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3420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docx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兰亭集序》公开课优秀教案】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3、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

4、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

教学重难点:

依托于文言语言的学习,并进而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寄托的的生命感悟,并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赏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环节:

[课前预习]

1、运用字、词典,疏通全文,读准句子,尝试口译全文,标清难以理解的字词(读一读、译一译、标一标)

2、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晋代的思想潮流,把握文章感情(查一查,找一找)

3、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写写自己的人生观(想一想,写一写)

[课堂流程]

一、赏帖悟性

1、字如其人

说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多人想到这是部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一行书”,观书贴,悟性情。

(1)字的特点:

古雅秀美,潇洒自然

古人常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雅”

(2)字如其人

王羲之的“雅”:

出身名门[其伯父为东晋元勋王导“旧时王谢堂前燕”(王导.谢安)其父王旷.官至淮南太守]又少有美誉,自然兴起名士之雅。

(羲之简介)

2、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无丝竹管弦之盛/世殊事异/取舍万殊(归类记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称推求)

▲向之所欣/及其所之既倦

目怀/人之相2.解释下列句子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省略主语)▲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省略介词)

二、赏景识趣

主题:

文如其人——王羲之的“雅”在写景中的体现

(1)自由朗读前两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a辰雅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天高气爽,玉宇澄清)

△惠风和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

b景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比较:

①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上中写道: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为写暮春江南风光,二者有何不同?

(丘迟文中是姹紫嫣红,争奇半妍的香艳之美;而本文却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而已,只素淡而已....

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白诗是明艳之美)

c人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牧诗“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见注释①)

d事雅

△修禊事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2)辰雅、景雅、人雅、事雅换得作者如何心境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悟——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其中,往往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游:

在水中为游,人自由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

骋:

驰骋,自由的联想、想象,因而可突破时空局限

b小结:

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

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的感召下抒发的情怀,这就是山水诗的兴起,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是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

从他们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了,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精心打造的精神或理想的标尺,如同“田园”一样,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累了时候,它成了皈依。

成了“诗意的栖居”

(3)这种感情浓缩成一句话“信可乐也”

南朝诗人谢灵运说: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兰亭之会,四者并具,怎不可乐?

△信,的确、确实

△“也”为什么不用“矣”?

“也”语气平缓,“矣”语气激越,这同样是作者的淡泊宁静,清新雅致的人品、文风的体现。

三.情感初探

1.启疑:

“乐”是不是在全文中一以贯之呢?

学生找“痛”与“悲”字

2、“痛”、“悲”

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认为:

《兰亭集序》“高高兴兴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有道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情境不合,如何认识。

a痛:

(1)“痛”在何处?

人老、事迁、景陈、寿短→岂不痛哉?

(2)“痛”指什么?

不是痛苦,痛伤,而是痛惜

b悲:

(1)为什么会有“悲夫”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

△“今之视昔”→“每览昔人?

?

不能喻之于怀”说明我与古人同悲(同悲“死”与“生”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说明:

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前人文章一样

(2)“悲”与“痛”的比较

不同,“痛”是个体之痛,自痛、自悼、自怜,而“悲”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已悲人的,更加深刻。

(3)小结: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进行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的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是一致的,王羲之正道出了“千古同悲”,才能深深打动我们(“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亦将有感于斯文”)

昔人、自我、后人→千古同悲

(4)悲不是悲苦、悲痛,而是悲叹

四.深度探究

△关于本文的写作主旨,有下列不同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a、篇中从可乐处说到可悲,着眼生死二字,有深意存焉。

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喻别人一些零星言论或意见),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泥土塑的偶像),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步(国运)败移。

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b、玩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生死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乃旷达一流。

或以右军非把生死看不破,为当时清谈误国者箴。

看来文中原无此意,就文论文,不必深求。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死生亦大矣”这是文章中心,言下之意是生、死是大事,要正确地认识死与生,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是政治极为严酷的时代,杀伐严重,社会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混同生死,及时行乐),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

感想?

对待生死(生命)的态度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

古今中外的哲人对此都做出了探索。

下面列举出几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

或者,你还有什么别的看法?

a积善行德,死后升入天堂。

(基督教)

b吃斋念佛,死后上西天极乐世界。

(佛教)

c追求长生不死,崇尚无为(道家)

d追求不朽,有所作为(立德立功立言)(儒家)

e把握好今天,诗意地栖居(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

f及时行乐,潇洒走一回(享乐主义)

g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h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i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羲之,我想对你说?

?

[悲叹不等于悲观。

历史上对生命对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五.收束全课

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感慨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这人生之乐便是开头的兰亭雅集,那是形象化的表现。

也正因此,作者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混浊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生长河中溅起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论老之将至》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

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六、总结延展

1、整理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

3、读一读有关对生命认识的作品

【篇二:

《兰亭集序》优秀教案】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

其实,作为入选教材的文章,它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

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的确值得探讨研究。

笔者以“文言相融相生”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另辟一条文言教学蹊径。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

(“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

(“因文悟言”)

3.了解课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

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兰亭集序》可谓“文质双绝”。

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审读课题

提问:

“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

(或问:

这是一种什么文体?

