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2041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docx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资料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通信企业标准

Q/ZTT1004.1-2014

光纤分布系统

总体技术要求

(试行)

V1.0

2014-12-31实施

2014-12-31发布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总则1

2缩略语2

3总体原则3

4光纤分布系统组成3

5光纤分布系统适用场景5

6总体技术要求5

6.1网络制式及频率5

6.2工作频段6

6.3天馈系统性能指标要求6

6.4链路预算8

6.5路由设置要求8

6.6干扰隔离要求9

6.7功率要求9

6.8组网能力要求10

6.9小区划分原则12

6.10切换区划分原则12

6.11设备选型及应用13

7配套技术要求16

7.1环境监控16

7.2接地与防雷16

7.3电源17

7.4防火17

7.5抗震加固17

7.6机房1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我国当前存在着GSM、CDMA2000、TD-SCDMA、WCDMA、TD-LTE、LTEFDD等多种无线通信网络制式,各无线通信系统分别工作在80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等多个公众无线通信频段上。

随着新技术发展,无线网络应用环境将更加复杂,一个运营商拥有多个制式、多段频率,一个覆盖区多系统、多网络、全频段共存的情况也将越来越多。

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均简称为“中国铁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光纤分布系统相应技术规定和要求,为中国铁塔光纤分布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要求是光纤分布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光纤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订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要求主编单位: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总则

(1)为使中国铁塔光纤分布系统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标准规范,制定本技术要求。

(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中国铁塔新建光纤分布系统。

(3)在执行本技术要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有矛盾时,应以国家及行业标准为准。

(4)在进行光纤分布系统建设时,凡本技术要求未作出规定的,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5)下列国家及行业标准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用必不可少。

凡是注日期的,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凡是不注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15842-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17737.1-2000

射频电缆第1部分:

总规范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1195-2007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天线技术条件

YD5039-2009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

YD5191-2009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YD/T2355-2011

900MHz/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数字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241-2002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554-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596-2007

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711-2007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883-2009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YD/T1556-2013

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基站子系统

YD/T2738-2014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第七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YD/T1782-2011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广播系统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1849-2009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YD/T2571-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2573-2013

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2164.4-201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4部分:

室内分布系统

YD/T2740.1-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第1部分:

总体技术要求

YD/T2740.2-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第2部分:

电缆(含漏泄电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2740.4-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第4部分:

光纤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2740.5-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第5部分:

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2740.6-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第6部分:

网络验收方法

YD/T5120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YD/T664-1994

2GHz数字微波收发信机质量分等标准

3GPPTS05.05

无线发射和接收

3GPPTS25.104

FDD基站无线发射和接收

3GPPTS25.105

TDD基站无线发射和接收

3GPPTS36.104

E-UTRA基站系统的最低性能

3GPP2C.S0010-C

cdma2000基站系统的推荐最低性能

信无[1999]62号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有关直放站设备管理的规定》

2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

缩略语

英文

中文

3GPP

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

第三代合作组织

AU

AccessUnit

接入单元

BBU

BaseBandUnit

基带处理单元

CDMA

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码分多址接入

EU

ExtendedUnit

扩展单元

GPS

GlobalPositioning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GSM

GlobalSystemMobile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HSDPA

HighSpeedDownlinkPacketAccess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HSUPA

HighSpeedUplinkPacketAccess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LTE

LongTermEvolution

长期演进技术

LTEFDD

Frequency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

频分长期演进

MIMO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

PIM

PassiveInterModulation

无源互调

POI

Pointofinterface

多系统接入平台

RRU

RadioRemoteUnit

射频拉远单元

RSCP

ReceivedSignalCodePowe

接收信号码功率

RSRP

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U

RemoteUnit

远端单元

RX

Receive

接收

RxLev

ReceivedLevel

接收信号电平

SISO

SingleInputSingleOutput

单输入单输出

TD-LTE

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

分时长期演进

TX

Transmit

发射

WCDMA

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宽带码分多址接入

3总体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应当根据各地运营商的具体需求,结合楼宇重要性、建设难易等因素,在进行必要的测试评估和方案制定基础上进行建设。

原则上,地铁、机场、高铁等交通枢纽,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商务楼宇,党政机关等公用基础设施内的室内分布系统应为重点建设对象。

方案应综合考虑其合理性、经济性、扩展性、灵活性,并在充分评估系统性能、综合权衡系统性能和整体效益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方案。

