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470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docx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作业指导书

编制单位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汽机安装

项目编码

版次

名称: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工程部

日期

质保部

日期

安监部

日期

批准

日期

作业指导书控制页:

配置发放签收表

配置

配置岗位

电子版

纸质版

签收

项目总工

项目工程部

项目质保部

项目安监部

项目专工

项目主管工程师/班长

*班组工程师

施工组长

*注:

班组工程师负责每项目上交一本已执行完成的、并经过完善有完整签名的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级别

重要

签名

一般

技术交底记录检查

项目总工程师

专责工程师

重大方案执行情况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生产经理

 

重要工序过程监控表

序号

重要工序名称

执行情况

质检工程师签名

1

2

3

4

5

6

7

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修改意见征集表

建议人

日期

修改建议:

 

回收签名(日期):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1

2工程(设备)概况及施工范围1

2.1工程概况1

2.2施工作业范围1

3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与人员资格1

4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2

4.1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2

4.2安全防护用品配备2

5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工作2

6作业程序、方法及要求3

6.1作业程序流程3

6.2作业方法及要求3

6.3专项技术措施6

7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6

7.1质量控制标准6

7.2中间控制见证点设置7

7.3中间工序交接点设置7

7.4工艺纪律及质量保证措施7

8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要求和措施7

表8-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9

表8.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10

1.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

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011-92](汽轮机机组篇)

1.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8年版](汽机篇)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1.4本工程安装施工组织总设计

1.5公司《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2005年版

1.6Q/501-103.01-2006《火力发电机组施工创优工艺质量手册》(安装部分)

1.7哈尔滨电机厂家图纸及技术资料

1.8设计院图纸

2工程(设备)概况及施工范围

2.1工程概况

高中压转子、低压(I)转子和低压(II)转子均为四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稳定性好,具有自动对中能力,其中#3、#5轴承完全相同,孔径φ482.6mm;#4、#6轴承完全相同,孔径φ482.6mm。

而#3、#5和#4、#6除进油口方向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各支持轴承都是不带支架带垫块的轴承。

推力轴承是在十二块瓦块间自动平均分配载荷的均载式轴承,有双层调整块,正反各由六块推力瓦组成,由平衡桥块支承,自位性能好。

通过6块调整块的摆动使轴承合金的负荷中心处于同一水平,使各瓦块负荷均匀。

盘车装置采用蜗轮蜗杆副传动,低速盘车,到额定转速时自动脱开。

盘车装置设置在低压缸(II)电端下半轴承箱内,小修时不影响操作。

为降低盘车负荷,每个轴承均配有高压油顶顶起装置。

2.2施工作业范围

金竹山电厂扩建工程设计安装两台由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600MW汽轮机,其型号为N600-16.7/538/538-1,汽轮机前轴承座为落地式,所有汽缸及轴承座都需在现场组合安装。

机组轴系共有4根转子,由9只径向轴承支承。

1只推力轴承布置在中轴承座内,承受轴系的轴向推力。

盘车装置设置在低压缸电端下半轴承箱内。

本作业指导书为指导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而编制。

3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与人员资格

序号

岗位名称

技能等级要求

数量

备注

1

班长

高级工

1人

2

班组负责工程师

工程师

1人

有同类机组安装技术管理工作经验

3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1人

4

组长

高级工

1人

有同类机组发电机本体安装经验

5

主作业

中级工

2人

6

作业

初级工

4人

7

行车司机

2人

具备相关的资质证

8

司索工

4人

具备相关的资质证,并有同类机组发电机吊装经验

4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4.1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

序号

装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电子称

(精度不大于5g)

1台

2

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6套

包括专用吊装架、液压提升装置、拖运轨道

3

外径千分尺

1套

4

深度游标卡尺

1套

5

内径千分尺

1套

6

常用工具

1套

7

砂轮机

1台

4.2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4.2.1个人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安全帽、安全带等;

4.2.2施工区域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安全网、安全围栏等。

5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工作

5.1施工人员熟悉其施工范围的图纸,制造厂的安装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熟悉设备的结构特点,掌握正确的安装工序,工艺方法和有关精密测量技术。

