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432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故城县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月试题

考试范围:

(专题一—六)考试时间:

2015.12

1、单选题(共60分)

1.《史记集解》记载: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秦朝皇印为玉玺                    B.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西周推行¡°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其根本目的是()。

A.划分血缘关系的亲疏                  B.调解贵族之间的矛盾

C.维护和巩固政治联系                  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

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

¡°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4.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军机处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元朝的行省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

¡°(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钱穆把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6.《通典》记载:

¡°(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

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

¡°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   )。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7.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

试分

析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8.近代西方列强曾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权益,其先后顺序是()。

①军舰有权¡°巡查贸易¡±②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④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②①

9.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

¡°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10.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写道:

¡°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

¡±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   )。

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         B.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

C.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与中国无关   D.颇具智慧,有利于化解纷争

11.孙中山在《太平天国战史序》中说道: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这句话点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封建性

B.没有制定纲领来领导革命

C.没有发动农民积极参加革命

D.没有取得英法等国家的援助

12.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是因为它()

A.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斗争规模大而且影响深远

C.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主张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1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共同点是()

A.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性

B.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C.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4.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下令:

¡°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这主要反映了()

A.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

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进步性

C.儒家学说阻碍历史的发展

D.农民具有革命性和保守性

15.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动摇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根基

C.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和富强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这一规定的实质意义是()

A.彻底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B.确立了近代民主共和政体

C.构建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18.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中共八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B.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起步

19.¡°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因为它()。

A.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需要           B.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

C.加强了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           D.肯定了多党合作的成就与前景

20.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从下面两图的转变,说明()

①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②中、美、苏三方实力地位发生变化③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④中国政府放弃了使用武力的承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21.一位学者认为: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22.周恩来总理曾说: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

¡±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另起炉灶¡±的方针          B.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国家主权至上理论

23.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国逐渐改善同美国、日本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周边的区域国际组织。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

①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原则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性一环是()

A.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苏关系日趋改善            D.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25.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下列有关雅典公民帕罗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与妻子定期领取参政津贴②通过抽签进入¡°五百人会议¡±③步行一天去参加公民大会④在国家大事上拥有表决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图1是古雅典刻有放逐者名字的陶片,图2是古雅典陪审法庭上限制发言时间的水时计。

从根本上说,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打击民主敌人                                 B.确保民主程序

C.保障公民权利                                 D.维护民主制度

28.一名古希腊人曾对波斯王讲: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

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一记载表明()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以法制为基础

2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30.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直接目的是()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

31.下列有关古代罗马万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B.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C.没有触动原有的公民法体系

D.广泛地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

32.古代罗马万民法逐渐取代公民法的根本原因是()

A.罗马社会的重大变化            B.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

C.公民法本身的局限性            D.广大平民的不断斗争

33.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

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34.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

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35.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36.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会议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反

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

①人民主权 ②轮番而治 ③比例代表制 ④少数人的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7.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38.¡°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

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39.大前提: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

雅典文明是希腊文明的代表;结论:

雅典民主是迄今最完善的民主。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和结论错误       B.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和结论正确       D.大前提和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40.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41.(13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

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正如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征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

¡°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

——《中国新闻网》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分)

(2)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6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4分)

42.(17分)阅读下列图文

材料:

材料一1951年6月18日,美国《时代》

周刊刊登了一幅周恩来的照片(见图1),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并写道¡°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再次刊登了周恩来的照片(见图2),并在图片的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材料二“文革”初期,党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1969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了一些外国驻华使节,同他们进行友好的谈话,实际上是传达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改善和发展关系的信息。

不久,中国就陆续派出一批批驻外使节,对过去主要由于中方的极左行动而损害双边关系的事件,主动进行修复工作。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年2月)

材料四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周恩来说:

“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

”同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受到周恩来的热情欢迎。

后来,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

“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岳麓版、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图1所反映的现象和图2中“中国人来了”的最主要依据。

(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中国和美国方面分别说明两国关系走向缓和的主要原因。

(4分)

(3)材料四反映了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什么?

(2分)周恩来和尼克松“历史性的握手”有哪些影响?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并联系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等时政问题,概括指出中美关系发展的基本态势。

(2分)

43.(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

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盎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指罗马奴隶制末期的小块土地佃耕者,其中包括被释放的奴隶——引者注)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有哪些?

为什么说它的编纂¡°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4分)

(2)材料二中法律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这些重要规定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4分)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价值有哪些?

写出其中的三条。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