中国铁塔的室内分布系统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1)合理性原则

应综合考虑各通信系统对信号质量的要求,更多地注重方案整体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2)经济性原则

应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用经济成本低的方案。

(3)扩展性原则

可在重点覆盖区域适当考虑必要的升级演进,在设备选型、链路预算、机房空间以及传输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预留。

(4)灵活性原则

应考虑多个运营商、多种网络、多种频段建设需求的组合,宜具备一定的调整空间,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4光纤分布系统组成

光纤分布系统是一种对馈入的多制式射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光纤传输和分布的室内外覆盖解决方案。

光纤分布系统接入单元主要由接入单元(AU,AccessUnit)、扩展单元(EU,ExtendedUnit,B型系统不要求)、远端单元(RU,RemoteUnit)三部分组成,其组网结构分别如图4.1-1和4.1-2所示。

图4.1-1光纤分布系统组成示意图(A1、A2型系统)

图4.1-2光纤分布系统组成示意图(B型系统)

(1)接入单元

接入单元将2G、3G、LTE等信源的下行射频信号耦合进光纤分布系统,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进行组帧,经光电转换为光信号后通过光纤传至扩展单元或远端单元。

同时,将扩展单元或远端单元上传的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进行解帧,然后转换成上行射频信号传至信源。

(2)扩展单元

扩展单元将接入单元下发的数字信号转发至多个远端单元;同时,将多个远端单元上传的信号进行合路,然后传至接入单元。

(3)远端单元

远端单元将扩展单元或接入单元下发的数字信号转成射频信号,实现2G、3G、LTE等制式的无线覆盖;同时将接收的上行射频信号转成数字信号,传至扩展单元或接入单元。

实现特定小区工作信号的接入和覆盖。

5光纤分布系统适用场景

光纤分布系统主干路由采用光纤,网络结构灵活、扩容便利、监控完善,适合在大型单体建筑或建筑群场景下采用,在路由复杂、信源安装空间受限、施工困难的场景,具备更大的优势。

光纤分布系统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1)容量需求高、覆盖面积大、用户体验要求高的场景,如交通枢纽、商场、大型场馆等;

(2)物业要求高、布线困难、工期要求短的场景,如高档酒店、大型写字楼、校园、政府机关等;

(3)设备安装空间受限,无法提供多个信源机房的场景;

(4)覆盖目标较分散的场景,如住宅小区、工业园区、校园等;

(5)特殊场景,如地铁、隧道等。

6总体技术要求

6.1网络制式及频率

目前工信部允许各运营商采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及频率(不含2.6G频段)分配情况如表6.1-1所示:

表6.1-1运营商网络制式及频率

运营商

网络制式

带宽(MHz)

下行(MHz)

上行(MHz)

中国移动

GSM900

2*20

934-954

889-909

GSM1800

2*25

1805-1830

1710-1735

TD-LTE(F频段)

30

1885-1915

TD-SCDMA(A频段)

15

2010-2025

TD-LTE(E频段)

50

2320-2370

中国电信

CDMA800

2*10

870-880

825-835

LTEFDD1.8G

2*15

1860-1875

1765-1780

LTEFDD2.1G

2*15

2110-2125

1920-1935

TD-LTE2.3G

20

2370-2390

中国联通

GSM900

2*6

954-960

909-915

GSM1800/LTEFDD1.8G

2*30

1830-1860

1735-1765

WCDMA2100

2*15

2130-2145

1940-1955

TD-LTE2.3G

20

2300-2320

根据对运营商建网需求和网络演进的分析,考虑到光纤分布系统结构灵活、扩容便利等特性,采用8频段设备满足楼宇场景需求、7频段设备满足隧道场景需求。

考虑到将来可能发生的频率调整,最终确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支持的频段范围如表6.1-2和表6.1-3所示:

表6.1-2A1、A2型设备支持的频段范围(楼宇专用型)

频段

下行(MHz)

上行(MHz)

目前所处该频段的网络制式

备注

频段1

889-915

934-960

移动/联通GSM900

频段2

1710-1735

1805-1830

移动GSM1800

频段3

2320-2370

移动TD-LTE(E频段)

