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637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3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docx

课标版高考生物专题14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第六单元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考向

要求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素养要素

难度

1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2018课标全国Ⅰ,6,6分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

基因突变

2018江苏单科,15,2分

★★☆

2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2015课标全国Ⅱ,6,6分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

染色体数目变异

2018海南单科,17,2分

★★☆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与

探究

2015江苏单科,29,8分

科学探究

★☆☆

3

育种

育种过程与方法

2014课标全国Ⅰ,32,9分

社会责任、科学思维

★★☆

育种程序图的识别

2018天津理综,2,6分

★★☆

 

分析解读 本专题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在考纲的要求都为Ⅱ,命题角度有基因重组的来源、基因突变的产生和结果分析、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判断、染色体组数的判断、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和育种等。

生物的变异常常结合遗传定律、细胞分裂和基因表达等内容进行考查;育种的考查多以当前热点作为材料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多种育种方式的原理、过程和特点。

在复习中宜采用归纳比较法,掌握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育种的原理和方法等难点。

预计2020年高考中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的试题还将会出现。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一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考点集训】

考向1 基因重组

                  

1.(2019届湖南永州一模,19,1分)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

A.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B.基因突变频率高

C.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D.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答案 A 

2.(2019届湖南衡阳八中第二次月考,30,2分)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B.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易位均可导致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D.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答案 A 

3.(2019届福建三明一中第二次校考,39,1分)下列各生物技术或成果中,与基因重组无关的是(  )

A.矮秆抗病小麦B.烟草—海南烟草植株

C.抗冻番茄D.杂交水稻

答案 B 

考向2 基因突变

4.(2018湖北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28,1分)某人染色体上的基因E突变为e导致编码的蛋白质中段的一个氨基酸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基因突变为e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替换

B.E基因突变为e基因,e基因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不会改变

C.e基因转录时所需的tRNA数量发生改变

D.E、e基因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答案 B 

5.(2019届安徽皖中名校联盟第一次月考,22,2分)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

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借助光学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B.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D.突变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

答案 D 

6.(2019届云南玉溪第二次调研,21,1分)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

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

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RB基因发生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答案 D 

考点二 染色体变异

【考点集训】

考向1 染色体结构变异

                  

1.(2018浙江11月选考,11,2分)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

B.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

C.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

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

答案 B 

2.(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第二次月考,50,1分)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①②④

B.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①②都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答案 C 

3.(2018安徽芜湖一模,4,6分)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导致a、b位置互换

B.若b、c基因位置互换,发生染色体易位

C.b中发生碱基对改变,可能不会影响该生物性状

D.该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 C 

考向2 染色体数目变异

4.(2019届安徽合肥高三调研,7,2分)玉米和烟草等在自然条件下偶尔也会出现单倍体植株,其原因是(  )

A.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

B.由高度不育的植株发育而来

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发育而来

D.由单倍体植株杂交发育而来

答案 A 

5.(2019届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入学考,39,1分)如图为某种动物的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可以看成一个染色体组

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C.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中期含有8个DNA分子

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

答案 C 

6.(2019届江苏徐州一中第一次月考,28,2分)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可以存在同源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多倍体生物细胞内含有多个染色体组,通常是不可育的

D.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三倍体植株

答案 A 

考向3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7.(2019届湖南永州一模,22,1分)对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C.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答案 D 

8.(2019届河南洛阳尖子生第一次联考,15,2分)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相同材料做该实验,低温诱导的时间长短可以不同

B.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较少

C.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着丝点不能分裂

D.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体积较小

答案 A 

考点三 育种

【考点集训】

考向1 育种过程与方法

                  

1.(2019届吉林长春实验中学开学考,32,1分)利用二倍体植株培育作物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所依据的主要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B.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C.单倍体缺少生长发育所需全套遗传信息,植株弱小,种子和果实比较少

D.某新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则在培育该品种过程中可能用到秋水仙素

答案 C 

2.(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上学期期中,46,1分)下列关于育种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多倍体育种因优点突出,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都是纯合子

D.杂交育种过程都需要经过杂交、选择和纯化等手段

答案 A 

3.(2019届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第一次月考,14,2分)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诱变育种可以创造新的基因,获得新的性状

