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976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docx

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二

2014-2015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

(二)

本卷分第I、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缧绁(léixiè)油脂(zhǐ)里弄(lòng)槛阱(jiàn)间断(jiān)

B、谂知(shěn)逶迤(wēiyí)粘贴(zhān)赵佶(jí)作坊(zuō·fang)

C、三闾大夫(lǚ)呱呱而泣(gū)盘踞(jū)鹰隼(sǔn)奄奄一息(yān)

D、顷之(qīng)蝼(lǒu)蚁蓬蒿(hāo)星宿(xiù)力能扛(káng)鼎

2、下列所写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国粹伶俐尽心竭力老羞成怒

B.聒燥黑匣子嬉闹残羹冷炙

C.阴霾雾蔼亲和力抛头路面

D.辽阔飘零伊甸园绿草如阴

3、(选作题,①②中任选一题)

①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B、喆丽,别再忙了!

你对我们照顾得太周全了。

2013年国庆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扬州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C、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

D、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②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从小,随父亲去山上观察树木,现在也对其品种略知一二了。

B、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

这一切都是假的,你到底在烦恼什么,到底在为什么而汗颜?

C、对于2014年3月8日失去联系的航空飞机发生后(从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波音客机M170),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默默的祈祷:

“平安无事,等待奇迹出现。

D、“刘、老、师,读书不是读死书!

也并不是只有高考决定命运,懂吗?

”他说完后便冲出了教室(怒气冲冲)。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生活中遭受不如意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善于化解,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要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B.我多么的卑微呀!

我多么的平庸呀!

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涛骇浪的一幕展示给我。

C.我永远相信这么一句话:

“机会只降临在准备好了的人身上。

”只有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

D.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5.将下面几个诗句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b.牧童归去横牛背

c.山衔落日浸寒漪

d.短笛无腔信口吹

A、abcdB、cadbC、cdabD、acbd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

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

(《巴黎圣母院》)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

(《家》)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红楼梦》)

D.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

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

(《三国演义》)

二、读下面文字,完成7-9各小题。

(9分,每小题3分)

文明与文明的延续性

在中国常出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

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其发展谱系明晰,作为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汉字和汉民族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

然而这个说法包含着另一个判断,即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曾中断,或者业已中断。

但实际上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例如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

先以印度文明为例。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吸取当地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吠陀文明。

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和接受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此后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再如犹太文明,尽管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犹太民族都生活在其他民族统治之下,并没有自己的国家,甚至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他们却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特有的以犹太教信仰为核心的文明传统。

至于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

其实,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这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

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

以此而论,虽然传承者甚至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并没有中断过,有的只是转变。

文明的实质内涵在于其基本思想和观念体系。

汤因比认为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定义文明,其他学者的看法大同小异。

布罗代尔提出,文明是“一个文化区域”,是“一组文化特征和现象”。

沃勒斯坦也认为,文明是“特定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联体,它形成某种历史整体并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现象共存”。

涂尔干和毛斯则说,文明是“包含了一定数量民族的道德环境,其间各民族文化只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

亨廷顿在概括这些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尽管有时候特定文明可能同特定种族和民族相契合,但并不能说文明就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同一种文明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反过来,同一个种族或民族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文明;同样,亦不能简单地把文明等同于一个国家。

文明是人为创造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它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其思想和行为都受到这个环境的制约。

但它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不断接受内部和外部的影响而自我更新甚至改变。

古代人类创造的诸多文明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完全中断了,例如古代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美洲文明。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文明以这样和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轴心文明,主要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

这些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可能吸收了外来的因素,从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或者未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所取代,它们仍然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轴心。

(节选自2011年08月16号《中国社会科学报》)

7.以下对本文中“文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一种文明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同一个种族或民族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文明。

B.文明是人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这一环境制约生活其间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C.文明具有可塑性,能通过不断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实现自我更新甚至改变。

