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321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x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

应急处理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9~4.9m,基坑西侧紧邻二期待开发地块,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其余区域基坑安全行等级为二级。

采用搅拌桩作为止水桩,直径为800mm,桩长为22m、20m、18.5mm及18m;直径为600mm,桩长为9m,搅拌桩采用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浆的水灰比可选用0.5~0.60,水泥掺入量≥15%,对应每延米桩身水泥掺入量约为70kg(直径为600),110kg(直径为800),桩体强度为1.2MPa。

本工程直径为800mm搅拌桩总桩数为1139根;直径为600mm搅拌桩总桩数为1737根。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分为负一层及负二层,基坑支护施工存在一定难度,为了避免施工中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规范要求特编此方案。

2、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是针对工程范围内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作出应急快速反应,实施抢救措施,尽力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和对财产造成的损失。

最大限度地控制局面,减少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本工程中,为防止基坑支护、水泥土搅拌桩和基坑排水出现险情,应急方案如下:

2.1事故预防措施

(1)开挖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或引发的事故应预先制定抢救方案,加强对基坑的观测,如出现异常情况,观测次数增加。

(2)如出现危险区域,应划定危险区域,并设置醒目标识,安排人员转移。

如坡面不能稳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合理组织卸掉坡顶堆载,坡面组织有效支撑,防止坡面破坏扩大。

(4)锚杆、土钉尚未凝固前,不得开挖土方。

(5)当坡顶部分地段的土质情况不好时(如坡顶附近有近期挖沟且回填不密实的松动土层),采用通过锚杆设置地面拉筋的办法进行固定。

(6)当发现坡面位移较大时,现场应设专人24小时不间断的注意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7)调查相邻基坑施工情况;

(8)了解本地区类似场地已经发生过的事故经验、教训,做好事故的防范;

(9)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地面荷载,施工时不乱加荷载;

(10)对基坑周边的地上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道路工程等进行监测,采取预防保护措施;

(11)基坑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气候、降雨、地震、降温等预报,以便做好相应防灾准备。

2..2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2.2.1水泥土搅拌桩漏水

水泥土搅拌桩是利用专门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水泥、石灰等)浆液或粉体与软土强制搅拌,使软土和固化剂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而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及一定强度的柱体。

搅拌桩具有施工用料少、加固深度大、应用形式灵活等优点,同时对施工操作要求严格。

如果地层条件复杂,如存在地下空洞或土中含有木桩、砖石等更容易造成搅拌桩蜂窝、孔洞和桩间叉缝,从而导致搅拌桩止水帷幕漏水。

针对以上情况的处理措施为:

土方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搅拌桩漏水应立即封堵,防止坑外土体因失水而沉降以及基坑底积水影响坑内作业和土方外运。

首先找到漏水的具体位置,若因搅拌桩分叉造成的,可向桩间狭长间隙填塞编织袋、破布或旧棉絮,配合水泥粉、水玻璃堵漏;若是因为施工时搅拌头提升过快或是遇流水流沙造成断桩而涌水,此时动水压力较大,可先在涌漏处外侧打入钢筋或钢管,并向其内侧投入砂包,再利用水泥粉、水玻璃、破布等进行封堵。

搅拌桩越往下施工越容易分叉。

小范围的漏水可采取上述措施临时处理,但是当漏水通水点较多,以上措施已不足以保证基坑安全时,应在搅拌桩帷幕外侧漏水点以下深度搭接施工旋喷桩。

2、钻孔涌水

在当前的基坑支护结构造型中,锚杆和土钉被广泛利用。

然而,施工土钉和锚杆时都会钻穿止水帷幕。

地下状况隐蔽,一些局部复杂情况勘察报告未必都能揭露。

如果锚杆和土钉布设位置含有局部滞水会沿着钻孔涌向坑内而造成钻孔涌水事故。

针对以上情况的处理措施为:

钻孔涌水时水量大、水流急,由于后侧存在较大空洞,搅拌桩施工时水泥浆被稀释未能形成桩体,加上水压力大,直接采取填塞方式通常达不到阻水的目的。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双液注浆引水堵漏法”。

其思路是先改变出水路径,减少孔口压力后再进行填塞封堵。

①孔径较少,可截取两段长约1.5m的Φ20PVC管,末端绑在一起放入涌水孔内,然后用水泥袋、编织袋或破布填塞PVC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必要时添加水泥粉和水玻璃。

由于涌水自PVC管导出,孔口压力大大减少,封孔也容易得多。

待水泥初凝再进行双液注浆彻底封堵,向其中一根PVC管注入水泥浆,向另一根注入水玻璃。

②孔径较大,或者钻孔被流水冲刷变大,堵漏工作可分两步进行:

首先在涌水孔中放置一截大直径引水管(橡胶管、PVC管均可),先封堵引水管外侧空间,然后再封闭引水管。

若有双液注浆泵,可直接在引水管内注入水泥浆和速凝剂;若没有,可按前文所述办法放置两根PVC管,在两管中同时注入水泥浆和水玻璃进行封堵。

3、过大沉降

为保证基坑开挖部位地基的稳定以及便于施工,许多基坑要进行降水。

基坑降水会使坑周地下水位随之下降。

降水过程中抽水带走地下细微土粒也会导致外围沉降。

不均匀的沉降会造成周边建筑倾斜开裂、路面塌陷、地下管线错位断裂等,因此需要加强基坑变形观测,当发现沉降危及邻区安全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的处理措施为:

设置回灌井、回灌沟

在需要进行沉降控制的建筑物和降水井之间设置回灌水井或回灌水沟,通过水井或水沟向土层注水以维持坑外地下水位的原始高度,减少土体有效应力从而减少地基沉降量。

对已经漏砂的地层,可向地层中回灌细砂。

若建筑离基坑较远且地层透水性较好,可以单独利用砂沟进行回灌;当遇到粘土或粉质粘土地层时,由于渗透系数小,单独采用回灌砂沟已不再适用,需另设回灌砂井:

在降水井和需保护建筑之间钻一排回灌砂井穿透粘性土层,然后沿砂井布置一条砂沟,将水适时、适量地排入砂沟,再经砂井回灌地下。

4、围护结构位移过大

造成围护结构位移过大可能与设计和施工都有关。

如设计时单一的以强度控制作为设计依据,而未充分考虑变形控制,随意取消圈梁,桩身配筋率过低,桩径过小桩距过大,锚索抗拔力设计值偏小;施工时在坑顶堆载,未及时支护而超挖等。

针对以上情况的处理措施为:

采取坡顶卸载、桩后挖土、坑内桩前堆放砂石袋或设支撑、增加锚杆等方法处理。

介绍一种利用打入式锚管处理围护结构过大位移的方法。

对于松散土层、无粘性土层以及富含空隙水的地层,使用这种方法具有明显优点:

在该类地层施工土钉或锚杆容易垮孔和漏水,施工困难而且还会导致漏水漏砂反而加剧了围护结构的位移。

而打入式锚管无需成孔,能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

打入式锚管结构与注浆钢花管类似,选材多用无缝钢管。

为了保护泄浆孔眼并增大抗拔力,可在泄浆眼上方焊上角钢倒刺。

下管时可利用震动打管机也可用“滑道锤”,钢管加长采用钢筋帮焊。

类似预应力锚索中工字钢的用法,整排锚管施工完毕后在锚管上下两侧沿水平方向安置,钢筋与钢管点焊连接,然后再用不等边角钢将钢筋和钢管焊接成一体。

1.2事故处理措施

(1)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查明其确切原因,对基坑、相邻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造成的危害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处理;

(2)制定基坑病害事故处理方案时,不仅要对基坑事故能进行有效抢救,还要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进行保护,不应产生不利影响;

(3)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及时迅速组织抢救,避免丧失抢救时机,酿成更严重后果;

