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233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饮食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糖尿病饮食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糖尿病饮食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糖尿病饮食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糖尿病饮食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糖尿病饮食篇.docx

《糖尿病饮食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饮食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糖尿病饮食篇.docx

糖尿病饮食篇

一、日常食物分类及其营养特点:

1、谷类、薯类和杂豆类:

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常量元素

2、蔬菜:

膳食纤维、钾、钙、镁、维生素C、维生素B2、叶酸、胡萝卜素以及各种植物化学物质

3、水果:

糖类、膳食纤维、钾、镁、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各种植物化学物质

4、畜禽肉类:

优质蛋白质、脂肪、钾、铁、锌、铜、硒、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5、鱼和海鲜:

优质蛋白、脂肪、钾、微量元素、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6、蛋类:

优质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A、B族维生素

7、奶和奶制品:

优质蛋白、脂肪、糖类、钾、钙、镁、锌、维生素A、B族维生素

8、大豆及其制品:

优质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低聚糖、钾、钙、镁、B族维生素、维生素E、植物化学物质

9、食用油:

能量、必需脂肪酸

10、食盐:

钠、碘

二、食物与血糖的关系:

三、

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源是比较复杂的,它既可以来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也可以来自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

总能量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种能量来源物质是决定血糖水平的关键。

因此,糖尿病饮食控制应该是这样的:

计算总能量计算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计算各种食物的摄入量

四、消瘦的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逐步增加体重,使之达到正常范围。

必须指出,糖尿病患者不能简单地根据血糖高低来控制饮食(能量)。

在实践中发现,有些糖尿病患者一发现血糖升高,就减少能量摄人(食量);而如果认为血糖水平还可以,就增加能量摄人(进食量)。

这种做法并不可靠,还是应该以体重是否正常或趋于正常来决定每日总能量摄人(进食量)和运动量。

减少每日总能量摄人(饥饿或变相饥饿)的确有助于降低血糖,但如果能量摄入太低则不仅会造成慢性营养缺乏,还会导致急性酮血症或低血糖。

酮血症是指血液中酮体(来自体内脂肪氧化分解)过多,并导致急性症状,如呕吐、昏迷等。

低血糖则是由于血糖浓度过低,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所谓低血糖反应。

这些都是很危险的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总之,糖尿病饮食的首要原则就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体重的变化来调整每日的能量摄人。

当天的总能量供应可以根据计算来设计,但长期的能员供应必须以维持正常体重为标准。

五、水果和牛奶

本书强烈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食用奶类(250克左右),并摄入水果(100~200克)。

这样既有助于满足营养需要,又有利于血糖控制。

每日奶类、水果和蔬菜中的糖类均按50克估算。

六、把生重换算成熟重

一般地,大米(生重)和米饭(熟重)的比例为1:

2.5,即500克大米可以做成1250克米饭;面粉(干重)和馒头或花卷(湿重)的比例为1:

1.5,即500克面粉可以做成750克馒头或者花卷。

七、糖尿病如何选用奶制品:

1、巴氏消毒奶营养比超高温消毒奶好;

2、低脂奶或者脱脂奶:

更适合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糖尿病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但要注意有没有加糖;

3、酸奶:

可改善便秘,提高免疫力,适合乳糖不耐受的患者,虽然添加了糖但GI并不高,完全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

4、奶酪(干酪):

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D、B族维生素,且基本不含乳糖,一般也不添加糖,是和糖尿病患者。

再制干酪是以干酪为原料加入了其他食品添加剂,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5、炼乳:

分为甜炼乳和淡炼乳,淡炼乳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甜炼乳加了很多蔗糖(>=45%)不适合。

6、羊奶:

比牛奶更易于消化,维生素A、钾、铁高于牛奶,蛋白质、钙低于牛奶,也适宜糖尿病患者。

7、奶油(黄油):

主要成分是奶中的脂肪,其他营养成分很少,不推荐给糖尿病患者。

8、牛奶饮料、酸奶饮料:

