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3419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docx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集体备课教案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

(2)理解:

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3)通过了解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

(4)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

(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

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书画同源)

教学

准备

教材、教案、试卷等。

教学

过程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

导入新课: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

这一刻,全世界数十亿双眼睛聚焦于北京“鸟巢”;这一刻,世界感受着美丽的“文化中国”。

在开幕式演出“文字”一章中,表现活字印刷术的字模神奇地变换着图案的情景令人过目难忘。

画卷中央,展现一幅立体的古画“孔子周游列国图”。

当“孔子周游列国图”神奇般变为“活字印刷版”后,由896个演员操控的896个字模开始快速变换,渐次推出三个“和”字,既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和为贵”理念。

在表现“长城”这一元素时,字模顶端突然桃花绽放,漫卷整个“长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这一章的表演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汉字的魅力。

中国的汉字和印刷术是如何发展的呢?

由此导入新课。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

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

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一脉相承,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

古书上说:

“古者无文字。

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实际上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是一种用来记事的方法。

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

不过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至商朝,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为什么说到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因为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

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

甲骨文:

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

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

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我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

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

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

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

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

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

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

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金文:

金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篆书:

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其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

唐李阳冰、五代徐锴与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在汉文字发展史上,篆书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

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3、文字演变的趋势:

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

隶书盛行于汉代。

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

楷书盛行于隋唐。

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

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4、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书法的几种主要书体:

楷书 特点: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

①始于东汉。

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

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代表人物:

 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 特点:

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发展: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人物: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  特点: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发展:

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代表作: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元朝赵孟頫的《行书十札卷》、明朝文征明的《离骚》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过渡: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

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彩陶画、岩画、壁画和地画。

其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画是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仰韶文化是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而得名的。

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地域东到豫东,西至甘、青接壤地区,南达鄂西北,北抵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

而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仰韶文化的先民善于制作彩绘的陶器。

1978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出土了一件陶缸。

其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是彩绘《鹳鱼石斧图》。

这幅《鹳鱼石斧图》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

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

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

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代表作有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隋唐五代时期:

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糅合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

代表作有:

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

6、两宋时期:

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绘画成为商品。

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宫廷画院:

五代时期,蜀地绘画空前兴盛,后主孟昶创立了翰林图画院,我国历史上的画院正式诞生了。

画院除为皇帝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皇家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

自北宋开始,宫廷画院承担了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两种功能。

宋微宗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画学,这是中国历史是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

其录用考试的标准发展了“师法自然”艺术主张,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又强调立意构思,多摘取诗句为题目。

南宋偏安江南,集中了北宋画家,恢复翰林图画院,又一次掀起了宫廷绘画的高潮。

同时,辽金为政法需要也设立了画院,培养自己的美术人才。

五代、两宋是古代画院正式形成和发展时期,画院体制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

这与五代、两宋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美术与美术发展重要的政治作用,大力的支持和推动美术与美术发展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7、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等。

三、京剧的出现

1、古代戏曲的起源:

(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的生活。

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在采集或出猎以前,要进行跳舞、欢歌的祈祷活动,以求成功。

原始社会的仪式性歌舞因为要用人来装扮野兽或其他事物,便为后世人们装扮故事中的人物提供了借鉴。

仪式性歌舞到后来发展为各种既娱神又娱人的节日民俗,成为一种歌舞传统。

以后,宫廷和民间还有各种祭祀神灵、驱除瘟神的仪式,大家载歌载舞,活动中还需要装扮人物。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xue)为业的艺人,即优伶。

优伶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演员。

关于“优伶”,有这样的说法,据说,滑稽戏为中国戏曲的表演提供了重要基础。

滑稽戏最早是由“优”发展来的。

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

战国时期,楚庄王手下有一个叫优孟的人,善于讽刺。

宰相孙叔敖颇器重他。

孙叔敖病危时,嘱咐他的儿子日后穷困可找优孟帮忙。

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果然穷得以打柴为生。

优孟得知后,穿戴起孙叔敖的衣冠,用一年的时间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装扮得十分相像。

楚庄王以为孙叔敖复活,立即请他做宰相。

优孟却说:

像孙叔敖那样出色的宰相死后他儿子都只能以打柴为生,做宰相有什么意思呢?

然后唱了一首歌,讽刺做贪官要受罪,做清官要受穷。

楚庄王听后,感到对不起孙叔敖。

立即招来其子,赐予土地和奴仆。

于是,人们就把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的国王贵族弄臣称为优。

(3)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

元代的戏曲形式称为元杂剧。

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是关汉卿和《窦娥冤》。

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4)明代时,出现昆曲。

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些民间小唱,曲调悠扬婉转,后来经著名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的优点,又借鉴了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腔进行了改革,创造出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腔,就是号称“水磨腔”的昆曲。

昆曲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汤显祖和《牡丹亭》。

元代的杂剧和宋元南戏的产生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

2、京剧的出现:

(1)形成: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

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

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

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

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

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同光十三绝”是指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

当时一画家叫沈蓉圃,他参照了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把这十三位前辈画在一幅画面上,挂在北京前门廊房头条东口听诚一斋店铺里,很引人注意,所以流传很广,成为重要的戏曲史料。

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

画中绘老生4人:

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

武生1人:

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

小生1人:

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

旦角4人:

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

老旦1人:

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

丑角2人:

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3、其他戏种:

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板书

设计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的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

2、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

3、文字演变的趋势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京剧的出现

1、古代戏曲的起源

2、京剧的出现

教学

反思

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

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