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747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x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

扶持方式:

财政补贴项目

项目类别:

畜牧养殖

项目代码:

 

**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

二○○九年一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县红旗绒山羊专业合作社

所有制形式: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历程:

红旗绒山羊专业合作社,2007年5月开始筹备,9月5日正式挂牌运行。

合作社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下设技术服务部、经营服务部、综合管理部,是**县正式成立第一家村级专业合作社。

主营业务:

养殖经营优质绒山羊产品、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品种改良、信息咨询、技术培训及产品销售服务。

人员结构:

本项目定员60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管理人员5人,饲养人员50人。

1.1.2财务状况

项目单位资产总额****万元,固定资产****万元,流动资产***万元,净资产***万元,负债总额****万元,所有者权益***万元,销售(营业)收入***万元,净利润***万元,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岁,高中学历,从事绒山羊养殖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绒山羊养殖和管理经验。

没有破产、银行欠资等问题。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

2009年内蒙古**县3000只绒山羊养殖新建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地点:

**县大山子工作部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建设绒山羊养殖小区,发展绒山羊1260只,扶持户50户。

2、产品方案:

年产山羊绒3224.9公斤,出栏绒山羊种羊1838只。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

1、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

为了不断提高公司技术人员的水平,壮大技术队伍,项目单位先后与内蒙古家畜改良站、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和兴安盟畜牧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

通过引入辽宁绒山羊,进行有计划的纯种繁育,并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地方品种进行技术改良,提高绒山羊的质量和产绒量。

内蒙古家畜改良站和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是全区从事山羊、绵羊、肉牛、奶牛胚胎移植、人工改良技术服务、培训、咨询的高科技单位,拥有一流的胚胎移植专家和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

拥有超数排卵技术、活体采卵技术、胚胎分割技术、MOET育种等国内外先进胚胎生物工程技术。

多年来为区内外的客户进行过近万枚的牛羊胚胎移植技术服务,在业界有很好的声誉和口碑。

盟、旗两级畜牧研究机构也具备多年的改良技术经验。

从项目依托单位技术成果的先进程度来看,本项目的技术来源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可以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2、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秸杆粉碎机、饲料加工机、配套水槽、料槽、供水设备、供电设备、兽医设备、电脑等共204台(套)。

3、主要建筑物(主体工程)类型、面积:

主体工程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720平方米,其中,建羊舍2520平方米;饲草料库房1000平方米;饲养人员值班室200平方米。

4、建设期限:

2009年1月--2009年12月。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3.1投资结构

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331.4万元,建设期利息0万元,流动资金28.6万元。

2、投资结构

(1)建筑工程费17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53.11%;

(2)设备购置费23万元,占建设投资的6.94%;

(3)安装工程费1.8万元,占建设投资的0.54%;

(4)其它投资130.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9.41%。

1.3.2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360万元,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7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8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262万元。

1.4项目效益

1.4.1经济效益

1、年营业收入:

261.2万元(第三年)。

2、年利润总额:

56.96万元。

3、全部投资利润率:

17.4%。

4、财务内部收益率:

20.91%。

5、财务净现值(ic=8%):

230.58万元。

6、投资回收期:

5.32年(含建设期)。

7、盈亏平衡点:

58.24%。

1.4.2生态效益

近年来,由于圈养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绒山羊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同时由于秸杆的利用,减少了焚烧秸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了资源的全面整合利用,随着绒山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种草面积不断增加,秸杆利用率逐渐提高,生态效益也明显改善,同时项目产生的粪尿是良好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利于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1.4.3社会效益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有稳定的生产基地作依托,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建设**县绒山羊养殖新建项目,旨在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县绒山羊养殖向规模化、高效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全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5.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1.5.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电力出版社出版);

1.5.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5.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1.5.52009年国家农业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1.5.6兴安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1.5.7**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1.5.8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6综合评价

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扎旗的绒山羊养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过去的绒山羊品质低,产绒少,效益不高,因而只是零星养殖,并没有形成规模。

特别是实行禁牧后,山羊和绵羊的存栏率数急剧下降。

只有开展规模化养殖,才能占有市场的高份额、农业才能实现高效益,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和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

