他又力排众议,将中央大学西迁重庆,中央大学在当时是全国高校中院系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

1941年夏,筋疲力尽的父亲辞去中央大学校长的职务。

1969年12月25日,父亲离开了他热爱的这个世界。

我抚着他柔软尚温的手,生离死别,像是梦幻,却又无情地逼真!

父亲安葬在台北近郊山旁的阳明山第一公墓,四周丛林环绕,放眼远望观音山和淡水河,云边深处,便是隔海的大陆故乡。

(摘编自罗久芳《我的父亲罗家伦》,有删改)

相关链接

1.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1950年赴中国台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

(XX百科)

2.罗家伦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冯友兰、朱自清、张子高、翁文灏、华罗庚等等,多达数十人。

这些人的到校,大大强化了教授阵容。

(摘自赵映林《罗家伦于清华大学的开拓之功》)

5.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A.在这部亲情回忆录里,作者全面地展现了罗家伦不平凡的北大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运动、留学欧美、实践教育经历等,表现了他的教育理想之梦。

B.北大讲究学术自由精神的熏陶和蔡元培校长的感召长远地影响了罗家伦的信念和事业,这从他在新文化运动和政治民主方面的表现能够看得出。

C.罗家伦是一个有事业心的学者,无论是任清华校长还是中央大学校长,他都革故鼎新,创造了当时的辉煌鼎盛,但是最后他都被迫辞去了校长职务。

D.罗家伦破格录取了中文和英文满分、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和吴晗,体现了他对人才的爱惜,让他们能在清华深造,为他们以后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E.作者以丰富的积累和真挚的感情写出了关于父亲的回忆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敬仰和怀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答案] AE

[解析] B项,“在新文化运动和政治民主方面”不够全面,还包括当校长的教育经历。

C项,原文只是说“中央大学迎来了建校史上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而清华“辉煌鼎盛”依据不足。

D项,原文只说了吴晗的数学0分而中文和英文满分,至于钱钟书的成绩,文中未具体说。

6.罗家伦在清华大学任职只有两年,却被称为有开拓之功,请结合材料简述他为清华做出了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革故鼎新,勇于改革。

他苦心求才,裁汰冗员,提高待遇;裁并学系,增加中国课程;招收女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②废除外交部高级官员把持的董事会,使清华改归教育部;整顿基金,解决了清华教育经费由不懂教育的外交部官僚控制的问题。

③促成了国立清华大学的体制转变,原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

7.罗家伦除在清华做出了巨大成就外,在其他方面,他还有哪些突出贡献?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倡导新文化运动方面:

他与傅斯年创办的《新潮》杂志,使之成为当时继《新青年》后倡导新文化运动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②政治民主方面:

他起草了“五四宣言”,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五四运动”的命名人。

③教育改革方面:

他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十年重建,创造了中央大学的黄金时代。

8.罗家伦认为“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并做到言行一致。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

罗家伦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大学办得好坏,要看教师的水平,选拔好的教授是校长的首要任务。

具体表现在:

①吐故纳新,重聘教授。

为了提高清华的教授水准,重新选聘教授,充实新鲜血液。

②公平待人,提高教授待遇。

本国和外籍教职员之间待遇及居住条件的差别得到改正,权力大过于教授的职员地位和人数也重新调整。

③唯才是举,苦心求才。

坚持学术和人格上的高标准,他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冯友兰、张子高等,增强了清华大学教授阵容;一些名教授如蒋廷黻,是罗家伦亲自请来的。

(一)(2016·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复礼:

耄耋大师赤子情

刘伟忠

陈复礼先生是著名的世界摄影大师,与吴印成先生、郎静山先生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

陈老今年97岁高龄,从事摄影长达六十多年。

他的摄影艺术成就得到了海内外文艺界的广泛认可,饮誉无数。

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专门召开陈复礼摄影艺术研讨会。

“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

那一年,陈复礼80岁。

1916年7月20日,陈复礼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

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左传》等诸多古籍经典。

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

之后遭逢战乱,“过番”①东南亚,泰国求亲,越南靠友,后又辗转老挝、柬埔寨。

直至中年移居香港,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陈复礼回忆说:

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后来在一本法国杂志上看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

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

“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

”这是原广东省委书记王匡对陈复礼的评价。

王匡认为,正如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中渗透着画意一样,陈复礼的镜头下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

他将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摄影,在黑白摄影中,运用单色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

在风光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陈老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照片中。

他的许多摄影作品,还以著名诗词或化用诗词来命名。

这个时候,“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

高扬着“中国气派”的旗帜,沿着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阔步向前,陈复礼收获了他的另一大发明——“影画合璧”。

所谓影画合璧,在兼具中国画意、书法、诗词、篆刻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融合,成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

陈复礼先后与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启功、古元、范曾、黄胄、李苦禅、黄永玉、程十发等20多位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

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故去,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珍贵。

在早期作品中,陈复礼通过摄影镜头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也寄托着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

他的代表作之一《战争与和平》,以铁丝网中的鸽子为主角,配以布满乌云的天空背景。

其子陈惊雄说:

“这与父亲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

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他背井离乡,日本侵入泰国迫使他辗转越南,在越南又赶上越法之战,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的对和平的热爱尤其强烈。

在改革开放之前,陈复礼的作品以拍摄祖国的名山大川为主,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

改革开放后,陈复礼的作品开始捕捉时代的脉搏,记录社会的变迁,渗透了浓厚的时代色彩。

如果说风光摄影着重体现了陈复礼追求的“美”,那么一系列写实性较强的作品则体现了“真”和“善”。

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丑恶社会现象,陈复礼也没有规避,他以镜头为武器,或夸张、或映射,进行犀利的批判。

历尽沧桑的一代大师,如今终于可以静享天伦,颐养天年。

但陈复礼先生对摄影艺术界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发酵,就在2011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他的两幅作品(《喜雨》《朝晖颂》作为中国艺术精品亮相,引起了海内外摄影艺术界的关注。

作为当代摄影中国气派的代表者,陈老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

[注]①过番:

旧时闽南人称到南洋谋生。

相关链接

①潮汕一向有艺术之乡的美誉。

自小耳濡目染,受影响非常大。

举一个例,潮汕的屋脊,那些画,门口的那些画,尽管是农民的画、工匠的画,但都有一定的艺术造就。

我自小看这些,深深理解潮汕乡土文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自自然然,不知不觉跟着这条路走。

(陈复礼《我的艺术之路》)

②经过一千多年来历代中国画家的刻意经营,在山水和风景创作方面,已发展到了高深的境界。

从事风景摄影,而不考虑到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将是莫大的损失。

(陈复礼《论中国画意与风景摄影》)

③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讲:

“诗人的使命是爱,爱自己国家,爱自己的人民。

”陈复礼先生用他六十年的影艺生涯倾诉着一位艺术家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用他的无数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他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摘自赵阳在“陈复礼摄影艺术

六十年座谈会”上的致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陈复礼是著名的摄影大师,与吴印成、郎静山齐名,他们涉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