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952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docx

物理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解析

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第2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长度:

90分钟卷面总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南京新东方】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最早发现电和磁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家是奥斯特B.电磁感应现象是特斯拉发现的

C.建立完整电磁场理论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D.最早证明有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赫兹

【答案】B

【解析】1820年4月,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研究电磁关系的序幕,故A正确;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错误;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故C正确;186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正确.

2、【南京新东方】下列有关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中频率最大为γ射线,最容易用它来观察衍射现象

B.红外线和X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

C.红外线容易穿过云雾烟尘是利用它的波长较小,容易发生明显干涉的特性D.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答案】D

【解析】电磁波中频率最大为γ射线,最不容易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错误;X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常用于加热物体,故B错误;红外线波长长,易衍射,容易穿透云雾烟尘,故C错误;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D正确.

3、【南京新东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5×104J,气体对外界

做功1.0×104J,则该理想气体的(

A.温度升高,密度增大

B.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C.温度降低,密度增大

【答案】B

D.温度降低,密度减小

【解析】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相关,由热力学第一定律∆𝑈=𝑄+𝑊,∆U=1.5×104J,即气体内能增加,故温度升高;因气体对外做功,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

 

4、【南京新东方】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B.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将其效率提升到100%

C.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地进行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然增加

【答案】A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故A正确,B错误;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的,如热传递中热量只能自发从高温传给低温物体,将热量从低温传给传给高温物体必须依靠外界帮助,并不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𝑈=𝑊+𝑄可知,Q未知则无法确定∆U符号,故D错误.

5、【南京新东方】图中甲通过P点电流(向右为正)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A.0~0.5s间,电容器C正在充电B.0.5~1s间,电容器C上极板带正电C.1~1.5s内,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D.1~1.5s内,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

【答案】C

【解析】由图乙知,0~0.5s内,电流逐渐增大,电容器正在放电,A选项错误;0.5~1s内,电路电流在减小,电容器C正在充电,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故B错误;1~1.5s内,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故C正确;1~1.5s内,电路电流增大,电路处于放电过

程,磁场增加,磁感应强度变大,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故D错误.

6、【南京新东方】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波长比孔的宽度小得越多时,波的衍射越明显B.只要是两列波叠加,就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C.当波源与观测者相互接近时,观察到的频率变小,音调变低D.无论哪种类型的波,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产生干涉或衍射现象

【答案】D

【解析】当波长比孔的宽度大得越多或相差不大时,波的衍射越明显,故A错误;只有叠加的两列波频率相同时,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故B错误;当波源与观测者相互接近,观察到的频率变小,音调变高,故C错误;干涉与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种类的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D正确.

7、【南京新东方】关于同种液体在相同温度下的未饱和汽、饱和汽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汽的压强一样大,饱和汽的密度较大B.饱和汽的压强较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较大C.两种汽的压强一样大,分子平均动能也一样大

D.两种汽的分子平均动能一样大,饱和汽的密度较大

【答案】D

【解析】液体处于动态平衡时的蒸汽叫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未饱和汽.可见,两种汽在同一温度下密度是不同的,未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较小,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较大;由于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故两种汽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而密度不同,故两种汽的压强也不同,故A、B、C错误,D正确.

8、【南京新东方】如图所示,红色细光束a射到折射率为√2的透明球表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光线为b,则入射光线a与出射光线b之间的夹角α为()

A.30°

B.45°

C.60°

D.75°

【答案】A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光束a的光路图如图,

则由𝑠𝑖𝑛45°=√2,可得𝑟=30°,𝑟−𝛼=𝑖−𝑟可得α=30°故A项

𝑠𝑖𝑛𝑟2

正确。

 

9、【南京新东方】一个摆钟在地球上时,摆的振动周期为T1,在某一密度与地球密度相同、半径是地球半径2倍的星球上时,摆的振动周期为T2。

由此可以确定T1:

T2为()

A.1:

2

B.1:

√2

C.√2:

1

D.2:

1

4

【答案】C

𝐺𝑀𝑚

𝐺𝑀

 

𝐺𝜌𝜋𝑅34

 

𝑔1

 

𝑅12

【解析】由

𝑅2

=𝑚𝑔,可得𝑔=

𝑅2

=3=

𝑅2

𝐺𝜌𝜋𝑅,因此

3𝑔2

=

𝑅2

=,由单摆周期公式

1

𝑇=2𝜋√𝐿,因此𝑇1=𝑅1=√2,因此选C

𝑔𝑇2

𝑅21

 

10、【南京新东方】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t时刻的图象,已知波的周期为0.4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经过0.5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均为75cm

B.若从t时刻起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

D.振源的振动频率为0.4Hz

【答案】C

【解析】由𝑡=0.5𝑠=11

4

𝑇,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4A,则知质点c通过的路程

为5A=5×15cm=75cm.若此刻质点a、b的振动方向向下,a的速度增大,通过的路程大于75cm.b的速度减小,通过的路程小于75cm,反之,a、b的振动方向向上,a的速度减小,通过的路程小于75cm.b的速度增大,通过的路程大于75cm,故A错误。