蛋白质含量只有1%左右,且通常加入较多的白沙糖,不适宜糖尿病患者

总结:

除奶油、甜炼乳、乳饮料、酸奶饮料等因为营养价值低下或添加较多糖之外,大部分奶制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特别是低脂或脱脂乳、普通液态乳、酸乳、奶酪等。

八、糖尿病患者选水果

1、《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指出,糖尿病患者不必禁食水果。

水果应成为糖尿病食谱的一部分,每天100~200克,可以作为加餐食用。

2、大部分低GI的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李子、樱桃、葡萄、柑、柚等,其含糖量都不高(10%左右),糖尿病患者可以经常食用,每天200克左右。

高GI的水果中,菠萝、西瓜、芒果、猕猴桃的含糖量也比较低(5.8%~10.3%),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食用100克左右,而高GI且糖含量很多的鲜枣、香蕉、芭蕉等最好不要食用。

葡萄干、红枣干、桂圆干等糖类含量很高,GI不明,亦不太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这些是大致的推荐,更好的做法是,与血糖监测(血糖仪)配合,糖尿病患者自己摸索吃水果的合适品种和数量。

3、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吗?

水果中的糖是在果实开始成熟后由淀粉转化而来。

糖提供甜味,但甜味不仅仅取决于含糖量,还与糖的种类有关。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是水果中的主要糖类,它们的甜度相差很大。

果糖的甜度最高,其甜度大约是蔗糖的1.8倍;而葡萄糖甜度最低,相当于蔗糖的70%。

若以GI而论则葡萄糖最高(100),蔗糖次之(65),果糖最低(23.0)。

在含糖量相同的情况下,果糖比例高的水果更甜一些,但一般GI反而低,如苹果、梨、批把等;葡萄糖比例高的水果甜度低,但GI反而高一些,如猕猴桃、香蕉、荔枝等。

因此,不能认为水果越甜则含糖量越高,或GI越高。

当然,如果是同一种水果,比如西瓜或富士苹果,口感越甜的则糖含量一般也越高。

从这种意义上讲,糖尿病宜少选特别甜的水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不要用加工的水果制品代替新鲜水果。

像这些水果制品都不适宜于糖尿病患者。

九、选择蔬菜的几个误区:

1、南瓜降糖不靠谱:

南瓜降糖的说法流传甚广,但学术研究未能证实南瓜的降糖作用。

相反,南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高达75.0,是典型的高GI食物,比大部分蔬菜和水果都要高很多。

因此,糖尿病患者虽然不必禁忌南瓜,但千万不要听信传言而多吃南瓜来降血糖,以免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2、苦瓜不能降血糖:

20世纪60年代有人提出苦瓜能将血糖,但经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并未发现苦瓜的降糖作用。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严谨的证据证明吃苦瓜或者苦瓜提取物能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

2004年8月28日《中国经营报》刊发调查文章《口服植物胰岛素:

一个虚构的人造“奇迹”》,记者采访各方面人士得出结论,把苦瓜或其提取物说成是可以治疗糖尿病的“口服植物胰岛素”纯属虚假宣传。

苦瓜营养丰富,作为一种日常蔬菜食用对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但是不能片面夸大其降糖作用,不能认为它真的是“口服植物胰岛素”,更不能用它来代替药物。

九、每天一个或半个鸡蛋

蛋类营养价值固然很高,但也并非完美,主要缺点是蛋黄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

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时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害。

胆固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的脂类化合物,在人体内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如参与细胞膜构成,用于合成某些激素(如性激素),形成胆汁中的胆盐,促进脂肪消化等。

但是,胆固醇摄入过多则是有害的,可引起血脂异常,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一起摄入时,其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非常明显。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血脂和冠心病,所以《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以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都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

而一个大小适中的鸡蛋约含胆固醇300毫克左右。

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天最多吃一个鸡蛋。

而对那些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为进一步减少胆固醇摄入,最好每天吃半个鸡蛋(或每周吃2~3个)。

有人认为蛋黄中丰富的卵磷脂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就是说,与其他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内脏等)不同,吃鸡蛋(黄)不会造成血清胆固醇异常升高。