D.文明的共同特征是:

它们可能从历史长河中吸收了外来因素,起了变化,但其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历经了约3500年,但印度文明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等,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B.虽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承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只是转变,没有中断。

C.依照涂尔干和毛斯的说法,文明是一种整体道德环境,它包含了一定数量的民族,其间各民族文化是超乎这一整体而获得的独特形式。

D.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以不尽相同的形式延续,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但若据此断定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则是不科学的,偏狭的。

B.文明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因而文明得以延续;但文明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文明也可能被改变甚至消亡。

C.因为不能将某种文明简单地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所以不能认为中华民族是唯一享有中华文明的民族。

D.尽管轴心文明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存在着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取代的可能。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25分))

鸡缸

文/孙犁①

①我家住宅后面就是南市,解放初期,那里的街道两旁,有很多小摊。

每到晚上没事,我好到那里逛逛,有时也买几件旧货,价钱都是很便宜的。

②有一次,我买了两个磁缸,磁很厚很白,上面是五彩人物、花卉,最下面还有几只雄鸡,釉色非常鲜艳。

可能是用来装茶叶或糖果的,个儿很不小,我从南市抱回家中,还累得出了一身汗。

抱回来,也没有多少用途,我就在里面放小米、绿豆。

③“文化大革命”期间,此物和别的一些磁器被“走,传说我家有廿多件古董,这自然是其中之一。

关于书,我心里是有底的,说有这么多古董,我却没有精神准备。

这些磁器都是小贩们当做破烂买来的,我掏一元钱买一件,他们还算是遇到了大头。

现在适逢其会,居然上升为古董,我心里有些奇怪。

④这当然也是有人揭发的。

我们住的是个大杂院,门口有个传达室。

其中值班的,有个姓钱的老头,长年穿黑布服,叼着铜烟袋,不好说话,对人很是谦恭。

既然是传达,当然也出入我的住室,见到了我的用具和陈设。

此人造反以后,态度大变,常常对着我们住的台阶,大吐其痰。

不过当时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是时代的自然点缀,我也不以为意,我个人是同他没有恩怨的。

⑤冬季,我到了干校,属于牛鬼蛇神②。

这个姓钱的,作为“革命群众”,不久也到干校去了。

有一天“他指挥着我们几个人,在院里弄煤,态度非常专横霸道。

忽然,有一个同伴对他说:

⑥“钱某某,你是什么人?

你原是劝业场二楼的一个古董商,专门坑害人,隐瞒身份,混入机关。

你和我们一样是牛鬼蛇神,不要在那里指手画脚的了,快脱了大衣,和我们一起干活!

⑦当时,我真为这位棚友捏“把汗。

谁知这个姓钱的,听了以后,脸色惨白,立刻一转身,灰溜溜地钻进屋子里去了,以后再也不来领导我们。

他虽然并没有从此就划入我们这个阶层,同我们去住一个棚子,但这件事,颇使我们扬眉吐气于一时,很觉得开心。

⑧后来我想,一个古董商人,解放以后,变成了传达,内心对共产党当然是仇恨的,也就无怪对进城干部是这样的态度了。

他向上级谎报我家有多少古董,也就是自然可信的了。

⑨过了几年,书籍和磁器都发还了。

书籍丢失了一些,并有几部被人评为“珍贵”,劝我“捐献国家”。

磁器却“件没丢,也没人劝“捐献,可见都是不入流品,也不惹人喜爱的。

⑩我把这些瓶瓶罐罐,堆放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

一年夏天,忽然在一个破花瓶里,发现了一只死耗子,颇使人恶心。

我把耗子倒出来,把花瓶送给了帮我做饭的妇女。

⑾这两个磁缸,我用它腌上了鸡蛋,放在厨房里。

烟熏火燎,满是尘土油垢,面目皆非了。

⑿时间过得真快,又过了几年。

国家实行开放政策,与外国通商往来,旧磁器旧文物,都大涨其价,尤其日本人敢掏大价钱。

那位妇女,消息灵通,把那只花瓶送到委托店论价,竟给十五元。

还说,如果不是把人头磨损了一些,可以卖到二十元。

她喜出望外,更有惜售之心,又抱回家去了。

并好意地来通知我说:

⒀“大叔,你那两个缸子,不要用它腌鸡蛋了,多么可惜呀,这可能是古董。

我给你刷刷,拿到委托店去卖了吧。

⒁我未加可否。

但也觉得,“此旧磁器短缺之时,派以如此用场,也未免太委屈它们了。

今日无事,把鸡蛋倒到别的罐子里,用温水把它们洗了洗,陈于几案。

磁缸容光焕发,花鸟像活了一样。

使我不由得有一种感慨,就像从风尘里,识拔了稀世奇材,顿然把它们安置在庙堂之上了。

看了看缸底,还有朱红双行款:

大清光绪年制。

⒂还查了一本有关磁器的书,这种形制的东西,好像叫作鸡缸。

⒃这不是古董是什么!

对着它们欣赏之余,因有韵文之作,其辞曰:

⒄绘者覃③精,制者兢兢,锻炼成器,希延年用。

瓦全玉碎,天道难凭。

未委泥沙,已成古董。

茫茫一生,与磁器同。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选自孙犁《芸斋小说》)

【注】①孙犁:

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家之一,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代表作《澹定集》《耕堂序跋》。

②文革中,一些人被错误定性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等,统称““牛鬼蛇神”,其“一部分人被迫到五七干“劳动改造。

③覃:

深。

10.下面关于文章的解说,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家以辛辣的笔触写出了钱姓老头文革前后的沉沦变化,他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企图在政治、经济上大捞一把,借助某种契机扶摇直上,占据一定职位便作威作福。

B.本文以小见大,通过鸡缸这个小物件折射出十年风雨跌宕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文革现实中的痛苦和丑陋、人性的渺小和卑劣。

C.作者对做饭妇女劝其卖掉磁缸的建议“未加可否”,因为当时作者认为自己的瓷“不是古董,卖掉也换不来几个钱。

D.小说以物衬人,表明“特殊年代”的客观现实原因定会使人与物“有相同的命运,同时也在呼唤美好和光明。

E.本文语言之美在于简易平淡,用较少的字,使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情意和状态返璞归真,字简而情深,文尽而意远。

11.简析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哪几方面的作用。

(6分)

12.简要概括“姓钱的老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塑造该人“的作用是什么?

(6分)

13.小说末尾说“茫茫一生,与磁器同”,作者一生与此件瓷器有什么“同之处?

根据作者的人生沉浮谈谈个人发展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

(8分)

第II卷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

(9分,每小题3分)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

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汉王听之。

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

楚击汉军,大破之。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谓张子房曰:

“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

”对曰: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

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汉王曰:

“善。

”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

“并力击楚。

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

”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

“请今进兵。

”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城父、舒、六等为地名。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引兵解而东归解,涣散,松弛

B.楚兵罢食尽罢,通“疲”,疲惫

C.以舒屠六,举九江兵举,“尽”的意思

D.歌数阕,美人和之和,应和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诸侯皆附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秦王还柱而走

c.楚兵且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良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②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③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④大司马周殷叛楚

⑤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⑥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⑥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2分)

(1)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4分)

(2)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4分)

(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4分)

四、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每句1分,有错即不得分,8分。

18.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19.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劝学》)

20.,,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韩愈《师说》)

22.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五、诗歌鉴赏(8分)

登城望湖楼晚景

刘敞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湖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23.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两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江西雨景?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4分)

24.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4分)

六、语言表达(15分)

2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文后问题。

秋径

[宋]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锋顶下层层。

请描述此诗颔联“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中的情景。

【要求:

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80字。

七、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秋时,宋国的子罕执掌重权,有人献玉给他,遭其拒绝。

献玉者说,这可是罕见的宝贝啊。

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

我若收了你的玉,你我两人岂不都失去了宝?