从t时刻起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说明此刻a、b向下运动,由波形平移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B错误。

由图知a、b、c的位移大小分别为10cm、5cm和15cm,三个质点都做简谐运动,由𝐹=

−𝑘𝑥,𝑘相同,则得回复力大小之比等于位移大小之比,为:

2:

1:

3.故C正确。

振源的振动频率为𝑓=1=2.5𝐻𝑧,故D错。

𝑇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南京新东方】对于热量、功、内能三个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功、内能三个量的物理意义是等同的B.热量和功二者可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

C.热量、功和内能的国际单位都相同

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答案】CD

【解析】热量和功是过程量,由过程决定,而内能是状态量,由物体的状态决定,故A项错误,D项正确;

热量和功是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而不是内能的量度,故B项错误;热量、功和内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故C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D。

12、【南京新东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了从太阳、电灯等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不同程度的偏振光

B.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速度越大

C.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

D.眼镜片上一般都有一层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以达到减少反射光,增加透光度的作用

【答案】AD

【解析】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所以A选项

是正确的;

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但传播的速度不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也不变,故B错误;

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是指两列波振动步调一致,并不是位移总是最大,有时处于波峰有时处于平衡位置有时处于波谷,故C错误;

增透膜利用光的干涉效果,使反射光的膜两侧的反射光发生干涉,消除了反射光,以达到减少反射光的效果,从而达到增加透光度的作用,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D。

13、【南京新东方】下列关于对相对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竖直向上高速运动的球在水平方向上收缩了

B.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时间进程和空间距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C.通常由于物体的速度太小,质量的变化引不起我们的感觉,因此在分析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不必考虑物体质量的变化

D.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物体的长度、时间间隔和物体的质量都是相对的

【答案】BCD

【解析】A.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竖直向上高速运动的球在竖直方向上变短了,水平方向长度不变,故A错误;

B.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时间进程和空间距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故B正确;C.通常由于物体的速度太小,质量的变化引不起我们的感觉,因此在分析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不必考虑物体质量的变化,故C正确;

D.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物体的长度、时间间隔和物体的质量都是相对的,故D正确。

14、【南京新东方】如图所示为受迫振动的演示装置,当单摆A振动起来后,通过水平悬绳迫使单摆B、C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A、C摆振动周期相等

B.A摆的振幅比B摆小

C.C摆的振幅比B摆大

D.A、B、C三摆的振动周期相等

【答案】CD

【解析】当单摆A振动起来后,单摆B、C做受迫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选项A错误而D正确;当物体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发生共振现象,选项C正确而B错误

15、【南京新东方】用波长为𝜆的单色光照射单缝O,经过双缝M、N在屏上产生明暗相间的于涉条纹,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亮纹的位置,c为中央亮条纹,则

()

A.

光从M、N到达c的路程差为零

B.光从M、N到达b的路程差为𝜆∕2

C.光从M、N到达a的路程差为𝜆

D.光从M、N到达e的路程差为2𝜆

【答案】AD

【解析】振动一致的两光源在空间发生干涉,得到亮条纹的条件满足某双缝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X=nλ(n=0,1,2,3,…),故A、D正确.

16、【南京新东方】当一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子在振动过程中,速度相同时,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

B.振子从最低点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C.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D.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合外力为零

【答案】BD

【解析】A、振子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运动,速度相同的位置出现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这时弹簧长度明显不等,A错误;B、振子由最低点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对振子施加的力与振子重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振子运动越来越快,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B正确;CD、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弹簧弹力等于振子所受重力,故C错误,D正确。

17、【南京新东方】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水波波源,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发生叠加

B.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C.A处振动始终减弱,B、C处振动始终加强

D.S1波的波速大于S2波的波速

【答案】AB

【解析】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从图上可知λ1=2λ2,则

2f1=f2,这两列波不是相干波,故不能产生干涉现象.两列机械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叠加,这是波的基本现象之一.其结果是:

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这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

λ

和.所以AB对.由于频率不同,叠加情况会发生变化.如C处此时两波峰相遇,但经过2,S2

在C处恰好变为波谷,S2则不是,故C处不能始终加强,C错.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故D

18、【南京新东方】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𝑥=3𝑚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

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𝑥𝑎=2.5𝑚、𝑥𝑏=5.5𝑚,则()

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

B.𝑡=𝑇时,a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

4

C.𝑡=3𝑇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4

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答案】BC

【解析】A、由图象得波长入=4m,xb-xa=3m入,则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在平衡位置.故A错误;B、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时,a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

t=T时,a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指向y轴的负方向,故B正确;C、t=0时

4

刻,b点振动方向向y轴负方向,当t=3T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C正确;D、

4

由于1λ

<λ,位移相同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者不可能同时相同.故D错

2ba

误.

 

三、简答题:

本题共二小题,共16分.

