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138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docx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题

成都七中2013届高三3月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选择题)4至7页,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

A.影片/片段惭怍/咋舌穴位/戏谑夹袄/汗流浃背

B.稽首/滑稽箴言/缄默框架/眼眶抵押/扺掌而谈

C.作坊/作揖通缉/编辑狙击/咀嚼闷热/闷闷不乐

D.风靡/奢靡桔梗/拮据沏茶/堆砌生肖/惟妙惟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提纲威胁白璧微瑕在所不惜

B.涵养蜡黄歪门斜道不省人事

C.销毁泄密形迹可疑闲情逸志

D.帐篷布署要言不烦首屈一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呀!

让人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C.通过反复地朗读作品,阅读者可以走出文字的困扰,探幽索隐,深得个中三昧,而不会生吞活剥那些参考资料。

D.“铁道部拆分后,票价会不会涨?

人事会怎么安排?

”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两会”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发掘现场将对中外人士开放,这不仅可以让人们看到遗物出土时的情况,人们而且可以了解考古发掘工作的过程。

B.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C.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从现在到2015年这段时间内,世界将可能出现石油供应紧张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的情况。

D.“最美丽城市”的指标是根据城市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筑个性、整体协调、文化底蕴、自然环境和公众口碑等方面评分的。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检查,该车货物夹带装有毒品的包裹,警方当机立断,将车上人员和货物全部。

②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的事。

③近几年,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A.扣压称道从而B.扣压称奇进而

C.扣押称道进而D.扣押称奇从而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

在这一点上,。

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

在这一点上,。

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

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科学和宗教更加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②哲学与科学相似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④哲学和宗教一样

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意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

注重言外之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都要求虚中见实。

《列子·汤问》载:

韩娥鬻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那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是深得中国艺术妙趣的。

古代的绘画要求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自己去想象、补充,正如包世臣《安吴论书·述书上》引邓石如的话说:

“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

”在戏曲舞台上,不设道具或仅设极少的一点道具,也主要是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种种生活场景,给现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

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不可能没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

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

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写得再长也有终结。

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涵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应当是无尽的。

任何一首诗都有它的主题,可是不同时代的读者,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对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中国古代的诗论特别重视诗歌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

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

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

李白听蜀僧弹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了刘少府画的山水障,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抽出读者不尽的思绪和想象。

含蓄不等于隐晦,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并不是有话不说,而是引而不发。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

最后的一跃已经开始,无限的风光即将展现。

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最广阔的想象余地。

强调含蓄并不排斥痛快。

直抒胸臆,淋漓痛快也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全看诗人的造诣如何。

7.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言意关系”的具体表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写作的独特在于以“虚中见实”的手法实现诗歌意境的再创造。

B.音乐创作擅长用“余音”来引人回味,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C.书画创作讲究疏中有密和留白,让欣赏者于有尽中想象无尽。

D.戏曲表演依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生活场景,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绘画具有不尽的意趣,因此它具有“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点。

B.语言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表达人们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言有尽”。

C.诗歌语言越饱满,越富有启发性,就越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

D.诗歌中的含蓄不等于隐晦,含蓄是有话不说,隐晦是引而不发。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它们的艺术表现形态虽不同,但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追求却一致。

B.作诗切忌太直太露,读诗避免太滞太凿,因此,要真正实现诗歌的艺术鉴赏,作者与读者必须相互激发,诗歌鉴赏才能完成。

C.李白听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画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由此可见,读诗不仅要从吟诵的诗句看到图画,还要从画在纸上的图像中听到声音。

D.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是诗人及一切艺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1题。

庐山草堂记(节选)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

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

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

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

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

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

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

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

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

下铺白石,为出入道。

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

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

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永日。

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

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覙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

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

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

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

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

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

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因为《草堂记》。

第Ⅱ卷

四、(31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14.白居易对庐山的喜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原文,围绕“草堂”简要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9分)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

①莓苔,苔藓植物,多长在阴湿之地。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诗是一首___________。

(1分)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6句)(6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2)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