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通胀理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404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通胀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2通胀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2通胀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2通胀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2通胀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通胀理论.docx

《12通胀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通胀理论.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通胀理论.docx

12通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定义及指标

尽管通货膨胀问题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至今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法仍然存在着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界定。

通货膨胀定义

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普遍上升;而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的和持续的上涨过程。

这一定义包括两点:

(1)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即全社会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局部的或个别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之为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而不是暂时的物价上涨。

另外,通货膨胀与高物价水平是不同的,高物价水平并不意味着存在通货膨胀,只有高物价水平不断地持续上涨,才存在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零售物价指数:

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

因此,零售物价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我国一般统计零售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生产者价格指数:

又称为批发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这些产品包括产成品和原材料。

GDP缩减指数:

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GDP的比率。

它的优点是其包括的范围广,除了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括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等,因而它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

但编制GDP平减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一般只能一年公布一次。

第二节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方面达成共识的包括三类:

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二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n);三是结构性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

我们首先介绍需求位上型通货膨胀理论。

需求拉动的过程

需求拉上式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如图13-1,横轴Y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为总需求曲线,AS为总供给曲线。

AS曲线分为水平、倾斜、垂直三段。

在AS水平段,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生产能力严重利用不足,随着总需求的扩大,总需求曲线AD0右移至AD1的位置,产出增加,由于生产能力闲置严重,即使价格水平不上升,厂商也愿意增加产出,结果产出增加了,价格不变。

在AS的倾斜段,随着总需求的增加,AD1右移至AD2的位置,假设这时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还为P1,则会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导致价格的上涨,一直上涨到AD2与AS的交点所决定的P2的价格水平,这时的产出由Y1增加到Y2,价格由P1上升到P2。

这种伴随着产出的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上升的现象被称为半通货膨胀。

在这一阶段,由于生产能力逐渐得到利用,产出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价格的上涨。

随着总需求曲线的不断右移,一直到AD3的位置,这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从AD3右移至AD4,则与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相交,结果是产出不变,而价格从P3上升到P4。

这种产出不变,只有价格上升的现象被称为完全的通货膨胀。

在这一阶段,由于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生产能力已达到最大,总需求的扩大不能继续增加产出,只会引起通货膨胀。

以上这种总需求不断扩大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即为需求拉上式通货膨胀。

PAS

P4E4

P3E3

AD4

P2E2AD3

P1E1AD2

AD0AD1

Y1Y2Y3

0Y

图13-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在AS曲线的不同形状阶段,反映了不同的政策含义。

在水平段,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期,这时刺激总需求可以使经济复苏;在倾斜段,也是凯恩斯强调的阶段,他认为经济大部分时期都处于非充分就业,通过刺激有效需求可以增加产出,减少失业;在垂直段,是古典学派强调的阶段,认为经济的自由运行可以达到充分就业,无需政府的干预,政府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引发通货膨胀。

实际因素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需求的增加可以是由于实际因素引起的(例如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等),这会引起IS曲线的右移,也可以是由于货币因素引起的(例如货币供给的增加等),这会引起LM曲线的右移,这里先讨论实际因素的变化即IS曲线的右移引起总需求增加的情况。

1、IS曲线的一次性右移。

如图13-2所示,假设经济起始于AD1与AS1的交点A点,这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对应的产出为Y1,价格为P1。

如果政府通过增加一次性财政支出使得IS曲线一次性右移,进而引起AD曲线的右移,从AD1右移至AD2,这时AD2与AS1交于B点,结果产出和价格都增加了。

价格的上升使得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工资成本的上升使得在相同的物价水平下,厂商削减产量,引起总供给曲线开始左移,从AS1左移到AS2,这时产出又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而价格上升到P2。

这样,伴随着IS曲线的一次性右移,物价水平从P1上升到P2。

当经济活动从A点到B点再到C点的过程中,有一个正的通货膨胀率,但到达C点时,通货膨胀率又回落到零。

可见,IS曲线的一次性右移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暂时上升,而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