19、【南京新东方】

(1)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③、④、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增大和之间的距离(填写装置对应的序)或双缝间的距离(填“增大”或“减小”)的方法。

(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的位置关系分别如图①和②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

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

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滤光片单缝双缝④⑥减小

(2)偏小不变

【解析】首先需要获取单色光。

所以在光源后面需要有滤光片,然后要获取线光源,后面

需要有单缝,要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所以在单缝后面是双缝。

根据∆x=

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增大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lλ可知,为增加相

d

(2)测定折射率时,玻璃中折射角测量值大于实际值,则由n=sini知,则折射率与真

sinr

实值相比偏小;用图②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形状无关。

20、【南京新东方】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

(1)

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

(2)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

g=;

(3)从图可知,摆球的直径为mm;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π2(n-1)2(L+d)

【答案】

(1)

2t

(2)

n-1

2(3)5.980(4)BD

t2

n-1

【解析】

(1)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从第一次到第n次,经历的周期数是

2

个,周期

T=n-1=

2

2t。

n-1

2π2(n-1)2(L+d)

 

(2)根据T=2π

,l=L+d,T=

2

2t

 

n-1

π

,得:

g=T2=t2

(3)螺旋测微计的主尺读数为5.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48.0mm=0.480mm,最终读数为5.980mm。

π2(n-1)2(L+d)

(4)根据g=2,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

t2

了,摆长的测量值偏小,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故A错误;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

(n+1)次摆动的时间,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B正确;以摆线长作为摆长计算,摆长的测量值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故C错误;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计算,摆长的测量值偏大,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D正确。

四、计算题:

本题共5小题,共计4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南京新东方】(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木

块与墙间用轻弹簧连接,开始时木块静止在A位置.现将木块以大小为v1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经过时间t1木块第一次到达最左端,再经过时间t2第一次回到A时的速度大小为v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木块在时间t1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

(2)木块在整个过程中所受弹簧弹力的冲量.

 

【解析】

(1)△p=p末-p初=0-mv1=-mv1

(2)根据动量定理:

I=△pF合·t=p末-p初

I弹-μmgt1+μmgt2=-mv2-mv1

解得I弹=μmg(t1-t2)-m(v2+v1)

 

22、【南京新东方】(6分)如图所示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B=90°,∠A=60°,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照射到AC面上,从O点进入,经AB反射,在BC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偏向角为30°,

(1)求棱镜对光的折射率;

(2)试证明光在AB面上会发生全反射

【解析】

(1)光经AB面反射,在BC面上的折射与反射光路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BC面上的入射角i=30°

由于在BC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偏向角为30°,因此光在BC面上的折射角为r=60°

由折射定律得:

𝑛=𝑠𝑖𝑛𝑟=𝑠𝑖𝑛60°=√3

𝑠𝑖𝑛𝑖𝑠𝑖𝑛30°

(2)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AB面的入射角为60°,

光从棱镜进入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𝑠𝑖𝑛𝐶=1=√3<√3=𝑠𝑖𝑛60°

𝑛32

即C<60°,因此光线在AB面上会发生全反射

 

23、【南京新东方】(8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BC、CA三个变化过程,若B→C过程中气体做功数值约是C→A过程中气体做功数值的1.6倍,气体在状态B时压强为4.5×105Pa,求:

(1)气体在状态A和C的压强.

(2)在一个循环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解析】

(1)由A到B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可得:

𝑃𝐴=𝑃

其中pB=4.5×105Pa,TA=200K,TB=600K,代入解得:

pA=1.5×105Pa

从B到C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𝑝𝐵𝑉𝐵=𝑝𝐶𝑉𝐶

其中pB=4.5×105Pa,VB=1×10-3m3,VC=3×10-3m3,代入解得:

pC=1.5×105Pa

(2)一个循环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WAB+WBC+WCA,

由A到B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WAB=0,由C到A过程中WCA=pC△V=1.5×105×(3×10-3-1×10-3)J=300J

由题意可知,WBC数值约是WCA的1.6倍,但由B到C过程体积变大,外界对气体做负功,所以

WBC=-1.6WCA=-480J

而在A→B→C→A的循环中,气体最终回到初始状态,气体的内能不变,即△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W+Q

解得Q=△U-W=0-(300-480)=180J,即在一个循环中气体吸收180J的热量

24.【南京新东方】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实线)和t=0.5s(虚线)时刻的波形图。

(1)若波动的周期T≤0.5s≤2T,则在1s内波形传播的距离为多少?

(2)若t=0时刻,x=2.5m处质点正沿y轴负方向振动,求自t=0时刻起该质点第一次回到t=0时刻的位置所经过的最长时间。

 

【解析】

(1)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若波向右传播,且T<Δt<2T,0.5s波传播的距离是

𝑥1=5𝑚,因此在1s内波传播的距离为10m;若波向左传播,0.5s波传播的距离是𝑥2=7𝑚,在1s内传播的距离为14m

(2)质点正沿y轴负方向振动,根据波动于振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