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693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docx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8巨人

第1课时

总第24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知道“巨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什么是巨人?

你们一定会说“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都飞不出其掌心的如来佛祖是巨人;能开天辟地的盘古是巨人;能追逐太阳的夸父是巨人;能吸收能量,与怪物搏斗的奥特曼是巨人……”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再来认识一种巨人。

(板书课题:

8巨人)

二、初读感悟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读课文,要求: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的意思。

3.初步弄懂课文的内容。

三、合作交流

1.学生分组交流初读课文的情况,教师指导。

2.教师检查交流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纠正错音。

弃塑器限延科续份证资

(2)教师指名学生说说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的意思,学生只要能说出大概的意思就行,以下词语的意思,供参考:

塑造:

原指用石膏、泥土等可塑材料塑成人物形象或用文字描写人物形象,文中是指加工、改变、美化。

世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机器:

由零件装成、能运转、能变换能量或产生有用的功的装置。

机器可以作为生产工具,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教师可只举实例,不必解释)

延伸:

延长,伸展。

科学:

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身份证:

证明人在社会或法律上的地位的有效证件。

资格:

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可自由发言,不必要求十分全面,只要意思相近即可。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四、指导朗读

1.教师导读或放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

2.学生分小组互相朗读、评议。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议。

4,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朗读比赛,选出优胜者。

5.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间交流学习经验。

六、作业

我能试着写。

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

通讯工具: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8.巨人

第2课时

总第25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体会“巨人”的含义。

2.理解科学的力量,知识的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知道“巨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听写本课新词。

二、探究赏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整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不懂的问题。

3.教师巡视,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形成问题组。

(1)什么是巨人?

(2)说说“当我们领到巨人的身份证,才有资格在时代的舞台上微笑”一句话的意思。

(3)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再次展开讨论,教师指导。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议、点拨。

(1)课文中所提到的巨人是指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人。

(2)只要你具有了充分的科学知识,就是一个巨人,就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立足于社会,就能很好地利用科学知识,在时代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作出贡献。

6.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拓展创新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古代人的生活情况和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术,学生在对比中说一说科学的力量。

2.未来社会将是怎样的?

科学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3.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用事实证明“能上银河摘星,可人龙宫寻宝,改天换地的‘盘古’传人,天天把新的神话创造”这句话。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背诵课文。

2.学完这一课,谈谈自己的打算。

板书设计

 

8巨人

 

人(小)世界(大)

科学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9人类的“老师”

第1课时

总第26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

2.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提问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

(板书课题:

人类的“老师”)教师提问:

人类的老师是谁呢?

为什么说它(它们)是人类的“老师”呢?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根据预习情况,进一步扫除文章的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关于生字。

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

研究秘翼惨诀蝇蚊鲸超圆程

②指名学生读,教师纠正错音,注意“蝇、鲸、程”都是后鼻音。

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意“翼”比较复杂,上中下分别是“羽”“田”“共”。

④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2)关于新词。

对于文中出现的词语,学生可利用工具书自己体会,不必过高要求,以下词语的意思供参考:

研究:

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秘诀:

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秘密:

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

惨祸:

惨重的灾祸。

(3)关于课文。

这篇文章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证明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从发明雷达到飞机、轮船、建筑、越野汽车、坦克……人类都从一些动物身上找到了灵感,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老师”。

学生质疑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点批画。

2.学生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准备在小组内讨论。

3.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疑问。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找出文中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同桌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读懂了什么?

有哪些疑惑?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9人类的“老师”

第2课时

总第27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精读研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探索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探索发现的习惯。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指名学生从文中找出自然界中哪些动物可以当人类的好“老师”。

二、精读研讨

1学生精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教师师投影出示表格)

人类的发明

自然界的“老师”

雷达

蝙蝠

飞机

鸟,蜻蜓、苍蝇、蚊子、蜜蜂

轮船

轻便省料的建筑物

(母鸡的门鸟蛋

越野汽车

袋鼠

外壳坚固的坦克

贝壳

2、学生边读边作记号,完成表格。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如上图)

4.学生根据上节课的质疑,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讨论。

5.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指导,重点思考下列问题:

(1)题目叫人类的“老师”,为什么“老师”要用引号呢?

(2)“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呢?