的确有一些调查发现,普通人每天吃多个鸡蛋并不增加血脂异常或冠心病的发生率。

但这样的结论也许不能推及糖尿病患者。

而且,从营养均衡的角度,也不应该推荐每天吃多个鸡蛋。

十、首选鱼虾类

一般认为,与肉类相比,鱼虾类的营养价值更胜一筹。

这要归功于鱼虾类所含脂肪。

首先,鱼虾类脂肪含量低于肉类。

鱼虾类脂肪含量大多在5%以下,如带鱼脂肪含量为,小黄花鱼为,草鱼为,鲤鱼为。

它们都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而畜肉类脂肪含量多在10%左右。

有些较肥的肉品,脂肪多得惊人,如肥瘦猪肉脂肪含量37%,猪小排脂肪含量。

其次,鱼虾类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饱和脂肪酸较肉类要少很多。

大部分肉类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占40%~60%,而鱼类脂肪中饱和脂肪酸仅占20%~30%。

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明显影响血脂水平,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越多,则高胆固醇发生率越高。

而高胆固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低于膳食总能量的10%。

还有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还可能与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等常见癌症发生有关。

最后是鱼虾类,尤其是海鱼还含有两种特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

DHA和EPA属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血脂异常和冠心病。

很多研究发现,常吃鱼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DHA和EPA还促进生命早期(胎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和智力发育。

正因为鱼虾类具有上述明显的优越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动物性食物首选鱼虾类。

十一、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所谓“白肉”是指鸡、鸭、鸟类和鱼类及海鲜等颜色偏白的肉类,但并不包括同样也是白色的肥猪肉、肥牛肉等。

与之相对的“红肉”是指猪、牛、羊等畜类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常呈暗红色。

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方面,白肉和红肉差别不大,或各有特点。

两者的主要差距在于脂肪。

一般地,白肉(肥鸭、烤鸭和鹅肉除外)脂肪含量较红肉低,且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也低。

各种肉类、鱼虾中胆固醇含量见表7-7。

整体而言,白肉的脂肪酸组成和胆固醇含量优于红肉。

因此,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多选白肉,少吃红肉。

十二、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还能吃肉蛋奶吗

随着病程进展,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

肾脏的功能主要是过滤并排泄水和代谢废物的。

肾功能不全时,水和代谢废物排泄不畅,在体内堆积,危害健康,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检测有无蛋白尿。

一旦发现尿蛋白阳性或者定量检测超标,则说明已进入肾功能不全早期。

如果进一步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上升,则说明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加重。

从发现蛋白尿开始就要限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一旦发现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则应实施低蛋白饮食。

肾功能不全时,为何要限制蛋白质摄入呢?

这主要是为了减轻肾脏的负担。

蛋白质虽然是人体所需最重要的营养素,但是与其他营养素不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氮元素(N)。

氮元素在体内无法彻底代谢为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简单产物,而是代谢为肌酐、尿素等含氮废物。

这些代谢废物主要依赖肾脏排泄。

为减轻肾脏的排泄负担,肾功能不全时应减少蛋白质摄入。

不过,如果由此认为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再也不能吃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那就大错特错了。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的建议,出现蛋白尿但肾小球滤过率(GFR)尚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8克/公斤体重;在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后,低蛋白饮食的蛋白质摄入量为0.6克/公斤体重。

假设本例(总能量1800千卡)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是65公斤,原本每日摄入蛋白质68克(大约相当于每公斤体重1克蛋白质)。

如果发现蛋白尿,则其饮食蛋白质摄入量应减少为52克【0.8×65=52】;如果进一步在发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尿素等上升),则应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减少为39克【0.6×65=39】。

注意,该糖尿病指南还强调,低蛋白时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这主要是为了满足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要,并尽量减少糖尿病患者体内蛋白质(肌肉或内脏)分解。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功能不全时,仍然要保证食谱中有一定量的肉、蛋、奶等。

既要低蛋白饮食,又要吃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这看上去有点儿自相矛盾,却是非常重要的营养原则。

如何才能做到呢?

