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554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知能强化课Ⅰ 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

(1)政治上:

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

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

(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

5.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6.评价

(1)必要性:

①从历史背景看,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帝国主义企图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扼杀在摇篮里;②从苏俄自身看,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十分薄弱,再加上一战的破坏,只能用特殊措施保卫革命果实。

(2)不良后果:

①余粮收集制,既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②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政府控制过于严格使资产阶级站到反革命一边;③取消商品贸易,否定货币和价值规律,使投机猖獗,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史学者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

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

——王斯德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

(1)现实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

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

  4.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旧政策而言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1)管理方法手段: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间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相同点

(1)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目的:

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内容:

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聚焦主题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2018·沧州质检)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的申诉信中这样写道:

“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被拿走了:

家具、餐具、水桶,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

……转瞬之间一个能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家庭即遭毁灭。

”这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

B.农业全盘集体化势在必行

C.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

D.“玉米运动”不符合苏联国情

解析:

选C 根据所学,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21年12月”,结合所学,这一时期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实行的政策,故D项错误。

2.据下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

时间

大事

1921年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

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8年

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

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A.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

B.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

C.个人崇拜盛行

D.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

解析:

选B 材料“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开始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所以出现了经济所有制性质的冲突,故B项正确。

[思维升华] 

教材明确指出了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是1921年3月,但对于结束,课本仅表述为: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这种表述十分模糊,其具体过程是:

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

但随着布哈林在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争论的失败,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斯大林废除,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1929年,苏联正式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3.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

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盗匪”。

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中“农民暴动”“大规模农民起义”可知,苏维埃政权面临农民起义的挑战,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对分子的进攻,A项错误。

苏俄国内战争与农民暴动有区别,广大农民是站在苏维埃政府一边的,排除B项。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特别是余粮收集制的实行,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故C项错误,D项正确。

4.列宁说:

“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下列引言与“尝试”相符的是(  )

A.“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B.“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C.“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解析:

选B 由材料“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可以看出列宁所说的措施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

“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

“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C项错误。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多角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从特点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

从经济作用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从消极作用看

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5.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

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解析:

选B 材料中没有体现恢复经济任务的完成,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可知,当时许多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持反对态度,认为这只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B项正确;当时许多领导人反对新经济政策,因此他们不可能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C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错误。

6.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

“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

B.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

C.“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

D.“转入进攻”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

解析:

选D 1918年春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二者特点明显有区别,A项不符合题意。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不是退回到资本主义,B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项错误。

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项正确。

[思维升华] 多角度看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从阶级关系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

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

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

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

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史料二]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联)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思考] 

(1)导致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哈默能够到苏俄(联)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教你读史] “我们错了”的原因主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角度分析;指导思想要结合列宁言论和措施上的调整分析。

[提示] 

(1)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变化:

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2)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允许恢复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家投资经营企业。

知能强化课Ⅱ 从“曾经的样板”到“绕不开的路”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改革

一、“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1)工业政策: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农业政策: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3.评价

(1)成就: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4.启示

(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

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

“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1.内容:

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

3.成就:

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

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4.缺点:

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

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

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

(在当前俄罗斯的教科书中,把20世纪20~30年代之交的苏联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

 [史学者说]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

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

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

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后期的三次改革均是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三次改革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农业:

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

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1)经济:

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2)政治:

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史学者说]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但是,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而且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其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而后期大为减弱。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

要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坚持群众路线;要抵制“和平演变”,维护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

聚焦主题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战后改革

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

据此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不详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5

5

5

4

3

2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

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解析:

选C 材料时间及数据显示1928年后,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开展,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等多项工业指标排名迅速提升至世界前列,表明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项正确。

2.苏联“二五”计划规定:

“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

“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

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比例

解析:

选D 由材料中“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可知,“二五”计划意图实现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A项错误,D项正确。

材料中只提到了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年增长率问题,没有涉及国家整体的经济结构比例,特别是农业和工业的比重,B项错误。

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解析:

选C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资金困难、原料不足,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并且要求短时间之内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而且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因此,虽然农业领域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农业仍然没有明显增产,故选C项。

4.

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加入集体农庄的一批苏联农民驾驶着新拖拉机,进行农作的场景。

这说明了集体农庄在当时(  )

A.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客观上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C.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保障

D.扩大了农民经营的自主权

解析:

选B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苏联农民在集体农庄农作的场景。

从图片中看不出其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错误。

图片中农民使用拖拉机农作,说明苏联当时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体现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故B项正确。

图片反映的是开展工业化对农村生产力有一定的提高,而不是农业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保障,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农民自主经营的内容,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中的工、农业措施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它的形成,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一种质的进步。

在工业领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模式。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如第1题)。

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二五”计划时期,苏联领导人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主动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如第2题)。

在农业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生产者(农民)和生产成果(这里主要指农产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阻碍了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如第3题)。

再就是工业化进程中对农民和农业剥夺得太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

但在农业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