2、IS曲线不断右移。

要使IS曲线的右移不断推动AD曲线的右移必须要有个条件,就是IS曲线不能与LM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如果IS曲线与LM曲线垂直部分相交,这时的IS曲线右移只会引起利率的上升,不能增加产出,则AD曲线就不能继续右移,这样就不能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所以由于IS曲线迟早会与LM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AD曲线的右移总会停止。

故实际因素造成的IS曲线的连续右移不会造成真正持续的通货膨胀,IS曲线右移一次,价格上升一次,IS右移到一定程度,将不再使价格上升。

另外,能引起IS曲线右移的政策如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也是有限度的,财政支出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它不可能大于GDP,降低税收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降到零以下。

所以,IS曲线也不是能无限制的右移的,可见,财政政策不会独自引起通货膨胀。

PAS2

AD2

P2C

AD1AS1

B

P1A

Y1Y2

0Y

图13-2IS曲线的一次性右移

货币因素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导致AD曲线右移的另一个因素是货币因素,即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LM曲线右移,从而推动AD曲线右移。

1、LM曲线的一次性右移。

如图13-3,假设经济起始于AD1与AS1的交点A点,这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对应的产出为Y1,价格为P1。

如果中央银行一次性增加货币供给,使得LM曲线一次性右移,进而引起AD曲线的右移,从AD1右移至AD2,这时AD2与AS1交于B点,结果产出和价格都增加了。

价格的上升使得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工资成本的上升使得在相同的物价水平下,厂商削减产量,引起总供给曲线开始左移,从AS1左移到AS2,这时产出又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而价格上升到P2。

这样,伴随着LM曲线的一次性右移,物价水平从P1上升到P2。

当经济活动从A点到B点再到C点的过程中,有一个正的通货膨胀率,但到达C点时,通货膨胀率又回落到零。

可见,LM曲线的一次性右移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暂时上升,而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

PAS2

AD2

P2C

AD1AS1

B

P1A

Y1Y2

0Y

图13-3LM曲线的一次性右移

2、LM曲线的连续右移。

首先,LM曲线的连续右移是可能的,它不会受到IS曲线那样的限制,只要货币供给不断增加,LM曲线就能不断右移,而货币供给的增加是可以不断持续下去的,只要中央银行打开印钞机不停地增发货币就行了。

其次,LM曲线的每一次右移都可以引起AD曲线的右移,不会遇到任何限制,因为LM曲线的右移意味着货币供给增加了,公众手中的钱更多了,支付能力增强了,从而总需求就提高了,AD曲线右移。

结果跟LM一次性右移一样,LM右移一次,价格上涨一次,LM连续右移,价格就连续上涨,持续的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所以,只要货币供给不断增加,LM曲线就不断右移,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

可见,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独自引发通货膨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只有持续的货币扩张才能引发真正的、持续的通货膨胀,这正验证了弗里德曼的那句名言:

通货膨胀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没有货币的扩张不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发生一定是货币扩张引起的。

第三节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发生过程中,随着价格的上升,产出可能增加,也可能不变,但不会下降;而成本推进式通货膨胀发生过程中,随着价格的上涨,产出会出现下降。

所谓成本推进式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因素价格(包括工资、租金、利润以及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这种生产成本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存在着强大的、对市场价格具有操纵力量的团体(如工会、垄断企业以及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这样的国际卡特尔)。

例如,当工会迫使厂商提高工资、并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后,工会又要提高工资,对物价又产生压力(这称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

又如,当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时也会导致物价的普遍上涨(这又称为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再如,当国际卡特尔组织(如OPEC)提高其所控制的产品(石油)价格时,也会导致其他国家引发通货膨胀(这称为进口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过程

成本推进的过程用图形可以表示如下,如图13-4所示,假设经济起始于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曲线AS1的交点A点,对应的价格为P1,产出为Y1,这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