(3)读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1)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是人,但文中所说的“老师”都是动物,所以这里的“老师”是一种特殊的称呼,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人感到亲切。

这些动物又像老师一样,教给了人类知识,使人类在发明创造时从它们身上找到了灵感,学到了知识。

(2)“发明”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事物,“发现”是找出原先就存在而大家不知道的事物和道理。

(3)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自由发言、阐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可引导学生向“善于观察生活,认真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发现”这些方面思考、陈述。

7.学生自由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拓展延伸

1.学生在读完课文后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

学生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思考,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2、说一说你的小发明。

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一些小小的发明,把你发明的过程说一说,注意说出发明后的感受。

3.收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在小组内讲一讲。

四课堂小结

1,学生继续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

2.学生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开展“争当生活有心人”的口语交际活动。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10短文两篇

第1课时

总第28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并能口述。

教学重点

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感受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激发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吗?

”(青蛙)教师投影出示蝌蚪变成青蛙的示意图,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变化过程,在我们的自然界,几乎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两篇短文,分别来感受小马和小毛虫的变化过程。

二、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作上记号并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初读课文,想想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

4.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初读课文的情况。

5.教师巡视,熟悉情况。

三、教师检查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课文,初读课文的情况。

1.关于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篇枣怯通缎影悲纤茧竭挣

(2)指名学生读,教师及时纠正错音。

(3)学生练习书写。

2.关于新词。

对于新词的意思不要求学生都口述,只要知道部分常用词语的大概意思,有所了解即可。

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

怯生生:

形容胆怯的样子。

通身:

全身。

影子:

本文指马在水面反映出来的身体的形象。

纤细:

非常细。

尽心竭力:

费尽心思,尽最大努力。

雾霭:

雾气。

3.关于课文。

(1)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教师点拨:

《小马》这篇短文写了“我”家的小马丹丹成长的经历,介绍了它由温顺胆小变得可爱胆大的过程。

而叫〈〈小毛虫〉〉这篇短文同样向我们介绍了小毛虫的成长过程,但这个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毛虫变成了可爱的蝴蝶。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两篇短文,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在小组内互相朗读,互相评议。

3.教师范读或放课文录音,学生听。

4.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间相互交流小马和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10短文两篇

第2课时

总第29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并能口述。

教学重点

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激发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听写生字、新词。

2.指名学生说说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2,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

(1)这两篇短文都介绍了某种动物的成长过程,试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一些词语。

(2)小马的成长变化与小毛虫有什么异同?

(3)学完这一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3.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4.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评议、点拨:

(1)这两篇短文都是介绍动物的成长过程的。

成长的过程离不开时间的顺序,作者在介绍的时候,恰当地运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这在第一篇短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冬天刚过去”“春天来了”“夏天还没过完”。

(2)小马的成长变化与小毛虫的成长变化不同,小马的变化是胆量由小到大的变化,是体格由瘦弱到强壮的变化,而小毛虫的变化则是脱胎换骨的变化,由笨拙、丑陋的小毛虫变为轻盈美丽的蝴蝶。

(3)这一问题学生可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如“感受到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善于细致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奥秘…‘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等。

5.学生再次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语言分析

1、教师导学:

这两篇短文在描写动物时语言生动形象。

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2、用“我认为中的(词语)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体现了、表达了”的样子来回答。

3.学生自由交流。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当小马长大后,在溪水里看到自己漂亮的影子,它会想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

1.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在小组内交流,

2.教师推荐课外读物《丑小鸭》。

3,学生畅谈成长的感受。

六、作业

我会照着写。

1.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

既也

2.夏天还没过完,丹丹就长大了许多。

——还—————就——

3.它飞呀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渐渐地

板书设计

10短文两篇

胆小胆大笨拙轻盈

小马成长小毛虫

温顺活泼丑陋美丽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11“环”字遇险记

第1课时

总第30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初步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弄清“环”字遇险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汉字的世界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但是,如果哪个汉字不小心改变样子,与“身份证”不相符,那可要遇上大麻烦了。

“环”字前不久就经历过这样的事,你想知道具体的经过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吧!

(板书课题:

“环”字遇险记)

二、检查预习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指名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嚷赳偏退瞅隙冤枉捺纳恍揭

2,指名学生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雄赳赳空隙冤枉不偏不倚屏息凝神热闹非凡

泪涟涟纳闷揭开前因后果一拥而上恍然大悟

3.指名学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合作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批画,质疑问难。

2.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教师巡视。

3.各小组将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上讨论,教师将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1)“环”字是怎样遇险的?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汉字?

(2)你认为“环”字是个怎样的孩子?