(4)事故处理后,应在事故发生部位及相邻部位增加监测点加强监测,及时进行预报工作,严防事故再度发生。

并应抓紧进行诱发事故原因的整治工作,彻底清除事故隐患;

(5)基坑事故造成地下结构损坏时,应根据损坏状况和其重要程度,采取有效加固方法进行处理,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2、应急预案

2.1应急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成立项目应急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负责并指定现场经理具体负责实施。

由现场经理、安全总监、专业责任工程师,各分包单位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见下表:

2.2各级职责

1.项目经理的职责

接到报警后,迅速奔赴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初步组织指挥抢险救援,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现场形势并对周边建筑物受损情况作出判断,决定是否将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居民搬离场地。

2.专家组的作用

立即组织可以邀请到的相关专家人员到现场察看实际情况,通过专家组讨论确定下一步抢险救援措施。

3.现场经理的职责

配合项目经理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组织现场人员及相关设备进行抢险,确保在短时间内使基坑得到安全。

4.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配合项目经理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将专家组的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文件,以指导现场实施,避免因抢险出现次生危害。

5.物资部的职责

负责抢险物资的及时供应。

6.工程部的职责

负责抢险工作的现场指挥和抢险人员的安排。

把现场物资材料及时运到安全地点,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7.技术部的职责

负责抢险方案的现场确定和各种计划编制。

8.行政部的职责

保证抢险作战人员的食品、茶水、毛巾充足,做好后勤保障,及时传达项目经理的命令和各种信息反馈工作,对广大职工进行宣传教育,鼓舞斗志。

2.3应急预案

序号

紧急情况

处理措施

1

滑坡

※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

※通知现场管理人员,迅速采取处理措施,如用挖掘机在坡脚迅速回填;

※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面位移和沉降变化并做好记录;

※对滑坡部分的土的支护方案进行调整,适当进行加强。

2

局部坍塌

在砂层或卵石层中开挖时,如果裸露时间较长,极易失去水分,受到扰动会使砂层成片剥落。

为减少对该层扰动机会,缩短清坡到支护时间,将开挖分段长度减到3~5m一段并改变施工工序,清坡后,立即编网并喷射混凝土。

对于可能存在的地下污水管靠近边坡很近的地段,土质较差,如果不能按照原定方案施工,可以在开挖到污水管顶标高时,打入竖向钢筋或

Φ48.5钢管,防止局部土体塌落,然后继续下挖进行支护(亦即采用超前支护)。

3

地表裂缝

※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

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

※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参数并及时加固。

当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5‰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地表裂缝,如果经过观察,不发生继续增大,必须及时灌注水泥净浆,以尽最大可能地封堵地下和近地表处的裂缝,同时可防止地表水进一步渗入土钉墙坡体。

4

周边市政、消防管线跑水

※进场后调查现场周边正在使用的市政、消防管线,搞清楚各条管线的产权单位、维修电话和负责人。

※收集最近的市政抢险电话,土方队保证24小时有挖掘机及司机在场。

※若出现管线跑水情况,一方面在基坑内土方队配合挖出集水坑,用水泵明排至市政系统,同时,拨打跑水管线产权单位维修电话和市政抢险单位电话,通知产权负责人进行处理。

5

基坑大面积坍塌

※在施工过程中一但出现基坑大面积坍塌造成周边建筑物、道路、市政设施出现塌陷和沉降超标情况时:

※首先确定该坍塌造成周边建筑物的倾斜是否已经超出国家规范允许值,如是,必须立即组织人员逐户通知周边居民立即撤离;否则,应密切观测边坡位移情况;

※其次,邀请北京地区相关专家立即到现场察看具体情况,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下一步处理措施。

2.4紧急情况常规处理措施

对周边建筑、环境及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为贯彻建委关于市政地下管线保护决定,杜绝野蛮施工我公司将本着积极配合、顾全大局、充分体现我公司历来安全文明施工宗旨为总的原则,在施工期间特制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