B.杂交育种就是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性状

C.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相同

D.是否培育出多倍体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来判断

答案 B 

考向2 育种程序图的识别

4.(2019届广东肇庆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5,6分)目前在园林中广泛栽培的杂种香水月季的育种程序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中国月季×香水玫瑰

    ↓

  波邦蔷薇×法国蔷薇

      ↓

    杂种波邦×中国月季

        ↓

      杂种长春月季×香水月季

            ↓

         杂种香水月季

A.培育杂种香水月季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中国月季、法国蔷薇、香水玫瑰属于同一物种

C.来源不同的多个亲本逐个杂交可增加遗传多样性

D.杂种香水月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香水玫瑰

答案 D 

5.(2018安徽六校第一次联考,18,2分)科学家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方法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甲产生的F1有四种表现型

B.该育种方法选育的优良品种不可育

C.过程乙没有涉及花药离体培养

D.该育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 D 

炼技法

方法一 辨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结构变异

【方法集训】

1.(2019届湖南永州一模,23,1分)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用烟草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

B.人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

C.人的某对常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先天性愚型

答案 C 

2.(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第二次月考,23,1分)关于“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B.通常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到,而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C.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也可以引起变异,夜来香经常发生这种类型的变异

D.若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出现了“凸环”,则这种变异很可能是染色体发生某一片段的增加或者缺失造成的

答案 C 

3.(2019届山东青岛期初调研,16,1.5分)普通果蝇的第Ⅲ号染色体上有3个基因,按猩红眼基因—桃色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的顺序排列,另一种果蝇(X)中的第Ⅲ号染色体上,其序列则是猩红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桃色眼基因,这一差异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X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果蝇X的产生是染色体易位的结果

C.基因顺序的改变不影响基因的表达

D.该变异一定是导致了生殖隔离

答案 D 

方法二 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及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

【方法集训】

1.(2018福建莆田期中,22,2分)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可能是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C.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D.图d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答案 B 

2.(2018山西晋中质量监测,12,2分)有关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B.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C.单倍体染色体数是该物种体细胞的1/2

D.无子西瓜含三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

答案 C 

3.(2018河南豫北重点中学联考,24,2分)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

B.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且都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个体

C.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D.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方法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

答案 B 

过专题

【五年高考】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全国Ⅰ,6,6分)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答案 C 

2.(2015课标全国Ⅱ,6,6分,0.501)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答案 A 

3.(2016课标全国Ⅲ,32,12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答案 

(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教师用书专用(4—5)

4.(2010课标,6,6分)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答案 B 

5.(2014课标全国Ⅰ,32,9分,0.665)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

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         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

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

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

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答案 

(1)抗病矮秆 

(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1.(2018海南单科,14,2分)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

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

答案 A 

2.(2018江苏单科,15,2分)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

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

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

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

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

答案 C 

3.(2016海南单科,25,2分)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

A.DNA分子发生断裂

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答案 C 

4.(2016天津理综,5,6分)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枯草

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

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

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P:

脯氨酸;K:

赖氨酸;R:

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答案 A 

5.(2015海南单科,19,2分)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答案 B 

6.(2015江苏单科,15,2分,0.62)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答案 A 

7.(2014浙江理综,6,6分)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答案 A 

8.(2014江苏单科,13,2分)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出发菌株

挑取200个

单细胞菌株

选出50株

选出5株

多轮重复筛选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答案 D 

教师用书专用(9)

9.(2014北京理综,30,16分)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

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    经    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

 

图1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    种基因型的植株。

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    。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

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

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

图2

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               。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

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          ,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

通过比较丙和    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

 

答案 (16分)

(1)四分体 同源 

(2)Ⅱ和Ⅲ (3)2 25% (4)①父本和母本 ②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 ③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 乙

考点二 染色体变异

1.(2018海南单科,17,2分)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

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

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AADd和adB.AaDd和aD

C.AaDd和ADD.Aadd和AD

答案 C 

2.(2017江苏单科,19,2分)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答案 B 

3.(2016江苏单科,14,2分)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答案 B 

4.(2016上海单科,23,2分)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  )

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

答案 D 

5.(2015海南单科,21,2分)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答案 C 

6.(2015江苏单科,10,2分,0.64)甲、乙为两种果蝇(2n),如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