支持LTEMIMO

频段4

820-835

865-880

电信CDMA800

频段5

1765-1785

1860-1880

电信LTEFDD1.8G

支持LTEMIMO

频段6

1920-1940

2110-2130

电信LTEFDD2.1G

支持LTEMIMO

频段7

1735-1765

1830-1860

联通GSM1800/LTEFDD1.8G

支持LTEMIMO

频段8

1940-1980

2130-2170

联通WCDMA2100

表6.1-3B型设备支持的频段范围(隧道专用型)

频段

下行(MHz)

上行(MHz)

目前所处该频段的网络制式

备注

频段1

889-915

934-960

移动/联通GSM900

频段2

1710-1735

1805-1830

移动GSM1800

频段3

1885-1905

移动TD-LTE(F频段)

支持LTEMIMO

频段4

820-835

865-880

电信CDMA800

频段5

1920-1940

2110-2130

电信LTEFDD2.1G

支持LTEMIMO

频段6

1735-1765

1830-1860

联通GSM1800/LTEFDD1.8G

支持LTEMIMO

频段7

1940-1980

2130-2170

联通WCDMA2100

6.2工作频段

光纤分布系统末端天馈线支持的频段为800MHz-2500MHz。

6.3天馈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6.3.1系统驻波比

要求各工作频段驻波比小于1.5。

6.3.2天线口功率

(1)应采用多天线、小功率的设计思路。

应尽量减少梁、柱、墙等障碍物的穿透损耗和绕射衰耗。

(2)各蜂窝移动系统天线口输出功率宜设置在5dBm~10dBm;可根据覆盖区域的大小、隔断的疏密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天线口输出功率不应超过15dBm的限值。

对于天线安装高度较高的场景(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等)或对覆盖有特殊要求的场景(如干扰严重的建筑物高层等),天线口功率可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

(3)WLAN系统要求:

根据国家无委《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天线增益<10dBi时,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20dBm。

6.3.3覆盖指标要求

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各运营商的要求考虑各系统的覆盖指标,如运营商未提出要求,各系统的覆盖指标可参见表6.3-1:

表6.3-1各系统覆盖指标要求

序号

网络制式

参考指标

覆盖电平(dBm)

有效覆盖率

1

GSM

RxLev

-85

95%

2

CDMA

Rxpower

-85

95%

3

WCDMA

RSCP

-85

95%

4

TD-LTE

RSRP

-105

95%

5

LTEFDD

RSRP

-105

95%

注:

①.上表结果作为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设计的参考,应根据建筑物内部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用户需求等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如会议室、营业厅等区域覆盖电平可适当加强,电梯、地下停车场等区域覆盖电平可适当减弱。

②.WLAN系统根据需求仅在热点区域进行覆盖,覆盖电平宜不低于-75dBm。

6.3.4信号外泄要求

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各运营商的要求考虑各系统的室内信号外泄指标,如运营商未提出要求,各系统的信号外泄指标可参见表6.3-2:

表6.3-2各系统信号外泄要求

序号

网络制式

参考指标

室外10米处信号电平(dBm)

1

GSM

RxLev

-90

2

CDMA

Rxpower

-90

3

WCDMA

RSCP

-90

4

TD-LTE

RSRP

-110

5

LTEFDD

RSRP

-110

注:

上表结果作为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设计的参考,一般在室外10米处室内小区外泄的信号电平应比室外主小区低10dB。

6.4链路预算

(1)分布系统设计时应针对部署系统及频段逐一进行链路预算分析,上行链路预算以终端最大发射功率、基站接收灵敏度为基础,下行链路预算以光纤分布系统各信道最大发射功率、终端接收灵敏度为基础,应综合考虑干扰余量、阴影衰落余量、分布系统损耗、人体损耗、天线增益、系统处理增益等确定最大允许空间路径损耗,并按链路预算最严格的系统取定链路最大允许空间路径损耗。

(2)应根据最大允许空间路径损耗核算各系统的单天线覆盖能力,兼顾考虑各系统覆盖需求得到天线覆盖半径。

(3)链路预算时应考虑各制式在频段、输出功率、接收灵敏度、噪声容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调整远端单元输出功率、器件组合方式、天线安装位置等手段,使系统各制式的上下行链路平衡,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4)为保证双路分布系统链路功率平衡,双通道的功率不平衡度应不高于5dB。

6.5路由设置要求

6.5.1主干路由要求

主干路由采用光纤或光缆实现接入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之间的连接。

路由设计时需考虑利用效率,合理利用井道及管道资源,优选光缆随走随分方案,以降低传输成本。

6.5.2平层路由方案

在多制式接入的情况下,为使系统具备提供LTEMIMO的能力,平层应选择双缆路由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路由采用两条缆,所以支持的是2T2RMIMO技术。

