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804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docx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

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引言信息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和国力竞争的焦点。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加速信息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要途径。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我国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实施更是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契机,努力提升西部经济的发展水平。

客观认识西部地区信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正确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推动西部信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本文以西安、成都两市信息经济发展状况为例,尝试分析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的发展环境。

一、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美国预言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详细论述了信息经济的作用。

现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强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信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热点,是最活跃的生产力。

近些年来,信息产业对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无可替代。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以年均30的高速持续增长,在美国经济中的份额(以当期美元计算)从1993年的6提高到1999年的14,成为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量的研究表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美国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久繁荣的巨大动力。

20世纪90年代,信息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也在逐年增加。

据统计,信息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在1995年只有2.1,1999年中国信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3.4,对全国GDP增长量的直接贡献率为10,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为3.88,对全国GDP增长量的直接贡献率达到11.83。

各年对GDP增长贡献率如图1:

图1:

各年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方面取得了飞跃性的变化。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信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倍;产业总规模跃居各工业部门之首,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19,产品出口5年平均增长27.8,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提高到22.9。

通信业的发展速度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4倍;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量比1995年翻了一番以上,电话网规模容量和用户数居世界第2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网年均扩容4600万线,新增用户3700万户,发展速度创下了世界纪录。

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4,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20xx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新增7757万户,达到2.29亿户(其中固定电话新增3560万户,达到1.44亿户;移动电话新增4197万户,达到8526万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20.1(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7),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已达到80。

同年,我国生产计算机860万台、彩色电视机3742万台、程控交换机4657万线、移动通信交换机3630万线、手机5210万部、集成电路50亿块、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达到560亿元。

到20xx年6月底,我国电话用户数达2.7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达1.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1亿户。

我国信息产业已经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有一定的实力,也锻炼了一批优秀的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可以肯定,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已经到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十五”期间仍将保持每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继续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二、西安、成都两市信息产业的现状根据有关咨询公司20xx年对西安、成都两市信息产业的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西安市1.西安市信息经济发展环境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

从公元前11世纪起,先后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浅析—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第2页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历时1100余年。

在中国历史上,西安是最早与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城市。

汉唐时期,沟通东西方的国际要道“丝绸之路”就是以当时的长安为起点的。

它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欧许多国家的相互交住和友好关系。

现在西安已成为以文物古迹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外的广大旅游者。

西安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防科技工业基地,是全国人才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被称为“文化城、知识城、人才城”。

西安是欧亚大陆桥的心脏和枢纽,是西部的东部,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担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领导西部开发潮流的历史重责。

2.西安地区信息经济发展水平陕西的信息产业主要分布在以西安、咸阳为中心,宝鸡、渭南为两翼的关中平原上,这里聚集了近百家国家“布局型”投资时期重点建设的国有大中型电子类及元器件企业和1200多家计算机公司,全省1998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1亿元。

以彩虹集团、海星集团、偏转集团、长安信息、大唐电信、圣方科技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制造业,以协同软件、必特思维软件、长天软件、山利科技、未来国际、博通资讯、交大瑞森通软、凯特软件、西安广域等为代表的软件产业,组成了挥舞“科技利剑”的陕军。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市场的中心,1998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69.7亿元,占全省的32;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84.7亿元;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1家,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8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数占全市电子信息企业数的16.6。

截至1998年底,西安市软件企业已达200家,实现工业产值7.96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9,其中自主版权软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占全年软件工业产值的32.6,实现出口创汇437.51万美元,其中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已达16家。

民营电子信息企业以经营机制灵活、技术创新能力强、资本运作方式先进等优势极具发展潜力,民营科技已占到全市电子信息企业的56。

近年来,西安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安信息产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

信息产业不仅是陕西省、西安市的支柱产业,也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支柱和重要增长点。

目前,全市1000余家计算机企业中,从事软件开发和制造业的大多数集中在高新区。

截至1998年底,在高新区注册的电子信息企业总数达到34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8.44亿元,工业增加值17.97亿元,技工贸总收入86.3亿元,经济总量占到全区的60。

在高新区百强企业里,电子信息类企业就有63家,营业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近90家。

据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提供:

1999年,陕西省电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1458355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占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2.9;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1439105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2,占全国电子工业销售总产值2.9,产销率达98.6。

据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统计,1998年,陕西省电子工业厅统计的54家电子工业企业,(其中亏损企业20家)。

陕西省电子工业基本情况指标,见表1---表3表11998年陕西省电子工业企业人员与工资基本情况指标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其中:

工程技术人员其中:

管理人员职工年平均人数职工工资总额平均年工资数值88510人11072人9354人88060人75406万元0.856万元表21998年陕西省电子工业企业吸收外资基本情况指标全年吸收外资签约总额全年吸收外资到位金额累计吸收外资到位总额数值270万美元142万美元647万美元表31998年陕西省电子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基本情况指标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数值1064246万元873400万元37825万元5816万元3.西安市的信息化建设西安市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在20xx年前完成“数字西安”的建设任务。

具体任务是:

突出四个重点——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设备制造业与软件产业的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化、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强化五个基础——即信息技术人才、技术、认识、标准、法规;建设六大信息化工程——即西安信息港工程、西安软件产业园工程、政府信息化工程、信息服务产业化工程、电子商务系统工程、产业信息化工程。

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把西安建成西部现代化的信息中心、经济中心。

(二)成都市1.成都市信息经济发展环境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和金融中心,也是交通、通信枢纽。

成都是我国著名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计算机产品市场,因此,几乎所有IT企业都将成都作为自己推进西南市场的战略要地。

闻名西南的成都电子一条街是西南地区最具影响的计算机产品集散地,其销售产品的辐射范围不仅遍及西南地区的三省一市(四川、贵州、云南省和重庆市),同时,也是西藏地区计算机产品的主要进货渠道。

成都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电脑市场。

当前,成都市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的扶植力度,使其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

20世纪末,成都市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信息从业人员在社会劳动就业总量中的份额均占到十分之一以上。

到20xx年,将分别达到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成都拥有一批电子、通信产品科研力量,大学和科研机构较多。

成都曾经是全国四大电子、通信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从事IT业的相关单位有260多个,职工近10万人。

2.成都地区信息经济发展水平据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提供:

1999年,四川省电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19909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3,占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4.0;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180875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占全国电子工业销售产值3.7;产销率达90.8。

据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统计,1998年,四川省有电子工业企业85家,其亏损企业38家。

四川省电子工业基本情况指标,见表4—表6。

表41998年四川省电子工业企业人员与工资基本情况指标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其中:

管理人员职工年平均人数职工工资总额平均年工资数值124932人13238人11749人122619人71190万元0.581万元/年表51998年四川省电子工业企业吸收外资基本情况指标全年吸收外资签约总额全年吸收外资到位金额累计吸收外资到位金额数值071万美元2716万美元表61998年四川省电子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基本情况指标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数值1625795万元1178313万元101161万元7826万元四川省的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九五”计划(1996—20xx年)以来,其支柱产业和带头产业的作用日益凸现,在《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中,四川省把电子信息产业名列六大支柱产业的首位。

四川省信息产业在人才、资产存量和市场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经济圈,特别是成(都)绵(阳)高速路一线的成都、德阳、绵阳等地。

1999年下半年开始,从成都出发的另一条高速路——成乐高速公路,将把四川省的另一重要信息产业基地——乐山联结起来。

四川省计划在这个区域内构建一条电子信息产业带,并把它建成中国第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据四川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一区域占据了四川省全省经济总量的2/3左右,其中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地占据了全省GDP值的41.05。

高速公路的便利交道无疑为这条信息产业带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为此,四川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又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IT产业已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都在软件和系统集成方面也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其中托普西部软件园已成为国家四大软件开发园区之一,加上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整体优势正在形成,并准备大力开发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文支撑软件和工具软件,培养一批网络开发、系统集成、维护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的公司。

成都IT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有:

通信类产品(光纤、光缆、电缆)力争成为中国光通信产品基地;通信网络设备逐步形成有规模的主导产品;多媒体电脑及外部设备;微电子技术开发;电信、广播视听类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软件与系统集成。

成都正在电子科技大学计划创建电子信息产业园。

据悉,计划中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面积3000亩,园内分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软件开发园区、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区、成都电子信息市场、电子科技孵化楼等功能片区。

一期计划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建成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智能化办公大楼1万平方米。

按照成都市的设想,将来凡属数字音频制作、传输、接收类产品、微电子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部件等产品项目或相关科研成果,都可先进电子科技孵化楼进行孵化,然后再进入园区加工生产。

3.成都市的信息化建设成都市5年内将有18亿元滚动投资用于建设成都信息港。

成都信息港是国家信息传送网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

20xx年初步建成全市公用信息通信的大平台,以“三金”工程等重点工程为基础,在政府、金融、科教等部门建设一批信息应用系统。

到20xx年,建成以IP技术为主体的电网与光网相结合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全市基本实现用户的宽带接入,全市各部门建成并充分应用各种信息系统。

未来几年,成都将建设西部最大的网络交换信息服务中心和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和服务市场,成都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信息港。

(三)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20xx年,西部(10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600多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5左右,西部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陕西、四川两省是西部地区的领头羊,西安、成都是两省省会城市,它的发展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标志。

从以上两市信息产业现状来看,经过“大三线”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两市的信息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品线,产品的水平和质量有的已经跻身全国先进水平。

同时,两市也集中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集中了相当一批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有了相当基础。

在西部大开发中,西安、成都已经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

从陕西、四川两省的经济发展来看,也具备了大发展的基础。

陕西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快速增长,截止20xx年末,全省GDP达到1660.9亿元,人均4570元,人均GDP由“八五”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6提高到64.9;累计利用外资3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95亿美元,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已达3100多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24元,分别比1995年增加507元和1814元。

“十五”目标是:

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预期年均经济增长10左右,保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强。