假定由于生产所用原料(比如是石油)的价格突然上涨,引起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而此时厂商生产的产品的价格由于价格粘性等原因,不能迅速上升(假定价格保持不变),对厂商来说,其边际收益不变,而边际成本上升了,为了降低边际成本使其与边际收益相等,只得减少产量,结果总产出下降了,这样,对应于每个价格水平,表现为总供给曲线左移了,从AS1左移至AS2,在P1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为Y3,总需求为Y1,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引起价格上涨。

随着价格的上升,一方面总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总供给增加,当价格上升到P2时,总供给与总需求再一次相等,对应的产出为Y2。

在新的均衡点B上,不仅价格上升了(从P1上升到P2),而且产出也下降了(从Y1下降到Y2),就业低于充分就业水平。

所以在成本推进式通货膨胀中,物价和失业同时上升。

P

P2B

P1A

AS2AD

AS1

Y3Y2Y1

0Y

图13-4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以上只是说明由于成本因素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的过程,但是,如果成本只是一次性的上升,则不会引发持续的通货膨胀。

如图13-4中,由于原料的价格上升的一次性冲击,均衡点从A移到B点,在A向B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正的通货膨胀率,但当到达B点后,价格就稳定在P2的水平,通货膨胀率又降为零。

所以,一次性供给冲击(supplyshock)不会引发真正的持续的通货膨胀。

由于供给的冲击是有限的,生产成本不可能无限制的上升(过高的生产成本会使厂商放弃生产),所以AS曲线不可能无限制地左移,那么由于供给的冲击引起的物价上涨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持续的通货膨胀,而要使这种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必须配合需求的扩张,那就是混合型通货膨胀。

PE

D

P3CAD3

P2

AS3B

AAD2

P1AS2AD1

AS1

Y2Y1

0Y

图13-5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是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导致的。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是很难分清的,往往是两者混合,“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通货膨胀可能起始于需求拉上,也可能起始于成本推进,一旦通货膨胀已经启动,只要配合需求拉上的因素,这种混合型的通货膨胀就会成为可能。

混合型通货膨胀的过程可以表述如下。

如图13-5所示,在初始状态,AD1与AS1交于均衡点A点,对应的充分就业产出为Y1,价格为P1。

假设由于工资的上升,使得总供给曲线左移,从AS1左移到AS2,但总需求曲线AD1保持不变。

在价格为P1的水平下,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上升,直到P2的水平,总供给与总需求又相等,这时新的均衡点即为B点,对应的产出为Y2,低于充分就业的产出Y1。

从A点到B点的过程可以认为是成本推进的过程。

由于这时的产出低于Y1,导致失业的增加,政府为了降低失业,通过刺激有效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从AD1右移至AD2。

这时由于工资不变,因而总供给曲线不变,仍为AS2。

AD2与AS2交于新的均衡点C点,对应的价格为P3,产出为Y1,经济又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经济从B点到C点的过程可以认为是需求拉上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价格上升了,而工资却没有变化,故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以抵消价格上涨的影响。

于是,随着工资的上涨,总供给曲线从AS2左移至AS3,与总需求曲线AD2交于新的均衡点D点,结果价格上升,产出下降,失业增加。

政府又刺激需求,AD2右移至AD3,均衡点又从D点移到E点,如此下去,就出现了从A→B→C→D→E→……的螺旋式的上涨过程,造成了真正的、持续的通货膨胀。

以上过程最初是由于成本的冲击引发的通货膨胀,如果经济始于图中的B点,则政府为减少失业,增加总需求,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其初因就是需求的冲击。

所以,通货膨胀的初因可能是需求的冲击,也可能是成本的冲击。

引发通货膨胀的政策因素

既然政府知道需求扩张的过程中会引发通货膨胀,那为什么还是不断地进行需求扩张呢?

