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专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568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史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代史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代史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代史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代史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史专练.docx

《古代史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史专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史专练.docx

古代史专练

通史专练

(一) 古代史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新疆乌鲁木齐二模)有学者说:

“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

”“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是

(  )                 

A.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

B.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

C.“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

D.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没有皇帝制专制”是指权力没有实现高度的集中,分封制下的诸侯享有较大的权力,君主权力容易受到诸侯贵族的限制,故选D。

皇帝专制下也有世袭制度,排除A;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保证贵族权力分配,不会对君主权力形成制约,排除B;“家天下”的制度带有宗法色彩,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排除C。

答案 D

2.(2014·广东中山一中统测)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是从下列哪个角度而言的

(  )

A.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域性特点

B.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

C.中国古代农业的技术性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结构

解析 精耕细作的特点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是铁犁牛耕,这是精耕细作的基础,另一个是精细化管理,这都是属于技术的范畴,故选C。

A项说的是我国的作物种植方面存在的南北方的差异;B项说的是我国农业男耕女织的特点;D项说的是我国的农业经济中的种植业为主,家畜饲料业为辅的特点。

答案 C

3.(2014·四川凉山二诊)下图为西周早期青铜文物、文物内铭文拓片,铭文记载了周王……毕地的土地“方五十里”赏赐给召的史实。

这一文物

(  )

A.是研究我国甲骨文的直接证据

B.反映了土地私有制度已经形成

C.是研究西周冶金技艺的原始资料

D.说明周王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理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是青铜文明时期,青铜文物是西周冶炼技艺重要的原始资料,故选C。

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铭文(也叫金文)晚于甲骨文出现,不能成为研究甲骨文的直接证据,排除A;土地私有制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实施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排除B;西周主要实行分封制,并非周王对全国直接管理,排除D。

答案 C

4.(2014·江苏南通调研)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

(  )

A.分封制度加强B.官僚政治确立

C.宗法制度形成D.井田制度出现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变局”指的是由“‘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分封制)到“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等官僚制度),分封制不是加强而是被郡县制代替,故选B,排除A、C两项。

材料主要讲的是政治制度,井田制度未提及到,排除D。

答案 B

5.(2014·湖南常德模拟)“与西汉初年‘布衣将相’的状况不同,东汉创业集团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

”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汉代政治中心东迁的结果

B.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结果

C.汉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结果

D.西汉末年宦官专权的结果

解析 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词“士族大姓”,据材料信息“士族”与“布衣”相对应,可得出两汉之际的“士”即读书人,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尊儒的措施,使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同时,汉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此,使得东汉的创业集团来自于“士族大姓”,故选B。

A项不合题意;C、D两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6.(2014·内蒙古鄂尔多斯模拟)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均田制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  )

A.土地从国家所有彻底转变为私人所有

B.土地制度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C.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生产

D.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实现了完全分离

解析 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由于土地由公有到私有及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故选C。

均田制下的土地为国有,排除A;土地制度的性质发生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根本变化,排除B;此时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未完全分离,排除D。

答案 C

7.(2014·广东七校联考)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  )

天人合一思想

形体上

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

意识上

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

政治上

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

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解析 从图表上分析,“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天”与“人”(或人类社会)的关系;明显,C项说的是“昆虫”、“草木”的生活现象,没有说到“人”,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因而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中“形体上”一栏对应;B项与“意识上”一栏对应;D项与“政治上”一栏对应。

答案 C

8.(2014·天津一模)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微差些”的是

(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

解析 据题干“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信息,可以看出,孟德斯鸠意识到了中国专制主义制度自诞生时起越往后来越强化,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较之于之后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专制程度相对较低,故选A。

元朝的行省制度与题干所涉及的专制无关,排除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充分说明了专制的强化,排除C;清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巅峰,排除D。

答案 A

9.(2014·广州一模)《唐律疏义》曰:

“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

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

”据此可知当时

(  )

A.限制经营场所B.奉行“重农抑商”

C.商业空前繁荣D.重视监管商业

解析 题中材料的“每年量校”、“笞五十”说明唐朝时对市场中的量具有着统一而严格的规范,决不允许私人制作,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4·广东东莞调研)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