(3)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4,学生再读课文,再次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参与讨论,点拨:

(1)“环”字想找伙伴出去玩,碰到了“土”,“土”拿走了“环”字左上角的一横,摇身变成了“王”,“环”字去掉了一横,变成了“坏”,于是“土”受到了汉字们的欢呼,“环”字却受到了他们的攻击,后来还是“环”的父母“还”和“怀”替“环”要回了那一横,还原了“环”字的本来样子。

在整个遇险过程中,除了“环”和“土”外,还有“娃、还、怀、疑、虑、忧、思、记、忆、坯”,当然还有“坏、王”两个汉字。

(2)“环”字是个贪玩、粗心、单纯的孩子。

(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自由畅谈,但要言之有理。

比如:

“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要看清字形,不要粗心大意”“在平时学习汉字时,要注意区分它的形近字”“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改正”等等都可以。

四、拓展迁移

“环”字遇险的过程也真够悬的!

请你在“浪…‘好…‘太”这三个字中选一个字,想象一下它会遇到什么危险,结果怎么样?

五、朗读课文

1.教师导学:

这篇课文较长,学生单独把它读完可能比较费力,如果分角色朗读,那就轻松多了,也有趣多了,让我们试一试吧!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口语交际发明就在你身边

第课时

总第31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口语交际题目,明确要求。

2.能根据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3.表达流利、有条理。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难点

表达流利、有条理,把发明的过程说清楚。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羡慕那些发明家吗?

他们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他们是天生的发明家吗?

(不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发明家,是因为他们仔细地观察生活,认真地思考问题,执著地探索实践。

其实,发明并不神秘,发明就在我们身边,聪明的你也可以当一名小小发明家的。

二、明确目标

1.学生自由读口语交际题目,明确口语交际目标。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师生共议,归纳:

(1)谈一谈自己或小伙伴的小发明。

(2)把发明的过程说清楚。

(3)可以是具体的发明,也可以是合理的想法。

三、材料交流

1.学生将课前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到的相关素材在小组内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2,将交流的情况进行整理。

3.小组代表发言,重点抓住以下两点。

(1)陈述小组内素材较好的同学的优点。

(2)就小组内同学的小发明提出异议或合理化建议。

四、交流过程

1.学生通过材料交流,确定自己要交流的内容。

2.将交流的内容进行思维加工:

先说什么?

再说什么?

最后说什么?

3.学生先自己与自己交流,进一步理清思路。

4.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做到流畅,内容具体。

5.教师指导、点拨。

6.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评议。

7.评选本次活动的“交际之星”。

五、课堂小结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习作3我最喜欢的汉字

第1课时

总第32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2.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3.字迹工整。

教学重点

确定最喜欢的汉字。

教学难点

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明确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习作题目,想一想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3.指名学生概括,教师指导、点拨:

(1)选择最喜欢的汉字,写一篇作文。

(2)要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3)字迹要工整。

二、习作构思

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习作目标。

2.读后想一想。

(1)你最喜欢哪个汉字?

(2)你为什么喜欢它?

3.学生将选定的汉字进行深加工。

4.学生参看例文,讨论怎样人手来写。

三、资源共享

1.学生出示课前列举的自己喜欢的汉字,在小组内交流。

2.在讨论交流中进行对比,看看同学列举的汉字与自己列举的有什么异同?

3.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方法

教师根据本次习作的特点,进行方法指导。

1,先确定自己最喜欢的汉字。

2.然后分别从汉字的外形和内涵分析喜欢的原因。

3,要将原因写清楚,写具体,注意书写要整洁。

五、佳作赏析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同类习作,供学生赏析,学生重点关注:

1.习作是怎样向我们介绍最喜欢的汉字,分析喜欢的原因的?

2,原因是如何写清楚、具体的?

3.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六、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赏析,教师的指导,着手写“最喜欢的汉字是什么?

为什么喜欢它?

七、交流探究

学生出示自己的练笔成果,可以自读,也可以传阅,在小组内交流评议。

八、小结归纳

学生总结在交流过程中的收获:

陈述哪个同学的哪一部分写得好,好在哪里?

 

教后反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题

习作3我最喜欢的汉字

第2课时

总第33个教案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2.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3.字迹工整。

教学重点

确定最喜欢的汉字。

教学难点

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备注

一、开心点评

1.教师导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赏析了两篇同类习作,也分组交流了自己的练笔成果,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习作的各个环节中,这值得表扬,那么这节课首先对上节课的交流材料进行点评。

2,方法指导。

由于可点评的内容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重点点评习作可供借鉴和需要修改的地方。

在点评时,学生应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参与,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

重点发现习作的闪光点进行赏析,对于需要改进的部分,应采用合适的语言说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学生分组自由点评,教师指导。

二、指导修改

1,教师指导方法:

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从以下方面进行修改:

(1)是否交代了自己最喜欢的汉字及喜欢的原因?

(2)原因的交代是否清楚具体?

(3)习作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4)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5)书写是否工整,有没有错别字,标点是否能正确运用?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修改方法进行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