到20xx年,全省GDP达到2670亿元(20xx年价格),人均7100元,相当于当年全国人均GDP的71,与全国平均发展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川20xx年国民经济有较快发展,初步统计,20xx年四川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10亿元,比上年增长9,这表现在20xx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增速回升,效益明显提高;旅游工作得到加强,消费市场渐趋活跃;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重点建设进展顺利;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健康平稳;民族工作得到加强,扶贫攻坚成效显著;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20xx年四川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安排4310亿元,增长8。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9.5,第三产业增长9.2。

从信息经济的发展来看,西安要建成国内四大数据中心之一。

在10月11日召开的20xx新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研讨会上传出消息,西安市有关部门提出了西安市应建设好“两个基地、四个中心”,把西安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经济中心,使其周边关中地区成为这一经济带的核心区。

(两个基地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制度创新的策源地。

四个中心是指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开发和信息中心、国际交流中心。

)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区段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经济已保持了连续1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基地。

目前,西安已初步建成了以数字化、光纤化为主的传输支撑网络,正在建设中的城域宽带网已形成了覆盖三环以内的72个光纤环路,70的住宅小区通了光缆,基本实现了“千兆到大楼,百兆到楼层,十兆到桌面”。

国家教育科研网、科技网、公用信息网和经济信息网四大计算机互联网区域节点实现了与国际互联,西安已成为国内四大数据中心之一。

四川把电子信息列为六大支柱产业的首位,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一号工程”,确定了重点发展五大类产品的产业化、建设国家级六大基地、建设一个西部最大的网络交接和信息交换服务中心、一个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和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目标;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惠政策,全力克服认识、体制、管理职能、工作作风、人才条件等五大障碍;突出托普、鼎天、国腾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加快了成都、绵阳、乐山、内江、宜宾、广元等重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化的发展。

目前,四川省分两期安排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重点实施项目54个、重点培育项目43个。

今年,电子信息产业可望实现增加值增长20,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

从与对外贸易上,西部地区有了很大改正,水路有长江,陆路有亚欧大陆桥,有四川到北海的通道,航空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利。

从调查情况看,发展西部信息产业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1.投资力度不够,融资渠道需进上步拓宽高科技产业的特征之一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这在电子信息产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要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西安、成都未来的支柱产业,就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2.电子信息产业数量多、规模小,集成度低,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西安市电子信息企业已超过500余家,亿元企业仅11家,过10亿元企业只有1家。

计算机软件企业逾20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只有20多家。

电子信息产业没有规模就难谈效益,因此加快资产重组,推动企业联合、兼并,组建大公司,实施名品牌战略,尽快形成规模效益,是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成都市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产业企业效益不高,影响了发展。

3.电子信息产业条块分割严重,必须加速大行业管理步伐在现行体制下,西安、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内部,企业、科研院所之间隶属篱笆重重,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十分困难,造成人员、设备和技术成果的极大浪费。

因此,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速科技体制改革,努力促成大西安、大成都、大科技、大产业产发展机制。

4.制订优惠政策,创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西安重要的战略产业,对推动西安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要在把握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抓紧制定适应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要鼓励资产重组,推动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5.人才缺乏突出,必须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大政策。

西安、成都、兰州、重庆等中心城市有相当数量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门类也比较齐全,但大部分都“孔雀东南飞”了,留在西部地区的只是一部分。

没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大政策,要发展信息经济就会困难重重。

三.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适时推出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20xx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郑重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方针政策到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都有了明确的论述,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将有力地推动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保证。

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并在对外开放、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

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极其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仅从今年前2个月国家统计局统计西部投资快速增长,就是明显的例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xx年前两个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达到11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前两个月西部地区完成投资178亿元,增长40.2,远远高于东部和西部15.8和15.9的投资增长速度。

统计局的报告指出,前两个月基本建设投资为589亿元,增长11.4;更新改造投资176亿元,增长22.6,房地产开发投资320亿元,增长23。

除了西部地区快速增长外,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明显增大;到位资金增幅也比较高,前两个月本年资金来源1554亿元,比同期完成投资高424亿元,同比增长20.5,比投资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速达到30.3,表明银行投资贷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意志,并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这在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是第一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部署,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

实施这个战略决策,不仅对于振兴西部地区经济,而且对于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三步战略目标,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将得到改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我国产业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同,造成在信息资源获取、存储、处理和应用能力的强与弱,造成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与低,因而导致我国东西之间“数字鸿沟”,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的程度不同,使这一现象在一断地扩大.在中国信息化程度的分布中,排位于前10名的省区没有一个在西部,而排列在最后4位的都在西部地区,而且西部地区GDP仅占全国的17.8。

迅速提高信息化程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缩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也是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的倾斜和导向,东部地区率先得到了发展,“九五”末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西部的潜在优势逐渐显露.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建设已在全国全面展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已有明显改观。

1999至20xx年两年中,东部发达地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和西部欠发达地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内蒙、广西,即102)的互联网网民比例发生了变化。

东部地区的网民数占全国网民总数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的比重有明显上升。

(见表7、表8):

表7我国部分省市互联网网民分布及变化省市1999年20xx年1999-20xx年名称排序占全国比例()排序占全国比例()网民比例变化率()北京121.24112.39-41.7广东212.9429.69-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