类似的事情在有宋一代时有发生。

由材料可知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B.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C.分化事权致行政效率低下D.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解析 材料重点描述的是皇帝与两个政府部门之间发生的事情,皇帝的命令决策受到来自行政部门(宰相)和监察部门(台谏官)的反对而被迫收回,直接反映的就是皇权受到政府部门的制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强化;而C项与材料所述内容没有任何关系;对于答案D项来说,没有前后所述史实的发展变化和比较,是无法得到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的结论的。

答案 B

11.(2014·广东清远调研)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

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

(  )

A.“正获身,非失身”

B.“逾墙淫奔,无耻之尤”

C.“四目相视,具各有情”

D.“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解析 卓文君是寡妇,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这与宋明理学的忠孝节义是相悖的,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与宋明理学下的伦理纲常相悖,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 B

12.(2014·四川泸州诊断)观察下图,元政府设置了一个东西延伸的带状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府重兵驻扎于此。

同时又将秦岭、汉中、北川的险地划归陕西行省,也驻有一个蒙古都万户府。

元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  )

A.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B.利用山川形便,防止地方割据

C.保障大都安全,实现以北制南D.管辖险要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解析 据题干材料“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府重兵驻扎于此”说明是保障大都的安全,“河南江北行省,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府重兵驻扎于此,陕西行省,也驻有一个蒙古都万户府”,说明元朝利用蒙古人控制汉人,以达到以北制南的目的,故选C。

图示反映的是元朝部分区域实行行省制度,主要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排除A;图示主要反映大都周围的行政区划设置,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提高行政效率的信息,排除D。

答案 C

13.(2014·福建漳州质检)《明史·太祖纪》载,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下令“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

这表明朱元璋要

(  )

A.裁抑相权B.加强军权

C.建立内阁D.改革行省制度

解析 中书省长官即丞相,“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意思是奏事不要告知丞相,说明朱元璋要裁抑相权,故选A。

中书省掌行政权,材料没有体现加强军权信息,排除B;建立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排除C;中书省属于中央机构,行省制度属于地方机构,排除D。

答案 A

14.(2014·广东汕头质检)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

这反映出明代

(  )

A.土地兼并严重B.小农经济的弱化

C.商品经济发达D.井田制得以恢复

解析 井田制是以国家名义占有土地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民要集体耕种公田,但每人都自己的份地;而海瑞“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其直接目的是让农民有田地,则反映了当时农民失地情况严重,故A项正确;在明代,土地兼并后,地主主要采用租佃制经营,这种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的依旧是小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生产的问题,故C项错误;这只是海瑞一人的想法,不能说明井田制已经恢复,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2014·广东七校联考)有学者论: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  )

A.盐铁官营制度B.“海禁”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D.商帮的出现

解析 “政治权力型经济”即是采取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而不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某种经济现象并不是经济本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出于政治的需要,A项盐铁官营出现于汉代,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项“海禁”政策最初出现于明代,是统治者为了避免沿海人民与海盗、倭寇勾结而采取的措施;C项重农抑商出现于战国时,是由于商人流动性大不利于统治;A、B、C三项都是出于统治需要,因而是“政治权力型经济”;而D项的“商帮”出现于明中期,是商品经济发展,商人为壮大队伍,增强竞争力,自发组成的商人群体,因而不是“政治权力型经济”,故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6.(2014·广州一模)某思想家主张: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

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

”该思想家可能是

(  )

A.孟子B.董仲舒C.王阳明D.顾炎武

解析 该材料中有“以明其心”一处表明该思想家做学问的目的或方式是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到真理,属于心学的代表,选项中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17.(2014·广东中山期末)自明清以来,小说就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

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

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小说的世俗性 ④重农抑商观念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小说盛行的原因。

①②③符合题意;重农抑商观念并非明清时期出现,而与材料无关,故排除④选项即可。

答案 D

18.(2014·广东深圳一模)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

这说明

(  )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

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

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

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

解析 开庭前陪审人员随机产生,不知道审问案件的内容,可以保证对案件双方的公平,体现了雅典陪审法庭力求保持公平的重要原则,故C项正确;陪审人员的随机性不一定能降低误判率,与陪审人员的自身法律素质有关,故A项错误;陪审法庭的司法职能、陪审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的关系,与陪审人员的随机性无直接关系,故B、D两项错误。

答案 C

19.(2014·广东珠海质检)针对雅典近一半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曾受到群众惩罚,且大部分缘于作战失利这一现象。

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发出诘问: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

还是去找技艺精湛的医生呢?

