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621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docx

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

2013-2017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

1.(2013•广东)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

(2)乙图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在甲图中可选择  (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

(3)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甲图中除固定装置外还差的仪器是  (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铁片和稀硫酸在微型装置H中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  .

2.(2013•广东)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1)操作③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  .

(2)请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4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

假设和现象

判断和化学方程式

a

若现象I为无氨味.

则样品中不含  (填名称).

b

由操作②现象判断.

该样品一定含有  离子.

c

若现象Ⅲ为白色沉淀,现象Ⅳ为无沉淀.

则样品中含有  (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d

若现象Ⅲ为“无沉淀”,现象Ⅳ为白色沉淀.

则样品中含有  (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现象Ⅲ、Ⅳ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  (写化学式);若操作②现象为无气味、现象Ⅲ、Ⅳ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  (只写一种).

3.(2014•广东)请根据图1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A图称量前,要将天平调平衡,首先要把  ,然后才调节平衡螺丝;称量粉末状固体时若药品量不足,此时用一只手用药匙取药品移至天平左盘上方,另一只手应  使少量药品落入盘中.

(3)图1有明显错误的是  (填序号);C中的玻璃棒作用时:

搅拌,防止  .

(4)图1中D的装置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是  (写一种),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的优点是  .

(5)图2是利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图,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

  ,集气瓶中的溶液用于检验和除去产生的CO2,请把虚线框中的图补充完整,处理尾气的方法是  .

4.(2014•广东)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试验后,进行了如图的探究

【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

Ⅰ石墨;Ⅱ  .

【实验】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  ,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  .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顺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烧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能燃烧,其原因是  .

5.(2015•广东)据图中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F的名称是  .

(2)若用KMnO4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  (填“K1”、“K2”或“K3”);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  (填“K1”、“K2”或“K3”).

(3)若用废铁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装配一个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应选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若需测量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则收集的仪器应选  (填序号).

(4)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①HCOOH

X+CO↑,则X是  (填化学式);

②氧化铜的颜色变化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③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  (只写一点).

6.(2015•广东)如图为某家长带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

【猜想】(Ⅰ)含可燃性气体CO;

(Ⅱ)含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  ,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  的洗气瓶

\

目的是除CO2等酸性气体

(2)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目的是除去  

(3)

将步骤

(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①无水硫酸铜  ;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有H2O生成;

②证明有  生成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  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  的存在,其方法是  .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7.(2016•广东)根据图1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  .

(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

  .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  (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  ,

其反应方程式为  .

(4)图2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

8.(2016•广东)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

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u(OH)2═CuO+X,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

(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

(2)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份,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

Ⅰ.CuⅡ.Cu2OⅢ.  .

【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1.44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震荡,静置.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

1.44g红色固体一定有:

  

②过滤、洗涤、干燥.

得红色固体

【结论分析】

①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Ⅲ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  也有相同现象.

②氧化铜高温灼烧由黑色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如要确定1.44g红色固体成分,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  ,再通过  得出结论.

9.(2017•广东)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  (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  ;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  (填“b”或“c”);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  ,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  .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  (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  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10.(2017•广东)某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

Ⅰ.  ;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若  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  ,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  ;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  .

2013-2017广东省中考化学第四大题(实验与探究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微型装置中用的是注射器,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可控制反应速率;在甲图中可选择试管、分液漏斗、带弹簧夹的导管和双孔橡皮塞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如果用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就不需要加热;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液体不会被压往a处流出.

【解答】解: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

长颈漏斗

(2)微型装置中用的是注射器,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可控制反应速率;在甲图中可选择试管、分液漏斗、带弹簧夹的导管和双孔橡皮塞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故答案为:

可控制反应速率;ADEF(或BDGE)

(3)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此还缺少酒精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酒精灯2KClO3

2KCl+3O2↑

(4)如果用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就不需要加热;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b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水小,在上方聚集,在a端导出即可;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液体不会被压往a处流出;故答案为:

Fe+H2SO4═FeSO4+H2↑b液体不会被压往a处流出

 

2.【分析】

(1)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2)a、根据常温下碳酸氢铵易分解的性质分析;

b、根据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

c、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

d、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

(3)根据硝酸盐的性质、常见的氮肥的种类分析.

【解答】解:

(1)操作③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样品充分溶解;

(2)a、由于常温下碳酸氢铵易分解放出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若现象I为无氨味,则样品中不含碳酸氢铵;

b、由于铵盐遇碱能放出氨气.所以,由样品加入熟石灰,有氨气生成,说明了该样品一定含有铵根离子,该氮肥属于铵盐;

C、由铵盐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了该铵盐是硫酸铵,反应的方程式:

(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

d、由铵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了该铵盐是氯化铵,反应的方程式:

NH4Cl+AgNO3=AgCl↓+NH4NO3;

(3)若现象Ⅲ、Ⅳ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NH4NO3,若操作②现象为无气味、现象Ⅲ、Ⅳ无现象,则该氮肥不是铵盐,可能是尿素.

故答为:

(1)使样品充分溶解;

(2)a.碳酸氢铵;b.铵根;c.硫酸铵,(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d.NH4ClNH4Cl+AgNO3=AgCl↓+NH4NO3;(3)NH4NO3,尿素.

3.【分析】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回答;

(3)根据过滤的操作的注意事项和玻璃棒作用分析回答;

(4)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能制取的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根据CO还原Fe2O3的现象和一氧化碳的性分析回答.

