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317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docx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

公路交通运输现状及综合评价

2.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浙江省最西部,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钱塘江源头,

介于东经118°112〃~118°750〃,北纬28°430〃~29°9'59〃之间。

北邻安徽省休宁县,西部与江西省婺源、德兴、玉山三县毗连,东北、东南分别与本省淳安县、常山县接壤,是浙西连接赣东北、皖南的交通要道,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县域总面积2236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4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28万人。

XX县城距衢州民航机场80公里,黄山机场115公里。

205国道贯穿XX南北,与杭金衢高速公路联通,沿国道往北可与黄山市相通,17省道与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沟通。

XX自然环境优越,地处亚热带季风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2.1.2自然条件

XX地处南岭山系和怀玉山系结合部,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6座。

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峰白石尖海拔1260米,有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发源地,

域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是我省划定的特别生态环境保护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1)气候

XX境域内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主导风向北风,夏季主导风向北西北风,最大风速17.0米/秒,平均风速1.0米/秒。

年平均气温16.4C,绝对最高气温41.3C,绝对最低气温-11.2C。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1%,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9%。

多年平均降雨量1900.1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808毫米,最大日降雨量205.5毫米。

云雾多、日照少,年平均雾日为88天,年日照率为40%,为全省日照时间较少地区。

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气温垂直差异十分明显。

冬季冷,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雨水明显增多,夏季6-7月为梅雨季节,雨量大,易造成洪涝灾害,梅雨期后,以晴热天气为主,易发生旱灾,秋季以晴天少雨为主,常有秋旱现象,深秋天气晴好,气候宜人,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干冷。

(2)水文及空气质量

XX境内河流密布,是浙江省的降雨中心和暴雨集中区,水资源总量

27亿立方米。

钱塘江源于XX县境内莲花尖,钱塘江水系在境内流域面积1947.16平方公里,长江水系在境内流域面积261.08平方公里。

环境总体质量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境内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

准;地表水水质优于各功能区水质标准,总体水质保持在I-H类水平,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国家皿类水质标准。

(3)地理区位和自然景观

XX地处黄山、三清山、千岛湖旅游“金三角”的中心地带,发展生态旅游业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华山风景区、芹江风景区及马金溪绿色生态长廊旅游区。

XX县的旅游资源以森林生态为特色,自然景观别具一格,山秀林茂水莹,保持着一定的原始性;人文景观众多而内涵深厚。

加之丰富的地方物产和多种多样的工艺品,有利于发展具有XX特色、多样化的富有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业。

(4)地质

XX处于北东、南西向的江山—绍兴深断裂以西,属于古代地槽区东隅,即所谓“钱塘凹陷”区。

燕山运动后所形成一系列褶皱山脉的槽造盆地,为现代地貌构成了初步轮廓,境内分布有岩浆岩,一些河段岩基裸露,为公路桥涵建设提供便利的条件。

(5)地震

XX处于嘉兴—常山地震带边缘,这一地震带本身就具有震级小、强度弱、频率低的特点,因此地震对XX的影响很小,非特殊重要的工程设施建设不需要进行抗震设计。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分布

至2002年末,XX全县总人口为34.28万人,全县人口密度为154人/平方公里。

其中:

西北部地区何田、齐溪、霞山、长虹、苏庄、张湾等六个乡镇,总面积为763.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2%,人口7.2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5人;东部地区塘坞、大溪边、芳林、黄谷、村头、菖蒲、金村、林山、底本等九个乡镇,总面积为420.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8.7%,人口7.2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3人;南部地区池淮、青阳、桐村、杨林等四个乡镇,总面积为398.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7.8%,人口5.3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4人;沿马金溪和205国道两边(简称“两沿地区”)的城关、华埠、马金三个省级中心镇和中村、音坑、星口、封家等四个乡镇,总面积为654.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9.2%,人口14.4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21人

表2.1XX县人口及分布情况(单位:

万人)2002年末数据

类别

XX县

西北部

东部

南部

两沿地区

总人口

342821

72251

72895

53348

144327

占全县比例%

21

21

16

42

非农业

人口

40862

1146

1325

1440

36951

(%)

