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522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6版)

一、专业代码:

070601

二、专业名称:

地质学

三、标准修业年限:

4年

四、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数学、物理、化学及地球物理知识,系统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毕业后能够运用地质学方法和技术从事基础地质、地震地质、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六、基本要求:

(一)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文学、历史、公共关系、哲学、经济学、法律学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学习,具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理论知识和素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有道德,有思想,对社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具备理科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用领域和前景。

(三)具备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通过学习地球科学的相关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并通过一年级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基本工作方法有感性认识,建立地球科学思维观。

(四)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及工作方法

通过系统学习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新构造运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中国地质学等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通过二年级专业实习和三年级生产实习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基础和理论知识,掌握地质数据的采集、处理、综合研究和成果解释的技术和方法,具备从事地质科学各领域内基础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五)掌握地质学与地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体系

系统学习地质学、灾害学概论和地震地质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与地质灾害相关地质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地震区划研究的能力。

(六)具备综合防灾减灾的意识及能力

通过灾害学概论、地震学等课程的学习,了解全球自然灾害现状及防灾减灾体系研究发展趋势,掌握地震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增强综合防灾减灾意识,具备开展地震活动断层调查的基本技术能。

七、主干学科:

指支撑本专业的相关学科,1-3个。

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表述为准。

八、主干核心课程简介:

地震地质学

本课程为地质学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旨在运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震成因与活动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

活动断层及其识别标志;地震成因及震源模式;地震的时空分布与地质构造;地震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地震宏观调查、震害地质条件;古地震及其识别标志、古地震震中烈度与震级的确定、古地震的年代测定与复发周期的推算;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研究、水库地震的地震地质条件;地震区划研究,包括地震危险区区划,地震烈度区划,地震小区划。

九、毕业总学分:

165学分

 

十、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模块

学时分布

学分

占课内教学总学时比例

占培养方案总学时比例

总学时统计

合计

理论

实践

通识课程模块

944

644

300

59

理论

专业

实践

合计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学科平台课

240

168

72

15

1672

1520

3192

专业核心课

480

322

158

30

开放选修

课程模块

专业选修课

384

314

70

24

跨专业选修课

64

64

0

4

公共选修课

64

64

0

4

素质拓展课

96

96

0

6

合计

2272

1672

600

142

总学分统计

集中实践模块

920

0

920

23

理论

实践

合计

总计

3192

1672

1520

165

142

23

165

注:

专业实践学时包括课内实践学时和集中实践学时。

 

十一、课程体系框图

 

12、培养方案基准进程

课程

模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

学期

学分

要求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通识课程模块

大学英语Ⅰ

4

64

64

0

0

59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0

16

考查

自然灾害概论

2

32

26

0

6

考查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32

12

20

0

考试

大学体育

(一)

1

36

4

0

32

考试

形势与政策

(一)

0.5

8

8

0

0

考查

高等数学A(上)

5

96

80

0

16

考试

军事理论

2

36

36

0

0

考查

军事技能训练

1

80

0

0

80

考查

大学语文

2

32

32

0

0

考查

大学英语Ⅱ

4

64

64

0

0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32

0

16

考查

大学体育

(二)

1

36

4

0

32

考试

形势与政策

(二)

0.5

8

8

0

0

考查

高等数学A(下)

5

96

80

0

16

考试

大学英语Ⅲ

2

32

32

0

0

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64

48

0

16

考试

大学体育(三)

1

36

4

0

32

考试

形势与政策(三)

0.5

8

8

0

0

考查

线性代数

2

32

32

0

0

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0

0

考试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2

32

16

0

16

考查

大学英语Ⅳ

2

32

32

0

0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0

16

考试

大学体育(四)

1

36

4

0

32

考试

形势与政策(四)

0.5

8

8

0

0

考查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

1

16

8

0

8

考查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核心课

地球科学概论(平)

3

40

36

0

8

48

考试

结晶学与矿物学(平)

4

64

32

0

32

考试

晶体光学(平)

2

48

22

0

26

地层古生物学(核)

4

64

42

0

22

考试

构造地质学(核)

4

64

40

0

24

考试

岩石学(核)

4

64

32

0

32

考试

地球物理学概论(平)

3

48

48

0

0

大地构造学

3

48

48

0

0

学科平台课

大学物理(上)(平)

3

48

48

0

0

考试

大学物理实验(上)(平)

1.5

24

0

0

24

考查

大学物理(下)(平)

3

48

48

0

0

考试

大学物理实验(下)(平)

1.5

24

0

0

24

考查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核)

3

48

36

0

12

考试

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选修课

模块A(矿物/岩石/矿床)