通过本项目建设,引进优良的辽宁绒山羊品种,通过杂交繁育,实现规模化养殖,从源头上确保绒山羊饲养天然,羊绒品质优良,有利于**县绒山羊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本项目建成后,将以稳定的生产基地作依托,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绒山羊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利于使**县绒山羊养殖朝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6.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尤其是有利于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本项目的实施立足于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此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将成为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本项目将建成安全、无公害的生产示范基地,羊粪可以实行堆肥出售,其余粪尿采用粪尿-沼气-粮食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化解羊粪水为主的污染源,使污水治理后达到GB8976-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并经环保部门审定,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求。

本项目的承建单位是**县大山子工作部红旗绒山羊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在**县绒山羊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作用明显,技术力量雄厚,已形成规模养殖,内部设施和外部环境均具备建设条件。

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1.6.3风险评估

本项目采用杂交繁育技术,即先进又成熟可靠,投资利润率高,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佳,抗风险能力强。

1.6.4带动作用

本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基本运作模式,建立绒山羊养殖—绒山羊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除可直接提供44个就业岗位外,其相关的带动功能,将促进当地种植业、运输业、商贸服务行业的发展,为近千人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本项目的示范作用,可带动周边养殖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项目建成后年需饲料126.1万公斤,可与当地农户签订饲料粮购销协议,订购种植面积在2521亩左右。

1.6.5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资金短缺是本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

建设现代化的绒山羊养殖小区,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仅靠合作社自有资金无法开展项目建设。

解决方案是将本项目列入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取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扶持,尽快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国家扶持和地方政府,以解决项目实施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1.6.6结论与建议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尤其是有利于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2、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完全达到绒山羊现代化养殖的环境标准要求。

本项目的实施立足于辽宁绒山羊良种资源,以此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将成为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农村绒山羊产业化基地。

4、本项目实施后,**县绒山羊将逐步打造成为兴安盟乃至内蒙古有广泛影响和代表性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5、本项目采用杂交繁育技术,即先进又成熟可靠,投资利润率高,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佳,抗风险能力强。

6、建议核准实施。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生态农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

“推进精品畜牧业发展及基地建设。

建设以中部平原为重点的肉蛋奶生产与加工精品畜牧带,以西部农牧交错带为依托的牛羊育肥基地,以滨洲沿线松嫩草原和蒙东草甸草原、优质人工草地和优质饲料基地为依托的大型现代化奶牛饲养和牛羊繁育区”。

兴安盟在东北经济区中居于交通枢纽地位,生态环境优良,大力发展养殖业能够争取国家振兴东北相关政策的支持,进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近期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提出,将“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支持“三农”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资金投向之一。

农业部对绒山羊的发展制定了详尽的规划,将绒山羊纳入国家良种繁育工程建设项目,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2.1.2行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

针对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为了加快内蒙古农业经济发展,自治区农牧业厅于2008年12月5日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组织策划一批符合投资方向的农牧业重大项目,要重点做好种养业良种工程、退牧还草项目、动植物疫病和病虫害防控、农村沼气项目、动物防疫体系项目、农牧业种子工程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

要扩大发展的思路,认真研究谋划促进农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大力组织开展农牧业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储备,创造条件,争取投资的支持”。

羊绒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着力培育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绒山羊养殖项目也列入了自治区牲畜“种子工程”项目。

兴安盟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落后,是自治区对口帮扶扶贫的重点地区。

兴安盟要实现富民强盟,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产业化项目的带动。

绒山羊养殖业是兴安盟的重点产业,已列入兴安盟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在国家、自治区政策的支持下,兴安盟依托资源优势,提出建设绒山羊养殖和繁育项目,适当其时,确属必要,机遇难得,项目可行。

2.1.3项目提出的理由

畜牧业是**县的一大支柱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畜牧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

由于过去畜牧业的发展重点是依靠加大牲畜头数来增加收入,使得家畜数量不断增加,草场超载过牧现象十分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进程加剧。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成为制约该旗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县是一个农牧结合经济类型的大旗,旗政府本着稳定发展农牧业的思路,认真执行草畜平衡制度,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由追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由追求存栏数向追求商品率转变,积极推行规模化、模式化、专业化、良种化饲养,大力发展绿色、特色优质高效农业。

突出特色,加大优质畜种的推广,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兴农富牧行之有效的办法。

为此,项目建设单位提出了**县绒山羊良种推广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关于绒山羊产业化政策和养羊业发展规划。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县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畜牧业发展状况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草业和种植业通过饲草、粮食和秸秆转化为养殖业服务,进而通过畜产品加工业体现最终效益,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畜牧业承农启工,既可完成饲草、粮食的转化增值,又可带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绒纺业、皮革加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针对当地农牧业发展的要害问题,对调整和优化本地区的农牧业产业结构,将起到直接的作用。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当地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