这涉及到政府的政策目标问题,高就业往往是政府追求的第一目标,因为这关系到政府的威信,如果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失业,公众就会认为政府治理经济是失败的。

所以,政府往往会以通货膨胀来换取高就业,当然这种通货膨胀被限制在公众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

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时,政府唯一可以降低失业的方法是刺激有效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右移。

对政府来说,刺激总需求有两种方法:

一是货币扩张(LM曲线右移),一是财政扩张(IS曲线右移)。

对于货币扩张,前面已分析,不断增加货币供给会引发持续的通货膨胀。

对于财政扩张,无非是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结果是造成预算赤字的不断增加。

如果政府通过印发钞票来弥补赤字,则增加了货币供给,财政扩张转化为货币扩张。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市场很不发达,只能通过此中方式弥补财政赤字,结果产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如果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弥补赤字,从理论上不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增加,但是,债券市场上债券供给的增加必然会降低债券价格,推动利率的上升,从而抑制投资,这又是政府不愿看到的。

为了稳定利率,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债券,货币供给不断增加,又转化为货币扩张。

所以财政扩张的结果是导致货币扩张,总需求的增加最终来源于货币的扩张,因而货币扩张是通货膨胀的真正来源,这又验证了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专栏13-1案例:

中国90年代出现的通货膨胀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程度存在着。

为了解决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问题,几次调整了农产品价格和部分原材料价格,这又引发了工业品的涨价,而工业品涨价后,又引起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这就出现了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价格轮番推进的现象,由此引发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988年,由于投资规模过大,经济发展过热,使总需求大大超过了总供给,引发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进入90年以后,总供求的差率并不大,这时期发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即由于产业结构失调引起的通货膨胀。

1992年至1994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1994年达到了25%,中央政府意识到通货膨胀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进而采取了紧缩的政策,以平抑物价,控制经济过热的局面。

从1994年通货膨胀的形成看,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体制原因。

由于价格的结构性调整,特别是农副产品较大幅度的频繁提价,推动着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二是投资需求增长过快,投资规模过大。

1992、1993和1994年连续三年投资率均超过30%,分别达到32.2%、37.7%和36.5%,投资增幅分别达到42.6%、50.6%、35.3%。

三是企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1993年生产资料年平均上涨38.2%,由于基础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大增加了1994年的企业成本。

而要素市场的较大涨幅,又使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的使用成本大幅度上升。

四是汇率并轨和外资增加。

1994年初汇率并轨,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后,我国的出口大幅增加,出现了53亿美元左右的外贸顺差。

与此同时,利用外资额也迅速增加,实行结售汇制后,外汇储蓄也大幅增加,导致外汇占款增加,迫使货币发行量相应扩张。

这一方面减少了国内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的总需求量。

针对上述原因,中央政府进一步强化了行政手段的控制:

1993年12月对粮食零售价实行限价;1994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的通知》,提出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十项要求;1994年4月,国务院决定对20种生活必需品实行严格的价格审核;5月,对国产原油和汽油、航空燃料油、轻油、重油等的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实行国家统一定价。

9月,国务院决定对化肥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两级调控和储备。

在保持抑制物价上涨的各项行政措施的执行力度的同时,中央政府还加强了经济手段的运用和推进改革力度。

货币当局在1994年两次提高存贷款利率,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为预算增收节支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加快了组织新的公司制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的步伐,专业银行向商业化经营的方向迈步也开始酝酿;并采取重大措施重振农业。

经过三年的宏观调控,中国政府终于把通货膨胀从1994年的25%降至1996年的6.1%,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危害,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治理措施?

2、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你认为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应该是什么?

