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923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docx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豪放风格 

2、理解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3、诵读、背诵 

教学重点:

了解苏轼的豪放词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柳永)?

”对曰:

“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二、相关知识:

 

1、回顾作者,完成填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后人把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合称为“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甚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2、相关常识:

词的知识: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称作双调,三片的称作三叠,本课的两首词均为双调。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为了说明方便,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唐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 

晏殊(《浣溪沙》)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 

豪放并举苏轼、柳永(《雨霖铃》《八声甘州》)、秦观(《望海潮》《八六子》)、李清照(《声声慢》《一剪梅》)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卜算子?

咏梅》)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扬州慢》)、张炎(《高阳台》《渡江云》) 

3、背景简介: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三、放录音,配乐朗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注意正音、断句,体会作者感情。

 

四、检查预习情况(结合《导学案》预习检测部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公瑾(jǐn)纶(guān)巾强虏(lǔ)早生华(huā)发酹(lèi)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浪淘尽(冲洗、冲刷。

)②千古风流人物(有文采,有功绩;杰出的) 

③人道是(说)④乱石穿空(陡峭不平的样子。

) 

⑤雄姿英发(卓越不凡)⑥一尊还酹江月(同“樽”,酒具。

) 

3、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借喻、对偶) 

②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借代、夸张) 

4、下列诗句划分音节正确的一项是(B) 

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C、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D、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三国、周郎、赤壁,一词一顿,铿锵有力。

) 

五、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受意境。

 

六、结合《导学案》“诱思导学”部分,诵读鉴赏本词(学生自主探究):

 

1、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

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把眼前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描写的宏伟、壮阔、气势磅礴,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2、本词中,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

 

参考:

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正是为如此,已超过周瑜年龄的苏轼最最渴望的就是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宏图 

3、《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描绘壮丽之景。

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

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抒发壮志豪情。

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因素,与豪放情调不合,你怎么认为?

) 

(“多情”在古诗词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人生如梦”只是一种自慰,作者并未想到及时行乐。

“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

上述几句虽略显苍凉,但纵观全词,这种苍凉只是对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七、再次诵读本词,试着当堂背诵全词。

 

1、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学习积累) 

⑴烘托:

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

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⑵映衬:

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

词中有两种映衬:

①实景与虚景映衬。

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

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2、苏轼不仅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也是婉约中的圣手,其代表作是下面这首词(怀念亡妻王弗) 

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岗。

 

十、作业:

 

1、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外练习”部分 

2、背诵并会默写全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蔡宏伟编篡

一、书写练习暨古诗词赏读

苏轼词二首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农历1036年12月19日,公历1037年1月8日),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人。

“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

”(《贵耳集》)“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母程氏极贤,程家富,苏家贫,或谓夫人曰:

“若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

”夫人曰:

“然。

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何?

”苏洵27岁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

“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

”夫人曰:

“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

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

”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

《墓志铭》叙父洵宦游后,云:

“太夫人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公侍侧曰:

‘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

’太夫人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

’”

1057年,欧阳修主持礼部科试,苏轼和苏辙都考中进士。

欧阳修特别赞赏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写信给梅尧臣说:

“快哉!

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1059年奔母丧。

1061年,参加秘阁制科考试,苏轼写了二十五篇《进论》和二十五篇《进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出任凤翔签判。

1066年,苏洵在汴京病逝,他和苏辙扶柩回川居丧。

1069年回朝,适值王安石变法。

曾上万言书,反对新法,云“故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争于有功而贪富强”。

自请到杭州任通判,后调任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

1079年7月,在湖州任上,以讪谤新政的罪名被逮至京,“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

”“过扬子江,便欲自投江中,而吏卒监守不果。

”10月入御史台狱,元老重臣纷纷上书营救,王安石也上书说:

“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1080月2月1日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1084年,调任汝州团练副使。

1085年,哲宗即位,高皇后临朝,废除新法。

1086年,授以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任。

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先后被贬至英州、惠州、琼州。

1100年,哲宗去世,徽宗继位,向太后听政,苏轼遇赦北还。

1101年七月逝于常州。

《宋史•苏轼传论》:

“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

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

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所守,皆志与气所为也。

2.《念奴娇》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

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

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

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

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文体知识

小令:

词调体式之一。

一般指字句短少的词。

前人以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虽无根据,亦多沿用。

又短式短小的散曲,亦称小令。

中调:

词调体式之一。

一般指介于小令和长调之间的词。

前人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后多沿用。

长调:

词调体式之一。

一般指字句较多的词。

前人以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后多沿用。

三、文本初读

1.补注

念奴娇①·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②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③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④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⑤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①念奴娇:

大晏《山亭柳》: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②风流:

《辞源》里有八个词义,第五条云:

“英俊杰出。

”③人道:

作者所游赤避在黄州城外,称“赤鼻矶”,与三国时赤壁之战嘉鱼县不同。

④乱石: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记他经过黄冈时,看到赤壁是“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东坡词微夸焉”。

⑤遥想:

周瑜在孙策手下任建威中郎将,才24岁,人称周郎。

赤壁之战时,34岁,诸葛亮28岁,曹操54岁。

 

2.经典赏析

◆唐圭璋:

此首,上片即景写实,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起笔,点江流浩荡,高唱入云,无穷兴亡之感,已先揭出。

“故垒”两句,点赤壁。

“乱石”三句,写赤壁景色,令人惊心骇目。

“江山”两句,折到人事,束上起下。

换头逆入。

“遥想”四句,记公瑾当年之雄姿。

“故国”以下平出。

述吊古之情,别出明月,与江波相映。

此境此情,其不知人间何世矣。

◆沈祖棻:

古典诗歌中咏史、怀古一类的作品,一般都是古为今用,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这首词也不例外。

他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引起了无限的向往,同时就引起了自己年将半百,“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的感慨。

第五句以下,正面描摹赤壁风景。

“乱石”一句,山之奇峭高峻;“惊涛”两句,水之汹涌澎湃。

江、山合写,而以江为主,照应起结。

“石”而曰“乱”,“空”而可“穿”,“涛”而曰“惊”,“岸”而可“拍”,“雪”而可“卷”,虚字都用得极其生动而又精确。

(吴白匋先生云:

“孟郊《有所思》诗中有‘寒江浪起千堆雪’之语,是苏词‘卷起’句所本。

”)

宋人傅榦注苏词,曾引《蜀志》,有诸葛亮“葛巾毛扇,指挥三军”之语。

此文《太平御览》曾引用,但不见于今本《三国志》。

而在后来的小说、戏剧中,“羽扇纶巾”乃是诸葛亮的形象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有人认为此词“羽扇纶巾”一语,也是指诸葛亮的。

这是一个误会。

这个误会是由于既不明史事,又不考文义而产生的。

魏、晋以来,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着这样一种“名士”的派头。

虽临战阵,也往往如此。

如《晋书·谢万传》载万“著白纶巾、鹤氅裘”以见简文帝;《顾荣传》载荣与陈敏作战,“麾以羽扇,其众溃散”;《羊祜传》载祜“在军尝轻裘缓带,身不被甲”:

皆是其例。

诸葛亮固然曾经“羽扇纶巾”,苏轼在这里,根据当时的风气,不论周瑜是否曾经作此打扮,也无妨写他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以形容其作为一个统帅亲临前线时的从容镇静、风流儒雅。

……头发变白,是由于多情,即不能忘情于世事。

然而这种自作多情,仔细想来,又多么可笑!

所以说“多情应笑我”。

“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即(我)应笑我多情,都是倒装句法。

这首词在内容上,表现了作者用世与避世或入世与出世思想之间的矛盾,这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具有的普遍性的矛盾,既然没有机会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就只有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之下,故作达观。

所以它在赞赏江山、人物之余,最后仍然不免趋于消极。

但总的说来,最后这一点消极情绪,却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所以读者还是可以从其中吸收一些有益的成分。

在艺术上,这首词也有它的独特成就。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将不同的、乃至于对立的事物、思想、情调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整体中,而毫无痕迹。

这里面有当前的景物与古代人事的融合,有对生活的热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与达观、消极的人生态度的融合,有豪迈的气概与超旷的情趣的融合。

而描写手段则虚实互用,变幻莫测,如: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是实的地方虚写;“遥想公瑾当年”,是虚的地方实写。

有“人道是”三字,则其下化实为虚,对黄州赤壁并非当日战场作了暗示。

有“遥想”二字,则其下虽所咏并非原来的战场,而且还掺入了虚构的细节,仍然使人读去有历史的真实感。

(《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集评

◆俞文豹: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如?