工程测量

3

48

3

0

10

24

矿相学

2

32

16

0

16

矿床学

4

64

52

0

12

石油地质学

2

32

28

0

4

地球化学

3

48

38

0

10

地质专业英语

2

32

32

0

0

矿产勘查学

4

64

56

0

8

矿山地质学

2

32

28

4

矿田构造学

2

32

28

4

学科前沿

1

16

16

0

0

中国地质学32学时

2

32

36

0

0

考试

模块B

工程测量

3

48

3

0

10

24

考试

固体力学

2

32

32

0

0

考试

新构造运动学

2

32

32

0

0

考试

地质地理信息系统

3

48

32

32

0

考查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2

32

32

0

0

考试

遥感地质学

3

48

32

0

16

考试

地震预测概论

4

64

48

0

16

考试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

4

64

16

48

0

考试

地质专业英语

2

32

32

0

0

考试

地震地质与灾害地质

3

48

48

0

0

考试

地学前沿

1

中国地质学

2

32

32

0

0

考试

跨专业选修课

跨专业选修课

8

8

考核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考核

素质拓展课

课外必修6学分

6

6

考核

集中实践模块

地质学认识实习

1

一短

23

考核

地质学教学实习

4

二短

考核

地质学生产实习

4

三短

考核

地质学毕业设计(论文)

14

考核

十三、分学期基准进程

第一学年(秋季)第1学期共23.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大学英语Ⅰ

4

64

64

0

0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0

16

考查

自然灾害概论

2

32

26

0

6

考查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32

12

20

0

考试

大学体育

(一)

1

36

4

0

32

考试

形势与政策

(一)

0.5

8

8

0

0

考查

高等数学A(上)

5

96

80

0

16

考试

军事理论

2

36

36

0

0

考查

军事技能训练

1

80

0

0

80

考查

开放

工程测量

3

48

38

0

10

考试

选修

合计(10门课)

23.5

第一学年(春季)第2学期共23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大学英语Ⅱ

4

64

64

0

0

大学体育

(二)

1

36

4

0

32

形势与政策

(二)

0.5

8

8

0

0

高等数学A(下)

5

96

80

0

16

学科平台

大学物理(上)

3

48

48

0

0

大学物理实验(上)

1.5

24

0

0

24

普通地质学

4

64

56

0

8

结晶学与矿物学

4

64

34

0

30

合计(8门课)

23

 

第一学年(夏季)一短学期共1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集中实践课

地质学认识实习

1

40

考查

第二学年(秋季)第3学期共24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通识

模块

大学英语Ⅲ

2

32

32

0

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64

48

0

16

大学体育(三)

1

36

4

0

32

形势与政策(三)

0.5

8

8

0

0

线性代数

2

32

32

0

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0

0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2

32

16

0

16

学科

平台

大学物理(下)

3

48

48

0

0

大学物理实验(下)

1.5

24

0

0

24

晶体光学

3

48

22

0

26

选修

模块B

固体力学

2

32

32

0

0

合计(10门课)

24

 

第二学年(春季)第4学期共21.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通识

大学英语Ⅳ

2

32

32

0

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0

16

大学体育(四)

1

36

4

0

32

形势与政策(四)

0.5

8

8

0

0

专业

地层古生物学

4

64

4

0

22

构造地质学

4

64

4

0

22

岩浆岩石学

2

32

2

0

16

沉积岩石学

2

32

2

0

16

变质岩石学

2

32

2

0

16

选修

模块A/B

地质素描

2

32

2

0

24

合计(10门课)

21.5

第二学年(夏季)二短学期共4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集中实践课

地质学专业实习

4

160

考查

 

第三学年(秋季)第5学期共20-2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专业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48

3

0

0

地球化学

3

48

3

0

0

地球物理基础

3

48

3

0

0

通识课

大学语文

2

32

32

0

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32

0

16

选修

模块A

大地构造学

2

32

2

0

8

矿相学

2

32

2

0

16

矿山地质学

2

模块B

新构造运动学

2

32

2

0

6

地质地理信息系统

3

48

24

24

0

考核

大地构造学

2

32

2

0

6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2

32

2

0

0

遥感地质学

3

48

3

0

10

合计(8-10门课)

20-25

 

第三学年(春季)第6学期共12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通识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

1

16

8

0

8

专业

中国地质学

3

48

3

0

12

选修

模块A

矿床学

4

64

3

0

12

石油地质学

2

32

2

0

8

金属矿床学

2

32

0

模块B

地震预报

3

48

48

0

0

地震资料处理

2

32

16

0

16

地震地质学

3

48

3

0

0

合计(6-5门课)

12

第三学年(夏季)三短学期共4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

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集中实践课

地质学生产实习

4

160

考查

 

第四学年(秋季)第7学期共14-10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选修

模块A

地质专业英语

2

32

2

0

0

矿产勘查学

4

64

56

0

8

模块B

地质专业英语

2

32

2

0

0

跨专业选修课

8

公共选修课

合计:

(5-4门课)

14-10

第四学年(春季)第8学期共14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集中实践课

地质学毕业论文

14

考查

素质拓展课第1-8学期共6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素质拓展课

课外必修6学分

6

考查

跨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第3-8学期共学分

课程类别

学分及修读要求

跨专业选修课

哲学学科门类课程:

2学分;文学学科门类课程:

2学分

公共选修课

公学学科门类课程:

2学分;理学学科门类课程:

2学分

 

十四、教学年历

周次

学年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一短

3

4

二短

5

6

三短

7

8

符号说明及教学周数统计:

★入学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

2周

▲课内教学:

112周

△考试:

15周

○认识实习:

1周

⊙专业实习:

4周

◎生产实习:

4周

●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

14周

◇毕业教育:

1周

共计:

151周

 

十五、辅修专业课程

专业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

学期

学分

要求

考核方式

授课

上机

实验

公共基础课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