5.2施工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具备上岗条件,项目开工前有详细的技术交底。

5.3设备开箱由建设单位主持,制造厂与安装单位共同参加开箱与清点,清点以装箱清单与图纸资料为准。

5.4配备好工机具,购置必要的精密量具并校验合格。

6作业程序、方法及要求

6.1作业程序流程

 

6.2作业方法及要求

6.2.1轴承座的清扫、检查

6.2.1.1将各轴承座内部部套及管道解体检修时,应打好钢印字码,并做好记录。

轴承座内所有管道应用白绸布加汽油彻底清洗、吹干,确保其清洁、畅通、无任何杂物。

内表面油漆应无起皮和不牢现象,如油漆能溶于汽轮机油中则应予除掉。

解体清洗后的部套和管道应交由专人妥善保管。

6.2.1.2轴承内部要清除铸砂和铁锈。

轴承座与轴承盖的水平结合面,紧好螺栓后用0.03mm塞尺塞不入。

通压力油的油孔,四周用涂色法检查,应连续接触无间断。

6.2.1.3轴承座油室应作灌油试验,灌油前轴承座内外必须清理干净,灌油高度应不低于回油管的上口外壁,灌油经24小时应无渗透。

如有渗透应进行修补并重新作试验。

6.2.2轴承的检修、检查

6.2.2.1将轴承解体,检查个部件应有钢印标记,以保证安装位置和方向的正确。

6.2.2.2用着色法检查乌金应无夹渣、气孔、凹坑、裂纹等缺陷,承力面部位不得有粘合不良现象。

如出现粘合不良,应通知制造厂处理。

6.2.2.3轴承各水平接触面应接触良好,用0.03mm塞尺检查应塞不进。

6.2.2.4涂红丹检查轴瓦下部与瓦座或瓦套必须接触紧密,如接触不好,应对研修刮,保证接触。

6.2.2.5用涂色法检查下瓦垫块接触情况时,应将转子稍压在下瓦上,垫块与洼窝接触面在每cm2上有接触点的面积应占整个球面70%以上,并均匀分布。

6.2.2.6轴瓦垫块下的调整垫片应采用整张的钢质垫片,每个垫块的垫片数不宜超过三层,垫片应平整,无毛刺和卷边,其尺寸应比垫块稍窄。

垫片上的螺栓孔或油孔的孔径应比原孔稍大且要对正。

最终定位后,应记录每迭垫片的张数及每张的厚度。

6.2.3推力轴承的检修

6.2.3.1推力瓦块应逐个编号,测量其厚度差应不大于0.02mm,超过此数时,不宜立即修刮,应待正式总装时将推力盘压向瓦块,视磨痕情况再行修整。

修刮量大时,应修刮瓦块背面,必要时定位环可加垫片,并做出最后记录。

6.2.3.2在大平板上检查推力瓦块的接触,每cm2上有接触点的面积应占瓦块除去油楔所剩总面积的75%以上,否则应进行修刮。

6.2.4轴承的安装

将轴承各接触面及通油孔内彻底清理干净。

将轴承下半部件吊入各自的轴承座内,分别吊入高中压转子,低压转子。

6.2.4.1#1轴承检修安装

1、将#1轴承在前轴承箱内相应位置上就位,注意轴承电调端方向,不得装反。

2、合上轴承体上半,检查自由状态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03mm,再合上前轴承箱#1轴承压盖,用压铅丝的方法检查轴承体与轴承压盖配合情况:

轴承体与轴承压盖之间过盈:

0.03~0.08mm

轴瓦与轴径之间间隙为0.66~0.86mm

6.2.4.2#2轴承安装

1、将#2轴承在低压(I)外缸调端轴承箱内相应位置上就位。

2、合上轴承体上半,检查自由状态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03mm;再合上轴承上盖,用压铅丝的方法检查轴承体与轴承上盖间配合情况:

要求轴承体与轴承上盖间配合为过盈0.01~0.03mm。

轴瓦与轴颈间隙为0.91~1.01mm

6.2.4.3#3、#4、#5、#6轴承安装

1、将#3、#4、#5、#6轴承下半于低压外缸(I、II)两端轴承箱内相应的洼窝处就位,注意电调端方向,不得装反。

2、合上轴承体上半,检查自由状态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03mm。

要求轴承压盖与轴承上部垫块有0.01~0.03mm过盈。

轴瓦与轴颈直径间隙为0.97~1.07mm。

6.2.4.4推力轴承安装

1、推力轴承就位前的准备工作

(1)将推力轴承壳体下半吊放在推力轴承座上,使推力轴承初步就位。

推力轴承中分面应与轴承箱中分面齐平,允差0.10mm。

(2)合上推力轴承壳体上半,装入中分面定位销,把紧中分面螺栓,检查中分面间隙,要求0.02mm塞尺不入。

2、推力轴承就位

(1)吊入高压转子,并使高压转子按K尺寸定位。

(2)检查推力轴承壳体两个内端面与转子延伸轴推力盘的平行度,应小于0.02mm。

(3)装入推力轴承体下半,调整推力轴承轴向位置,使推力轴承瓦块与推力盘电端贴紧,推力盘调端与推力瓦块应有0.25~0.38mm的间隙。

6.2.4.5#3、#4轴承找中心

1、在#3、#4支持轴承巴氏合金内孔上涂上润滑油,将低压(I)转子吊放在#3、#4支持轴承内。

2、测量低压(I)转子相对低压外缸(I)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的中心,要求a=b=c,允差0.05mm。

如不合格应通过增减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调整垫片来调整,此时应保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垫块与轴承洼窝的接触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75%。

6.2.4.6轴承的间隙测量

1、轴瓦与轴径间隙用压保险丝法测量,保险丝直径为测量间隙值的1.5倍。

各瓦的顶部间隙值按厂家的安装记录。

2、测量推力瓦间隙时,必须装好上下两半推力瓦、定位环和上下两半瓦套。

往复地顶动汽轮机转子,测取转子位移值和推力轴承位移值,取两位移值之差作为推力瓦间隙值。

推动转子时,架表监视推力轴承应无显著的轴向位移,否则应设法固定重测。

6.2.5盘车装置安装

6.2.5.1盘车装置就位前解体检查链轮、链条安装位置是否合适;蜗轮、蜗杆的配合间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盘车装置上的润滑油管路、喷油嘴是否有堵塞、开裂现象,安装位置是否合适。

6.2.5.2盘车装置安装时,应使盘车小齿轮与盘车大齿轮齿侧间隙为0.33~0.50mm,小齿轮与大齿轮轴向错位应为向电端偏向9.2mm。

润滑油外部供油管路应与内部进油孔对正。

6.2.5.3检查盘车装置自动投入及脱开系统,手动投入手柄是否灵活可靠。

6.2.5.4在通高压顶轴油的条件下进行试盘车。

6.2.6轴承箱封闭:

6.2.6.1轴承箱应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扣盖:

1、内部径向轴承或推力轴承安装完毕,安装记录齐全;

2、内部润滑油管,顶轴油管、盘车油管或调节油管等所有油管安装完毕。

3、所有调节、保安部套、调整安装完毕,间隙正确,记录齐全。

4、有关联轴器连接完毕,紧固件有防松措施,保护罩装配完毕。

5、内部螺栓全部拧紧并锁牢,各油管接头已全面紧固。

6、所有内部热工元件安装调整完毕。

7、其它内部检修安装工作均已结束。

6.2.6.2轴承座扣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查并确信轴承箱内清洁无杂物,全部安装工作已完成。

2、轴承油杯插座与轴承应结合良好,以防漏油。

3、轴承盖水平接合面,油挡与轴承座垂直接合面应涂好密封涂料。

4、箱盖螺栓,销子应数量齐全,紧固均匀。

6.3专项技术措施

要求轴承体与轴承上盖间配合为过盈0.01~0.03mm。

轴瓦与轴颈间隙为0.91~1.01mm

7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

7.1质量控制标准

7.1.1质量验收要求按制造厂图纸和说明书等技术要求进行。

制造厂要求不详的,按汽机技术规范和验标及其它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7.1.2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7.1.2.1轴承座(箱)清理检修机3—5—1