’对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吹剑续录》)

◆胡寅: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

”(《酒边词序》)

◆王灼云:

“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临镜笑春,不顾侪辈。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弄笔者始知自振。

”(《碧鸡漫志》)

◆晁补之:

“居士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鸡胁编》)

(《历代诗余》引晁以道云:

“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醒,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

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

◆陈师道:

“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后山诗话》)

◆元好问: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

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

”(《遗山文集》卷三十六)

◆刘熙载: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

”(《艺概》)

◆《四库全书提要》:

“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

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

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

◆浦江清:

东坡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必指当时同游之声妓而言。

柳耆卿《玉女摇仙佩》:

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误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今日白发红颜,亦不妨老学风流也。

(《浦江清讲古代文学》)

◆吴世昌:

“有比较苏柳二人词者,以为柳情绪低沉,感伤色彩浓厚,而苏自抒怀抱,语言豪迈。

其实东坡《念奴娇》起句‘大江东去’即是摹仿柳词《八声甘州》‘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之句。

又:

‘多情’是谁?

是十七八女儿,还是关西大汉?

吊古,还想到人家小老婆,是豪放还是婉约?

况全词情绪感伤颓废。

”(《词林新话》)

四、补遗

1.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滔天的大浪淘尽了,千古以来多少风流人物。

旧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是,三国时周郎破曹的赤壁。

只见乱石嶙峋直刺天空,惊涛骇浪拍击着江岸,卷起一堆堆如雪的浪花。

江山美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公瑾,小乔才嫁给他,何等雄姿英武意气风发。

他手挥羽扇头戴丝巾,从容谈笑之间,敌军战船便灰飞烟灭。

我神游于当年三国的古战场,可笑我多情善感,以致于过早地生了白发,人生恍然如一梦,还是洒一杯酒祭献江中的明月吧。

2.后人“剥皮”作选读

大步奔去,饭将尽,千古风流饿鬼。

饭堂西边,人道是:

三班学生酷毙。

拼命插队,饭量论斤,卷起千堆骂。

饭堂如街,一时多少饿鬼.遥想排队当年,同胞被抓了,垂头丧气。

接受教育叹息间,饭菜灰飞烟灭。

故地神游,多情应笑我,总无好菜,学生如姜,还真是老的辣。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作为教师一定要跳出这个框子。

教学中,就要注重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

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旦学生突破了教材的封闭状态,置身于一种“开放、多元、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才真正属于学生,学生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学习。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更需要发动学生去参与讨论,去搜集信息。

因此,不管我们手中拿的是哪种教材,只要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样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作的,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豪放词代表作,对语文教师而言,更是一篇艺术性思想性都很强,非常值得探讨的教学名篇。

niànnújiāochìbìhuáigǔ

念奴娇赤壁怀古

sòngsūshì

宋苏轼

dàjiāngdōngqù,làngtáojìn。

大江东去,浪淘尽。

qiāngǔfēngliúrénwù。

千古风流人物。

gùlěixībiān,réndàoshì,sānguózhōulángchìbì。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luànshíbēngyún,jīngtāopāiàn,juànqǐqiānduīxuě。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jiāngshānrúhuà,yīshíduōshǎoháojié!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yáoxiǎnggōngjǐndāngnián,xiǎoqiáochūjiàliǎo,xióngzīyīngfā,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yǔshànlúnjīn,tánxiàojiān,qiánglǔhuīfēiyānmiè。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gùguóshényóu,duōqíngyīngxiàowǒ,zǎoshēnghuáfā。

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rénjiānrúmèng,yīzūnhuánlèijiāngyuè。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