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871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

(D)

D、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2、基数效用:

(B)

B、是指按1、2、3?

?

?

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3、生产扩展线:

(D)

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4、逆向选择:

(B)

B、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5、边际成本:

(G)

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6、消费者剩余:

(E)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7、生产函数:

(A)

A、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8、公共物品:

(D)

D、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9、基尼系数:

(D)

D、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10、供给:

(C)

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1、需求:

(A)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2、公共物品:

(D)

D、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3、完全垄断:

(B)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4、三级价格歧视:

(B)

B、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5、无差异曲线:

(B)

B、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6、收入效应:

(D)

D、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7、机会成本:

(B)

B、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8、边际产量:

(F)

F、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9、替代效应:

(E)

E、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10、平均产量:

(E)

E、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C)

C、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2、完全垄断:

(B)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3、长期成本:

(F)

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4、洛伦兹曲线:

(C)

C、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5、供给规律:

(D)

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6、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

(D)

D、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7、寡头垄断:

(D)

D、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8、均衡价格:

(E)

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9、生产函数:

(A)

A、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0、公共物品:

(D)

D、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1、无差异曲线:

(B)

B、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2、公共物品:

(D)

D、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3、完全垄断:

(B)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4、边际效用:

(D)

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5、效用:

(A)

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6、总产量:

(D)

D、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7、需求收入弹性:

(D)

D、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供求规律:

(F)

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9、消费者剩余:

(E)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10、边际技术替代率:

(B)

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完全垄断:

(B)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2、需求收入弹性:

(D)

D、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3、洛伦兹曲线:

(C)

C、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4、总产量:

(D)

D、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5、等成本线:

(C)

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6、科斯定理:

(B)

B、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

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7、经济租金:

(A)

A、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8、边际技术替代率:

(B)

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9、供给价格弹性:

(F)

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0、收入效应:

(D)

D、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1、垄断竞争:

(C)

C、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2、洛伦兹曲线:

(C)

C、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3、供给价格弹性:

(F)

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4、边际产量:

(F)

F、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5、收入效应:

(F)

F、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6、需求的交叉弹性:

(E)

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外部性:

(D)

D、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8、边际产品价值:

(B)

B、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9、科斯定理:

(B)

B、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

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10、短期成本:

(E)

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1、外部不经济:

(A)

A、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2、供求规律:

(F)

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3、基尼系数:

(D)

D、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4、长期成本:

(F)

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5、科斯定理:

(B)

B、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

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6、边际产量:

(F)

F、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7、收入效应:

(F)

F、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8、一级价格歧视:

(D)

D、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9、等产量曲线:

(A)

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0、限制价格:

(B)

B、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1、需求的交叉弹性:

(E)

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2、垄断竞争:

(C)

C、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3、完全竞争:

(A)

A、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4、完全垄断:

(B)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5、外部经济:

(E)

E、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6、边际效用:

(D)

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7、供给规律:

(D)

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8、经济租金:

(A)

A、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9、消费者均衡:

(F)

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10、收入效应:

(F)

F、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1、公共物品:

(D)

D、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2、基数效用:

(B)

B、是指按1、2、3?

?

?

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3、经济租金:

(A)

A、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4、外部经济:

(E)

E、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5、完全垄断:

(B)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6、消费者剩余:

(E)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7、科斯定理:

(B)

B、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

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8、外部不经济:

(A)

A、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9、垄断竞争:

(C)

C、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10、收入效应:

(D)

D、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1、需求:

(A)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2、寡头垄断:

(D)

D、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3、二级价格歧视:

(A)

A、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4、供求规律:

(F)

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5、完全垄断:

(B)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6、收入效应:

(D)

D、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7、等成本线:

(C)

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8、经济租金:

(A)

A、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9、需求规律:

(B)

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10、等产量曲线:

(A)

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供给价格弹性:

(F)

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2、机会成本:

(B)

B、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需求的交叉弹性:

(E)

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C)

C、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5、价格歧视:

(C)

C、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6、总效用:

(C)

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7、短期成本:

(E)

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8、消费者剩余:

(E)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9、限制价格:

(B)

B、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10、边际效用:

(D)

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1、寡头垄断:

(D)

D、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2、等产量曲线:

(A)

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C)

C、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4、生产扩展线:

(D)

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5、一级价格歧视:

(D)

D、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6、基数效用:

(B)

B、是指按1、2、3?

?

?

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7、

外部性:

(D)

D、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8、

需求:

(A)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9、需求的交叉弹性:

(E)

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0、非对称信息:

(A)

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1、等成本线:

(C)

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2、边际产量:

(F)F、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3、平均产量:

(E)E、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4、等产量曲线:

(A)

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5、非对称信息:

(A)

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6、生产函数:

(A)

A、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7、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C)

C、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8、替代效应:

(C)

C、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9、私人物品:

(C)

C、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10、边际技术替代率:

(B)

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公共物品:

(D)

D、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2、序数效用:

(A)

A、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

?

?

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3、完全竞争:

(A)A、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4、私人物品:

(C)

C、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5、三级价格歧视:

(B)

B、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6、供给价格弹性:

(F)

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平均产量:

(E)E、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8、边际产品价值:

(B)B、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9、非对称信息:

(A)

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10、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

(D)

D、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一、名词解释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1.生产函数: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机会成本: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利润: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4.总产量: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5.平均产量: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6.边际产量: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7.等产量曲线: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8.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9.等成本线: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0.生产扩展线: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11.规模报酬:

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12.短期成本: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13.长期成本: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14.边际成本: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第五章市场理论

1.完全竞争: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3.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4.一级价格歧视: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5.二级价格歧视: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6.三级价格歧视: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7.垄断竞争: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8.寡头垄断: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9.古诺模型:

是法国经济学家A•古诺于1838年以天然矿泉水为例创立的,是最早的寡头垄断模型。

10.斯威齐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P•M•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用以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上所存在的价格相对稳定的现象。

11.卡特尔协议:

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垄断厂商就产品的市场价格、产量分配和市场份额而达成的一种公开协议,其目的是限制产量、提高价格、控制市场.

第六章分配理论

1.边际生产力: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2.边际产品价值: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3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4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5.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6.利率:

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7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8.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第七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

1.局部均衡:

一般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

2.一般均衡:

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存在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状态。

3.帕累托改进:

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善了一些人的状况,同时又不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这个变动就增进了社会福利。

4.帕累托最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标志着社会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

5.交易的帕累托状态:

是指当社会生产和收入分配状态既定的条件下,通过产品在消费者之间交换,使得交易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6.效用可能性曲线:

亦称效用可能性边界,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达到的最大满足程度。

7.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是指在技术与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要素在生产者之间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