”这说明

(  )

A.受控告的政治家代表贵族利益,仇视群众

B.群众决策方式有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C.当时的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D.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欧洲民主提供了典范

解析 从政治家受罚的原因和柏拉图的问题可反映出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影响了民主政治的质量。

故选B项。

答案 B

20.(2014·广东云浮中学质检)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

这些史实表明

(  )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解析 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因作战失利受到惩罚”,结合柏拉图的言语,可知反映的是C项,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A项错误,雅典政治腐败问题材料无法体现;B项错误,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正是因为极端民主才形成了材料中出现的现象;D项明显错误。

答案 C

21.(2014·河南六市联考)在古希腊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自己,研究自我”。

下列言论中,与材料中所说的“追求”一致的是

(  )

A.格物致知B.知识就是感觉

C.人是万物的尺度D.认识自己

解析 从题干“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自己,研究自我”信息可知,题干强调自我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故选D。

“格物致知”强调探寻外部世界,与题干不符,排除A;“知识就是感觉”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与题干不相符,排除B;人是万物的尺度,没有凸显自我在认识过程中作用,同样强调知识的相对性,排除C。

答案 D

22.(2014·北京顺义统考)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结论

A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当时已出现了人文精神

B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C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这是世界上成文法的汇编

D

查阅到《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法律条文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一个完备的阶段

解析 据题干信息“人是万物的尺度”,可判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体现了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故选A。

B项史实是陶片放逐法,不具有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特点,排除;C项《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只能得出其是成文法的结论,不能总结出“成文法的汇编”的结论,排除;罗马法发展到一个完备的阶段的标志是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排除D。

答案 A

23.(2014·江苏南通调研)《十二铜表法》规定:

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

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

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

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  )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为条文清晰,实用性强,故选A。

《十二铜表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排除C项;《十二铜表法》还未体现契约精神,重点体现在将习惯法变为了成文法,防止奴隶主贵族任意曲解法律条文,排除D。

答案 A

24.(2014·湖南常德模拟)罗马法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

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

只有在死者生前没有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不合法律规定,或者遗嘱上所指定的继承人已经先于遗嘱人死亡或拒绝继承时,才可按法定继承办理。

这一规定

(  )

A.有效地维护了私有财产

B.完善了遗产继承的制度

C.带有一定的习惯法痕迹

D.体现了遗嘱继承的优越性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财产继承的规定有两种: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等;罗马法明确规定了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使用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等。

故这反映了罗马法完善了遗产继承的制度。

答案 B

25.(2014·山西太原模拟)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

这反映了

(  )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无法有效地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C.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工具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解析 理解题干情境,可知反映的是贵族可以利用罗马法的规定去窃取其他贵族的财产,故选C。

从材料的表述中并未看出罗马帝国的不稳定,排除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在调解贵族与平民矛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皆排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26.(2014·广东梅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

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交流、碰撞,有时表现为激烈的状态,有时表现为平和的状态。

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材料二 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到了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

90年代,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国家的对外政策往往决定着文化的交流广度与深度。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孤立、封锁,造成了中国文化与世隔绝。

直到中国重新融入主流世界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成为中西交流的桥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请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两例史实说明“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2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3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或阻碍)中外文化交流的因素。

(4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交流。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学发生冲突,但是宋明理学也吸收佛教思想而使得儒学有了新发展;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可以得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是欧洲自然科学以及中国儒家经典。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信息“一次相互的启蒙”可以得出作用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或:

东西方相互启蒙)。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梁启超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中国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政治上)近代民族危机加剧;(经济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向西方学习”新思想影响等就角度回答。

第(4)问,首先选择一个角度回答,即推动因素或阻碍因素。

再展开论述,如推动因素:

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

阻碍因素:

文化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国家政策的影响;意识形态的矛盾等。

答案 

(1)丝绸之路(或商业活动,中外贸易)。

史实:

①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学发生冲突,结果佛教逐渐中国本土化,儒学吸收佛教精神而有新发展。

②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促进欧洲社会转型。

(2)内容:

欧洲自然科学,中国儒家经典。

作用:

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或:

东西方相互启蒙)。

(3)新变化:

有专门机构,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自强图存服务;翻译的内容从西方科技发展到西方政治制度。

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向西方学习”新思想影响。

(4)说明:

本小题学生可任选推动因素或阻碍因素作答。

推动因素:

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

阻碍因素:

文化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国家政策的影响;意识形态的矛盾等。

27.(2014·河南郑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云: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

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

——《传习录》

材料三 “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

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

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

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

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

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

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