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3940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石灰浆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B.“熔喷布”可制作N95型等口罩,生产“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纯净物

C.“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磺,“硝”指的是硝酸

D.碘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可抗人体老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灰浆能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A正确;

B.生产“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混合物,B错误;

C.“硝”指的是硝酸钾,C错误;

D.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可预防人体碘缺乏症,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B.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C.18gD2O和H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9NA

D.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个数为0.5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c(OH-)=0.1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溶液中c(H+)=10-13mol/L。

H+是由水电离产生,由于溶液的体积是1L,所以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10-13NA,A错误;

B.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会产生2molNO2,但NO2会又有一部分发生反应转化为N2O4,因此最后得到的气体分子数目小于2NA,B错误;

C.极端法求解。

18g物质若全部是D2O,其物质的量是0.9mol,由于在1个D2O中含有10个中子,则0.9mol中含有中子数为9NA;若18g全为H2O,其物质的量是1mol,1个H2O中含有8个中子,则1molH2O中含有8NA,故18gD2O和H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小于9NA,C错误;

D.在石墨的层状结构中,一个C原子形成3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中含6个这种C原子,因此其中含有的C原子数为6×

=2,12g石墨烯含有1molC原子,则其中含有的六元环个数为0.5NA,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氦、铷、铯”等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

B.锂原子的2s与5s轨道皆为球形分布

C.Co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D.钠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大于镁元素的第二电离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变化时所发射或吸收的一系列波长的光所组成的光谱,每一种原子的光谱都不同,用原子光谱可以研究原子结构,A正确;

B.无论是哪一个能层,只要是s能级,原子轨道都是球形分布,B正确;

C.Co是27号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d74s2,Co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变为Co2+,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7,C错误;

D.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失去这个电子后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再失去比较难,所以第二电离能较大;而Mg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失去第二个电子后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Na的第二电离能大于镁元素的第二电离能,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溴乙烷的电子式:

B.1,3-丁二烯的分子式:

C4H6

C.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与C原子形成1对电子后,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溴乙烷的电子式为:

,A错误;

B.烷烃分子式通式是CnH2n+2,二烯烃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因此比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少结合四个H原子,分子式通式为CnH2n-2,故1,3-丁二烯的分子式:

C4H6,B正确;

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错误;

D.邻羟基苯甲酸是羟基与羧基在苯环相邻的两个C原子上,结构简式是

,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三角形结构

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

C.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D.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NO3-和CO32-原子数为4,价电子数为24,互为等电子体,中心原子是sp2杂化,所以均为平面三角形结构,A正确;

B.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的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形成的是分子间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的其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B错误;

C.C2H2分子中2个碳原子之间形成的是碳碳三键,每个C原子与H原子形成共价单键,所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3∶2,C错误;

D.一般地,含氧酸的酸性、氧化性随中心原子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大,但含氯元素的含氧酸的氧化性特殊,含氯元素的含氧酸的氧化性最强的是次氯酸,最弱的是高氯酸,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

B

室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A和NaB溶液的pH

Na2A溶液的pH较大

酸性:

H2A

C

将0.1mol/L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D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能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不一定是SiO32-,也可能是AlO2-,A错误;

B.室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A和NaB溶液的pH,结果Na2A溶液的pH较大,说明A2-水解程度大,因此酸性HB>HA-,不能证明酸性H2A

C.将0.1mol/L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形成Mg(OH)2白色沉淀,达到Mg(OH)2沉淀溶解平衡,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蓝色,说明Mg(OH)2溶解电离产生的OH-与Cu2+结合形成了Cu(OH)2蓝色沉淀,因此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C正确;

D.NO3-、H+起硝酸的作用,具有强的氧化性,会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因此向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变为红色,不能证明Fe(NO3)2样品是否氧化变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重铬酸钾溶液滴定草酸:

Cr2O72-+14H++3C2O42-=2Cr3++6CO2↑+7H2O

B.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

Ba2++2OH-+2H++SO42-=BaSO4↓+2H2O

C.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a2++CO2+H2O=CaCO3↓+2H+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

Ca2++ClO-+SO2+H2O=CaSO3↓+2HClO

【答案】B

【解析】

【详解】A.草酸难电离,应该用化学式表示,A错误;

