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273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终7页为答案及解析)

答题卡:

12345

ABABDBCDABC

678910

DABCA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五秒内B.前两秒C.三秒末D.下午两点开头

2、一物体同时遭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

能为零的是()

A、6N,3N,4N

B、7N,5N,3N

C、4N,5N,10N

D、1N,10N,10N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20N;则当它们之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40NB.102NC.202ND.103N

4.右图中的四个图象依

次表示四个物体A、B、C、

D的加速度、速度、位移

和滑动摩擦力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可能

受力平衡的是()

5.如图2-4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民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

A.6NB.8NC.10ND.15N6.(2008·高考海南卷)如图2-5,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对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一直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

块的支持力为()

A.(M+m)gB.(M+m)g-F

C.(M+m)g+FsinθD.(M+m)g-Fsinθ

7.(2009·扬中模仿)如图2-6,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开头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形态,现通过细绳将A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距离为

L,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A.L=2mg

kB.

L<

2mg

kC.

L=

mg

kD.

L>

mg

k

8.(2009·石家庄模仿)如图2-7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形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悄然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

少到0.3kg时,将会消灭的情况是(g取10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A仍静止不动

C.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

9.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2-8所示,a遭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遭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

θ角等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

止,则()

A.b对a的支持力肯定等于mg

B.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

C.a、b之间肯定存在静摩擦力

D.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物体B,B的上方再放分量为G的物体A,A的左侧系一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轻绳,绳的一端系在墙上,如图2-9所示,当在B物体上施加一渐渐增大的水平力F时,A、B一直静止,则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将()

A.渐渐增大B.渐渐减小

C.保持不变D.无法推断怎样变化

二、试验题(共16分)

11.(6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试验如图2-10(a)

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2-10(b)是在白纸上依据试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b)中的_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试验中,假如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试验结果能否会发生变化?

答:

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3)本试验接受的科学方法是(

)A.抱负试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把握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2.(10分)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

x与弹力F成反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遭到拉力时的长度L、

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和实践都表明k=YSL

,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打算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

Y的单位应当是()

A.N

B.m

C.N/m

D.Pa

(2)有一段横截面为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2-11(a)所示的实

验安装,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的长度L=20.00cm,利用测量工具b测得橡皮筋未遭到拉力时的直径D=4.000mm,那么测量工具a和b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如图2-11(a)所示的安装就可以测量出这种橡皮筋的Y值,下表为橡皮筋遭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试验记录,请在图2-11(b)中作出F-x图象.

拉力F/N5.010.015.020.025.0

伸长量x/cm1.603.204.806.408.00

(4)由以上试验可求出该橡皮筋的Y值为__________(保留一个

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44分)

13.图2-13(8分)如图2-13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20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形态,这时A遭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

假如渐渐加大B的分量,而系统仍保持静止,则B物体分量的最大值是多少?

14.(10分)如图2-15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形态.现开头用一恒

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遭到的合外力和从开头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15.(12分)(2021·哈尔滨三中月考)在图2-17所示的安装中,斜面倾角α=37°,A的质量m1=10kg,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B的质量m2=20kg,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为使B沿斜面对上匀速运动,应当用多大的力F沿斜

面方向向下拉A?

(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6.(14分)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假如用与斜面成α角的力F拉着木块匀速上升,如图2-18所示.求:

(1)当α=θ时,拉力F有最小值,并求出此最小值;

(2)此时水平面对木楔的摩擦力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1、解析:

时间间隔指一段时间,三秒末和两点开头都是时辰,指一

个时间点

答案:

AB

2、解析:

推断分力能否可能为零只需这三个力的大小可以构成三角

形即可。

答案:

ABD

3、解析:

由题意可知,当F1与F2夹角为90°时,20=2F1,所以F1=102N;当F1与F2夹角为120°时,合力与分力相等,即F合=F1=102N,故选B.

答案:

B

4、解析:

受力平衡的特征是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

发生变化,所以A、B图中物体不处于平衡形态;C图中x-t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物体的速度不变,受力平衡;D图中只给出了滑动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物体可能还遭到其他的外力,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外力的合力有可能等于零,所以有可能处于平衡形态.

答案:

CD

5、解析:

若最大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时,由平衡条件得Fm+F1=mBg,得F1=6N;若最大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时,有F1=mBg+Fm,得F1=14N,F1的取值范围为6N≤F1≤14N,应选择ABC.

答案:

ABC

6、解析:

以全体为争辩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

持力FN=(M+m)g-Fsinθ,D正确.

答案:

D

7、解析:

拉A之前,A静止,mg=kx1,弹簧的压缩量为x1,当B刚要离开地面,弹簧的伸长量为x2,mg=kx2,所以A上升的距离L=x1

+x2=2mg

k

,故A正确.

答案:

A

8、解析:

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m1=0.6kg时,F+Ff=m1g=6N,

Ff=4N,可知A与桌面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4N.当总质量为m2=0.3kg时,设A仍不动,有F不变,F+Ff′=m2g,Ff′=1N<4N,故假设成立,A仍静止不动,A对桌面的摩擦力减为1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只要B正确.

答案:

B

9、解析:

对a、b全体,合外力为零,故地面与b之间无摩擦力,否则无法平衡,D错;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两个力F的竖直分量平衡,故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2mg,B错;对a接受隔离法分析,遭到竖直向上的b对a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力F四个力的作用,摩擦力不行能为零,否则a不能平衡,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条件知b对a的支持力小于a的重力mg,A错,C对.答案:

C

10、解析:

当拉力F渐渐增大时,A、B两物体仍能在光滑水平面处

于静止,则是绳子的拉力的水平分量与F平衡,当绳子拉力的水平分量增大时,绳子的拉力也随之增大,绳子拉力竖直向下的分量也随之

增大,所以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答案:

A

11、解析:

(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是试验的理论值,直接

测量得到的是实际测量值,故应填F、F′.

(2)细绳的作用是对结点O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用橡皮筋拉是一样的.

(3)力的合成与分解就是使用的等效替代法,选项B正确.

答案:

(1)FF′

(2)不变(3)B

12、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k、S、L的单位分别是N/m、m2、m.代入

k=YSL

进行单位计算得Y的单位为N/m2,即Pa.由于橡皮筋的长度的测量结果精确     到1mm,所以其测量工具为毫米刻度尺.而直径的测量结果精确     到0.01mm,所以测量工具为螺旋测微器.依据表格的数据,作出F-x图象,由图象求出k值,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k=YSL

,求出Y值.

答案:

(1)D

(2)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3)如图2-12所示

(4)5×106

Pa13、解析:

以结点O为争辩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14所示.

x轴上:

FTA=FTcos45°,

y轴上:

FTB=GB=FTsin45°.

两式联立得FTA=GBtan45°=20N.以A为争辩对象,受力分析,

可得FfA=F′TA=FTA=20N,方向水平向右.

当渐渐增大B的分量时,要使系统处于平衡形态,当A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B物体的分量达到最大.由上述表达式可知:

GBmax=

FfAmax

tan45°

=30N.

故A遭到的静摩擦力为20N,B物体的分量最大值为30N.

答案:

20N30N

14、解析:

B刚要离开C时,弹簧弹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