2.2.2项目建设是**县推进绒山羊产业化进程、壮大畜牧业主体经济的需要

我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用工业思维谋划农牧业,进一步壮大牛羊育肥、牛羊肉加工、奶牛养殖、特色种养以及加工等几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把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建设、旗县经济发展及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牛羊肉产业、羊绒产业、乳业、马铃薯等几个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

畜牧业是**县的主体产业,由于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和经营管理粗放,使畜牧业发展由数量增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缓慢。

随着“禁牧、休牧”的实施,局部地区农牧民因为观念落后,开始大量处理牲畜,甚至整圈出售,当地畜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本项目实施后,通过“公司+基地+技术改良系统+农牧户”的形式,与农牧民优势互补、利益牵动,带动全旗乃至全盟发展高效绒山羊养殖,加强良种选育,注重良种羊的快速扩繁和推广,提高地方品种的产绒量,不断提高养殖的科技含量,提高羊绒的品质,一定会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点。

2.2.3项目建设是**县实现“富民强旗”目标的需要

本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实施和运作,完善绒山羊产业化链条。

公司将通过技术的扶持、优惠的政策和全面的技术服务为农牧民参与绒山羊养殖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

在这一过程中,农牧民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本项目实施后,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增加当地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

同时带动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促进当地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广大农村、牧区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使季节闲置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项目区劳动生产率,增加广大农牧民的收入。

2.2.4项目建设是**县加强生态建设和草原环境保护的需要

**县旗委政府始终把植被建设和养殖业的发展作为基本建设来抓,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畜牧业生产仍然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虽然畜牧业生产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破坏天然草地资源换取的。

掠夺式、粗放型经营方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加之长年持续干旱、风沙等自然因素,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畜草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因此,实施该项目可在项目区的农牧民中强化养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科学养畜概念,如舍饲圈养、引进良种、人工改良等,使农牧民逐步走上增收不增畜、保护草原生态的科学养畜之路。

既保证了“禁牧”及“种子工程”的实施,又促进了草原生态的恢复和重建。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1、选址原则、依据

(1)羊舍要选择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良好和通风干燥处建造。

环境潮湿对羊的生长、繁殖、防病不利,忌在低洼涝地、山洪水道、冬季风口处建舍。

(2)舍址应远离居民点或其他种畜、禽场。

(3)场址要有足够的饲草料基地或饲草料来源。

(4)场址要有足够的清洁水源。

(5)本着因地制宜、适应绒山羊规模化、产业化的需要,所选择的场址要有发展余地。

2、地理位置

**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嫩江右岸,隶属于兴安盟。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7′—123°37′,北纬46°04′—47°21′,东接黑龙江省江桥,南与泰赉县交界,北与龙江县相接,西连吉林省镇赉县。

大山子工作部位于旗政府所在地西北20公里处,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万亩,草牧场15万亩。

境内绰尔河横贯东西,大山子水利枢纽位于工作部西侧,省际通道、111国道、音龙县从境内穿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

3、土地类型

项目用地类型为农业用地。

4、来源方式

项目用地归**县大山子工作部红旗嘎查集体所有,农牧民具有土地使用权。

5、占地面积

本项目占地总面积20000平方米。

3.1.2自然条件

1、气候资源:

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有效降水多,冬季严寒漫长,积雪越冬;春季干旱风大,气温回升快;夏季温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短促,霜冻频繁。

年平均气温4.0℃,年平均最高气温11.1℃,年平均最低气温-2.3℃,年极端最高气温41.0℃,年极端最低气温-36.2℃,年平均相对湿度57%,年平均降雨量403.9mm,年最大降雨量699.6mm,最大积雪深度26cm,最大冻土深度242cm,年平均风速3.5m/s,年最大风速28.3m/s,冬季主导风向为NW。

2、水资源:

项目区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嫩江支流绰尔河。

绰尔河居各河流之首,该河横贯全境,流程205公里,流域面积6765平方公里。

地下水总储量2.7亿立方米。

3、土地资源:

项目区以丘陵为主,且地段平缓,土壤共有7个土类,12个亚类,31个土属,84个土种,主要有暗棕壤、黑钙土、草甸土、黑土、沼泽土等。

土质呈中性(PH值7.5左右),土质肥沃,有机氮、磷、钾各种指标都适合农作物生长。

加上地貌、气候、植被、人为耕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适种性广的多种土壤类型。

且产地环境无污染,为**县绒山羊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青粗饲料。

3.1.3社会经济状况

1、乡村组织及劳动资源:

大山子工作部辖个嘎查村,乡村户数万户,其中农业户万户,农业人口万人,农业劳动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

2、耕地面积:

至2008年末,大山子工作部实有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亩。

3、国内生产总值:

2008年,大山子工作部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亿元。

4、财政收入:

2008年工作部财政收入为万元。

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县是农业大旗,农业资源丰富,具有绿色、无污染的显著特点。

全旗现有耕地289万亩和宜农荒地5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5万亩。

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产粮大旗,被人们誉为“塞外粮仓”。

**县位于兴安盟东北部,东接黑龙江省龙江县,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交界,西连科尔沁右翼前旗,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毗邻。

省际通道、音江公路通过音德尔镇,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县距离兴安盟关店绒毛市场较近,该绒毛市场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绒毛交易市场,为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1、政策环境

(1)自治区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政策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包括肉、绒在内的六大主导产业,引进、培育几个大型的加工企业,提高我区肉类和羊绒加工能力的水平。

(2)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

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建设、旗县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城乡统筹,继续把牛、羊肉产业、羊绒产业、乳业等几个有特色、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3)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区畜牧业发展方向指出,重点发展奶牛、肉羊、绒山羊,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养羊由毛向绒转变,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走可持续发展的“精品”牧业之路。

(4)**县旗委、旗政府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对关系到全旗农业支柱产业的绒山羊生产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把本项目列为2009年**县农业综合产业化经营首选项目。

并指示发改委、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在计划安排、资金投入上向绒山羊产业开发倾斜,财政上给予支持,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加大了扶持力度,为本项目实施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2、资源优势

畜牧业是扎旗的传统产业,全旗拥有草原面积680万亩,其中天然草原总面积478万亩,是内蒙古闻名的天然优良草牧场。

年产优质干草7亿公斤。

因此,实施该项目饲草供应有保证。

3、市场优势

中国绒山羊占世界首位,内蒙古绒山羊饲养量为1300余万只,占全国首位。

庞大的绒山羊饲养量和低产绒量的现状表明市场需要大量的绒山羊种羊。

据调查,目前内蒙古市场每年需要绒山羊种公羊26000多只,绒山羊种母羊市场更加看好,市场供不应求。

内蒙古东部地区乃至东三省绒山羊主要品种是盖县绒山羊和罕山绒山羊。

本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县,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和东三省的中部,区位优势明显。

全自治区其他具有一定规模和资质的罕山种羊场与项目区相距几百公里,饲草料来源充足、价格低,饲养成本相对其它种畜场较低,而且其售价也低于同行业种羊的销售价位,所繁育的种羊质量又好,项目产品罕山绒山羊种羊市场竞争力强。

**县绒山羊养殖协会自2004年起,作为该地区绒山羊养殖加工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与兴安盟关店绒毛市场的绒毛流通企业建立了长期供应合同,产品远销山东、江苏、河北、浙江、上海、辽宁、黑龙江、鄂尔多斯等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科技开发能力

在项目区有一大批多年从事羊繁育防疫的专业工作者,在他们的参与和指导下,能够保证本项目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养羊技术和科技信息,通过专家的参与,广大基层工作者的努力,对于项目的规模经营,现代化管理,科学养殖,疫病防治,饲料供应配比,良种推广,开拓市场都将发挥重大作用。

5、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运输:

**县交通十分发达,公路有111国道、省际大通道交汇。

航空距乌兰浩特机场110公里。

铁路距乌兰浩特火车站110公里,距泰来火车站70公里,方便的运输条件为绒山羊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了优越的流通条件。

(2)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音德尔镇,这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完善,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1、主要障碍因素:

资金短缺。

**县优质绒山羊养殖,必须严格按照优质绒山羊养殖相关标准进行,其环境必须是完全无公害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

因此,项目规划要引进国内最优良的绒山羊种,并进行相应的设施建设,这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要实现带动全旗的绒山羊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仅靠企业自有资金是难以完成的。

2、解决方案: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投资方案论证,既不能盲目扩大投资,又不能留有缺口。

经过论证审查项目确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符合地方资源优势又有利于带动农业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