B.符合反应事实,遵循电荷守恒、原子守恒,B正确;

C.酸性HCl>H2CO3,所以不能发生上述反应,C错误;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Ca2++ClO-+SO2+H2O=CaSO4↓+2H++Cl-,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洗发水是否合格,需要检测二噁烷

含量。

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氯代物有4种B.与

同系物

C.所含官能团为醚键D.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噁烷分子中只含有一种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只有1种,A错误;

B.二噁烷与环氧乙烷结构不相似,因此不能互为同系物,B错误;

C.O原子与烃基C原子连接,因此所含官能团为醚键,C正确;

D.由于含有饱和C原子,饱和C原子与其连接的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结构,因此不可能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分别是元素W、X、Y、Z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

常温,0.1mol/Lt溶液与0.1mol/Lu溶液的pH均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

Z>Y>X,原子半径:

X

B.Y、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C.s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v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图中物质转化关系及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0.1mol/Lt溶液与0.1mol/Lu溶液的pH均为1,v为NH3,p为Cl2,u为HCl,q为H2,m为N2,n为O2,r为NO,s为NO2,t为HNO3,p、s分别为黄绿色、红棕色;又p、q、m、n分别是元素W、X、Y、Z的气体单质,则X为H,Y为N,Z为O,W为Cl,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N,Z为O,W为Cl。

A.元素的非金属性:

Z>Y>X,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

X

B.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硝酸、高氯酸,二者均为强酸,但Y、W的氧化物不一定是最高价氧化物,因此其对应的酸不一定是强酸,如HNO2是弱酸,B错误;

C.s为NO2,NO2溶于水,发生化学反应:

3NO2+H2O=2HNO3+NO,在这个反应在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错误;

D.v为NH3,在NH3分子中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三个成单电子分别与3个H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因此NH3的电子式为

,D错误;

故合理选项

A。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

PH3<NH3<H2O

B.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8个六元环

C.硬度由大到小: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NaCl>NaBr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由于H2O、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而且氢键H2O>NH3,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因此物质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PH3

B.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原子与周围4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这种结构向空间扩展就形成了立体网状结构,C原子所连接形成的最小环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B错误;

C.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共价键的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结合的就越牢固,物质的硬度就越大,由于共价键的键长C-C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正确;

D.NaF、NaCl、NaBr都是离子晶体,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由于离子带有的电荷数目相同,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就越强,晶体的晶格能就越大,由于离子半径F-

NaF>NaCl>NaBr,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

2X(g)

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

C.M点的正反应速率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X,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所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所以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根据图象判断参加反应的X的量的多少,反应的X越多,放热越多;

B.根据图中X的浓度变化求出Y的浓度变化,再求反应速率;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根据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所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进行到M点X的转化率较低,由于正向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少,A错误;

B.T2下,在0~t1时间内,X的浓度变化为:

c(X)=(a-b)mol/L,则Y的浓度变化为c(Y)=

c(X)=

mol/L,v(Y)=

mol/(L·min),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温度为T1时反应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少,则温度是T1>T2;M点温度高于N点温度,且N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N点的逆反应速率小于N点的正反应速率,因此M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C错误;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达到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压强增大,增大压强平衡正移,则X的转化率增大,所以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图象问题、平衡有关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等,根据图象判断反应为放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注意把握图象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B.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C.

互为同系物

D.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1种一氯代烃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含有3个C原子的烷基有正丙基、异丙基两种,在甲苯苯环上有3种位置的H原子,即分别处于甲基的邻位、间位、对位位置上,所以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同分异构体有2×3=6种,A正确;

B.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戊烷,B错误;

C.