从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

明确:

“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c故列叙时人。

(掌握“序”这种文体、书序与赠序的区别;为下文“兰亭集会”展开铺垫。

(三)朗读课文,研习文本

1.朗读课文,提问:

《兰亭集序》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

明确:

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

2.文中作者是如何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的?

(或者问:

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

作者的情感变化有一个由乐到痛再到悲的过程。

作品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

接下来具体研读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三种不同情感的。

(1)第一部分

①提问:

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

何以见得?

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确:

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师生共同研习如下:

良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

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

“会稽山阴”即浙江绍兴,兰亭在绍兴兰渚山,据说勾践曾经在那里种过兰花。

乐事:

“修禊事也”。

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但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提问:

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

明确:

孟—仲—暮。

人物: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重点落实“咸”字。

美景: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解释词语并板书,重点落实研习“修竹”“清流”。

明确: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

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②赏析:

“引以为流觞曲水?

?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

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

流觞曲水(把盛着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贤士纷纷临流赋诗。

虽无丝竹管弦之乐,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补充“滥觞”一词:

江河发源处水浅,仅能浮起酒杯。

后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③出示“流觞曲水”图片:

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作一段宴会场景描写,然后与原文比较,从中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文化意味。

明确:

看到这幅图,我们仿佛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那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他们的聚会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还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汇集此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惠风”: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只有春风才算得上惠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要求学生翻译此句,并分析“俯”“仰”所指,同时体会这两个骈散结合的句子。

小结:

有人说,自然是心灵的风景。

的确,自然是人的心灵的外化,诗人和艺术家笔下的风景,往往不是纯粹的客观外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和艺术家心情的情致化之景,是主客观交融的产物。

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都特别强调天人合一。

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了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了人的精神品格。

(2)第二部分

人们常说“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在、酣畅淋漓。

为什么这一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

①提问:

接下来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明确:

“痛”。

那么是痛心、痛惜还是悲痛?

先不忙回答,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

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②提问: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

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施展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明确:

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

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有的人归隐山林。

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的: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

”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

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

“不知老之将至。

③重点研习以下语句,深度明确作者的“痛”是什么。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又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

”:

况且人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是长还是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

自然是自在、自足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

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尽,而且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

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

——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3)第三部分

前面两部分分别讲到了“乐”和“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转变呢?

请一位学生朗诵,师生一起感受作者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①理清这部分思路。

明确:

首先,作者陈述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抒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随后作者发出“后之视今”的感叹,最后交代了作品的成因,总结全文。

②提问:

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是不是真的“悲”呢?

重点研习下面几句:

“每览”一句:

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符契那样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一死生”和“齐彭殇”句:

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什么看做一样”的意思。

“彭祖”传说活到了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做长寿的代名词。

“后之视今”句:

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教师总结:

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

魏晋时代,由于社会黑暗,现实残酷,人们便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

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致消极悲观,反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无。

虽然王羲之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的,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

(四)总结

“在山阴道上走,如在画中游”。

读罢《兰亭集序》,我们脑中浮现出绿树掩映的群山、修长挺拔的翠竹,还有那清澈急流的溪水。

难怪有人说,欣赏《兰亭集序》一文,亦如欣赏其书法作品一样:

夏饮甘泉,神清气爽;秋日登高,天晴气朗;严冬围炉,温暖如春。

【篇三: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

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作者是谁?

王羲之(请一位同学板书作者:

王羲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了书序《兰亭集序》。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

那么这篇作品的文学内蕴如何呢?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探究一下。

二、课堂检测:

重点字词句(小组竞赛形式)

1、重点实词

2、虚词

3、句式

4、翻译

三、(听录音)或全班朗读。

注意朗读节奏,把握感情。

(纠正读音)

四、整体感知

1、全文共可分为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明确:

乐——痛——悲(板书)

【过渡】: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2、思考:

为何而乐?

为何而痛?

为何而悲?

五、研习文本

(一)研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在这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

(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

明确: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赏心

【过渡】:

第一段主要是记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俗话说:

“好花

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面对即将散去的宴会,王羲之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心情一下子转入痛中来。

(二)研习第二段

1、请同学们在第二段中找出能体现作者“痛”的语句来体会作者内心的痛。

(学生找谈感受老师点拨)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短暂

欣之所遇,快然自足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欲望永不能满足(世事无常)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世事变化之快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终归于毁灭。

明确:

痛——————生命短暂,世事无常(板书)

【过渡】:

作者由兰亭盛会的乐转入到人生的短暂,世事的无常之“痛”中来。

是不是只有王羲之一人有“死生亦大矣”的痛惜呢?

看看第三段,找出相关的语句思考这一问题。

1、学生朗诵第四自然段。

2、思考:

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明确: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介绍背景: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

(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

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

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3、思考:

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

昔人

时人同痛“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后人

六、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

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

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结束语: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

王羲之虽然逝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

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

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七、作业:

课外思考拓展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

”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已经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悟?

人生苦短,人之共叹。

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

苏轼:

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

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

毛泽东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板书设计】

乐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附: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

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

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

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

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