首先,要用小麦淀粉、藕粉、粉条等蛋白质含量极少(1%左右,见表7-2)的食物代替一部分主食(蛋白质含量10%左右,见表7-2),以减少植物蛋白摄入。

其次,避免摄入豆类,包括杂豆类和大豆制品(见表7-2),这些食物中含有更多的植物蛋白。

最后,计算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不要过多食用。

假设本例(总能量1800千卡)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低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39克(计算见上)。

可行的食谱计划是,每天吃1个鸡蛋(6克蛋白质)、250克牛奶(8克蛋白质)、50克肉类或鱼虾(按7克蛋白质估算),合计摄入21克【6+8+7=21】蛋白质。

 还剩18克蛋白质【39-21=18】应该由主食提供,大约相当于主食180克【干重,18÷10%=180】。

这些主食显然太少,会造成食谱能量不足,所以还要补充小麦淀粉、藕粉、粉条等含蛋白质极少的主食,大约120克(计算过程略),使主食合计达到300克左右(因为蛋白质摄入总量减少,碳水化合物所有增加,即主食总量有所增加,使总能量保持1800千卡不变)。

十三、豆浆

有些成年人因乳糖不耐受,不喝牛奶该喝豆浆,豆浆与牛奶相比,有5大优势:

1.、含植物性保健成分,包括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多糖、大豆低聚糖、其他多酚类物质等。

这些对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均有帮助。

牛奶中没有这些成分。

2.、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含有胆固醇。

3.含有膳食纤维。

豆浆中以可溶性纤维为主,豆渣中有大量不可溶纤维。

牛奶中是没有膳食纤维的。

4.、热量偏低,蛋白质和脂肪比例是2:

1,而牛奶是1:

1。

5.、作为植物性食品,大豆的污染危险相对于动物性食品要小得多。

毕竟豆子难以作假,自己打豆浆也避免了任何加工中的可能污染和掺假环节。

豆渣利用:

在豆浆的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豆渣,这些豆渣口感和味道都不好,让人难以下咽。

然而,豆渣的营养价值丰富,丢掉确实非常可惜。

可以通过一些制作方法制作美味的豆渣原料食品。

豆浆的缺点是含钙量很低,20杯豆浆所含的钙量才与1杯奶类相当。

因此,当奶类摄入不足时应增加豆腐、素鸡等富含钙的大豆制品,而不是豆浆。

另外,喝豆浆有一些禁忌:

1.忌喝未煮熟的豆浆

很多人喜欢买生豆浆回家自己加热,加热时看到泡沫上涌就误以为已经煮沸,其实这是豆浆的有机物质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造成的上冒现象,并非沸腾,是没有熟的豆浆。

没有熟的豆浆对人体是有害的。

黄豆中含有皂角素,能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还有一些酶和其他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物,能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细胞凝集素能引起凝血;脲酶毒苷类物质会妨碍碘的代谢,仰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代偿性甲状腺肿大。

但经过烧熟煮透,这些有害物质都会全部破坏,使豆浆对人体没有害处。

预防豆浆中毒的办法就是将豆浆在100℃的高温下煮沸,破坏有害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

在烧煮豆浆的时候,常会出现“假沸”现象,必需用匙充分搅拌,直至真正的煮沸。

如果饮用豆浆后出现头痛、呼吸受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绝不能延误时机,以防危及生命。

2.忌在豆浆里打鸡蛋

原因在于热豆浆的温度不足以对鸡蛋充分加热。

鸡蛋中很容易含有一些致病细菌,还有一些过敏原。

这些成分没有被充分加热而失去活性的话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尤其是那种“走地鸡”,下蛋的环境实在不敢恭维,通常卫生条件难以保障,含有致病细菌的可能性就更高。

3.忌冲红糖

豆浆中加红糖喝起来味甜香,但红糖里的有机酸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后,可产生变性沉淀物,大大破坏了营养成分。