第四节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学派认为,除了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以外,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将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包括需求结构的变动、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动、各部门开放程度的差异等。

斯堪的那维亚小国通货膨胀模型

斯堪的那维亚模型是固定汇率制下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小国经济被定义为:

在世界市场上,它交换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弹性无穷大,无论是从世界市场上进口商品还是向世界市场出口商品,它都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

正象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一个企业一样,小国开放经济仅仅是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

因此,可以把进出口商品归到“暴露”部门,以E来代表,把非交换商品归到“蔽护”部门,以S来代表。

E部门包括所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商品和劳务,而S部门则代表不受国际竞争影响的商品和劳务。

一般来讲,E部门包括生产出口商品的工业和为国内生产商品但面临进口替代竞争的厂商,S部门则包括所有仅为国内市场生产商品又不出口到国际市场去竞争的厂商,如大部分服务部门、建筑业、农业和政府部门等的活动。

接着,该模型假定,E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快于S部门,即me>ms,me、ms分别表示E、S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率。

由于E部门只是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在固定汇率制下,E部门的通货膨胀率fe等于世界通货膨胀率fw,有:

fe=fw

E部门工人的货币工资增长率We由E部门的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即We=me+fe

E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使得S部门向其看齐,在工会力量的作用下,使得S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Ws与E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We相等,从而两部门的工资差距保持不变,即Ws=We

S部门的通货膨胀率fs由货币工资增长率Ws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ms决定,即fs=Ws-ms

国内的通货膨胀率f由两部门的通货膨胀率共同决定,用a、b分别表示E部门、S部门的通货膨胀率在国内通货膨胀率中的权数,则有f=a·fe+b·fs,其中,a+b=1

综合以上各式可以得到:

f=fw+b·(me-ms)

由此可以看出,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世界通货膨胀率和E部门与S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之差。

E部门与S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差距越大,国内通货膨胀率越高;世界通货膨胀率越高,国内通货膨胀率越高,因而世界通货膨胀率很容易传递到开放的小国。

希克斯-托宾的劳动供给理论

在斯堪的那维亚模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就是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是不同的,但货币工资增长率却相同。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这种货币工资增长保持一致,希克斯的劳动供给合同理论和托宾的特殊劳动供给函数理论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解释。

希克斯和托宾都认为,在一个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人们不能按同一经济原则来分析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在商品市场,买卖双方的接触以商品交割完毕为终点。

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情况就不一样,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意味着双方将有一个持续的关系,至少在一定时间内类似于租赁合同。

无论是工人还是厂商都希望合同能按照约定好的条件兑换,因为任何变更都会给双方带来调整成本。

希克斯的理论是,持续性使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有区别,工资合同在一确定时期内调整着劳动力市场上双方的关系。

至少在短期内,工资合同可以排除市场对工资调整的力量,或者可以大大弱化这种力量。

持续性原则将导致货币工资对市场变化的一个滞后反映,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仅会引致工资的慢慢上涨。

同样,失业增加也不会引致货币工资的下降。

劳动力市场双方都寻求劳动合同的持续性。

作为持续性的一个先决条件,希克斯强调合同的“公平性”。

尽管希克斯没有解释何为“公平性”,但是很明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相对工资率。

一个工人或者一组工人,总是把他们的工资率与作为参考的一群工人的工资相比较,如果他们认为他们的工资率或者工资率的变化与这个参考群的工资率或工资率的变化差不多的话,他们就会认为是公平的。

因此,根据劳动力市场合同理论解释,货币工资波动的有限性不是通过部分工人的货币幻觉,而是由厂商和工人保持合同持续性的努力即公平性原则来解释的。

从长期看,市场力量肯定会引起相对真实工资的变化,而在短期内,合同理论认为经验上决定的工资结构是不变的。

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缺乏通过拍卖而建立的均衡价格,所以当不同类型的工人试图按照工资间的差别行动并企图保持这种差别时,他们的行为是完全合理的。

因此,工人判断对他们的补偿偏重于不同工资的差别,而不是他们实际工资的绝对水平。

如果整个实际工资出现下降,那么根据希克斯、托宾的假设工人并不保护他们的实际工资,而是试图保留住工资差别,即保持相对实际工资率。

只要不同等级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