【解答】解:

(1)由图示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A图称量前,要将天平调平衡,首先要把游码归零,然后才调节平衡螺丝;称量粉末状固体时若药品量不足,此时用一只手用药匙取药品移至天平左盘上方,另一只手应轻轻拍动拿药匙的手使少量药品落入盘中;

(3)图1有明显错误的是B,漏斗的下端未紧靠烧杯的内壁,C的玻璃棒作用时: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图1中D的装置是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氢气等,制取该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该装置的优点是:

通过控制加入液体的量控制反应的速率;

(5)图2是利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图,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铁被还原成了铁,生成了二氧化碳,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

由暗红色变成黑色,集气瓶中的溶液用于检验和除去产生的CO2,应将气体通入到液体中,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处理尾气的方法是点燃.所以补充图示如下:

故答为:

(1)酒精灯;

(2)游码归零,轻轻拍动拿药匙的手,(3)B,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通过控制加入液体的量控制反应的速率.(5)由暗红色变成黑色,点燃.

 

4.【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含有的物质推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解答.

【解答】解:

猜想:

给出的物质中有氧化铜、石墨棒和铝箔,因此能还原氧化铜的物质就从石墨和铝箔进行猜想;

实验:

氧化铜是黑色的粉末,被还原以后生成的铜粉是红色的,如果猜想II不成立,则看不到黑色粉末变红的现象;

结论:

石墨的组成元素是碳,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C

2Cu+CO2↑;

改进实验:

设计实验要注意控制变量,称量等质量的铝粉,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改进实验以后,铝能把氧化铜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铜,铝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铜,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Al+3CuO

Al2O3+3Cu;

拓展: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物质形状)影响反应速率(或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

铝箔;不变红;2CuO+C

2Cu+CO2↑;对比试验(或控制变量法);Al大于Cu;2Al+3CuO

Al2O3+3Cu;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物质形状)影响反应速率(或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大).

 

5.【分析】量筒是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X是水;氧化铜的颜色变化是:

黑色变红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节约能源.

【解答】解:

(1)量筒是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故答案为:

量筒;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ABEI;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K2,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K1;故答案为:

ABEI;2KMnO4

K2MnO4+MnO2+O2↑;K2;K1;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若用废铁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装配一个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应选上述仪器中的CDI;若需测量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则收集的仪器应选量筒;故答案为:

CDI;FGH;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X是水;氧化铜的颜色变化是:

黑色变红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节约能源;故答案为:

①H2O;②黑色变红色;CO+CuO

Cu+CO2;③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节约能源.

 

6.【分析】【收集气体】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分析回答.

【进行实验】

(1)根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反应分析回答;

(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回答;

(3)根据水、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作出判断】根据CH4、CO和CH4燃烧的现象,CO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拓展】根据防止可燃性气体爆炸的安全措施分析.

【解答】解: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瓶内水倒完,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这样就收集了一瓶地下水道中的气体.

【进行实验】

(1)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反应,可用氢氧化钠除去除去CO2等酸性气体;

(2)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干燥气体;

(3)实验室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水、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所以填表如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目的是除去CO2等酸性气体.

(2)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目的是除去H2O.

(3)

将步骤

(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①无水硫酸铜变蓝;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有H2O生成;

②证明有CO2生成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Ⅱ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CO的存在,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其方法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看粉末是否变红.

【拓展】由于地下水道中含有可燃性的气体,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通风.

故答为:

【收集气体】瓶内水倒完;【进行实验】见上图;【作出判断】Ⅱ,CO,将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看粉末是否变红;【拓展】通风.

 

7.【分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常见实验操作分析;

(3)根据用KMnO4制备O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的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4)根据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的实验装置分析;

【解答】解:

(1)仪器E的名称为试管,故填:

试管;

(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B,A操作中,应先挤压出胶头中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C操作中,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故填:

B;A操作中,应先挤压出胶头中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

(3)①用KMnO4制备O2时,其发生装置要用到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橡皮塞的导管等;用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故答案为:

DEFG;2KMnO4

K2MnO4+MnO2+O2↑;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试管,长颈漏斗,带橡皮塞的导管及导管夹等,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

DEI;CaCO3+2HCl=CaCl2+H2O+CO2↑;

(4)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时长径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气体要从短导管一端进入.故答案为:

 

8.【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2)根据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的原理分析解答;

(3)【提出猜想】根据两种物质都有考虑;

【进行实验】据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推测含有Cu2O;

【解答】解:

(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O+X,反应物中铜、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0、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2)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KOH=Cu(OH)2↓+K2SO4;

(3)【提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

Ⅲ.既有Cu也有Cu2O.

【进行实验】铜与硫酸不反应,由化学方程式Cu2O+H2SO4═Cu+CuSO4+H2O知,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②过滤、洗涤、干燥.得红色固体,说明1.44g红色固体一定有:

Cu2O.

【结论分析】

①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Ⅲ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Ⅱ

②氧化铜高温灼烧由黑色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4CuO

2Cu2O+O2↑;

③如要确定1.44g红色固体成分,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称量最后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答案:

(1)H2O;

(2)CuSO4+2KOH=Cu(OH)2↓+K2SO4;(3)Cu和Cu2O;Cu2O;

【结论分析】①Ⅱ;②4CuO

2Cu2O+O2↑;③称量最后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计算得出结论

 

9.【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铁片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铁片放在有孔塑料片上,依据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从而使反应停止,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依据装置气密性良好时,长颈漏斗内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进行分析;

(3)根据B装置锥形瓶内的小试管可以节约药品,夹住止水夹,装置内压强改变时,不会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锰是粉末状,不能放在塑料片上,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漏斗,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2)铁片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铁片放在有孔塑料片上,依据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从而使反应停止,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c,依据装置气密性良好时,长颈漏斗内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