即使是白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不可以添加的。

4.忌装保温瓶

豆浆中有能除掉保温瓶内水垢的物质,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以豆浆作为养料,瓶内细菌会大量繁殖,经过3~4个小时就能使豆浆酸败变质。

5.忌喝超量

一次喝豆浆过多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6.忌空腹饮豆浆

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

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的食品,可使豆浆中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

7.忌与药物同饮

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特别提醒

★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

★豆类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气、肠鸣、腹胀等症状,所以有胃溃疡的朋友最好少吃。

胃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饮食,而豆类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其代谢产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宜禁食。

★豆类中的草酸盐可与肾中的钙结合,易形成结石,会加重肾结石的症状,所以肾结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

黄豆中富含嘌呤,且嘌呤是亲水物质,因此,黄豆磨成浆后,嘌吟含量比其他豆制品多出几倍。

所以,豆浆对痛风病人不宜。

★贫血儿童以及要补铁的人士要少喝豆浆。

这是因为,黄豆中的蛋白质会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吃补铁食物的同时喝了豆浆,铁的吸收率将大大下降,就起不到补血的作用了。

婴幼儿慎喝豆浆

虽然豆浆的营养价值堪比牛奶,但是对于一岁半以下的宝宝来说,却仍是无法替代的。

因为豆浆中还有一些像不溶性纤维素的胀气因子存在,所以,肠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的婴幼儿喝了,很容易引起腹泻或者腹胀。

十四、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大豆制品:

1、凡是添加了钙凝固剂的大豆制品,如普通豆腐、干豆腐、豆腐丝、素鸡等的钙含量都要超过未添加钙凝固剂的大豆制品,如内酯豆腐、豆浆、腐竹。

添加钙凝固剂的大豆制品是钙的重要来源。

2、老豆腐的钙含量高于嫩豆腐。

3、发酵大豆制品,如豆酱、豆豉、腐乳等经过发酵使原有营养物质更易吸收,发酵还合成了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2、B1等。

发酵还可以产生新的过氧化物,如黄豆甙元、染料木黄酮。

缺点是添加了盐,故糖尿病患者吃这些豆制品时要代替盐。

4、纳豆:

纳豆的制作工艺与豆豉相仿,只是发酵菌用的是枯草杆菌。

纳豆含盐少,且含有纳豆激酶,纳豆激酶具有抗血栓、降血脂、软化血管、改善便秘、预防大肠癌和抗病毒等功能。

5、大豆指黄豆、黑豆、青豆,杂豆指绿豆、红豆、豌豆、蚕豆、芸豆。

大豆提供优质蛋白质、钙和各种植物化学物质,有助于补充营养及预防并发症;

杂豆血糖生成指数比谷类低,代替谷类主食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十五、糖尿病人怎样用油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烹调油的摄入量与普通人相仿,为每日25~30克。

必须说明,每日25~30克烹调油应包括主食类食物(如油饼、油条、葱油饼、面包、饼干、方便面等)中添加的食用油。

1、食油要多样化,因为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组成不同。

比如大豆油亚油酸比例高,但油酸比例低;花生油油酸比例稍高一些,但亚麻酸比例极低;菜籽油油酸和亚麻酸比例都要高一些,但亚油酸比例低且含有无用的芥酸;橄榄油和油茶籽油油酸比例很高但亚麻酸和亚油酸比例很低;亚麻油和紫苏油亚麻酸含量很高,但亚油酸和油酸含量不足。

由此可见,没有哪一种食用油是完美的。

要想获得脂肪酸平衡就必须做到食用油多样化。

烹调油多样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交替食用和混合食用。

多样化至少包含3大类植物油。

第一大类是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富含亚油酸;第二大类是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等,富含亚麻油;第三类是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等,富含油酸。

三类烹调油按照2:

1:

3混合即可。

2、看烹调方式选用烹调油

高温炒菜、煎炸菜肴为了减少油烟,应选择精炼程度较高、颜色较浅的油脂,如一级油。

因为加热温度较高,应选择热稳定性较好的植物油,如一级玉米油、一级大豆油、一

级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葡萄籽油等。

同时还应注意控制温度不要太高。

炖、煮、蒸菜肴因加热的温度一般不高,适用的油品较多,除上述食用油外,还可以选择初榨橄榄油、南瓜籽油、小麦胚芽油、小磨香油,以及二三级的大宗食用油。

用这些油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别太高,以不发烟为限。

建议不爆锅直接把油加入炖、煮、蒸的菜肴中。

凉拌菜因为不需要加热,最相宜的是选择特级初榨橄榄油、初榨亚麻籽油、初榨苏籽油、初榨南瓜籽油、初榨核桃油等对热敏感的油品。

这类油品不但保留了更多营养元素,更具有各类油脂独特的味道,可根据菜肴风味选择。

3、不要食用动物油

动物油,如猪油、牛油、黄油、奶油等,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

过多食用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脑血管意外,对人体不利。

为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不要食用动物油。

十六、关于嗜好品影响血糖控制的基本观点是:

饮酒必须限量,否则有害;

饮茶有益;

咖啡尚不明确;

饮料尤须限量;

人工甜味剂可以选用;

坚果宜少不宜多。

坚果可以分成两类:

1、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

花生、西瓜子、葵花籽、南瓜子、腰果、松子、杏仁、核桃、开心果、松仁、秦子等;

2、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

板栗、莲子、白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普通人每周吃50克坚果是适宜的。

这一推荐同样适宜于糖尿病患者。

50克坚果(可食部分)相当于大小适中的花生仁66粒,或者大杏仁37粒,或者开心果76粒,或者葵花籽5把(成年女性手掌),或者西瓜子5把(成年女性手掌)。

一般2克坚果即相当于1克食用油。

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吃坚果,就要相应减少烹调油,比例大约是2:

1。

十七、读懂标签营养信息

糖尿病患者第一个要关注的营养标签信息是标注能量的单位。

有的食品是100克食物含有多少能量,有的则是100毫升的能量值,有的是1瓶或1份的能量。

同类型食品,糖尿病患者应选择能量相对低的食品。

从营养素来看,一方面,一些大量摄入可能导致体重、血糖、血脂、血压等波动的营养素,如脂肪总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和钠等,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量以不超过100%NRV为目标,且这些营养素的NRV%越低越好。

另一方面,对控制血糖、血脂、血糖、血压及维护健康有益的营养素,如膳食纤维、维生素A、钙等,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量最好能达到100%NRV,这些营养素的NRV%越高越好。

糖尿病患者还要看懂配料表。

配料表会如实记录食品中到底有什么成分,反映食品真相。

一般而言,配料表排序中,含量越高排的位置越靠前。

如燕麦A的配料表表述为:

燕麦、米粉、蔗糖、麦芽糊精、核桃、植物油;燕麦B的配料表表述为:

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氢化植物油。

根据配料表排序原则,肯定燕麦A中的燕麦含量高于燕麦B,其营养价值更高,更适于糖尿病患者选购。

反式脂肪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提防的。

部分氢化大豆油、部分氢化棕榈油、植脂末、精炼植物油、起酥油、酥油都是反式脂肪的代名词。

在配料表中,如发现这些名词就要谨慎购买。

对于无蔗糖食品更应警惕,有时无蔗糖食品中虽不含蔗糖,但却含有葡萄糖、麦芽糖、麦芽糊精等,还有的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它们对血糖的影响不会比蔗糖小。

十八、科学选择保健食品

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适合糖尿病人使用的保健品有:

1、对控制血糖有益的保健食品:

添加微量元素铬的保健食品,铬在体内是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成分之一,与胰岛素的作用有关。

添加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如魔芋制品、海藻制品、壳聚糖等。

可溶性膳食纤维在小肠内干扰糖类消化吸收,可以减缓餐后血糖升高。

以传统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

常见的原料主要有蜂胶、葛根、黄芪、

桑叶、五味子、丹参、玉米须、天花粉、知母、乌梅肉、人参、鸡内金、白芍等

2、针对高血压的保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