要求: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2014-2015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示范卷

(二)

参考答案

1、B2、A(B中聒噪;C中抛头露面;D中绿草如茵。

3、D4.(选作题)①A②B5.D6.C7-9略

10.B,3分;E,2分;A,1分。

11.①内容上,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初时间、购买磁器的环境;暗示磁器便宜、给人普通平常的感觉。

(2分)②结构上,为后文不被珍存、不受重用等情节作了铺垫。

(2分)③手法上,和后文磁缸价值重新被认定形成对比,突出了主题。

(2分)

12.①“他”是“文革”中一个由古董商到传达室值班人的普通市民形象,是“文革”时代下层小人物的典型代表,既是时代的牺牲品又是时代的帮凶。

(2分)“他”阴险虚伪,仗势欺人,甚至以诬陷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2分)②塑造这个形象,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更为合理,也深刻表现了“文革”时代对人性的摧残和异化这个反思性的主题。

(2分)

13.①文革期间,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磁器无法掌握被抄走、归还、堆放、存货等波折命运;作者人生也如此,被人告发家藏古董,又被下放干校劳改。

(2分)改革开放时代,它们都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磁器价格攀升,焕发新的光彩;而作者也没有被埋没下去,又开始大展才华贡献力量。

(2分)②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必然影响,个人发展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2分)在黑暗落后压抑的时代,个人的价值会被淹没,个人的发展会受到压制。

在开放发展繁荣的时代,人的才智和价值会充分展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分)

14-16.CCD

17.

(1)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

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

(得,占领;是何,为什么;之,这么)(各1分大意1分)

(2)项羽唱了好几遍,美人(虞姬)随着歌声应和起来。

项王掉了几道眼泪,身边的侍从也跟着掉眼泪,没有谁能够抬起头来看他。

(阕、和、莫各1分,大意1分。

(3)你进去,走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请求剑舞,借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若入前、为寿、因各1分,大意1分。

18.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8-22题满分8分。

23.《登城》写的是和风细雨 ,《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承上启下。

24.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25.参考示例:

孟秋新雨之后,金风送爽,凉意宜人,密林深处宁静至极,忽然,诗人听到轻微的步履声,他打破了寂静,显得分外清晰,原来是诗僧回来了。

(要突出作者“以动写静,以声绘寂”的手法。

)(15分)

26.【习作例文】(50分)

以廉洁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十分清正廉洁。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

“你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你的宝,那我们俩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各有其宝呢!

”子罕“以廉为宝”,品德高洁,因此受人爱戴。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这和两千多年前的子罕何其一脉相承啊!

子罕之所以拒宝不受,就在于他有“以廉为宝”的坚定信念。

清廉是福是宝,贪腐则是祸是恶。

历史上,不乏因贪污腐败致使身败名裂甚至国破家亡的例子,如:

明朝十大太监贪污滥权终于使明朝灭亡。

在现代,苏联的解体也跟领导阶层的腐败不无关系。

清廉的人品行高尚,贪腐的人灵魂肮脏。

清廉的人促进社会清明,贪腐的人则是社会的蛀虫。

所以清政廉洁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们今天是学生,明天就是整个社会的主人,我们将担负起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

我们应该从小敲响警钟,把“廉宝”放在心中,把“公生明,廉生威”“清廉光荣,腐败可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们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班干部职务的中选,就用糖果贿赂同学,这样失去的远远高于得到的。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勤俭节约做起,心中时刻要有“崇廉敬洁”的理念,让“清正廉洁”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让“以廉为宝”的坚定信念从小扎根在我们的心中。

拥有廉洁就如拥有一块宝玉。

祝愿我们小学生人人都怀拥“廉宝”,长大后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