6.6干扰隔离要求

6.6.1干扰种类

光纤分布系统主要有来自外部的干扰和内部干扰。

外部干扰指系统外的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及强电、强磁设备等的干扰。

内部干扰指系统内各制式、各频率之间的干扰。

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性最大的主要是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

6.6.2干扰隔离措施

光纤分布系统可以通过远离强电、强磁设备和额外加装滤波器等措施规避外部干扰。

对于光纤分布系统各种制式之间的内部干扰可采用以下隔离措施:

(1)尽量提高功放部件的线性设计水平,加强设备内部通道隔离设计,并合理设计无源器件的端口隔离度、互调抑制等参数要求;

(2)提高施工工艺要求;

(3)在必要的保护频带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合理的频率避让和规划措施。

6.6.3各通信系统间隔离度要求

各引入制式间的干扰隔离度应同时满足杂散干扰、带外发射、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的隔离要求,应根据各通信制式设备的实际指标逐一核算。

隔离度的核算方法可参考《无源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附录A。

6.7功率要求

(1)接入单元输入功率要求

接入单元的输入功率应在器件指标要求范围内,单制式输入总功率宜控制在-20~0dBm。

实际应用时,建议使用大功率耦合器对信源衰减后输入接入单元,耦合器直通端可就近覆盖,充分利用信源功率。

(2)远端单元输出功率要求

各制式的输出功率应考虑导频功率、多载频分配、扩容预留等需求,根据各运营商的要求考虑一定余量。

6.8组网能力要求

6.8.1网络结构

光纤分布系统的网络结构灵活,可采用星型、链型、星链混合型组网,主干采用光纤支持更远的传输距离,可实现更加丰富的组网方式。

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覆盖和容量需求,灵活选择网络结构。

(1)星型组网

图6.8-1光纤分布系统星型组网示意图

(2)链型组网

图6.8-2光纤分布系统链型组网示意图

(3)星链混合型组网

图6.8-3光纤分布系统星链混合型组网示意图

6.8.2扩容模式

光纤分布系统可采用增加接入单元级联的方式实现任意制式小区分裂。

各制式扩容时,无需变更原有扩展单元、远端单元及天馈系统,只需把扩容信源接入新增的接入单元,新增接入单元串接原接入单元,通过软件配置将原小区分裂成多个小区。

采用小区分裂的扩容方式,降低了运营商对网络制式的需求,可实现各运营商分阶段的容量建设,初期采用薄覆盖,有容量需求后进行小区分裂。

信源可按需设置,各运营商可配置不同的信源数量和容量,满足差异化的需求。

小区分裂示意图如下:

图6.8-4光纤分布系统小区分裂示意图

6.8.3远端单元数量

光纤分布系统下挂所有远端单元引起的接收机底噪抬升不宜高于3dB,最大远端单元接入上限应根据远端单元的功率配置、上下行增益差进行核算,参考公式如下:

其中:

n:

远端单元数量

光纤分布系统的上行噪声系数

RRU的上行噪声系数

光纤分布系统的上行增益

RRU与光纤分布系统之间的链路损耗,

RRU导频输出功率

光纤分布系统导频输出功率

光纤分布系统的下行增益

6.9小区划分原则

(1)光纤分布系统小区划分应综合考虑各系统容量配置、覆盖效果、干扰规避、切换区域划分等多种因素,保证光纤分布系统性能满足要求,并确保室内外网络的协同覆盖效果。

(2)小区划分要充分考虑室内具体环境,划分时重点考虑小区之间的隔离。

可以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

(3)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如:

同一楼层由多个小区覆盖的商场、超市,上下分区的楼宇中电梯及电梯厅,或挑空大堂、体育场馆等开放性室内环境等),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进行合理的频率(码组)规划,确保分布系统性能指标。

(4)光纤分布系统发射信号与RRU信源信号存在一定的时延差,为避免时延色散现象,应合理规划RRU信源信号与光纤分布系统信号的重叠覆盖区域。

6.10切换区划分原则

6.10.1室内小区间切换原则

光纤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分场景切换区域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写字楼、商业类建筑、医院、酒店:

如设置多个小区,同层尽量避免分为不同小区,小区以楼层进行划分,电梯和低层设为同一个小区。

(2)交通枢纽建议以平层或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