7.1.2.2轴瓦检查机3—5—2

7.1.2.3轴瓦垫块检查机3—5—3

7.1.2.4联轴器铰孔联接机3—6—0

7.1.2.5推力轴承检修、安装机4—9—0

7.1.2.6盘车设备清扫检查机4—12—1

7.1.2.7盘车设备组装机4—12—2

7.1.2.8轴瓦及油档间隙测量、调整机4—14—1、机4—14—2

7.1.2.9轴承座扣盖机4—15—0

7.2中间控制见证点设置(具体根据项目验评范围确定)

7.3中间工序交接点设置:

7.4工艺纪律及质量保证措施

7.4.1轴承各部件应有钢印标记,以保证安装位置和方向的正确。

7.4.2轴瓦两侧间隙以塞尺检查阻油边处为准,插入深度15~20mm。

瓦口间隙以下应为均匀的楔形油隙。

7.4.3轴瓦紧力的测量应采用压保险丝法,但不得与轴瓦间隙同时测出。

8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要求和措施

8.1进入施工现场,正确着装,佩戴好安全帽,着软底胶鞋。

8.2施工现场配备适当的消防器材,现场使用的油杆存放在密闭容器内,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地点严禁烟火,地面油污及时擦净,废油及油棉纱、破布分别存放在有盖的铁桶内,并定期及时处理。

8.3处理挡油环时必须戴好防护手套。

8.4使用砂轮机时,佩戴好防护眼镜,使用电源盘前首先应检查漏电保护器能否正常工作。

8.5调整瓦枕垫片应在翻转的轴瓦固定后进行,轴瓦复位时应防止轴瓦下滑时伤手。

8.6轴承箱内油污较多,行走时注意防滑,以防摔伤。

8.7保证施工现场照明充足,在局部照明时,必须保使用电手,严禁用打火机照明。

表8-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施工单位:

热机公司施工班组:

汽机本体项目作业项目: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危害因素

目标和指标

控制措施

控制方法

控制时机

措施

执行人

签名

检查/

监督人

签名

备注

1

轴承检修安装及盘车装置安装

用汽油等清洗零件时附近有明火

避免火灾事故

加强监管,提高防火意识

A

P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2

汽机平台防护设施缺陷

避免高空坠落

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A

P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3

平台明火作业时,未考虑防火要求

避免火灾事故

加强监管,提高防火意识。

A

T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4

设备吊装钢丝绳缺陷

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事故

加强钢丝绳使用前的检查,严禁使用有缺陷的钢丝绳

A

P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5

设备支撑不稳

避免设备损坏事故

制定施工技术措施

A

P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6

使用砂轮机未带防护眼镜

避免人身伤害

施工人员应正确带好防护眼镜,安全员加强安全监察力度

A

P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7

使用砂轮机用力过大,砂轮片破碎

避免人身伤害

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

A

P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8

使用绝缘低的电动工具

避免触电伤害

加强机具管理

A

P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9

使用大锤时带手套

避免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监察力度

A

P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注:

控制方法:

W:

见证:

H:

停工待检:

S:

连续监护:

A:

提醒:

R:

记录确认。

控制时机:

P:

作业开始前;D:

每天至少一次;Z:

每周一次(4Z每月一次,12Z:

每季度一次);T:

活动连续过程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

表8.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

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

施工单位:

汽机本体项目作业项目: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类别

现行控制措施

措施执行人

签名

检查/监督人

签名

备注

输入

输出

1

施工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

金属边角余料和垃圾

废旧钢材、构件

固废污染

1、在施工责任区内,要求每天一小清,每星期一大清,做到场地平整,道路畅通。

2、施工过程产生废料、杂物及时放入垃圾箱。

施工人员

班组长

安全员

2

施工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

压缩气瓶及气体

乙炔泄漏

大气污染

使用割刀必须扎好皮带接头,供气皮管不得有裂纹和漏气现象,

施工人员

班组长

安全员

3

施工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

焊丝、焊条

烟雾

大气污染

确保现场通风良好,电焊烟尘能及时排出。

施工人员

班组长

安全员

4

施工

轴承检修扣盖及盘车装置安装

汽油煤油破布

废油、废布

油类污染

布置废油桶,使用破布及时清理

施工人员

班组长

安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