的环上有碳碳双键,是环烯烃;

是环烷烃,二者不是同系物,C错误;

D.CH3CH2CH2CH3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光照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2种一氯代烃,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3.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2molY发生反应:

X(g)+2Y(g)

m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5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B.m=3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

2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A正确;

B.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5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m=3,B正确;

C.设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X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amol,

X(g)+2Y(g)

3Z(g),

开始(mol)120

转化(mol)a2a3a

平衡(mol)(1-a)(2-2a)3a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其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即(1-a):

(2-2a):

3a=30%:

60%:

10%,所以a=0.1,则参加反应的△n(X)=0.1mol、△n(Y)=0.2mol,则X的转化率=

×100%=10%,Y的转化率=

×100%=10%,所以X和Y的转化率之比为1:

1,C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X、Y的计量数之比来投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投入Z后,设Z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3bmol,

X(g)+2Y(g)

3Z(g)

第一次平衡(mol):

0.91.80.3

加入5molZ:

0.91.85.3

转化:

b2b3b

第二次平衡(mol):

(0.9+b)(1.8+2b)(5.3-3b)

各物质含量不变,所以(0.9+b):

(1.8+2b):

(5.3-3b)=30%:

60%:

10%=3:

6:

1,

b=1.5,n(Z)=(5.3-3×1.5)mol=0.8mol,Z的物质的量浓度=

=0.4mol/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4.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醚键四种官能团,A正确;

B.该物质含有羧基,可以与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以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二者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

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可以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正确;

D.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原理不同,D错误;

因此合理选项是D。

15.全钒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池,不同价态的含钒离子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酸性电解液储罐中。

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右槽中的电极反应为:

V2+-e-=V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电解液中n(H+)的变化量为2mol

B.充电时,阴极电解液pH升高

C.放电时,右槽发生氧化反应

D.放电时,左槽的电极反应式:

VO2++2H++e-=VO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VO2++H2O-e-=VO2++2H+,每转移1mol电子,电解液中n(H+)的变化量为2mol,A正确;

B.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V3++e-=V2+,阳离子H+向阴极移动,因此溶液的pH会降低,B错误;

C.放电时,右槽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

D.放电时,左槽的电极为负极,发生的反应式:

VO2++2H++e-=VO2++H2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6.常温下,Ka(HCOOH)=1.77×10-4,Ka(CH3COOH)=1.75×10-5,Kb(NH3·H2O)=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L的HCOONa和NH4Cl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前者小于后者

B.0.2mol/LHCOOH与0.1mol/LNaOH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HCOO−)+c(OH−)=c(HCOOH)+c(H+)

C.0.2mol/LCH3COONa溶液与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到的溶液中(pH<7):

c(Cl−)>c(CH3COO−)>c(CH3COOH)>c(H+)

D.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前者小于后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离子水解程度越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其离子水解程度:

NH4+>HCOO-,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所以得出c(HCOO-)+c(OH-)=c(Na+)+c(H+)=0.1mol/L+c(H+)、c(NH4+)+c(H+)=c(Cl-)+c(OH-)=0.1mol/L+c(OH-),水解程度NH4+>HCOO-,所以前者c(H+)大于后者c(OH-),所以浓度均为0.1mol/L的HCOONa和NH4Cl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前者大于后者,A错误;

B.0.2mol/LHCOOH与0.1mol/LNaOH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

NaOH+HCOOH=HCOONa+H2O,根据反应关系可知溶液中为HCOONa与HCOOH等物质的量混合,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c(HCOO−)+c(HCOOH)=2c(Na+);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HCOO−)+c(OH−),将两个式子整理可得c(HCOO−)+2c(OH−)=c(HCOOH)+2c(H+),B错误;

C.0.2mol/LCH3COONa溶液与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发生反应:

CH3COONa+HCl=CH3COOH+NaCl,反应后成分为CH3COONa、CH3COOH、NaCl按1:

1:

1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所得到的溶液中(pH<7),说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所以c(CH3COO−)>c(CH3COOH),CH3COOH电离消耗,Cl-不发生变化,则c(Cl−)>c(CH3COOH),CH3COOH是弱酸,电离产生的H+浓度很小,故c(CH3COOH)>c(H+),因此溶液中微粒浓度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c(CH3COO−)>c(Cl−)>c(CH3COOH)>c(H+),C错误;

D.pH相同的HCOOH和CH3COOH,浓度:

c(HCOOH)

故合理选项是D。

17.根据物质结构的有关性质和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基态镁原子核外电子有___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

(2)丙烯腈(CH2=CH-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H、C、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配合物[Cu(CH3CN)4]BF4[四氟硼酸四(乙腈)合铜(I)]是有机合成中常见催化剂。

该配合物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是____________(各举1例)。

(4)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密度为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pm。

【答案】

(1).

(2).12(3).sp2、sp(4).N>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