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3183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docx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报告——馒头、圣女果及柚子皮上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的筛选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2.练习微生物接种、移植和培养的基本技术。

3.学习并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芽孢杆菌(Bacillaceae),细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

包括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状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属等。

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

芽孢杆菌bacillus杆菌科的一属能产生淀粉酶的细菌。

我们小组利用芽孢杆菌能够分解淀粉酶的特征,从柚子皮、圣女果、馒头上分离芽孢杆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将柚子皮、圣女果、馒头上收集了菌种进行培养、分离、纯化、鉴定,最后利用产淀粉酶的菌种与碘液能产生水解圈,并对能产生水解圈的菌种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芽孢观察等。

此外,选择芽孢杆菌进行试验还取决于它的特性:

1.繁殖快速:

代谢快、繁殖快,四小时增殖10万倍,标准菌四小时仅可繁殖6倍。

2.生命力强:

无湿状态可耐低温-60℃、耐高温+280℃,耐强酸、耐强碱、抗菌消毒、耐高氧(嗜氧繁殖)、耐低氧(厌氧繁殖)。

3.体积大:

体积比一般病源菌分子大四倍数,占据空间优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繁殖体。

绝大多数是一个菌体仅形成一个芽孢芽孢位于菌体内,由核心、皮层、芽孢壳和外壁组成。

在显微镜下进行芽孢观察时,还应注意染色问题。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1.样品:

馒头、圣女果、柚子皮

2.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淀粉培养基

3.溶液和试剂:

0.5%番红染液、5%孔雀石绿染液、95%乙醇、1%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蒸馏水等。

4.仪器和其他用品:

酒精灯、试管、三角瓶、培养皿、载玻片、显微镜、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苯)、擦镜纸、接种环、试管夹、镊子、滤纸、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

1.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培养:

将馒头在28℃温箱中与少量土壤混合培养。

                   将变质圣女果继续培养至能肉眼可见菌落。

                   将霉变的柚子皮放入28℃温箱中继续培养。

2.灭菌消毒:

将洁净的试管20支,平板25个,三角瓶两个包扎并于121℃、0.1MPa下用高压灭菌锅灭菌。

3.制作平板: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加0.2%可溶性淀粉,即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可溶性淀粉2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g琼脂粉,pH调至7.2,121℃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左右时,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

4.划线接种:

(由于圣女果,馒头,橘皮上长出菌株较少,所以我们采用直接接种)分别将馒头、圣女果、橘皮上生长的菌落用分区划线法分别接种到六个平板的上。

5.鉴定水解圈:

将上述培养基培养24小时后,将其取出,将平板上的菌落用牙签挑到另一个洁净的平板培养基上。

然后用卢戈式碘液检验,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水解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即能产生淀粉酶。

将事先接种的平板标记并培养。

6.纯化:

将能产生水解圈的菌种用无菌操作法接种到斜面上。

7.培养:

将上述斜面培养24小时。

8.鉴定一:

将其中一管斜面先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看其为革兰氏阴性菌还是革兰氏阳性菌。

记录其形态。

①涂菌及固定:

在干净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通过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涂菌在载玻片上,等其自然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二至三次。

②初染及冲洗:

滴一至两滴结晶紫,染色1分钟。

然后开小股水流冲洗载玻片至流出的水无色为止。

③媒染及冲洗:

滴一至两滴卢戈氏碘液,染色1分钟。

然后按上述方法冲洗载玻片至流出来的水无色为止。

④脱色及冲洗:

滴加95%的乙醇溶液,脱色15—18秒。

同上方法冲洗载玻片。

⑤复染及冲洗:

滴加一至两滴番红染液,染色2分钟。

同上方法冲洗载玻片。

⑥镜检:

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记录结果。

9.鉴定二:

再过24小时(即斜面培养48小时)后,即可进行芽孢染色鉴定。

(加热染色和改良法)

加热染色法:

①涂菌及固定:

在干净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通过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涂菌在载玻片上,等其自然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二至三次。

②加热染色:

向载玻片上滴加数滴5%孔雀绿水溶液覆盖涂菌部位,用镊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液冒蒸气并维持10分钟,加热时注意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③复染及冲洗:

用0.5%番红水溶液复染2分钟。

用小股自来水冲洗载玻片至流出来的水无色为止。

④镜检:

将载玻片晾干后油镜镜检。

改良法:

1制备菌液:

加水2至3滴于小试管中,用接种环从斜面上挑取较多的菌于试管中,充分混匀,使成较浓的菌液。

2加染料:

加5%孔雀绿液(约0.3-0.4ML)于试管中,充分混合。

3加热:

将此试管浸于沸水浴中,加热15-20分钟。

4涂片及固定:

从试管中携菌液于洁净的玻片上,涂成薄膜。

并在微火上过3次。

5冲洗:

用小股水流冲洗至流出来的水无色为止。

6复染:

用番红溶液复染1分钟。

7倾去染液后,用吸水纸吸干。

然后镜检。

五.实验结果

1、在第二次倒平板时,圣女果和馒头组分别出现了明显的水解圈,而柚子皮的则没有。

圣女果上的菌体水解圈

馒头上的菌体水解图

柚子皮上的菌体无水解圈

1、在用斜面上的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沙黄和番红)的过程中发现:

(1)圣女果斜面:

有呈蓝紫色杆状和粗杆状的细菌,也有呈红色的杆状菌体。

(2)馒头斜面:

呈红色的杆状菌。

2、从圣女果的第一个斜面提纯以后再进行革兰氏染色,发现呈红色长杆状细菌。

 

3、芽孢观察

(1)圣女果的第二次斜面(提纯)组:

有绿色的芽孢,红色的呈杆状细菌。

(2)馒头的第一次斜面(改良法):

有少量芽孢,呈绿色。

六.分析与讨论

实验前期,由于馒头上长时间无菌种,我组将土壤与馒头混合培养以获得菌种。

而圣女果上已有黑色与白色两种形态不同的菌种,但菌种较少,所以我们采用了直接接种,而不是梯度法稀释。

这样造成了首次接种菌落不纯的后果。

但我们鉴定出能产淀粉酶的菌株后采用多次接种纯化,最终得到了菌种较纯的斜面与平板。

实验鉴定时由革兰氏染色鉴定出所选菌株有阴性菌也有阳性菌,但纯化得到得菌种从外形上观察为杆菌。

初步判断为芽孢杆菌,鉴定芽孢杆菌时选用了两种方法,一是老式的芽孢鉴定法,二是改良的芽孢鉴定法。

都鉴定出了产芽孢的杆菌。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学会了初步提取并鉴定目标菌种的方法。

该实验要求我们具有团结互助的实验精神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