3

3

4

90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154

95

173

134

221

图2.1XX县2002年人口分布图

XX县人口分布和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

(1)XX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关镇现有人口51055人,在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的目标中,要率先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2)按照把XX建成现代生态文化名城和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加快规划和建设四通八达、层次分明、功能齐全、运输畅通的公路网络,改变XX目前的区位劣势,充分发挥环境优美舒适、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使之成

为上海长三角及我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后花园;

(3)以人口集聚为核心,积极推进县城中心城市建设,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培育中心集镇,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改善XX的投资环境,努力提高城市品位和竞争力。

2.2.2社会经济总体状况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21.92亿元,自1997年以来的五年间,年均增长9.6%,人均GDP为6400元;工业增加值6.96亿元,占GDP总量的31.7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5:

39:

32.5,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二次大转折;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比1997年年均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332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2.1%。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长率加值占GDP比重等国际通行标准衡量,XX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近几年来,XX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先后完成了一批对XX今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城市框架全面拉开,生态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品位大大提高。

县城规划控制区由35平方公里扩展到83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8平方公里扩展到8.03平方公里。

随着205国道XX至常山一期、二期工程和17省道华白线改建工程的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县形成了以205国道、17省道为主要干线的、较为完整的境内区域公路网络,长期制约XX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缓解。

电力电网受电供电能力有所增强:

水电装机容量3.17万千瓦,输变电装机容量162100千伏安,通过了全国第二批农村电气化县达标验收。

通信信息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

全县乡乡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邮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建设步伐加快:

广电、电信建成IP宽带城域网,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程度明显提高。

XX县第十一届党代会确定了“深入推进生态立县战略,突出主攻生态工业和加快生态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战略,今后固定资产投入将继续增大,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在交通、水利、电网改造、污水处理、旧城改造等方面将加大手笔、加快实施;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大力拓展城市空间,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入手,提高二、三产业比重,积极拓展市场,壮大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充分依托黄山、千岛湖、三清山等旅游资源,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积极推进旅游业的“西进东联”,做大“名山名源名湖精品旅游线、浙西旅游大环线和浙皖赣金三角旅游黄金线”;建好生态工业园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拓区域经济。

从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1980年以来第二产业(工业)一直呈攀升态势,其比重从1980年的24%到2002年的39.4%;而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61.8%下降到2002年的29.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14.1%上升到2002年的31.4%。

根据我县的“十五”发展规划,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后,工业比重将超过45%,而以各种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比重也会继续不断上升。

交通运输作为服务行业的第三产业,货物运输的构成将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货物运输量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会有所增加,而旅客运输量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旅客出行的质量上要求会有较大的提高。

在全省融入“山海协作”及“长三角”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要主动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

移,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

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和培育以“神、奇、秀”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纳入大上海旅游网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3公路交通运输现状

XX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交通要冲,公路是我县对外交通运输的唯一形式。

到2002年底为止,全县公路养护里程为671.43公里,其中运输线路有205国道、17省道、县道18条、乡道26条及专用公路。

这些公路连通了全县26个乡镇、265个行政村。

除此以外,全县还分布着农村简易公路(机耕路)612公里,连通175个行政村,只有9个行政村没有通公路。

全县通达班车的行政村为236个,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为52.56%。

2002年全县拥有营运客车354辆、营运货车380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50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16750万人公里。

1992年至2000年9年间,XX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变化,1992年至1995年逐年增加,1995年至2000年却逐年下降,2000年至2002年增加幅度较大。

货物运输量与旅客运输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表2.2XX县公路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统计表

(1992年~2002年)

年份

客运量(万人)

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

1992年

454

15219

1993年

487

16437

1994年

524

18388

1995年

550

19250

1996年

295

18765

1997年

307

14387

1998年

280

14704

1999年

279

14703

2000年

210

11347

2001年

292

15607

2002年

450

16750

图2.2XX县1992~2002年公路客运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