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3200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docx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

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册

 

青岛市卫生局

青岛市中医药学会

 

二OO九年五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死亡。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丰富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对时行感冒(流感)疗效是肯定的。

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本预防方案。

一、生活起居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

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

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

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

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

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

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

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

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三、药物预防

(一)成人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

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

每日1付,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

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

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

每日1付,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功能:

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

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

每日1付,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功能:

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

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法:

每日1付,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5剂。

(二)儿童

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

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

儿童易夹食夹滞者。

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

每日1付,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三)服用中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项:

1.老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四、其他

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多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如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山萘等。

 

山东省中医药预防甲型H1N1流感

技术指南(2009版)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

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山东地域特点及不同人群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生活起居预防

㈠“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要及时增添衣物。

㈡“食饮有节”,饮食要有规律。

㈢“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

㈣“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必导致气机逆乱,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更易招致外感。

要相信科学知识,克服恐惧心理,保持平和心态,提高抵抗疾病能力。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高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㈠二白汤:

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㈡薄荷梨粥:

薄荷3g、带皮鸭梨一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㈢荸荠、百合、梨等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

㈣鲜马齿苋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㈤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㈥百合20g、薏苡仁15g、八角茴香2枚、鲜藕100g、瘦肉250g,煲汤,食肉饮汤,经常食用。

具有滋阴润肺、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注意:

百合为寒润之品,风寒咳嗽、脾虚便溏者要慎用。

三、中医药预防

㈠中药处方

1、平素体健者:

金银花10g、北沙参10g、生薏苡仁15g、藿香10g、防风9g、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2、平素体弱者:

平时即有疲乏、气短、怕风等,往往感冒之后,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

可用:

黄芪10g、白术9g、防风9g、北沙参9g、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3、嗜烟酒者:

葛根10g、生薏苡仁15g、黄芩9g、大青叶9g、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4、儿童:

藿香6g、苏叶6g、金银花6g、生山楂6g。

水煎服,每次50毫升,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㈡服药注意事项

1、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青岛市养生保健预防感冒宣传要点

一、感冒好发人群

1、全身营养不良者;2、免疫功能低下者;3、进行放疗、化疗期间的肿瘤患者;4、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某些慢性病患者;5、婴幼儿;6老年人。

二、预防感冒基本原则

1、协调脏腑

《素问·咳论》指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脏腑功能协调,则肺不受邪。

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

一是强化心肝脾肾四脏与肺脏的协同作用,二是纠肺脏失和,及时予以调整。

如:

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肺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

又如:

运动养生中的“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也都有以增强肺脏功能为目的部分。

2、畅通经络

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而营阴阳。

经络通畅,气血川流不息,才能使肺脏与其他脏腑相通,从而充养肺脏、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条水道、治理调节,确保肺脏功能活动的顺利进行。

畅通经络在养生方法中主要作用形式有二:

一是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

如:

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二是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

3、清静养神

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调节。

故神极易耗伤而受损。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

“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忧则伤肺”,都指静神不思、养而不用,既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而言,神气过用、躁动往往容易耗伤,会影响到肺。

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清静养神的养生保健意义。

4、节欲葆精

肾藏精属水,金水相生,肾水可滋养肺金,养精在肺脏养生保健中十分重要。

节欲葆精在冬季养生中尤为重要。

《类经》明确指出:

“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三、预防感冒“十字歌”

开:

黎明即起,开窗透气,室内清新,防感真谛;

洗:

温水刷牙,冷水洗脸,热水洗脚,助您入眠;

漱:

盐水漱口,早晚一次,口腔卫生,杀菌固齿;

饮:

姜末红糖,开水冲泡,睡前一勺,可防感冒;

呼:

身体站正,两臂平伸,深呼十次,吐故纳新;

搓:

两掌伸直,对搓发热,按迎香穴,防感一术;

摩:

上星风府,两个穴处,勤作按摩,酸麻为度;

熏:

陈醋熏室,早晚一刻,杀菌消毒,流感逐出;

穿:

入秋渐凉,莫急添裳,适当秋冻,耐寒防感;

练:

清晨出走,锻炼身手,增强体质,安度秋冬。

四、防治感冒食疗方

1、紫苏叶粥:

紫苏叶12克,粳米100克。

用于风寒感冒。

紫苏叶12克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留汁,另取粳米洗干净,再加水300ml,煮至米花汤稠为度。

食时加糖或蜂蜜稍许。

早、晚各1次温服,3—5天为1疗程。

2、薄荷叶粥:

薄荷叶10克,粳米100克。

用于风热感冒。

薄荷叶10克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留汁,另取粳米洗干净,再加水300ml,煮至米花汤稠为度。

食时加糖或蜂蜜稍许。

早、晚各1次温服,3—5天为1疗程。

3、二白汤:

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4、荷叶绿豆粥:

绿豆30克,鲜荷叶1/4张,粳米100克。

用于挟湿感冒。

绿豆30克、鲜荷叶1/4张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留汁,另取粳米洗干净,再加水300ml,煮至米花汤稠为度。

食时加糖或蜂蜜稍许。

早、晚各1次温服,3—5天为1疗程。

5、薄荷梨粥:

薄荷3g、带皮鸭梨一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6、黄芪粥:

黄芪20克,粳米50克。

用于气虚感冒。

黄芪20克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留汁,另取粳米洗干净,再加水300ml,煮至米花汤稠为度。

食时加糖或蜂蜜稍许。

早、晚各1次温服,3—5天为1疗程。

7、沙参粥:

北沙参15克,粳米50克。

用于阴虚感冒。

北沙参15克,捣碎,再用粳米50克,冰糖适量,通入砂锅,加水500ml,煮至参烂米花汤稠、粥面有油为度。

食时加糖或蜂蜜稍许。

早、晚各1次温服,3—5天为1疗程。

8、荸荠、百合、梨等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

9、鲜马齿苋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10、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11、百合20g、薏苡仁15g、八角茴香2枚、鲜藕100g、瘦肉250g,煲汤,食肉饮汤,经常食用。

具有滋阴润肺、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注意:

百合为寒润之品,风寒咳嗽、脾虚便溏者要慎用。

五、防治感冒单验方

1、糖姜茶合饮:

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可防治风寒感冒。

2、紫苏叶12克,加葱头3个,用水煎服。

用于风寒感冒。

3、大青叶50克,水煎服。

用于风热感冒。

4、鱼腥草50克,水煎服。

有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感冒热象明显者。

5、生姜6克、葱头2根,水煎服。

用于风寒感冒。

6、搓手:

大鱼际(手拇指根部)与肺关系密切。

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

可用于虚人感冒。

7、按摩鼻翼:

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每日上下午各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

8、冷水洗面:

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应性。

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可预防感冒。

六、预防感冒常用药物

感冒的药物预防措施很重要,据研究服用预防药物后一般可使感冒的发病率降低50%左右。

主要药物有:

贯众、大青叶、板蓝根、藿香、佩兰、薄荷、荆芥等。

随不同季节的变化,预防感冒的药物亦有所区别;如冬春季节用贯众、紫苏、荆芥,夏季用藿香、佩兰、薄荷;平素体健者可用金银花10g、北沙参10g、生薏苡仁15g、藿香10g、防风9g、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平素体弱者可用黄芪10g、白术9g、防风9g、北沙参9g、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嗜烟酒者可用葛根10g、生薏苡仁15g、黄芩9g、大青叶9g、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儿童可用藿香6g、苏叶6g、金银花6g、生山楂6g。

水煎服,每次50毫升,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青岛市中医药学会简介

青岛市中医药学会成立于1930年,现拥有团体会员单位28个,会员1100余人,秘书长赵国磊,挂靠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

学会团结中医药工作者和一切有志于研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各学科工作者,在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继续教育及学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联系电话:

837775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